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本人有幸參加為期兩天的20xx年寧夏部編初中歷史教材培訓會,通過培訓,對我有很大的感觸和啟發(fā),現(xiàn)將內容整理如下,與同行的前輩和老師共同交流。
首先,在觀看了教育部有關領導對這次部編教材的有關視頻,反映了國家對初中歷史學科的重視。其中特別提到了家國情懷的滲透,也是以往歷史學科中提到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是其他學科所不具備或不能比擬的。通過歷史學科很好的滲透家國情懷,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的文化傳統(tǒng),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體現(xiàn)教書育人、立人立德的教育觀念,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從而很好地體現(xiàn)歷史學科的自身價值,也為我們今后在教學中指明了方向。
第二,本次培訓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張靜老師和丁丁老師對于部編教材的解讀和有針對性的案例的分析。應了那句話“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就得事先準備一桶水”,課前的準備工作是上好一節(jié)歷史課的前提和基礎,需要老師在課前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這些準備工作具體而繁雜,特別是歷史學科更注重史論結合。每當看到老師們展示的案例和視頻,不禁感嘆老師們能把歷史課上的有聲有色、有理有據(jù),是因為確實在課下做了大量的工作,試問這樣的歷史課堂學生又怎會不喜歡呢?而且在講求實證的同時,不再像過去的傳統(tǒng)教學只是老師一味的講解,不僅僅是“傳道受業(yè)解惑”而是能不斷地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這樣的歷史課堂真正做到了“有趣”、“有料”(內容豐富,依據(jù)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有效”,所以也為我們今后上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鑒和幫助,開辟了一條新的思路。
第三,這次的部編教材是經過了多位國家級的專家和資深的教育工作者經過了審慎的考量編制的,與之前的教材相比,僅就中國史而言更加的系統(tǒng)和完善,能夠將中國史所涉及的重大的歷史事件都涉及其中,使之更加的完整。比如東漢的光武中興,以前的教材基本就沒涉及這段歷史,會使學生對于兩漢的內容不夠清晰,東漢的內容被弱化了易造成學生知識點的盲區(qū);再比如本次部編教材中關于唐朝的安史之亂,之前的教材也沒涉及或是不作為必要內容讓學生掌握,這也是有缺憾的,我們都知道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但對于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卻沒有給予必要的交代,這不利于學生對整個唐朝歷史作出完整而準確的評價。這樣的例子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還有就是在對歷史概念或是使用的措辭方面更加的準確而嚴謹,比如提到的“民族的交融”而不是“民族的融合”等等,也對我們今后的教學及時提出了需要注意和指正的地方。
以上是我對本次歷史培訓的一點粗淺的心得和認識,僅供交流,如有不當?shù)牡胤竭希望各位老師及時提出并批評指正。
【初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初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7篇02-27
初中歷史能力提升培訓心得體會11-30
初中歷史能力提升培訓心得體會15篇12-09
初中歷史教學心得體會04-30
初中歷史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02-16
初中歷史教學心得體會11篇11-11
初中歷史新課標的心得體會通用09-08
初中歷史學習心得體會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