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教育心得
愛與教育心得1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最大的希望就是學生能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但學生不是橡皮泥,可以任由我們捏成任何的形狀,他們有思想、有個性、有自尊。如何培養(yǎng)、塑造這個復雜的群體呢?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惜孩子的人,他才可能教育孩子!睕]有誠摯的愛,就沒有成功的教育。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在于如何愛護兒童”,只有從關心愛護學生出發(fā),用一顆火熱的愛心去教書育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記得班上有個女學生叫胡婧,看外貌文文靜靜,但紀律特差,上課不是說話,就是鉆到桌下找東西,多次暗示她注意紀律,她連理也不理,幾乎每堂課都這樣。通過了解,原來她父母離異,跟著爸爸生活,因缺少家庭的溫暖,內心脆弱,外表裝得啥事都無所謂,卻有意搞些小動作讓大家關注她。面對這樣的學生,如果單純的依靠批評訓斥來壓制她,不僅不能達到教育目的,反而很容易使她因“受到心靈的創(chuàng)傷”而產生抵觸情緒。因此我科任老師達成協(xié)議,只要胡婧一有進步,老師們就表揚她,對她的小毛病暫時一字不提,漸漸地,她上課不搗亂了,有了自尊心,學習也進步了,成了一個好學生。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征服更強烈!
教育離不開情感,感情是最能教育人,最能打動人,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小五時,班上轉來了個留級生,全班同學都瞧不起他,看到這種情形,我們老師教育全班要關心他,幫助他,平日里我和科任老師處處關心他,照顧他,經常找他談心,指出他的優(yōu)點,逐漸使他有了自信心。然后我和各科任老師再利用課余時間為他補課,他變勤奮了,有了不懂的問題能主動問老師和同學,經過一年的努力,他在班內成為一個成績上等學生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人生最大的目的還是博愛”。他認為最能影響學生人格力量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愛。愛既是一種情感,也是一種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有的'學困生,不僅學習成績較差,品行也欠規(guī)范。對于這樣的學生該如何教育呢?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也是如此,缺點再多的學生也有優(yōu)點。作為老師,就應該努力發(fā)現(xiàn)學生心靈上的“美點”,讓美擴大,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愛學生,欣賞學生。否則,只盯著他們的短處,一味的批評,就會導致他們心灰意冷,進而破罐子破摔,甚至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要“多表揚少批評”,給他們留有余地,給他們改正的機會,讓其樹立起自信心,喚起上進心,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孔子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边@充分說明了團結友愛的重要。團結是力量的源泉,友情是人生最珍貴的情感。學生與老師、同學與同學之間相處,既要民主,又要相互尊重,取長補短。平時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友愛意識,有效的避免了同學中的摩擦、糾紛等,從而使班級更具有凝聚力。
愛是人類維系和生存的源泉,愛是社會不斷發(fā)展的動力。因為有了愛,我們的社會才充滿溫暖,因為有了愛,人與人之間才變得和諧,社會是個大家庭,作為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應該承擔責任,付出愛心。教育的“靈丹妙藥”就是愛學生,用真情打動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只有在愛心這片沃土上,教育才能綻放燦爛之花。
愛與教育心得2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這是不少教育家對教育實踐經驗的高度概括。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教師必須熱愛自己的事業(yè)和熱愛自己的學生,托爾斯泰就曾經這樣說:“教師既熱愛事業(yè),又熱愛學生,他就是一個十全十美的教師。”
教師是教育的主體,教育的重任主要地落在教師的肩上,要教師去承擔。教師的勞動非常光榮,但教師的勞動也十分艱苦。教師既需要掌握淵博的知識,又需要具備崇高的品德;既需要投入繁重的腦力勞動,又需要付出大量的體力消耗。沒有教師的辛勤耕耘,就沒有人才的茁壯成長,沒有教師的無私奉獻,也就不會有人類的美好未來。把教師所從事的艱苦勞動和這種艱苦勞動對社會的積極意義聯(lián)系起來,就能體會到當一名教師的光榮和自豪,就能體會到教書育人的無窮樂趣,就會有克服困難的無窮力量。
古往今來,在我國歷史上涌現(xiàn)出許多終身不渝熱愛教育的杰出人物。古代教育家孔子從教四十多年,朱熹從教五十多年,他們樂于誨人不倦,F(xiàn)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拒絕當官,立足教書,鞠躬盡瘁三十多年。徐特立先生獻身教育七十多年,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人才,深受偉大領袖毛澤東的尊敬。他們這種獻身教育的傳統(tǒng)精神,激勵了無數(shù)后人。當代中國,也涌現(xiàn)了大量為教育事業(yè)貢獻終身的優(yōu)秀教師和無數(shù)默默地在教育崗位上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全國特級教師丁有寬四十多年扎根于農村小學,不管處于順境還是逆境,始終沒有改變獻身農村教育事業(yè)的決心,始終把教育孩子當作自己畢生的事業(yè),先后把二十二個差班或亂班轉變?yōu)橄冗M班,把三百多名差生轉變?yōu)閮?yōu)秀生或“三好學生”,其寶貴經驗的全部奧秘就在于一個“愛”字。
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國寶級教師”的北京市第二試驗小學原副校長霍懋征,1943年師范畢業(yè)后到小學教書,在數(shù)十年的.從教生涯中,霍老師從來沒有體罰過一個學生,沒有向一個學生動過氣,而且創(chuàng)造出沒有讓一個學生掉隊的奇跡。有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1962年6月,霍老師正在給學生上課時,二女兒病逝在醫(yī)院。孩子病危時,醫(yī)院給學校打來電話,學校領導要她趕快停下講課去醫(yī)院,她卻說“我現(xiàn)在班上這么多孩子,我不去,我等到下了課再去”。一名教師,把自己的一腔心血全部傾注于自己熱愛的事業(yè),傾注于自己熱愛的學生,還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還有什么工作不能做好呢?
教育事業(yè)的宗旨是教育培養(yǎng)人,教育事業(yè)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是師生關系。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忠誠和獻身精神只有通過熱愛學生、教育學生的具體行動才能體現(xiàn)出來。熱愛學生是教師最可貴的職業(yè)感情,是教師全部道德修養(yǎng)的關鍵和核心。俄國教育家馬申斯基說:“教師只有與學生在親密和友善的接觸中,以理性影響理性,以道德影響道德,以性格影響性格,以意志影響意志的情況下,才能對學生進行有意識有目的的影響!碧招兄壬珜А皭蹪M天下”,徐特立先生提出“愛生如子”,丁有寬老師奉行“面向全體,偏愛差生”,無不體現(xiàn)出當教師必不可少的品質就是要熱愛學生。只有熱愛學生,你才能做到關心和了解他們,尊重和信任他們,賞識和寬容他們。也只有付出了真愛,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同,從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修筑溝通心靈的橋梁!坝H其師信其道”。若師生感情好,你的表揚,學生認為是鼓勵;你的批評,學生認為是愛護。若師生關系緊張,你的表揚,學生認為是哄人;你的批評,學生認為是整人。只有愛,才能為學生鼓起前進的風帆,鼓舞學生乘風破浪地前進。
我曾經在一所農村中學任教,由于貧困落后,當?shù)刂袑W生不少輟學外出打工賺錢。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翻山越嶺,走村串戶去家訪,了解情況,盡力幫他們解決困難,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一個學期,我走遍該鎮(zhèn)分散在圩鎮(zhèn)附近和山溝里的二十幾個村莊,動員輟學學生回到學校讀書。由于工作到位,自己所在班學生輟學率最低,原來退學的學生大部分返校并堅持讀到初中畢業(yè)。十多年過去了,這些學生及其家長見面仍對我感激不已。我曾遇到過一位后進生叫小王,他無心向學,成績不好,還經常惹是生非,打架斗毆。我對他不討厭歧視,在他生病期間前去醫(yī)院看望,出院后又多次上門進行家訪,還安排學生為他補課,關心他,鼓勵他,幫助他克服困難。小王非常感動,在日記中寫道:“老師對我這樣關心愛護,我應該爭取進步才對得起老師”。他的思想轉變過來了,學習逐漸趕上來了,并且被評上“三好學生”,還以比較理想的成績上了高中,后來考進了大學。我深深體會到,有了愛,就能把學生看成親生兒女,疼愛他,哺育他;有了愛,就能把學生當作兄弟朋友,平等對待,相敬如賓;有了愛,就能甘灑一腔熱血,再苦再累也不怨天尤人!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尊敬的老師們仿佛春蠶一般,孜孜不倦地教書育人;仿佛蠟燭一般,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正因為如此,人們把教師稱作“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我們不能玷污自己的神圣。我們一定要把人民教師愛事業(yè)、愛學校、愛學生的優(yōu)良精神發(fā)揚光大,努力爭取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愛與教育心得】相關文章:
愛的教育心得06-11
《愛的教育》心得05-04
初中《愛的教育》心得09-05
教育心得-愛選擇07-21
愛的教育閱讀心得06-01
愛的教育培訓心得03-03
《愛的教育》品鑒心得01-12
關于愛的教育心得02-04
愛的教育閱讀心得12-13
《愛的教育》閱讀心得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