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特傳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巴菲特傳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巴菲特傳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巴菲特傳讀后感1
主人公巴菲特是美國最成功的集團企業(yè)的塑造者、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資產(chǎn)超過620億美元,一個比杰克韋爾奇更懂得管理和影響的人,以世界頂尖投資人和令人難以企及的財富創(chuàng)造能力而贏得世人盛贊和追捧……。巴菲特在某種意義上講是一個平凡人,因為他和普通人一樣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但是因為他很小就樹立了理想,長大后追逐他的理想,中年實現(xiàn)他的理想老年成就了今天的他。巴菲特是成功的,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他天生便對數(shù)字有濃厚興趣,隨便說出某個城市的名字,他便能報出人口數(shù)、死亡率、賽馬勝算率……而即便是老年的他隨便說出美國任何一家持有股票的公司他便能說出5年甚至20年的盈利情況,這一點在投資上是非常有利的恰好他又投身于股票投資。值得一提的是年幼的巴菲特6歲便開始做生意并跟媽媽肯定的.說長大能賺很多錢,因為他的理想就是掙很多錢。
巴菲特正如在電視劇《亮劍》中日本陸軍高級將領(lǐng)評價李云龍一樣:“雖然這個像農(nóng)夫一樣的人不起眼,但某一天在某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把他放入一個特殊的位置,他就能迸發(fā)出巨大的能量。”巴菲特確實找對了他的人生目標,知道自己擅長什么,從沒有為尋找目標浪費過時間。再把他的處事方式、自身毅力相結(jié)合就成就今天的首富。我不禁感嘆:“偉人從小就看重自己。”這句話并不是說從小就想偉人,但從這句話我獲得了一個啟示——如果我們自己都不能看重自己、肯定自己的存在,又怎么去要求比人來肯定我們呢?在看《生物》課本時在“性”上曾這樣講過:“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后其他的精子便不能再進入”我感嘆上帝造就我,想想看我們是多么幸福從4億多個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父母生下來的,為什么不是別人,而會是我們呢?所以在出生之前,我們實在已經(jīng)打贏了一場大勝仗。在高興之后我們便要去尋找、發(fā)現(xiàn)我們的長處和短處,再揚長避短。雖然很多同學至今仍未找到但別灰心那是要慢慢磨合的,人生還很長。但如果不去尋找便會耽誤自己一生,這時人生的漫長便會轉(zhuǎn)化為持久的痛苦。
有了理想的我們是快樂的,但我們又要考慮了:怎么樣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這時我們要注意,有了目標不一定就擁有了成功,我們要盡量少考慮成敗,那么,多考慮是什么呢?那應(yīng)該是時間的是非和善惡,以便撥亂反正、止惡揚善?上КF(xiàn)在從中學開始,很多同學便都在追求成功,研究抵達成功的途徑和方法,卻很少花精力辨是非、分惡善,這實在令人焦慮。不少年輕人為了成功,不惜拋棄原則甚至于罪惡聯(lián)手,便是深刻的教訓。
曾聽張愛玲說過這樣一句話:“成名要早”我突然來了一種感覺:成功不是可以等到的,成功也不必靠機緣,成功是要積極“去成功”的!
我從不認為我一定會成功,但我始終追求一個比昨天成功的自己。我也不認為自己有過人的才知,但我不信努力的成果會不如人。我永遠奉為座右銘的話是:
“每個人都應(yīng)當從小看重自己!
在別人肯定你之前”,你先要肯定你自己!”
巴菲特傳讀后感2
巴菲特是世界知名的人物,他的成功也經(jīng)常被人們拿過來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我也對巴菲特非常感興趣,于是就打開了《巴菲特傳》。
巴菲特從小就被父母灌輸總價價值,巴菲特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他從小就喜歡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巴菲特出生于1930年,他五歲開始擺小攤賣口香糖,再賣檸檬汁。他還在賽馬場撿票根,當過高爾球童,買高爾夫球,并且兜售必勝馬仔系統(tǒng)。他對數(shù)字非常銘感和喜愛。
11歲時,他以每股38美元,買進3股城市設(shè)施優(yōu)先股,并且給姐姐多麗絲也買了三股,后來股價跌到27美元,之后又回升到40美元。巴菲特邁出了股票賺到股市上的第一桶金?墒堑人麆倓偝鍪弁辏蓛r就一下子漲到200美元。這給小巴菲特好好上了一課。讓他明白在投資中一定要有一定的耐心和定力。
后來他的爸爸當選了議員,全家離開了奧馬哈,搬到了弗雷德里克斯堡的弗吉尼亞鎮(zhèn)。幾個月后,巴菲特搬回奧馬哈。1943年13歲的巴菲特回到華盛頓開始送報的生意,這時他每月可以掙175美元。14歲時他由拿出自己積攢的1200美元,投資了一片40英畝的農(nóng)場。到1950年時他已經(jīng)攢下了9800美元。
1951年,他大學畢業(yè),1952年結(jié)婚,1954年他去一家共同基金工作。個人投資了保險股票,從15美元不久就飛漲到70美元。在之后的人生中他不斷積累資產(chǎn)1956年的時候他的資產(chǎn)已經(jīng)達到14萬美元。
后來,巴菲特看上了投資,在他投資的過程中,養(yǎng)成了獨立思考的能力。1963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已達2200萬美元,個人凈資產(chǎn)達到近400萬美元。巴菲特盡量避免對股市進行盲目預(yù)測,尤其不會按照人們的預(yù)測來買賣股票。與之相反,他更愿意逐一分析每家公司長期的盈利前景,因為他習慣于依靠自己的邏輯思維。1963年,巴菲特合伙公司成為伯克希爾公司最大的股東。1965年,34歲的巴菲特許諾48歲的蔡斯,讓他來擔任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總裁。
1970年,伯克希爾公司從紡織業(yè)賺到的利潤只有4.5萬美元,但是從保險業(yè)卻賺到了210萬美元,從銀行業(yè)賺到260萬美元。但巴菲特沒有關(guān)閉紡織廠,而是在自己的良心、滿足感,以及金錢之間達成了一種妥協(xié)。
巴菲特一直信奉兩條原則,第一條就是不要虧損,第二條就是重復(fù)第一條。我們普通人可能難以到達巴菲特的'程度,但我相信,讀了《巴菲特傳》以后我們應(yīng)當懂得,面對財富的時候應(yīng)該有什么態(tài)度。中國有句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F(xiàn)實生活中雖然有不少成功的例子,但是能夠持續(xù)經(jīng)營下去的公司其實并不是很多。面對財富保持冷靜的頭腦才能讓我們走的更遠。
巴菲特說過信譽比財富更重要,在積累財富的過程中一定不要忘了保持信譽。我覺得這正好符合中國人說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希望這些經(jīng)驗?zāi)軌蚪o我更好的啟示,在生活中要做一個冷靜的人。
巴菲特傳讀后感3
《巴菲特傳》的主人公沃倫·巴菲特是美國最成功的集團企業(yè)的塑造者,20xx年3月,他以727億美元的財富成為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三名。他以世界頂尖投資人和令人難以企及的財富創(chuàng)造能力而贏得世人盛贊和追捧。巴菲特很小就樹立了人生目標,對數(shù)字有天生的敏感并且興趣濃厚,明確地知道自己擅長什么,從沒有為尋找目標浪費過時間,不懈追求,獨立思考,誠實守信,堅守信念的處事方式和驚人的毅力相結(jié)合,成就了巴菲特的輝煌。巴菲特成長與財富積累的歷程,變化的只是財富數(shù)字的不斷累積,不變的是巴菲特獨特的投資智慧和人生信條。
“股神”沃倫·巴菲特今年就要年滿85歲了。這位老人至今仍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董事長和首席執(zhí)行官,帶領(lǐng)這個超級賺錢機器高速運行著。而他的第一步則是從挨門挨戶送報紙開始的。在他13歲時,為了能夠第二天凌晨早起送報,每天都要放棄玩耍,早早上床睡覺。巴菲特14歲時,就掙夠了當年個人納稅起征點的錢。不過,精明的小巴菲特在稅表的減免項目里,列上了自己送報時所騎的`自行車的折舊費用,第一次為自己合法免稅。少年的巴菲特,就表現(xiàn)出了他的經(jīng)商天賦。
巴菲特大學時代,遇到了讓他受益一生的證券投資導(dǎo)師——格雷厄姆。格雷厄姆的名著《證券分析》中,提出了價值投資的理論,這些理論影響了巴菲特的一生。巴菲特把這些理論深深地融入到投資事業(yè)中,他對于自己投資股票的秘訣常解釋為: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他還有兩條寶貴的原則:第一,永遠不要虧損;第二,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原則。巴菲特的成功正在于他從不盲目從眾、從不道聽途說,而是用自己的獨立思考來作出判斷。他具有無與倫比的獨立思考能力,專注工作和不受外界干擾。他投資的許多公司,可能不被人們看好,但他執(zhí)意買進。巴菲特如水一般總是流入低谷洼地,永遠追逐著價值的洼地。不與眾人強爭那些被普遍看好的股票,懂得適時收手,激流勇退,也懂得逆流而上,獨辟奚徑,從而獲得巨大的成功。
對于讀者而言,身處紛繁世界,不管在哪個工作崗位,我們都應(yīng)該從巴菲特傳奇的一生領(lǐng)悟到:一是樹立明確的目標,選擇做正確的事,并為了目標不懈奮斗,堅忍不拔,認真對待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二是學會獨立思考,不盲從,不人云亦云,勇于創(chuàng)新,充分論證、理智分析,抓住事物發(fā)展的邏輯性和本質(zhì)規(guī)律。三是要有長遠的目光,看到人生與事業(yè)的長期價值,而不要為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迷惑。四是要有耐心等待,也許成功來得不是一帆風順,但永遠不要輕言放棄,學會堅守并做好一切準備,才能在機會到來時,果斷出手,一擊即中。五是不盲目追求金錢,金錢在某種意義上只是一個符號。我們所追求的,不應(yīng)是物質(zhì)的奢華,而是人生的樂趣與人生的意義。
巴菲特傳讀后感4
主人公巴菲特是美國最成功的集團企業(yè)的塑造者、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資產(chǎn)超過620億美元,一個比杰克韋爾奇更懂得管理和影響的人,以世界頂尖投資人和令人難以企及的財富創(chuàng)造能力而贏得世人盛贊和追捧……巴菲特在某種意義上講是一個平凡人,因為他和普通人一樣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但是因為他很小就樹立了理想,長大后追逐他的理想,中年實現(xiàn)他的理想老年成就了今天的他。巴菲特是成功的,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他天生便對數(shù)字有濃厚興趣,隨便說出某個城市的名字,他便能報出人口數(shù)、死亡率、賽馬勝算率……而即便是老年的他隨便說出美國任何一家持有股票的公司他便能說出5年甚至20年的盈利情況,這一點在投資上是非常有利的恰好他又投身于股票投資。值得一提的是年幼的`巴菲特6歲便開始做生意并跟媽媽肯定的說長大能賺很多錢,因為他的理想就是掙很多錢。
巴菲特正如在電視劇《亮劍》中日本陸軍高級將領(lǐng)評價李云龍一樣:“雖然這個像農(nóng)夫一樣的人不起眼,但某一天在某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把他放入一個特殊的位置,他就能迸發(fā)出巨大的能量!卑头铺卮_實找對了他的人生目標,知道自己擅長什么,從沒有為尋找目標浪費過時間。再把他的處事方式、自身毅力相結(jié)合就成就今天的首富。我不禁感嘆:“偉人從小就看重自己。”這句話并不是說從小就想偉人,但從這句話我獲得了一個啟示——如果我們自己都不能看重自己、肯定自己的存在,又怎么去要求比人來肯定我們呢?在看《生物》課本時在“性”上曾這樣講過:“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后其他的精子便不能再進入”我感嘆上帝造就我,想想看我們是多么幸福從4億多個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父母生下來的,為什么不是別人,而會是我們呢?所以在出生之前,我們實在已經(jīng)打贏了一場大勝仗。在高興之后我們便要去尋找、發(fā)現(xiàn)我們的長處和短處,再揚長避短。雖然很多同學至今仍未找到但別灰心那是要慢慢磨合的,人生還很長。但如果不去尋找便會耽誤自己一生,這時人生的漫長便會轉(zhuǎn)化為持久的痛苦。
有了理想的我們是快樂的,但我們又要考慮了:怎么樣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這時我們要注意,有了目標不一定就擁有了成功,我們要盡量少考慮成敗,那么,多考慮是什么呢?那應(yīng)該是時間的是非和善惡,以便撥亂反正、止惡揚善?上КF(xiàn)在從中學開始,很多同學便都在追求成功,研究抵達成功的途徑和方法,卻很少花精力辨是非、分惡善,這實在令人焦慮。不少年輕人為了成功,不惜拋棄原則甚至于罪惡聯(lián)手,便是深刻的教訓。
曾聽張愛玲說過這樣一句話:“成名要早”我突然來了一種感覺:成功不是可以等到的,成功也不必靠機緣,成功是要積極“去成功”的!
我從不認為我一定會成功,但我始終追求一個比昨天成功的自己。我也不認為自己有過人的才知,但我不信努力的成果會不如人。我永遠奉為座右銘的話是:
“每個人都應(yīng)當從小看重自己!
在別人肯定你之前”,你先要肯定你自己!“
巴菲特傳讀后感字
【巴菲特傳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巴菲特名言05-08
巴菲特的經(jīng)典名言06-24
巴菲特經(jīng)典語錄05-06
巴菲特的經(jīng)典名言(推薦)06-24
巴菲特名言必備【15篇】05-16
巴菲特名言精品15篇05-16
巴菲特之道讀后感10-12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后感09-21
名人傳貝多芬傳讀后感范文12-13
水滸傳讀后感 水滸傳讀后感5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