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韓國文化感悟

時間:2021-03-23 15:56:02 游后感 投訴 投稿

韓國文化感悟

  公交車行駛到橫跨南江的晉州橋上,同行的老師便說:“看,那就是晉州城,晉州市最著名的旅游景點,每年十月初就在城前面的南江上舉辦流燈節(jié),可漂亮了。”我向左前方望去,在從西向東流淌的南江北岸,一塊略高出周圍的丘陵上,一座古城赫然呈現(xiàn)。面前是南江碧波,兩邊有道路,也沒有較高的樓房,再加上城里樓閣儼然,樹木高聳,旗幟飄揚,所以顯得十分醒目。而且遠看城門高踞,檐角高揚,氣勢雄偉,里面一座古樓矗立在綠樹之上,巍然壯觀。還有幾座小一些的古代建筑掩映樹叢中,讓人感覺寧靜幽深,還隱約透出肅穆莊嚴的氣氛。在藍天白云之下,明麗的陽光里,群山的懷抱中,晉州城像一塊美玉,使這座依山傍水的晉州市熠熠生輝,別有一番風致。

韓國文化感悟

  決定抽出時光來,好好去游覽一番。星期天吃過早飯,九點半多,便走出慶尚大學校園,乘公交車到市里去。學校位于晉州市南部邊緣,再往南就是遍布茂林修竹的山區(qū)了。整個晉州市就處于群山環(huán)繞的一塊空地上,南江在城南迤邐流過,一些建筑沿著南江兩岸散落分布,除此之外便是一望無際的山巒。“韓國百分之七十的地方是山。”聽別人這樣說。山上山下都是樹木,蔥蘢翠綠,看不到一座童山禿嶺。據說這是現(xiàn)任總統(tǒng)樸槿惠父親樸正熙的功勞,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他號召植樹造林,使?jié)M目瘡痍的大地披上綠裝。

  乘車二十分鐘便過了南江,來到晉州市。街道兩旁是各種店鋪,和國內城市差不多。現(xiàn)代的商業(yè)文化無處不在,樓房、廣告牌、穿著時興服裝的模特等,熱鬧繁華。往左拐進胡同,便清靜了許多。大概時光還早,晉州城門前沒幾個人,門口擺著一張牌子,大概是免費的意思,也看到幾個人進去,沒有買票。賣票的窗口前也擺著一張小牌子,里面沒有人。我走到旁邊的門口,用英語說想買地圖,工作人員立刻給了我中文的晉州城宣傳材料和英文的晉州市地圖,還用英語抱歉說沒有中文的晉州市地圖。我問多少錢,她說是免費的。我多謝她,心想這和中國許多地方是不一樣的。我注意到票價也不高,成人一千韓幣,約合人民幣五塊多錢。如果是團體、學生等,票價還更便宜,學生只需二百韓幣,合人民幣一元多。我注意到,一些旅游材料還擺在外面,供游客任意取用。

  那里是晉州城東門,門前是一小段上坡路,城墻顯得厚重雄偉,建筑在城墻上的門樓飛檐開張,雕梁畫棟,旗幟飄揚,更顯壯麗。屋檐下方一塊巨大匾額,上書三個古樸的隸體漢字“矗石門”。城墻上的旗幟顏色各異,大小不一,有的上方寫著漢字“令”,讓人意識到這是一座軍事要塞,不由有些嚴肅緊張起來。

  穿過城門來到里面,到處整潔干凈,草坪碧綠,樹木茂盛,路面上一塵不染,角落里也看不到什么雜物。有的靠近墻根的地方或者石塊的旁邊,長著一些青苔,也讓人有簡單安靜的感覺。南邊城墻下就是南江的流水,頭頂上是幽深的藍天,飄著幾朵白云。忘記了城外是鱗次櫛比的樓房、五彩斑斕的廣告牌和川流不息的汽車。

  走不遠便來到城中最大的建筑——矗石樓的跟前。建筑樣式和中國傳統(tǒng)建筑差不多,四周一些柱子架起一個四角飛檐的大屋頂,四周欄桿圍繞,游人能夠憑欄遠眺。從下方看,屋檐裝飾各種彩繪圖案,富麗輝煌,氣勢飛揚。個性是木質地板架空地面約兩米高,更顯得雄偉氣派。從北面的臺階上去,脫了鞋,來到里面。已有一些人在里面,有的在看風景,有的在聊天,有的或坐或躺的在休息。在中國,人們沒有這樣脫鞋的習慣,所以也就不會有這樣舒適、自在、親切的感覺了。我先看四周的風景,個性是南面,視野開闊,江水蜿蜒流去,如綢帶飄曳,對面小山上樹木正漸漸顯露秋日的斑斕,遠處群山連綿起伏,與天空融為一體。再看屋內的裝飾,屋檐下方懸掛著一些牌匾,多是漢語詩,有的是用韓文寫的。大都是歌詠形勝,感慨歷史,抒發(fā)懷抱。覺得有點累了,便坐下來休息,斜倚在欄桿上。拿出宣傳材料來看,關于矗石樓,上方寫道:“晉州的象征,也是嶺南第一名勝。戰(zhàn)時是將軍們指揮士兵的指揮所,平時是書生們吟詩作畫的風雅之地。自高麗28年(1241)建立以來,重新修建數次。矗石樓曾在壬辰倭亂時被燒毀,于光海君410年(1618)重建,更顯雄壯,1948年被指定為國寶。但是,在1950年6。25動亂時再次被燒毀。此刻的樓臺是1960年由

  晉州古跡保存會用市民的捐款而重建的。正面5間,側面4間,八字型屋頂的樓臺。矗石樓的名字源于江中的石頭高聳而得名,也叫南將臺或狀元樓。”歷史是不能忘記的,這座城是歷史的見證,所以精心建筑、保護。那里是休閑娛樂的地方,也是憑吊、沉思的地方。中國古詩云,“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歷史常常烽火不斷,什么時候人間才能成為真正的桃花源?幾對年輕的夫婦帶著孩子來到里面,小孩子才三四歲吧,天真無邪,活潑可愛,在地板上爬來爬去,追逐嬉戲,引得人們都歡喜贊嘆,笑個不停,也和孩子似的。

  從矗石樓下來,走到旁邊的一個小房子前。這是“義妓祠”,里面有一座年輕女子塑像,這是“為了緬懷壬辰倭亂(1593)時,抱著倭將投江殉國的義妓論介的忠魂而建立的祠堂。該祠于英祖16年(1740)由慶尚右兵士南德夏建立。此刻的義妓祠是義妓彰烈會用市民的捐款而重建的。”

  我想從那里開始,沿著城墻邊的道路繞城走一圈,好好看看沿途的古跡,以及內外的景致。我注意到各處都插著鮮艷的旗幟,給古樸幽靜的古城增添了亮麗,更看到各處都有用鋼筋做骨架,外面用絹帛似的材料做成的人物形象。許多,路邊有,草地上有,樹叢中有,個性是靠南江的城墻邊,隔幾步就有一個,是許多士兵列隊警戒,保衛(wèi)晉州城。做得很精致,衣著各異,容貌不一樣,有的持槍,有的挎刀,有的`舉叉,有的持弓,表情嚴肅,如臨大敵。路邊寬敞的地方還有騎馬的將軍、搬運物品的農夫,準備飲食的婦女等,一幅緊張忙碌的場面。這讓我的情緒變得緊張嚴肅起來,是啊,那里可不是隨意消閑娛樂的地方,那里人喊馬嘶,調兵遣將,眾志成城,正舍生忘死,抵抗大敵入侵。

  有時道路緊挨城墻,向外望去,風光如畫。碧綠的南江靜靜流淌,波光粼粼,幾只白色水鳥翩翩飛翔。外面城墻下的岸邊也有一些士兵、村民、歌女、學生、甚至和尚尼姑的形象,和城里的一樣。過幾天就是流燈節(jié)了,到時這些形象里的電燈亮起來,色彩鮮明,活靈活現(xiàn),倒映水中,十分漂亮。這些是流燈節(jié)上的燈,可也是當年戰(zhàn)斗的參加者,保家衛(wèi)國的英雄。人們把他們再現(xiàn)出來,讓他們肅立在那里,照亮夜空,也照亮人們的心靈,去瞻仰、崇敬與懷念。繼續(xù)往前走,看到幾門古代的“銃筒”,正虎視眈眈地對著南江,上方鑄著漢字,“天字銃筒”、“地字銃筒”、“玄字銃筒”,我想起來,這大概是依據中國《千字文》的順序。

  來到晉州城西部了,一條岔路通到城中,看英文路標明白是有一座晉州博物館,于是便去看看。要好好了解晉州,明白那段歷史。在里面呆了兩個多小時,理解了更多的晉州城的好處。正如宣傳材料上所說:“宣祖25年(1592)10月,金時敏將軍率領3800名士兵和城民,同心協(xié)力擊退2萬多名倭寇,這便是著名的壬辰倭亂三大捷之一的晉州城大捷。然而,第二年6月,10萬倭寇再來侵略時,7萬民眾和官兵奮勇抗戰(zhàn),結果卻不幸遭遇全部殉國的悲運。”博物館里的各種陳列品展示了晉州的歷史文化,尤其是那場悲慘壯烈的保衛(wèi)戰(zhàn)。說明的文字中提到明朝派兵參戰(zhàn),幫忙抗倭,但也指出,外國軍隊掠奪本國百姓。有一個房間還利用電影的形式來演示那場戰(zhàn)爭,我沒有再去看,因為那一件件展品更真實,有更豐富的信息,更沉重的分量。

  從博物館出來,繼續(xù)沿既定路線參觀。在西南角的地方有一座護國寺,“建立于高麗時代,稱為內城寺。到了壬辰倭亂時期,成為僧兵的主要根據地。為了緬懷在第二次晉州城戰(zhàn)斗中殉國的僧兵們的忠魂,改名護國寺并重新修建。”寺門在高高的臺階上方,雖規(guī)模不大但也顯得莊重威嚴。門內兩壁有四大天王像,勇猛威武。寺內清幽寧靜,幾株高大的樹木蔭蔽著廟宇,陽光照耀的地方更顯明亮。正對大門的是大雄殿,里面佛像巍然,我沒敢貿然入內。一口大鐘懸在旁邊的亭子里,上方鑄滿文字。兩邊還有供奉佛像的配殿,潔白的蠟燭在案上靜靜燃燒,桔黃的火焰散發(fā)光輝、溫暖。不由地留意謹慎,虔誠恭敬,悄悄退出來。

  晉州城西端有一座彰烈祠堂,“為了奉拜壬辰倭亂時,癸巳年(1593)第2次晉州城戰(zhàn)斗中殉節(jié)的將領牌位,于宣祖40年(1607)年建立了賜額祠堂。”西北角上有一座炮樓,“是防守晉州城的炮臺陣地。宣祖40年(1607)在晉州城內外設置了幾座炮樓,但在1969年復原晉州城時,象征性地只復原了1座。”再往東是北將臺,形制和矗石樓一樣,只是規(guī)模小了許多。“位于內城北端最高點,不僅僅能夠指揮城外懸崖下邊的軍隊,還能指揮在城內外布陣的軍隊。”北將臺東邊就到了晉州城北門——拱北門,“‘拱’表示拱手恭敬的意思,‘北’是象征王者居住的北斗的意思。”

  拱北門有通往正南的大道,向里望去,游人增多,熙熙攘攘,很熱鬧。便順著這條道路向城中走。沒走幾步便看到金時敏將軍銅像,“高7米,面積255平方米。為了繼承發(fā)揚忠武公金時敏將軍的護國精神而建立的晉州城守護像。于2000年1月1日揭幕。”在高高的臺基上,金時敏將軍一身戎裝,頂盔摜甲,表情凝重嚴肅。左手扶腰間佩劍,右手抬起下指,在調兵遣將,抗擊外敵,保家衛(wèi)國。塑像右邊有一段西向的上坡路,坡頂是“嶺南布政司門樓”。路兩邊排列著眾多生龍活虎的士兵,插著許多鮮艷的旗幟,陣勢威嚴。忽聽前面有“咚咚咚”的敲鼓聲,伴著人們的歡聲笑語。原先是三位“古代將士”走過來,一人扮軍官,絡腮胡子,腰挎寶劍,有模有樣,真像是哪一個塑像活了似的。一人扮隨從士兵,手持長槍,跟在身后。還有一名鼓手,正敲鼓喝道。有人停下來笑著看他們,有人跑上前去和他們合影,“將士們”用心配合,大家都興高采烈。那軍官還喜歡逗弄小孩子,開玩笑,蹲下身和孩子合影,其樂融融。

  時候不早了,便往東門走?吹铰愤呌幸黄_階通到一個小高崗上。旁邊牌子上寫的是“壬辰大捷癸巳殉義壇”,“為了頌揚壬辰年(1592)壬辰倭亂三大捷之一的晉州大捷,以及慰祭癸巳年(1593)殉國的7萬民眾和官軍的忠魂,同時也是為了破除國家動亂的局面,于1987年修建了此壇。”我想上去看看這壇是怎樣的,抬眼看到臺階上擺著一塊木牌,上方是韓文、日文、英文,其中有“虔敬”的字樣。我的心變得沉重起來,不能走上前去。只因為好奇便到上方看看,這大概是不適宜的。我靜靜在那里站了一會兒,越來越有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那些官兵、民眾、武器、旗幟,在城內各處顯現(xiàn),讓人不禁恍然若夢。

  附近還有金時敏將軍戰(zhàn)功碑、矗石旌忠壇碑、護國之鐘等,但沒有再走近去看。日已偏西,覺得很累的樣貌,身心疲憊,腳步沉重,慢慢走出城來。外面是另一個世界了,到處明麗、輕快,樓房、商店、行人、汽車等,覺得熟悉親切了許多。從吶喊廝殺的古戰(zhàn)場,來到了禮貌昌盛的當代社會中。

  慢慢在街道上走著,看看風景,喘口氣,緩一緩情緒。不知為什么,驚魂未定似的,眼前明媚亮麗的景致也不能讓我情緒放松下來。來到晉州大橋附近,定定神,再回頭端詳晉州城,像一塊美玉,一顆明珠,流水滋潤、青山呵護、樓房簇擁。想象那場戰(zhàn)爭,十萬倭寇入侵,七萬軍民殉國?蛇@只是一個長不足千米,寬僅二三百米的小城,南江上該如何擠滿戰(zhàn)船,城里城外該如何殺成一團,喊聲震天,該如何血流遍地,染紅了南江?因此才有這照徹天地的流燈和焰火啊。

  “日本這么好侵略別的國家,怎樣回事?真是太可惡了。”陪我第一次去晉州市的老師這么說。是的,怎樣這樣呢?許多人都思考這個問題,我也常留意各種材料,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地理等各方面來思考,日本人也思考這個問題。有個觀點認為日本有“島國意識”,覺得立腳不穩(wěn),生存空間狹小,所以有一種要不斷向外拓展的焦慮。我看過日本人拍的名為《日本沉沒》的電影,講地殼變動,日本列島下沉,日本人不得不轉移到其他國家。這證明日本人的潛意識?但不能因為自我有這種病態(tài)心理就要去侵略別的國家。在電影《山本五十六》中,日本人為這個海軍聯(lián)合艦隊司令辯護,把他塑造成一個杯具英雄,服從國家的意志而違心地發(fā)動戰(zhàn)爭,偷襲珍珠港,之后乘飛機去視察部隊時被美軍飛機擊落喪命。“使日本能夠生存下”,“履行職責”,“奮戰(zhàn)到底”,似乎這樣就找到了發(fā)動戰(zhàn)爭的借口,就免去了戰(zhàn)爭的罪責,無需反省、悔過。那么,將來的日本也能夠因為有這樣的話,再次喪心病狂,鋌而走險,破壞和平,發(fā)動戰(zhàn)爭。仿佛是命中注定,其實最需要的是深刻檢討自我。但日本至今并未真心悔改,不承認戰(zhàn)爭罪行,還不是正常的心態(tài)、正常的國家。中國老百姓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論語》中講“聽其言,觀其行”,亞洲鄰國要謹防日本再走上戰(zhàn)爭的道路,對日本始終提高警惕,防止其舊病復發(fā),故伎重演。

  與日本這種外向的心態(tài)相反,中國從明朝早期鄭和下西洋之后,似乎便失去對外部世界的興趣,以天朝自居,閉關鎖國,一向到西方世界的堅船利炮打開國門,開始艱苦卓絕的現(xiàn)代化歷程。中國務必要改革開放,面向世界,眼光高遠,胸襟博大,才能永葆活力,繁榮富強。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歷史經驗,有廣博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就應有信心有潛力做好自我的事情。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巨大成就是有力的證明,未來的前途更會證明中國人對世界禮貌發(fā)展的貢獻。

  日本人走向世界,對外擴張侵略,給鄰國帶來深重災難;歐洲人用堅船利炮給世界帶來資本主義和《圣經》,也書寫了一段野蠻和血腥的歷史。中國人帶給世界的會是什么?據說鄭和下西洋時,龐大的船隊帶的是絲綢、陶瓷等“寶物”。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中國人帶給世界的是“madeinChina”的產品,隨著孔子學院不斷在海外落成,中國教師在世界各地教授漢語和中國文化。我想教師們更要向“至圣先師”孔子學習,教授“仁”的思想,讓人們都向往和追求“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親如一家,“四海之內皆兄弟”。此刻世界已經成了“地球村”,人們務必要像一家人一樣,沒有歧視、欺壓和戰(zhàn)爭。“讓世界充滿愛”,記的這是一首中文歌曲的名字,更表達著人類的心聲,是人類生活的崇高理想。崇高理想的實現(xiàn)需要深厚的內心修養(yǎng)和不懈的奮斗實踐,具有“仁者愛人”悠久文化傳統(tǒng)的中國要做好準備,給世界帶來和平、和諧與繁榮。

  看宣傳材料上流燈節(jié)夜景,一片璀璨輝煌。流燈節(jié)上還放焰火,那時無數禮花在夜空綻放,絢麗奪目,倒映水面,那該是怎樣壯麗的人間天上。這是激動人心的焰火,代表禮貌昌盛的現(xiàn)代生活,也代表不能忘記的歷史歲月,代表那些忠勇剛烈的英雄魂魄。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在《國殤》中這樣歌頌為國捐軀的將士:“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這時忽然想到了威海的劉公島。同樣是軍事要塞,同樣有不能忘記的歷史,大清帝國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劉公島比晉州城要大很多,景致更美麗,一望無際的大海也更波瀾壯闊。如果在劉公島海面點亮燈籠,施放焰火,會更加璀璨奪目、瑰麗神奇?轉念一想,這兩個地方又有很大不一樣,不能想象劉公島上空焰火綻放的景象。因為劉公島地方太大?海洋太廣闊?波濤太洶涌?北洋水師太氣勢恢宏?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太沉痛?所以沒有了放焰火的情緒?算起來,今年是韓國壬辰倭亂420周年,而明年是中國甲午海戰(zhàn)120周年,

  歷史不能忘記。再過幾天,晉州市要在晉州城前的南江水面上舉辦流燈節(jié)。到時必須要來看,看燈火通明,一個夢幻般的美麗世界。

【韓國文化感悟】相關文章:

感悟端午文化400字作文04-13

韓國電影觀后感11-24

韓國作文600字合集八篇06-06

文化宣傳口號01-25

廁所文化標語10-26

醫(yī)院文化標語10-11

開學感悟10-08

感悟簡單02-11

戀愛感悟05-25

韓國電影《犯罪少年》觀后感800字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