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高段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要善于用師愛去叩開學生的心扉,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用自己的熱情、心血和智慧去啟迪誘導學生,使班主任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下面小編為您帶來小學高段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小學高段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1
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要善于用師愛去叩開學生的心扉,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用自己的熱情、心血和智慧去啟迪誘導學生,使班主任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隨著德育教育在教學中的不斷深入,在小學高段的教學中,為了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就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因此,小學高段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小學高段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意義
學生處于小學的高段時期,屬于重要的成長時期,因此,為了使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得到良好地發(fā)展,那么,在實際教學中,班主任就要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有利于形成有凝聚力的班集體,由此可見,小學高段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具有重要的意義。
1.有利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小學階段屬于學生重要的成長階段,因此,為了使學生得到健康的成長,具有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心理處于健康正常狀態(tài),是學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礎,這是因為:個體心理只有處于正常健康狀態(tài)才易于順應社會,傾向于與社會保持一致,接受社會的各種要求包括道德規(guī)范,形成良好的品德。由于小學生的身心成長還不夠成熟,所以,在實際教學中,班主任對學生的引導和影響作用是很大的,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具有很大意義,有利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2.有利于形成有凝聚力的班集體
目前,主要影響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就是家庭、學校。由于很多家庭教育的方式是不正確的,因此,或多或少的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一些不利影響,那么,學校教育對于小學生就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有良好地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學生在小學階段健康成長,學生在學校感受到家的教育和溫暖,進而有利于形成有凝聚力的班集體。
二、小學高段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必要性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在小學高段時期的教學中,班主任在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有利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而且還能夠促進班集體凝聚力的形成,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對高段小學生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是學生成長中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順應社會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是時代的趨勢。
1.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是學生成長中的需要
在整個小學階段,高段時期是小學生最重要的成長時期,因此,為了使學生在小學階段更好地成長,那么,在實際教學中,班主任就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在小學高段的重要成長時期得到健康的成長,同時,高段時期還是學生重要的心理矯正時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是學生成長中的需要。
2.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順應社會的要求
現(xiàn)階段,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行,社會對文明發(fā)展也非常重視。但是社會上有很多不良現(xiàn)象,小學生辨別能力弱,耳濡目染,心靈容易受到這些社會陰暗面的侵蝕。這些都會導致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影響,因此,小學高段班主任在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要順應社會的要求。
3.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是時代的趨勢
新世紀是人才緊缺的時代,新世紀的人才要求,不僅體現(xiàn)在能力方面,同時,對綜合素質、心理素質的'要求更高,因此,為了給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有用人才,那么,就要加強學生心理健康以及人格健康的培養(yǎng),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是時代發(fā)展的趨勢。
三、小學高段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實施策略
通過對小學高段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意義,以及小學高段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必要性的分析,進而得出小學高段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實施策略,即引導學生健康發(fā)展,優(yōu)化班級環(huán)境;調動情感,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意識。
1.引導學生健康發(fā)展,優(yōu)化班級環(huán)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道出了環(huán)境的重要性,因此,為了是小學生得到健康的發(fā)展,那么,班主任就要優(yōu)化班級環(huán)境。首先,對人際關系進行優(yōu)化。重視師生、生生之間的關系。建設和諧的校園關系。其次,建設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在實際教學,班主任要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活動,構建良好地人文環(huán)境。最后,建設良好地班級心理環(huán)境。學生在班級的時間,要比在家里的時間多,因此,教師就要在班級構建良好地心理環(huán)境,進而使班級學生得到健康地成長。
2.調動情感,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意識
在高段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小學生得到良好地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不僅要創(chuàng)造有利的環(huán)境,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那么,班主任就要在實際教學中,組織一些促進學生交流活動,能夠調動學生情感的主題活動,通過這樣的形式,進而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意識。
綜上所述,在小學高段的教學中,班主任在教學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有利于學生形成有凝聚力的班集體。因此,小學高段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是十分必要的,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健康發(fā)展,優(yōu)化班級環(huán)境,調動情感,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意識。
小學高段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 2
新課改倡導培養(yǎng)“全面健康”的有用之才,在現(xiàn)階段,這里的“健康”特別注重心理健康。那何謂心理健康呢?具體到各年齡段有不同的標準。《現(xiàn)代學校心理輔導》認為,在小學階段心理健康的標準主要表現(xiàn)如下:
。1)具有良好的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心態(tài)與意識;
。2)能調節(jié)、控制自己的情緒,使之保持愉悅、平靜;
。3)能承受挫折;
(4)能較正確地認識周圍的環(huán)境,適應環(huán)境并能改造環(huán)境;
(5)人際關系協(xié)調,具有合群、同情、愛心、助人的精神;
。6)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習慣;
(7)思維發(fā)展正常,并能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
。8)有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道德觀、價值觀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而在現(xiàn)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要達到以上標準,作為教師的我們真的任重而道遠,因為目觀實際,我國社會正處于從產(chǎn)品經(jīng)濟向市場經(jīng)濟過渡的轉型期。社會轉型期,一方面對人的人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對人的人格發(fā)展,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長帶來種種負面效應。影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原因主要表現(xiàn)在:
1、升學壓力。在“學而優(yōu)則仕”的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下,絕大部分家長都是把孩子的學業(yè)成績放在第一位,由于中國的國情與教育的現(xiàn)狀,只有通過考試競爭。于是孩子們從第一天挎上書包上學起,就面臨著無形而又緊張的學習壓力。其后果是導致大量學業(yè)不良學生的產(chǎn)生,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畏學,并產(chǎn)生其他不良的情緒與心理困擾。而學校的應試教育又極大的壓抑了學生多方面潛能的開發(fā)與個性的和諧發(fā)展。
2、獨生子女的教育,F(xiàn)在的學生基本來自獨生子女的家庭,家長的過分關心,使得這些孩子有很大的依賴性,缺乏獨立性,以自我為中心,自私等等。這樣的家庭教育,也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
3、不利的家庭環(huán)境。社會的變動,伴隨而來的是人們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的變化。于是,離異家庭、寄養(yǎng)家庭、貧困家庭、富裕家庭等形形色色不同形態(tài)的家庭環(huán)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那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其真正成為身心健康、人格完善之才呢?我認為作為孩子“第二任父母”的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方面教育是關鍵。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實踐,談談班主任如何利用班級管理這個渠道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一、轉變觀念:善待學生心理問題
長期以來,德育工作強調根據(jù)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要求,對學生加以積極引導,使他們成為符合社會道德要求的公民,卻忽視了對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了解,很少從心理學角度去看待學生身上的一些問題,為此,往往混淆了思想品德和心理現(xiàn)象的界限。作為班主任,當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先不要急于定性,也不要隨便下結論,而應站在學生的立場進行耐心的了解,看清事情的始末,透過表面現(xiàn)象挖掘學生深層次的心理動機,從而找到癥結所在,然后施以相應的心理輔導和思想教育,促進學生人格的自我完善。如班上的小童同學,常常交不上作業(yè),還說作業(yè)本忘在家里了,當其他同學把他根本沒寫的作業(yè)本放在我面前時,我沒有對他簡單地下“撒謊”、“欺騙老師和同學”的結論,而是結合平時對他的觀察和了解,與他耐心交談,發(fā)現(xiàn)他是因為父母鬧離婚而導致意志消沉、頹廢,一時荒廢了學業(yè)。為此,我對他進行了耐心的講解,讓他理解父母的行為。又在生活中學習中給他無微不至的關懷,使他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從此,他的性格和行為都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如果當時不作了解,就妄下“不誠實”、“狡猾”的定論,教育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社會轉型時期的少年兒童,心理問題日益增多,這就需要我們班主任進一步更新觀念,改變舊有的教育方式,多從心理學角度看待學生的'問題,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素質,這樣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落到實處。
二、滲透教育:創(chuàng)設良好集體氛圍
和諧的班級氛圍使學生精神愉悅,在這種寬松友善的個性發(fā)展空間中,學生的優(yōu)良心理因素得到發(fā)展,逐漸形成健康的個性、健全的人格!芭钌橹,不扶而直!卑嘀魅螒幸庾R地創(chuàng)設一個優(yōu)美、和諧、歡樂、進取的班級氛圍。為此,我著力從環(huán)境的布置、和諧的人際關系和健康向上的輿論導向等方面去創(chuàng)設一個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環(huán)境。
。ㄒ唬┙淌噎h(huán)境的布置
教室的布置力求整潔舒適、賞心悅目。我們班通過嚴格的輪值制度和定責定人制度,努力做到窗明幾凈,使人一走進教室便有心情舒暢之感:懸掛名人畫像和名人格言,營造濃郁的教育氛圍,使學生受到熏陶、感染;充分利用黑板報,開辟心理健康知識專欄,進行心理交流和解難釋疑;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的、有針對性的讀物,適時開展閱讀和交流活動,使學生在閱讀及交流讀書體會的過程中,收到怡情益智的效果,從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和健全人格的塑造。總之,優(yōu)美舒適的環(huán)境是學生無聲的良師,學生處處受感染,處處受教育。
。ǘ┤穗H氛圍的創(chuàng)設
1、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實踐證明,老師的個性、能力以及教學風格等都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影響極大。通常,老師情緒穩(wěn)定,態(tài)度安詳,學生也多心平氣和;教師堅韌不拔,則學生遇事也能堅持到底。要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為師者必先心理健康。因此,教師應加強自身修養(yǎng),不斷完善自身人格,樹立堅忍不拔、不灰心、不氣餒的形象,做學生表率。
2、實現(xiàn)師生關系民主化
師生關系的民主化,有助于學生積極、自信、樂觀向上等良好品質的形成。老師凡事都應從尊重學生出發(fā),以親切的態(tài)度與學生交往,多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了解他們的心聲,以寬厚平和的心態(tài)關注學生心理的成長。
3、引導學生和睦相處,團結友愛
在班集體中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塑造健全的人格。在班級工作中,我注意學生關系的引導,發(fā)動他們建立互幫互助小組,教他們交往的技巧與方法,促進組員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分工合作,取長補短,努力營造出和諧向上的班集體氛圍。
。ㄈ┹浾摲諊臓I造
結合班集體中的偶發(fā)事件和常規(guī)工作的評議,對學生身上出現(xiàn)的不健康的情緒反應,如自卑、氣餒、消沉等進行分析,正面引導,使學生不斷認識自我,調控自我,完善自我,做一個意志堅強,樂觀向上的人。
【小學高段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相關文章:
高段學生期末評語12-20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總結08-13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案05-22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2-24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12-30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4-12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總結10-07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01-25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