- 相關(guān)推薦
蘭州印象散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看過一些經(jīng)典的散文吧?狹義上的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說、戲劇并行的一種文學(xué)體裁。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蘭州印象散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蘭州印象散文 篇1
即便在夢里都從沒把自己和蘭州聯(lián)系在一起,猛然間卻發(fā)現(xiàn)蘭州已經(jīng)在眼前。
出了車站的站臺,抬眼見幾座10多、20層的高樓偎在站前的廣場和馬路邊,下午的陽光曬在身上,暖暖的,三月的蘭州基本無風(fēng),人流適中,想象里蘭州拉面館的人物并沒有迎面撲來,仍然是一樣的城市,一樣的街道,一樣的人們,一樣的春天,一樣的和風(fēng)。只是空氣里的水分少了許多,在先見的一路上土土禿禿而綿延的山包,在后來的下榻中用過的毛巾3小時就脆干脆干的房間,充分證明了我的這分感覺。
一路上扎眼的橫無際涯的黃土,一路上鋪面的連綿不斷的“黃”山,一路上零零星星、三三兩兩散落于山坡、山谷、山洼間土黃而低矮的或民房或村莊,間或偶見一星點的溪水或山泉,使得我不敢相信眼前的叫做蘭州的金城:抬頭是蘭蘭的天,舉目是依稀的青山——早春的綠,主體依然是孕育一冬的墨青,我對她從前的一無所知,倏然消散。
匆匆而來,沒有一丁點的準(zhǔn)備——哪怕看上幾眼地圖,搜羅幾份有關(guān)的風(fēng)土人情都沒時間,就這樣置身于如意形狀的甘肅大地,黃河一般蜿蜒悠長的蘭州金城,沒有陌生感;似曾相識,油然翩至。
一輛的士招手即來,我們向西行駛約莫10多分鐘,南望是觸手可及的悠悠長長的山巒。路兩邊稀疏的樹干緊挨著房屋,沒有什么綠芽,也基本沒有分隔的人行道,街面倒算潔凈;待車子北拐來,高樓漸次多了,交叉的路口也漸次寬敞。
后來才知道,已經(jīng)接近了蘭州的中心,市府和省人大就在不遠(yuǎn)的北邊的黃河南岸;后來也才慢慢親身的體驗到蘭州順河而筑的東西的長和傍河而建的南北的狹,土地資源對于金城來說,是彌足珍貴的。再后來,便聽說了蘭州的“河北”和“橋南”的由來,“河北”的促狹,“橋南”的相對闊綽又是我在行將離開這座長而高的金城的前一天才親眼所見了。
放下背上的行囊,稍稍洗卻旅途的疲憊,粗粗打理心緒的靈動,我們又匆匆奔波在皋蘭山麓的蘭州城里。出門就見到一塊綠地,坪上的草,黃黃的,得留心仔細(xì)的瞅,方能見幾絲微細(xì)的嫩綠怯怯的藏于其間;綠地不大,也就大概四五百平的樣子,周邊是北去東往、車流不息的馬路,三兩不一的或年輕或年長的10多人,散圍在綠地的四邊;一個澆水的工人正揚起翻飛的水簾,午后的陽光透過水波的折射,泛起彩色的水花濺潤了我對視的雙眼。這一刻,我其實并沒意識到,那片綠地竟是我來到這座隴西走廊腹地的金城,在工作和休息場所之間唯一的綠地。
越過出租車窗的玻璃,2邊的樓房如幻燈片般快速的變換,沒來得及在心扉里停留,便從眼睛里溜走。無暇感受蘭州城的異域風(fēng)情,此行雖也是旅程,但工作才是目的,才是此行的重中之重。只是我身之深處的一顆靈心,仍然在一意找尋真與美的風(fēng)景。
出租車向北、向東拐了2個彎,行了大約6、7分鐘,前面出現(xiàn)一個大的轉(zhuǎn)盤,轉(zhuǎn)行道寬而整潔,環(huán)繞的是鱗次櫛比的7、8座高高聳立的外裝修氣宇軒昂的樓群,也是后來才知道的,那是蘭州不多見的廣場之一——紅星廣場。再北拐,下午4點的光景,我們一行三人到達(dá)了目的地:金昌北路亞太大廈。
時間飛快,在第一次的見面寒暄后,并沒做什么事,傍晚便如約而至。這里的領(lǐng)導(dǎo)和各部門的同仁基本都是總部派駐的,不習(xí)慣蘭州的本土飲食和習(xí)俗,牛羊肉和辣味和面食是不怎么吃的。
走出辦公室,已經(jīng)是下午18:30左右了,但蘭州的天依然亮堂,抬眼望天,我不禁一愣:蘭蘭的天空遺留下夕陽的余暉,竟然是碧藍(lán)碧藍(lán)的,如一塊好大的幕布。這在我的心里遠(yuǎn)遠(yuǎn)超越了預(yù)期,而皋蘭山土生土長的同事告訴我,近年政府特別注重環(huán)境的治理和保護(hù),引黃河水上南北的山麓,大面積植樹植被,防風(fēng)護(hù)沙,使得這片金城潔凈許多。而在甘南大片的土地上,碧藍(lán)碧藍(lán),一碧如洗是天地間的主旋律。
在我多達(dá)一周多的蘭州之行旅程里,2次的邂逅黃河以及后來的數(shù)天所見印證了同事的述說,也徹底改變了我對金城的認(rèn)識。因為城市的東西狹長和穿城而過的黃河的南北分隔,這里的城市公交線路也依河穿行,有橋才越橋逆轉(zhuǎn),票價大都1元錢,車多,座多,不擠,市民多閑暇從容;黃河兩岸的觀光帶,綠化帶集中而大度,吸引了無數(shù)的外來旅客和自己的市民。
我到蘭州的前一天,正趕上上游(就是青海省了)開閘放水,黃河水滾滾而來,洶涌東去,連綿不絕,那流淌的氣勢,猶如一位正當(dāng)哺乳期的年輕而成熟,且風(fēng)姿綽約的母親,在孜孜哺育活潑可愛的孩子。這種印象,會永久存留于我一生的記憶里,永不退色。
行將離開蘭州的頭一天,也就是2009年3月25日下午,我終于忙完手頭的(是這次出差必須完成的)工作,自己為自己擠出點空閑,獨自一人溜出辦公室,奔向蘭州黃河“天下第一橋”——中山橋——純鐵焊制的一座有近百年歷史的不給走車的步行橋,她成為蘭州與黃河的象征,是金城旅游的黃金景點,大凡來蘭州的游客,都會在橋頭,或橋上,或橋尾,抑或橋碑處留個影(表示已經(jīng)來過啦)。而我,是個例外。
站在橋上,隔欄觀望滾滾的黃河水,心中怦然涌起一絲淡淡的依戀,從巴彥喀拉山脈涓涓匯聚的水流,不遠(yuǎn)千里萬里向著遙遠(yuǎn)的大海,蜿蜒曲折著,一分一秒不肯停下追逐的腳步,又在年年月月日日,分分秒秒絲絲的滋潤著炎黃子孫堅強不屈的脈搏,歌唱著華夏兒女生生不息的脊梁。佇立在現(xiàn)在看來并不很雄偉壯觀的鐵橋上,我向西遙望:幾片白云浮在遼闊而碧藍(lán)色的天幕背景里,三月的陽光映射著波光粼粼的黃河水,流動的浪花激起片片漣漪,耳際不時響著水流相互擊打的嘩嘩聲;長長滿冬里孕育的春芽正悄悄點綠兩岸植樹的枝頭,金城的春天在黃河的'歌唱里正羞澀的蘇醒……
漫步母親黃河的南岸,我閑庭信步于稀稀疏疏的金城市民中間,好一處恬淡閑適,靜謐祥和的圖畫:人們不急不緩,悠然淡定,三三兩兩,神情從容,悠悠長長融于藍(lán)天、凈土、黃水間……
漸漸寬闊的河岸清晰了我的視線,馬路對面一座雕塑映入我的眼簾:黃沙色的基座略帶些暗紅色調(diào),在澄藍(lán)而飄著片片白云的寬廣的天幕下,在土黃而點綴著抹抹新綠的遠(yuǎn)山映襯里,在擺著整齊而紅紫的盆盆春花的簇?fù)碇校贻p而健美的母親用一只手臂撐起一圈不大但非常安全的天地,側(cè)臥著優(yōu)美而恬淡的身姿,正用慈愛深情的眼神呵護(hù)著膝前的孩兒——小家伙光著柔滑潔白如藕節(jié)的四肢和屁股,趴著撐起好奇的小腦袋,打量著眼前奔騰的黃河水,和這新鮮的世界……
對了,說了這么多,應(yīng)該說說我們火辣辣好客的蘭州主人啦。
初到西部(我不知道這2個字是否準(zhǔn)確,但我真的是這樣以為。,一下子還無法適應(yīng)蘭州的水土,恍如夢境般,置身于一個全新的黃土世界。但她不嘈雜,淡定而悠然,恰似藍(lán)天里飄浮的幾小片白云,緩緩的輕舞著優(yōu)雅的裙裾和蓮步。我們?nèi)讼铝嘶疖,來到辦公室,2009年3月18日的陽光已經(jīng)斜斜的西下,傍了這天的晚尾。大概在啟程來金城前這里的同事便知曉了我們的行程,姚哥(哈哈,他是這里的負(fù)責(zé)人,即經(jīng)理,但我還是如此稱呼他,親切哦)和Mrs.Chen早已預(yù)訂了豐盛的晚餐(嘿嘿,應(yīng)該叫晚宴才合適),為我們接風(fēng)洗塵吶。
那晚上我們都喝高啦,不對,是喝High(醉)了,酩酊大醉,雖然沒人事不省,但許多的細(xì)節(jié)至今都回憶不起來了。即便如此,我依然記得Mrs.Chen邀請來的三位新蘭州人(祖籍1張家港,1福建,1四川)先后到金城奮斗的人生故事,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風(fēng)雨,各是各的傳記與傳奇,各是各的自立與自尊。他們承襲了父輩們的堅忍與堅韌,學(xué)會了金城人的豪爽與樸淳,辛苦打拼,堅定的走在各自的人生路上。
推杯換盞里,聽得見他們淳樸的真誠和火一樣的熱情。我是地道的北方人,也跑遍了中國大半個北疆,北方人率真直爽的個性于我是再熟悉不過了(即便我天生酒精過敏,不勝酒力)。而Mrs.Chen也同樣是隨父輩遷移于此的,她的身上,滿裝了男兒才有(有的男兒也許沒有)的豪氣與大度。這個晚上,她的腸胃因長期操勞而落下的老毛病依然還在,但Mrs.Chen氣定神閑,泰然自若,談笑風(fēng)生,話語里滿是朋友的問候和關(guān)懷。我倆是同齡人,從她的身上,我讀出了金城蘭州的魅力與光輝。
真心的祝愿Mrs.Chen,姚哥和蘭州城的朋友們健康平安!
哦,如果還有機會,我定要再到蘭州,到甘南去,徒步走遍每寸土地,看那碧藍(lán)如洗的天空、大地,還有湖水;看那熱情的朋友、淳樸的山川,還有真切的心戀。
蘭州印象散文 篇2
此時,在南方的老家還是青山碧水,菊花滿地,而這里早已滴水成冰,雪花飄飄。
一次機緣我來到了蘭州這座西北重鎮(zhèn)。這座古老而重要的城市,承載了從漢初至今的數(shù)千年的歷史歲月,她不但古老而且繁華,平靜地屹立在大西北的中央。城市中的每一個角落,都有幾種不同的腔調(diào)在回蕩。
蘭州的美食數(shù)不勝數(shù),正因為這城市是多民族元素的`匯合,才造就了這不同口味的飯食習(xí)慣;拉面,手抓羊肉,涼皮,烤全羊,皮面
早就聽說蘭州天氣異常的寒冷和干燥,一來到這果然如此,一片白雪足有兩尺厚了,但冬老人還不罷休,那雪還是如鵝毛一般的下,仿佛沒有停止的意思,讓大家不得不穿上棉襖,戴上帽子,戴上手套,圍上圍巾。還有那干凈的氣候,讓我那皮膚,也不得不涂上幾層防曬霜,而且,地也結(jié)冰了,時不時有人滑倒在地。
夜晚,在這座偌大的城市中游蕩,還會看見一些商販在賣東西,一些行人在討價還價,特別是在那夜市中還能看見一些閃爍的燈火。一兩個大商場中還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人,在買東西。
蘭州自古以來就是戰(zhàn)略要地,從漢代建成以來,各各朝代的政府就在這設(shè)立了許多重要的機構(gòu),解放軍在攻打蘭州的時候也投入了50多萬兵力呢!回顧著這些歷史,我的心中充斥著許多的驕傲和自豪。
蘭州,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城市。
蘭州印象散文 篇3
蘭州,其實我算是到過的,只可惜的是,當(dāng)時僅僅是乘坐軍列在此中轉(zhuǎn)候車,并未能看到這個城市的確切模樣,更何況那還是二十年前的事情。
再次經(jīng)過蘭州,則是為了去實現(xiàn)計劃好的一次旅行。出行的目的地是蘭州下轄的一個縣,去的時候只一心想著景區(qū),所以,一下火車便直奔了目的地,對所經(jīng)的蘭州這座城市,并未有絲毫的留戀。而當(dāng)游玩的目的一經(jīng)完成,心中便像了卻了一樁心愿,雖然身體腿腳是因乏的,但心忽然就放松了下來,沒有了來時的緊迫感;爻淘俳(jīng)過蘭州時,便想去走走看看,好使自己置身其中,感受一下這座城市與其它地方的異同。
到蘭州,一定要去看的便是母親河。黃河自此蜿蜒曲折地穿城而過,城市也沿黃河兩岸依地勢分布。這河雖不是城市發(fā)展的重心,卻是生活在這里的人們休閑娛樂的中心。我乘車先到河南岸的小西湖公園,一路沿河?xùn)|行,過了水車園,便可沿河岸行走。
河岸多石頭,基本上都是被河水裹挾淤積至此,其形態(tài)大小不一,無甚規(guī)則。人們沿河而行,多會選了踩在這些石頭上行走,懷了各自不同的心思,或感受大河?xùn)|去的浩浩蕩蕩,或以川流不息的河水蕩滌心情,也可能會睹河思人傷今懷古。但不論怎樣,他們行走在這河邊的石頭上,至少腳步是放慢的,沿大河而行的同時,不由得會讓你也暫時放松心靈。
在那些稍大塊兒的石頭上,有靜坐看河冥想的;有吹笛弄曲怡情的;也會有著了素衣長裙的女子拿本書對河而坐靜讀的;最為自得其樂的,倒是那些年齡稍小的兒童,從河灘上撿了石頭,朝那河里胡亂地擲將進(jìn)去,只為聽那“撲嗵”的一聲,和看那些濺起的水花。仿佛他朝河中扔的不是一塊兒石頭,而是在完成一項壯舉!皳溧獭甭曧懲戤叄淙牒又斜剂饕琅f,大河還是它原來流動著的模樣,那些孩子們復(fù)又撿起一塊兒扔進(jìn)去。于這反復(fù)的投擲之間,孩子們感受著屬于他們自己的快樂。
行至白塔山公園對面,一塊兒并不太大的沖積扇給人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休閑場地,這里多是泥沙沉積,質(zhì)地柔軟細(xì)密。大人孩子都可以在這里赤腳玩樂,挖沙、堆塔、筑壩、修池,一切盡可隨了自己的想象恣意為之。
抬頭上看,一架索道跨河而上,直飛白塔山頂。此時你若腳力不濟,可以乘纜車上山,這樣既省了爬山的氣力,又能從高空中觀覽黃河的盛景,還可俯看山上諸等寺廟建筑,也算是換個角度看風(fēng)景。只不足的是,你在用不同角度看風(fēng)景的同時,也會因了這高空的視野開闊,將那些大片裸露著的光禿禿的黃土山崖看得清清楚楚,多少生出些西北地域依然荒涼至此的感嘆來。
上得白塔山巔,一處建于山頂?shù)摹氨植┪镳^”入了我的行程。我雖不懂書法碑刻,卻愿意置身其中,去感受傳統(tǒng)文化所帶給我的那種氛圍。說是附庸風(fēng)雅也行,當(dāng)我裝腔作勢也罷,但至少我是狠盯著幾方碑文看了的。當(dāng)然,那些書法里的連筆字我是看著極為費力的,更有許多看不懂的,好在旁邊還有小字的標(biāo)注,省了我不少的猜想之苦,也因此深感自己的文化根底太過膚淺。自愧之余,倉皇尋路出館,惟恐那些高大石板上鐫刻著的`俊逸瑰麗字體,將我內(nèi)心的窘迫逼壓出來。
在這樣的窘迫里,出館道路的兩旁又盡是黃土堆積而成的山崖,雖有樹木植于其上,卻依然難掩它所帶給我的那種荒涼感。隨山勢而種的洋槐樹上,此時已經(jīng)綴滿了成串的白色槐花,但在這充滿黃土氣息的氛圍里,我已經(jīng)感受不到那花朵散發(fā)出來的香甜,逃也似地依舊乘了索道下山。
下得山來,已過了午飯時間,雖不至饑腸轆轆,卻也想嘗嘗聲名在外的“蘭州牛肉面”,好在索道機房旁邊就是一家名氣挺大的牛肉面。進(jìn)去交錢、排隊、取號、候面。大玻璃圍著的開放式廚房里,三口大鍋,十一二個廚師各司其職,拉面、下鍋、撈面、舀湯、配料、加辣椒油,數(shù)道工序一氣呵成,雖然人多,卻絲毫未有紊亂之感。
這邊號單才放進(jìn)去,那邊便端出一碗熱騰騰散發(fā)著牛肉氣息和辣子油香味的拉面來。你若非特意去叮囑,所有的面碗里所盛著的湯上都會漂著一層紅通通的辣子油,使那些沒見過這陣勢的外地人看了,你還未吃上面,不由得便想往外冒汗。但待你端了這面,去找桌子坐下時,卻發(fā)現(xiàn)即便是已經(jīng)過了飯時,你也根本找不到一張單獨的空桌子。你只能找一個空位坐下,和別人共用一桌。而當(dāng)你擔(dān)心面里放那么多辣椒該如何下咽時,你會發(fā)現(xiàn),旁邊坐著吃飯的人中,無論男女老幼,碗里通通都是漂著一層辣子油,看他們大快朵頤的樣子,絲毫沒有那種極辣的感受流露出來,使你不免疑惑于這西北的男人女人怎能如此的嗜辣。
疑惑歸疑惑,這自己掏錢買來的面還是要吃的,縱使再怕辣,也不能在旁邊這些女人、孩子面前丟了臉。我只得裝作滿不在乎地樣子,挑上一筷頭面入口。面入口中,品嚼之間卻并無想象中的那般辣口,有的只是那種麻辣的異香在唇齒間流轉(zhuǎn),使你不由得還想吃第二口。
沒有了初時的小心試探,就可以放心地大口吃面了。與旁邊吃面的人一樣,你只需要盡情地感受這屬于蘭州地域特色的麻辣鮮香。一碗面頃刻間便入了我的肚子里,吹去湯上蕩著的紅油,吸溜一口美味的牛肉湯,碗里湯中飄著的幾片蘿卜、幾粒牛肉丁便成了這佐湯的佳品,讓你在清香、軟爛與麻辣中感受,這屬于西北蘭州所特有的味道。
吃過面,沿河再往東行數(shù)十米,便是有著“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的中山橋。此橋已經(jīng)失去了初始設(shè)計時的功用,成了如今蘭州黃河上的一道人文景觀。雖也供人通行,卻在橋之兩端筑了鐵制阻攔裝置,僅可過人,其它所有車輛一概繞行它處,連自行車都不例外。這樣做是有它的好處的,所有來橋上行走的人都可以在此放心無虞行走,或拍照留念,或徜徉其上,不再有車水馬龍,更沒有了行色匆匆。在這里,你在橋上看風(fēng)景、觀大河、攝像拍照,不經(jīng)意間,你在拍照留念的同時,也成了別人照片中的背景。
過了中山鐵橋,對面便是白塔山公園山下的起點部分。掩映在高大樹木翠綠濃陰里的中式飛檐琉璃瓦建筑,依著山勢而構(gòu)建,連通各個建筑間的路徑隨地勢而游走。置身其中你拾階而上,可謂是一步一景致,一處一大觀。紅柱碧瓦,青磚朱門、游廊迂回,石砌欄桿,無不透著中式園林與傳統(tǒng)建筑的和諧之美。然因時間有限,未及細(xì)游,便得回返。
依舊循了鐵橋過河返至南岸,復(fù)沿河往東而行。一路邊行邊觀河看景,無奈河中船形娛樂餐飲設(shè)施眾多,隔上三兩百米便有一處,再加上幾處分屬不同機構(gòu)管理的游船快艇等碼頭設(shè)施,極大破壞了沿岸河道景致。過度開發(fā)的商業(yè)氣息,與這九曲流觴的大美黃河自然景致極不諧調(diào),看了總使人不免有些失落。加上那些船及碼頭設(shè)施漏的一些油污,沾染在河邊的石頭或是河水里,油花泛起處,便感覺這母親河被玷污了。
河道邊的石頭縫和水中還不時有生活垃圾散落,給人的第一感覺便是,這黃河在蘭州是重使用而少管理。倘若這黃河能在銀川穿城而過,必定不會是這個樣子,我們連一條小小的人工河都能當(dāng)了寶貝一樣對待,千方百計為市民營造一個清新怡人的舒適環(huán)境。若得此河,不知道又會要花多大的氣力對其規(guī)劃保護(hù)呢。心想至此,不禁對我們銀川市的城市建設(shè)和城市管理者,在內(nèi)心里給予了由衷的贊賞。
再往下行,忽見十?dāng)?shù)人拿著小網(wǎng)子,在河灘石縫隙間找尋著什么,還不時地在小水洼里撈上幾網(wǎng)。近至跟前,才見他們提著的小桶里盛放著撈捉上來的小泥鰍,也或者那是小鲇魚吧,只是它們太過小了些,大的也僅有七八公分長短。小的才僅三四公分。即使如此,那些人也翻找、撈捕得不亦樂乎,對于生長在這樣一條大河岸邊的人來說,我不知道這是他們的幸或不幸。這條在我們中華民族文明的基因里,默默地流淌了幾千年的母親河,從里面只能找到七八公分長短的小泥鰍或是小鲇魚的時候,我們在為她身體里物產(chǎn)貧乏悲哀的同時,是不是也該為我們自己悲哀。
下行數(shù)百米,便至水車公園,用現(xiàn)代化工藝技術(shù)復(fù)制的各式大小水車,雖依然保留著它原有的樣子,卻早已經(jīng)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它們突兀地立在黃河邊上,依然吱吱呀呀地轉(zhuǎn)動著,除做展示之用和讓人參觀、拍照留影外,沒有一絲絲生機,不調(diào)水力,不灌農(nóng)田,不舂稻谷、不磨米面,成了名符其實的樣子貨。
游覽完水車公園,看還有些時間,我便想感受一下蘭州的特色小吃。從網(wǎng)上搜羅了相關(guān)的小吃內(nèi)容后,始發(fā)覺這蘭州并非是吃貨們的樂園。他們這里最為典型的小吃竟然就是土豆片、灰豆子、甜醅子。這土豆片是我所不屑的,那甜醅子則是類似于米酒的莜麥甜酒,更不是我喜歡的類型。無奈何,只得依百度指示,尋找處于西關(guān)什字的那家有灰豆子售賣的小鋪,來感受一下屬于蘭州的風(fēng)味小吃。粗瓷小碗端上來,半碗灰黑色的湯,再撒上一勺白糖,就成了大名鼎鼎的“灰豆子”,舀起細(xì)看,竟是煮爛的麻豌豆和一顆紅棗,說白了就是一碗甜豌豆湯而已!喝完那一小碗湯,我對于蘭州的小吃便已然是絕望了。但不論怎樣,來親自品嘗過,便也是一種收獲。
感受過灰豆子所帶給我的“蘭州風(fēng)味”后,時間已經(jīng)不早,我便去西關(guān)什字公交樞紐站乘車?粗囌久總站牌前都是排著長長隊伍的人群,我不禁有些納罕,這里到底是公交很少,還是需要乘車的人太多?為什么每個站牌前都排了長長的隊伍,而且沒有什么人亂走動,后來的人又都主動排到隊尾的位置。再細(xì)看那乘車口的位置,還根本沒有什么限行設(shè)施。但就是這樣,他們還是單人縱隊有序排列,沒有一絲凌亂。這樣的場景,是我在所走過的城市中從沒有見過的。公交過來后,人們依次上車,沒有任何擁擠推搡,更沒有人加塞乘車。一輛上滿,人們主動靜靜等候下一班。這樣的有秩序,讓人懷疑他們不是普通的群眾,而更像是一支紀(jì)律嚴(yán)明的部隊。我被這樣的場景所震憾。當(dāng)我和他們一樣排隊上車后,看看他們的衣著,你能感受到他們來自社會的不同階層,或者是不同地域,但就是這樣的一群人,卻在這城市的街頭,共同默默維護(hù)遵守這樣一種乘車的秩序,并成為這個城市一道獨特的風(fēng)景,我不得不承認(rèn),榜樣的力量在這里是多么的偉大。
公交車到了火車站廣場,下得車來,我便與大家一起匯入這南來北往的人流中。與雜亂往不同方向行走的人所形成鮮明對比著的,依然是公交站牌前排成長龍的候車隊伍。本地的,外地的,農(nóng)村的,城市的,各樣衣衫,各色人等,或神態(tài)安詳,或行色匆匆,他們在公交車站牌前,自行匯集并排好長隊,靜靜等候?qū)儆谧约核俗墓卉囕v。
車站廣場幾個角落里,擺放著各種售賣小吃的流動小攤兒。和其它地方一樣,煎餅果子、烤紅薯、雞蛋灌餅、煮玉米你都能在這里見到。所不同的是,你會看到賣烤紅薯的攤上還擺著烤好的土豆;賣煎餅果子的旁邊還有賣炸土豆片的;那個賣雞蛋灌餅攤位的旁邊,另一個小販兒鐵鍋里煎著的竟是粗粗的土豆條,以及用土豆及面粉攤成的足有三四公分厚的方形食物。這些是你在其它城市所絕不可能見到的?梢娺@座城市對于土豆食品的情感有多么地深厚。
車站西面,是七八個戴著回族小白帽售賣回族特色烤饃制品的攤販,他們攤子上烤饃制品的花色與品種,甚至比我們銀川的回族烤饃制品更為豐富多樣。要知道,我們那里可是全國唯一的回族自治區(qū)啊,由此,我不得不佩服生長在蘭州的回回民族,對本民族傳統(tǒng)食品的那種執(zhí)著與堅守。
火車站,一個城市的窗口和縮影。川流不息行駛著的車輛,裹挾著各樣商販嘈雜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南來北往的各色人等,在這里或匯集或離去。作為一個外來者,你若能認(rèn)真觀察,便會發(fā)現(xiàn)一些不同的東西在里面。這個不同,便是屬于這個城市的特有味道,也是我們對這個城市的最直觀印象。
蘭州,這個西北的城市,今天我在這里匆匆行走,雖未及見識你的細(xì)節(jié)和全貌,但從我的眼睛里,看到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身上,所特有的質(zhì)樸與堅守,感受到了他們的秩序和儀禮。這里有古老黃河的川流不息,有黃土高原的蒼茫渾黃,也有黃河母親在現(xiàn)代文明沖擊下的美麗與哀傷。這便是我,一個外來旅行者,對你直觀粗淺的行走印象!
【蘭州印象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南京印象經(jīng)典寫景散文11-30
蘭州的作文02-13
蘭州拉面作文06-01
蘭州導(dǎo)游詞02-14
蘭州景點導(dǎo)游詞02-18
蘭州拉面作文15篇06-01
實用的蘭州作文300字07-21
印象的作文05-20
精選蘭州作文300字四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