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參加觀摩課心得體會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參加觀摩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參加觀摩課心得體會1
能夠聽三位數(shù)學學科優(yōu)秀老師的課,我感到很榮幸。我抓住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認真聽,認真做筆記,為期半天的活動,讓我收獲了很多,現(xiàn)在想談談自己對這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今天聽了三節(jié)數(shù)學課,前兩節(jié)是關于平均數(shù)問題,一共講到了兩種不同的求法:
第一種是移多補少,第二種是計算法,在遇到具體的問題是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來求平均數(shù)。兩位優(yōu)秀老師的課讓我很有感觸,讓我學到了很多教學方面的知識。首先,在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方面,兩位老師都做的很好。邀請同學們去觀看動物王國的比賽,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當小裁判來裁判輸贏,剛開始的時候是在選手一樣多的情況下去判輸贏,這時候學生們知道了可以算出各隊的總分來證實哪個隊實力強。但是在各隊選手人數(shù)不等的情況下該怎么辦呢?于是老師們逐漸引導學生們發(fā)現(xiàn),在人數(shù)不等的時候可以算出每隊的'平均分來判別哪隊實力強。其次,兩位老師讓學習內容生活化,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和生活的聯(lián)系。在探究平均數(shù)的問題上,兩位老師給學生們提出了很多在生活中關于平均數(shù)的問題,讓學生們對這個提問很感興趣,然后通過自己的思考來說一說問題中平均數(shù)的具體意義是什么。再次,在師生一起探究問題的時候,兩位老師把更多的時間留個了學生,積極的引導學生,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讓學生們自己去探究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是多少,比如說在探究怎樣求平均數(shù)的問題的時候,兩位老師都講到了兩種不同的求法,一種是移多補少法,另外一種是算數(shù)法,但是老師們并不是直接告訴學生的,而是讓學生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在不同類型的題目中采取不同的方法。并且在每學習一個知識點后,兩位老師都會進行即時練習,能讓學生們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既可以增強學生們的自信心,又可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最后,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很活躍。兩位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一直面帶笑容,師生關系很融洽,學生們完全把老師們當做是他們學習的伙伴,課堂氣氛很好,學生們都很積極的去展現(xiàn)自己,去回答問題,且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梢哉f兩位老師的課讓我感受頗深,同樣作為一名數(shù)學老師,她們身上老師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去學習的地方,只是覺得方老師在課堂練習中舉例太多。
對于第三節(jié)課,讓我也有很大收獲,它是一節(jié)關于中位數(shù)的課。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個別數(shù)據(jù)偏大或偏小影響了平均數(shù),此時用平均數(shù)不能代表一組數(shù)據(jù)的一般水平,這時候就需要用到中位數(shù),因為它不受數(shù)據(jù)偏大或偏小的影響。進入新課前,老師給學生們展現(xiàn)出了一組表格,讓學生們去判斷她所提出的問題到底對不對,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通過探討,學生們發(fā)現(xiàn)了事實的真相,理解到中位數(shù)的意義和作用,并且通過自己的總結和發(fā)現(xiàn)去求出中位數(shù),最后,老師通過補充問題的方式和學生們共同回顧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總之,三位老師的課都很精彩,值得我們去深思,去學習,吸收她們的優(yōu)點,把它們運用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肯定能帶來收益。各位領導和專家們的話,也讓我受益匪淺。
參加觀摩課心得體會2
三月九號下午我們實驗盟區(qū)的全體教師到xxxx去參觀和學習“三五三”課堂教學的觀摩課,二中以“師生共同發(fā)展”為理念,以“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以改革求效益”為指導思想,通過對衡水中學、洋思中學、杜郎口中學等名校的學習和借鑒,圍繞“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效益”這個主題,做了有效的探索與研究,并實踐性地提出了“依標施教,以學定教,先學后導,問題評價”的有效教學的理念,構建了“三·五·三”學導型課堂教學模式。 探索出一條“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的'課堂教學改革之路。
在我聽的一節(jié)英語課上,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通過學習小組合作交流,對個性問題進行有效評價、答疑解惑,二次生成小組共性問題,教師對這些問題進行細致的講解,采用典型例題進行鞏固訓練,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這樣通過師生共探使問題得以解決、知識體系得以完善、綜合能力得以提升。雖然教學內容、學生和我們小學不同,但通過聽課、討論,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
這樣的課對我們每一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要提高自身業(yè)務素質,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提高應變機制。
2、認真學習、研究新課標和新教材,領會課標、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內容,有效、合理、創(chuàng)造性地指導教學。
一、教師要讓學生把觀察到的內容完整地表達出來:
1、要保持學生學習積極性。
2、每一個學生都要學會表達和傾聽。說者要把自己看見的東西一一地有條理地表達出來,而聽者要認真仔細有耐心地聽,這樣有利于交流,交流能促進人的發(fā)展。
3、一個學生一下子把看到的東西都說出來,需要這個學生學習歸納與整理,其余的學生要在已有信息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顯然在思考性上加大難度。
總之,這次的學習,我收獲很多,同時也感到肩上的責任,要對自己學科本身要有透徹的理解和掌握,用心去鉆研, 借鑒適合我們的東西,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課后通過聽取校長、教師的經驗介紹和學生的精彩展示,我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深知我們的教學應當面向全體學生,要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充分展示的機會,要關注“每一位學困生,從最后一名學困生抓起,來做好自己的工作。
參加觀摩課心得體會3
非常開心能有這么一次學習的機會,也很珍惜這次觀摩課展示活動,通過這次的學習,可以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取長補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還有以后需要努力地方向,給自己的教學模式重新定位,更為專業(yè)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下面是我整理的這次學習心得體會。
20xx年5月17日上午共二節(jié)觀摩課,分別是朱倩倩老師執(zhí)教的《我們的國粹——京劇》和趙陽老師執(zhí)教的《四千歲你莫要羞愧難當》。首先,聽了第一節(jié)課《我們的國粹——京劇》,我感覺朱倩倩老師的教學風格很清新自然,由于是青年教師,身上散發(fā)出來那種活力,和孩子們很快的融入到一起,看得出孩子們被這位老師的語言表情吸引著,這是一節(jié)小學二年級的課,由于對戲曲的認識很少,教師通過一些視頻資料,讓孩子更直觀的去了解認識京劇,加上老師引導語到位,及時的把孩子引導了教學重點上,并讓孩子掌握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尤其是在讓孩子模仿“小貓叫”的腔調來進行京劇念白的處理上更是點睛之處,很形象的就讓孩子學會了具有“京味”的京劇唱腔。我們在上課時往往用一些邊邊框框限制住孩子的思維能力,往往我們老師說得多,孩子只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被固定被模式化,聽了這課,我感覺老師的教學隨機性很強,大膽放手讓孩子去看,去想,去說,去做,這點也是我需要學習的地方。
第二節(jié)課是由趙陽老師執(zhí)教的《四千歲你莫要羞愧難當》。趙陽老師很巧妙的用說書的方式,把《三國演義》的故事導入進去,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趙老師巧妙地教學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一步一步的讓學生引進教學中去,激發(fā)的學生的學習興趣。說實話,一說戲曲,作為一名音樂老師,我卻是真正的“羞愧難當”,因為我從小就不喜歡戲曲,更別說唱戲了。我總是認為,現(xiàn)在的學生們有太多的新鮮事物在影響著他們,像這種“老掉牙”的“古董”學生會喜歡嗎?能接受嗎......但是,通過趙陽老師的這堂課,從根本上改變了我的看法,而且還激發(fā)了我學習戲曲的興趣,頓時我也變成了一名“學生”,跟著趙老師一句一句學唱......
第三節(jié)是韓群老師為我們帶來專題講座《中小學戲曲教學有效性》。韓老師結合《我們的國粹——京劇》、《四千歲你莫要羞愧難當》、新學堂歌《游子吟》這三節(jié)課例,明確指出作為教師應該思考的三個問題:1、是什么?2、教什么?3、怎樣教?韓老師就這三個問題結合音樂新課標從情感、體驗、感知和表現(xiàn)這四大領域進行認真細致的闡述,根據(jù)學生年齡段的不同,也對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授戲曲課時要備好課,不要太關注一些音樂符號,要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還有就是一些概念的準確性,一些指導學生的具體方法其實就是教師經驗的傳遞,并毫無保留的和全區(qū)的音樂教師們分享了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
下午就是韓群老師為我們帶來河南墜子《小貓釣魚》的戲曲觀摩課,會場上座無虛席,韓老師的精彩講解更是贏得了在場師生的陣陣掌聲,有許多縣區(qū)的老師也是慕名而來。課堂上,韓老師以她那親切風趣的語言開始本節(jié)課的`教學,教書思路清晰,課堂氣氛活躍,尤其是在教授本節(jié)課教學難點時,結合簡板的演奏,很輕松的就解決了問題。到歌曲的結束句“甩腔”的教學時,結合歌詞,幽默風趣的比喻更是讓學生很快就明白了該怎么演唱“魚”字,韓老師的語言魅力和教學能力無不彰顯出中原名師的名師風范。她井然有序的課堂組織,精心巧妙的課堂構思讓在座的每一位老師都受益匪淺。
最后,平頂山文化藝術中心的崔凱主任給我們帶來了一堂以《中國古典詩詞與當代流行歌曲之美麗邂逅》為主題的講座。崔主任從詩經、楚辭、樂府歌辭、唐詩、宋詞、元散曲和傳統(tǒng)戲曲這幾個方面向大家一一闡述古代詩歌的發(fā)展史,崔主任詳細的講解了唐宋元明的歷史脈絡,盡顯古今詩文的博大精深、醇厚芳香,散發(fā)出濃郁的書香氣息,蕩氣回腸,令全體老師如沐春風,如飲甘露?偠灾瑥倪@樣一堂集古典與現(xiàn)代、文學與藝術之美于一體的課堂中傳遞出了中華文化的神韻和不朽魅力,并足見崔主任的文學功底之深厚!
這次戲曲觀摩課的開展,提升了教師戲曲教學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也在為我們每個老師提出要求,尤其是讓我本人深深地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自己需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以后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向我們音樂名師工作室的兩位主持人聶慧娟老師和張媛媛老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為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而奮斗!
【參加觀摩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觀摩課心得體會05-22
觀摩課心得體會07-29
英語觀摩課心得體會05-16
聽觀摩課心得體會05-16
小學觀摩課的心得體會04-02
數(shù)學觀摩課心得體會12-01
小學觀摩課心得體會01-11
語文觀摩課心得體會01-24
優(yōu)質觀摩課心得體會05-16
觀摩課心得體會范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