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名家短篇哲理散文
哲理散文講哲理,論道理的散文,即以散文的形式講哲理,啟迪人生的文章。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名家短篇哲理散文,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篇一:雨的隨想
有時,外面下著雨心卻晴著;又有時,外面晴著心卻下著雨。世界上許多東西在對比中讓你品味。心晴的時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時候,晴也是雨。
不過,無論怎么樣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難忘。雨有一種神奇;它能彌漫成一種情調,浸潤成一種氛圍,鐫刻成一種記憶。當然,有時也能瓢潑成一種災難。
春天的風沙,夏天的'溽悶,秋天的干燥,都使人們祈盼著下雨。一場雨還能使空氣清新許多,街道明亮許多,“春雨貴如油”,對雨的渴盼不獨農人有。
有雨的時候既沒有太陽也沒有月亮,人們卻多不以為然;蛟S因為有雨的季節(jié)氣候不太冷,讓太陽一邊涼快會兒也好。有雨的夜晚則另有一番月夜所沒有韻味。有時不由讓人想起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名句。
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難得的愜意。聽著雨水輕輕叩擊大葉楊或梧桐樹那闊大的葉片時沙沙的聲響,那種滋潤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巳R德漫鋼琴下流淌出來的《秋日私語》般雅致的旋律也難以比擬。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無與倫比。
一對戀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尋常不過。但下雨天手中魔術般多了一把淡藍色的小傘,身上多了件米黃色的風衣,那效果便又截然不同。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輕是一幅耐讀的圖畫。
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很多。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詩或者有詩如雨,便覺得奇好。
篇二:街頭的自語
上海從來不是幽靜的樂園,用不著擺出這副失樂園的憤激姿態(tài)。一種把人與土地隔絕開來的裝置是不配被稱為家鄉(xiāng)的。很多人都說上海人有嚴重的“排外主義”,相信也有很多人也很想找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去狠狠地批評他們一番,而這句話很好地為這些人找到了一個理由,一個發(fā)泄的出口。所謂“排外”,就是“地方保護主義”。上海人你們沒有失去那個自認為被源源不斷的外地人破壞的家園,因為你們沒擁有過,所以用不著以不屑鄙視的姿態(tài)對待外地人。
有一種人,求名心切,但只善于接近名流而不善于接近思想。“接近思想”,這個說法我很喜歡。不說名流這種遙遠的事物,在都市生活中,我們很容易接近物質而遠離思想。就算看了不少書,都大多數接近內容而遠離思想。所以我才會把很多書看過了,回想起來卻沒有任何深刻的思想殘留在腦袋里。只聽見語言而不會傾聽沉默的人是被聲音堵住了耳朵的聾子!皟A聽沉默”,這個說法我也喜歡。傾聽花開的聲音,傾聽雨滴在樹葉上的聲音,傾聽云卷云舒的聲音。善于傾聽大自然一切沉默的聲音的人,擁有一個真正意義的耳朵。曾經給我們上詩詞課的一位女老師問道,你們有沒有為一朵花而感動過?你們有沒有曾經為一朵花而駐足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我想,擁有這種經歷的人,一定不缺少一個真正的耳朵。
我不忍心看中國父母們的眼神,那里面飽含著關切和擔憂,但缺少信任和智慧。不用多費口舌,這句話很好地把中國父母們的心理概括了。如果我是父母中的一份子,我從來不會擔心有上述情況。我相信。
我一向聲稱一個人無須歷盡苦難就可以體悟人生的悲涼,現在我知道,苦難者的體悟畢竟是有著完全不同的分量的。所以一個多愁善感、憂心忡忡的人是不能夠通過臆想把所有的苦難經歷一遍來達到成長的目的的。所以一個親身經歷了苦難的人才會有那么厚重的心靈力量和人格力量。苦難的力量毋庸質疑,經由苦難獲得的體悟不可輕視。
可是我還沒有年輕夠,怎么就老了?青春是短暫的,青春是永恒的?茨阍趺纯创。
不久后,這里將屹立起氣派十足的豪華建筑,令一切感傷的回憶寒酸得無地自容。
論自卑——你們圍著他,向他喝彩,他惶恐不安了。你們哪里知道他心中的自卑,他的成就只是做出來給自己看的`,絕沒有料到會驚動你們。其實這樣的人生存在我們周圍的每一個角落,很多很多,包括我們自己。這樣沒有什么不好。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美女帥哥,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天才怪才。他們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懷著小小的自卑,不害己不害人。他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踏踏實實,沒有發(fā)出光與熱,沒有成就能與國家、地球、人類這些偉大宏觀詞語聯(lián)系在一起,但是他們是父親、母親、朋友、子女,對他們來說,這樣就已經足夠。這句話把一個普通人的自卑心理描寫得惟妙惟肖,還帶著作者淺淺的不以為然。但是我尊敬這些人,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的他們,將軍才能是將軍,英雄才能是英雄,偉人才能是偉人。
人之常情——弱者的自衛(wèi)往往比強者的進攻更加有力。看到這句話,最讓我想起的是咱們的紅軍,小米加步槍面對著敵人的長槍短炮,沒有絲毫膽怯。但愿不是曾經。
感覺——當我忙忙碌碌時,我多么厭惡自己。宿舍熄燈了,一個十七歲的大學生蹲在走廊的燈光下寫詩。我喜歡那時候的我。我也喜歡大學生的我。我也喜歡遇到不開心的事能開懷大哭的我。我也喜歡大大咧咧粗魯直率的我。我也喜歡因為不諳世事而橫沖直撞的我。那個時候的我,因為年幼而無知,因為年少而迷茫,因為年輕而輕狂,我多么懷念那個時候的我。
我始終擺脫不了尷尬,有時是因為我太年輕,世界太老;有時是因為世界太年輕,我卻老了。所以我們永遠趕不上世界的速度,永遠離世界太遠。當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可以用這句話安慰自己,因為它是事實;當我們感到幸福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用這句話鞭策自己,因為它的確是事實。
有一天我突然發(fā)現,愛情、事業(yè)、友誼、名聲都消逝了,但我還活著,活得如此單純坦然。有那么一天嗎?如果有,我還活著,說明我曾經同時擁有他們。因為得到而所謂,因為失去而無所謂。
水上的落葉——我把我的孤獨丟失在路上了。許多熱心人圍著我,要幫我尋找。我等著他們走開。如果他們不走開,我怎么能找回我的孤獨呢?如果找不回我的孤獨,我又怎么來見你呢?因為一個人,所以孤獨。因為孤獨,我來找你。因為想找你,所以我讓自己變得孤獨。是想要表達這樣的意思嗎?
街頭的自語——我皺著眉頭。你問我想干什么?我想把天下發(fā)出噪音的金屬器具,從刀鋸斧刨到機器馬達,通通投進熔爐,然后鑄成一座沉默的雕像。相信很多像我這樣的人都會這樣想,但是更多時候我們希望關上自己的耳朵。
每個人的個性都是一段早已寫好的文字,事件則給它打上了重點符號。
相思是一篇冗長的腹稿,發(fā)表出來往往很短。一個真正相思過的人,才懂得這種滋味。一個人,沒有愛情的時候,可能寂寞;但是擁有愛情的時候,一定寂寞。
篇三:走向遠方
是男兒總要走向遠方,走向遠方是為了讓生命更輝煌。走在崎嶇不平的路上,年輕的眼眸里裝著夢更裝著思想。不論是孤獨地走著還是結伴同行,讓每一個腳印都堅實而有力量。
我們學著承受痛苦。學著把眼淚像珍珠一樣收藏,把眼淚都貯存在成功的那一天流,那一天,哪怕流它個大海汪洋。
我們學著對待誤解。學著把生活的苦酒當成飲料一樣慢慢品嘗,不論生命經過多少委屈和艱辛,我們總是以一個朝氣蓬勃的面孔,醒來在每一個早上。
我們學著對待流言。學著從容而冷靜地面對世事滄桑,“猝然臨死而不驚,無故加這而不怒”,這便是我們的大勇,我們的.修養(yǎng)。
我們學著只爭朝夕。人生苦短,道路漫長,我們走向并珍愛每一處風光,我們不停地走著,不停地走著的我們也成了一處風光。
走向遠方,從少年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我們從星星走成了夕陽。
篇四:有些愛,不能兒戲
如果你不是真的想離開一個人,那就最好不要隨便跟他說分手。
當你後悔分手,想去挽回的時候,他也許不會讓你回去。
我們說分手,有時是因為一時意氣。自己根本不想分手,但對方聽你說分手說了這麼多次,這一次終於受夠了。常常說分手,是會破壞感情的,只是你從來不在意。你以為只有你會說分手嗎?永遠不要用分手來威脅男人。假如他也想分手,便正中下懷。
有時候,我們是真的不想繼續(xù)下去。不是不愛他,而是前路太艱難,不知道怎樣走。不如,我們分手吧!在感情最好的時候分手,我會永遠懷念你;蛟S,我們還能夠做朋友。
說分手的是我。然而,後來哭得最厲害的也是我。我以為我可以離開你,原來我不能。當我去找你的時候,你卻說:
“我們還是分手吧!
你不是舍不得我的嗎?
你冷靜的說:“是你要分手的.。這幾天我想得很清楚,這樣會對你好一點。”
我才不要你為我著想。不可以假裝我沒有說過要分手嗎?
有些說話,是收不回的。有些愛,是不能兒戲的。
篇五:被拋棄的好處
肥人失戀后,才矢志減肥,成績炳。寄情戀愛的人被拋棄后,才如夢初醒,努力上進。對創(chuàng)作人而言,被人拋棄簡直是好處!
詩人被無情的女子拋棄后,腦海里突然閃出很多很多創(chuàng)作靈感和小說題材。對于愛情、生命和人生,他有了新的體會,以致辭、他知道他日后的創(chuàng)作該走哪一條路。被拋棄的過程令他悲痛欲絕,卻料不到同時令他重獲新生。如果沒有被拋棄,他也許永遠不會醒覺。
如今,單單是關于被拋棄的故事,他手上也有八十多個。
有一位編劇,一直被認為很有潛責,但多年下來,發(fā)揮都不大,原先看好他的人,漸漸對他失望。直至一天,他突然被女朋友拋棄。
失戀的日子很痛苦,當他終于從痛苦中掙扎出來,落筆再寫劇本,他驚訝自己已不同以往,因為他滄桑了。失戀隨時會是一個突破,因此,負心男人并不可惡,他們倒是相當公平的'人。他們得到女人的肉體和感情這些好處后,迅即又拋棄女人,讓她們得到被拋棄的好處。
從今以后,要離開一個人,不必那么殘酷地說:“我不愛你!”或“我打算拋棄你!”
該說:“人打算給你一點好處!”
當然,好處越早得到越好,尤其是被拋棄的好處。
篇六:春之懷古
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的:從綠意內斂的山頭,一把雪再也撐不住了,噗嗤的一聲,將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從云端唱到山麓,從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籬落,唱入一只小鴨的黃蹼,唱入軟溶溶的春泥——軟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樣嬌,那樣敏感,卻又那樣混沌無涯。一聲雷,可以無端地惹哭滿天的云,一陣杜鵑啼,可以斗急了一城的杜鵑花。一陣風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則則白茫茫、虛漂漂、說也說不清、聽也聽不清的飛絮,每一絲飛絮都是一株柳的分號。反正,春天就是這樣的.不講理、不邏輯,而仍可以讓人心平氣和。
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的:滿塘葉黯花殘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萬戶的屋梁受盡風欺雪擾,猶自溫柔地抱著一團小小的空虛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樹把皇室的御溝和民間的江頭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鮮明的王師,因為長期虔誠的企盼祝禱而美麗起來。
而關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經有這樣的一段故事:在《詩經》之前,在《尚書》之前,在倉頡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嚙草時猛然感到的多汁,一個孩子在放風箏時猛然感到的飛騰,一雙患風濕痛的腿在猛然間感到的舒活,千千萬萬雙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紗時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脈……當他們驚訝地奔走互告的時候,他們決定在將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狀,用一種愉快的耳語的聲量來為這季節(jié)命名——“春”。
鳥又可以開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負責丈量天的藍度,有的負責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負責用雙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鳥全不是好的數學家,他們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終于還是不敢宣布統(tǒng)計數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給蝴蝶去數。所有的蕊,交給蜜蜂去編冊。所有的樹,交給風去縱寵。而風,交給檐前的老風鈴去一一記憶、一一垂詢。
春天必然曾經是這樣的,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這樣的吧?穿越煙囪與煙囪的黑森林,我想走訪那躑躅在湮遠年代中的春天。
篇七:養(yǎng)在心里的金魚
一個遭受到女友拋棄的青年來找我,說到他女朋友還活得好好的,感到忿恨難平。
我問他為什么。
他說:“我們在一起時發(fā)過重誓的,先背叛感情的人在一年之內定會死于非命,但是到現在兩年了,她還活得很好。老天太沒有眼睛,難道聽不到人的誓言嗎?”
我告訴他,如果人間所有的誓言都會實現,那人早就絕種了。因為在談戀愛的人,除非沒有真正的感情,全都是發(fā)過重誓的,如果他們都死于非命,這世界還有人存在嗎?老天不是無眼,而是知道愛情變化無常,我們的誓言在智者耳中不過是戲言罷了。
“人的誓言會實現是因緣加上愿力的結果!蔽艺f。
我對他說了一個寓言:從前有一個人,用水缸養(yǎng)了一條最名貴的金魚。有一天魚缸打破了,這個人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站在水缸前詛咒、怨恨,眼看金魚失水而死;一個是趕快拿一個新水缸來救金魚。如果是你,你怎么選擇?
“當然趕快拿水缸來救金魚了!鼻嗄暾f。
“這就對了,你應該快點拿水缸來救你的`金魚,給它一點滋潤,救活它。然后把已經打破的水缸丟棄。一個人如果能把詛咒,怨恨都放下,才會懂得真正的愛!
青年聽了,面露微笑,歡喜地離去。但引起了我一陣沉默。
我想起在青年時代,我的水缸也曾被人敲碎,我也曾被一起發(fā)過誓的人背叛,如今我已完全放下了詛咒與怨恨,只是在偶爾的情境下,還不免酸楚、心痛。
心痛也很好,證明我養(yǎng)在心里的金魚,依然活著。
篇八:陽光總在風雨后
子夜時分,應該是寂靜的時候,可此時的樓下卻吵鬧的讓人難以入睡。被那些缺五音少六律的吟唱吵醒的我,披衣起來,又習慣地沏了一杯濃濃的麥斯威爾無糖咖啡,目光有些呆滯地凝望著細雨蒙蒙的窗外,咖啡的香氣在空蕩的屋子里盤旋著……
室外,街上喧囂的歌廳傳來了跑調的吟唱聲,空中嗚咽的春夜勁風拂蕩著垂柳沙沙做響,窗戶上的玻璃被滴嗒的細雨有節(jié)奏地敲打著——好吵!
室內,寂寞的獨居人有些煩亂的心緒在室內四周飄蕩,夜無眠的孤獨人遠行天涯的思緒隨風而游,感嘆人顧影自憐地發(fā)出了聲聲嘆息——好靜!
居高臨下的居室中,幽暗的燈光把我細挑的身影照射在寬大窗戶上的茶色玻璃里面,我對著玻璃里自己的影子,輕輕地攏了攏零亂的頭發(fā),站在了窗臺前。
遠望著大街上的路燈下一棵孤單的小樹,被一陣陣的西南風推來搡去,看著它在風中東搖西擺的痛苦樣子,我仿佛聽到了脆弱的小樹在嗚咽著哭泣。它的身體被風推搡得變形、巨痛,它那油綠的葉子在深夜的凄風苦雨中痛苦地離開了生養(yǎng)它的枝條,我好想上前去幫它,但我無能為力,力不從心。只有一顆無助的心,在為它隱隱做痛,為它憐惜。
風雨肆意的猖獗,籠罩著寂靜漆黑的蒼穹,這樣的夜,一切都是那么寂寥和凄冷。我想這棵孤單的小樹一定也很落寞吧,和此刻的我一樣,在孤獨地品嘗著寂寞和冷落的味道。是啊!這樣的夜晚,除了品嘗寂寞和凄冷之外還會有什么?還能有什么?
難舍地望了一眼在風雨中繼續(xù)掙扎的小樹,回到了電腦前。剛才沏的'咖啡經沒有了一絲的熱氣,失去了溫暖的冷空氣被整個房間的冰冷包圍著。重又加了一勺咖啡,對了一些熱水,想讓這杯水車薪的一絲熱氣,給我一點可憐的溫暖。
夜還是如此的寂靜,在黑暗的風雨中,我在為自己默哀,為生活默哀,為愛情默哀,為曾經的過去默哀。默哀在子夜的四點三更!靜夜的默哀過后,沉思兩個時辰,風雨一過,就應該是東方破曉的時候了。
靜靜地坐在電腦前的我,用纖細的十指熟練地敲打著鍵盤,書寫著自己的心情,重新整理著零亂的心緒,準備收拾行囊,抬起頭,迎著陽光上路!歌中不是唱道‘陽光總在風雨后’嗎?
【名家短篇哲理散文】相關文章:
名家短篇散文02-21
短篇哲理散文09-16
名家散文07-22
關于名家散文02-17
林清玄短篇的敘事性哲理散文10-04
散文短篇10-02
名家寫雨散文09-19
溜冰短篇散文10-07
雪花的短篇散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