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谷場雜記
稻谷場搶占了我童年記憶的大部分,個性是七歲前的夏天和秋天。
那是一方很小的黃土地,左右也但是幾百平米,但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左與一沆池塘為鄰,右與一疇水田為伴,在谷場的北面,整整齊齊地排列著牛棚和庫房,有我家的,也有胖叔家的。如此擇址,既方便取水,又方便收谷、曬谷。我不知這方土地最早由誰開辟,只聽爺爺說這自他打小兒便有了,想來也是古人的智慧。
谷場雖小,卻似潘多拉的魔盒,藏有許多五彩斑斕的風(fēng)俗畫,諸多撲朔迷離的好故事。
第一聲春雷叩響大地,谷場的反應(yīng)是最敏感的。先是蚯蚓在地下筆走龍蛇,似乎比水牛更著急得耕出條條叉叉,又松又軟的壟。之后又有許許蓬蓬的野蒿探出頭來,這野蒿是極細嫩的,貼土的根像是嬰兒的臍帶,還沾染著羊水的嫩白和血液的微紅。繼續(xù)在春雨中醉著,在春風(fēng)中熏著,谷場上便長出了許多尖細的草,簇簇或紅成黃的野菜花,拖兒挈女的抓地龍……像放幻燈片似的,谷場日益豐腴鮮艷了!然而對于這些,爺爺是不理會的,隨他們長去。
夏日的谷場在驕陽的熾烤下,亮出干枯得泛白的肚皮,像倔強,又像示弱。我是個不安分的孩子,在這么個死氣沉沉的土地上,我依然能尋得樂趣----捕蜻蜓。每每到了下午1點多,此時是太陽最毒的時候,也是蜻蜓最累最呆的時候,更要緊的是村里人都睡著了,我便躡手躡腳地跑到隔壁胖叔家邀我的堂妹蘭蘭,她在這件事上是我與志同道合的。于是兩個六歲多的小不點,扛著兩把影子能夠遮住自我的竹掃帚,赤著腳在谷場上奔來跑去的。我和她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沒有空手而歸的。我喜歡大紅的蜻蜓,而蘭蘭愛草蜻蜓,時常我會和她交換一下戰(zhàn)利品。當(dāng)然辛苦的回報也不止這些,那個夏天我還獲得了意外之喜---兩顆熱泡,正長于腳底。父親急忙背我去了水圩的胡醫(yī)生處,剪了泡,上了消炎藥。裹了布回來后,我只能在涼床上聽外面熱鬧了,此后,想再去捕蜻蜓便是難上難了。而蘭蘭呢,則是膚色永葆青春,停在6歲時那個火熱的夏天里了。
相對于白天稻谷場的熱情,我更喜歡夜晚的谷場。一個村莊里4戶人家吃過晚飯,都出來納涼了。我很喜歡蘭蘭的爺爺,他是個木匠,50多歲,高高瘦瘦,清清秀秀,十分精干。他會說出許多驚悚的靈異故事和趣味的傳說,他的一把蒲扇總為驅(qū)趕蚊子而打得噼里啪啦直響。我們幾個毛孩子喜歡圍著他,仰頭托腮地聽。
谷場的從熱吹到?jīng)觯瑥臐翊档礁,秋天也就到了,這是稻谷場最熱鬧的季節(jié)。爺爺半個月前就讓水牛拖著石滾軋了稻谷場好幾圈,又是灑水,又是曬的,土愈發(fā)緊實了。之后父母和祖父便把從田里割下的一擔(dān)坦稻草谷堆在谷場,等到晚上,打稻的師傅得了空,便掛起150w或200w的燈泡準(zhǔn)備開打。通常是父親傳稻草谷,爺爺把它們?nèi)M機槽,母親在一側(cè),用一根鐵釵清理積在機口的廢草。不緊不慢的,不一會兒,就草是草,谷是谷地分離出來了。打到晚時,奶奶還會備下宵夜請師傅吃。宵夜也很簡單,無非是雞蛋面條,好點便是肉臊子面。我那時年小,只會瞎起哄,家里稻谷場的兩頭躥,只是高興。哪里顧上奶奶的訴責(zé):洗了澡就不許去谷場惹灰!
谷場曬完稻子,大豆和玉米之后,最后迎來了自我的休息季。而此時,我們卻不愿閑下,村里孩子多,三五成群地踏上她平坦光滑的肌膚,在上方跳橡皮,踢格子,打彈珠,翻紙寶……嘰嘰喳喳地又讓谷場熱鬧了起來。
而如今,谷場越來越小了,漂亮的蜻蜓越來越少了,爺爺和木匠爺爺也都過世了。就像夏日的螢火蟲,我留意翼翼地提著燈籠,向夜更深處,追尋童年谷場的潔光片羽。
【谷場雜記】相關(guān)文章:
早起雜記散文10-06
游山雜記散文10-05
家鄉(xiāng)雜記散文10-06
春日雜記散文10-06
《山中雜記》教學(xué)設(shè)計12-22
雜記作文300字9篇05-12
雜記作文300字7篇06-13
雜記作文300字6篇06-06
雜記作文300字5篇06-02
精選雜記作文300字4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