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時間:2022-10-09 06:31:10 專題 投訴 投稿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一):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學懂課文生字新詞,積累四字詞語。

  2、體會賣木雕少年和“我”的遺憾的不同含義。

  3、透過描述人物言行的句子來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明白“Oneworld,onedream.”嗎?這是零八年北京奧運會的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而奧運的五環(huán)就代表了世界上的五個大洲,哪位小朋友明白這五環(huán)分別代表什么?(藍色代表歐洲,黃色代表亞洲,綠色代表澳洲,紅色代表美洲,黑色代表非洲。)其實地球是個大家庭,無論是什么國家,無論你是什么膚色,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就是讓世界充滿愛。這天,費老師就和大家一齊學的這篇課文就發(fā)生在非洲的南部,講的是一位“賣木雕的黑人少年”(板書課題)。能給“賣”字找個意思相反的字嗎?(買)板書。“賣”字就比“買”多了一頂帽子。一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自由讀課文。師:想了解他嗎?那就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112頁,自己把這篇課文讀一讀,注意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通讀順。

  2、檢查學生讀文狀況。師:課文讀通了嗎?我請一小組開火車讀讀全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也得看著課文認真聽。

  三、結合課文,了解南非。

  1、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師:讀了課文,你覺得南非給游人留下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生詞:莫西奧圖尼亞能用課文中的詞語完成這個填空嗎?()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名不虛傳十分壯觀師:正因為大瀑布的景色雄偉壯觀,才會“游人如織”(那是一幅怎樣的場面?)

  2、木雕:師介紹木雕,是非洲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這些作品大都出自于非洲中西部民間藝人之手,那嫻熟的刀法,生動的表情刻畫,神秘而怪異的造型,使之成為世界各地樂于收藏的藝術品。常見的非洲木雕有面具木雕和動物木雕。課文中用了哪些詞來說木雕的?(琳瑯滿目:指名讀詞,讀著讀著,你覺得這個詞說明了木雕的(多),都已經充滿了你的眼睛。這個詞多用在書籍或工藝品上。各式各樣)

  3、有句話說得好“學以致用”,既然學了就要會用。能用這些四字詞語來寫一段話嗎?快動筆寫寫吧!

  過渡:只有領略了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壯美,帶回了精美的木雕,才不虛此行,不留遺憾。遺憾是什么意思?(不稱心,惋惜)這一詞出此刻哪個自然段?(第九自然段)指名讀。那里出現了兩次,分別指誰遺憾?

  四、研讀課文,體會“我”和少年的遺憾。

  1、“我”為什么而遺憾?

  句子: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這工藝品指的是什么?(象墩)這象墩精美在哪兒?找到相應的句子。理解“栩栩如生”,能給他換一個意思相近的詞嗎?望著如此精美得象墩,難怪我會如此喜歡,從哪兒能看出來?(愛不釋手:出示“釋”的意思:①說明;解說②消除③放開;放下④出獄)在那里是什么意思?她喜愛得放不開手,那是種怎樣的喜愛?指導朗讀,讀出喜愛之情。

  為何不能買下它?默讀第六、七自然段,先讓學生說,你能用課文中的語句來說嗎?能把這句話換種意思相同的說法嗎?可她卻對這個象墩如此愛不釋手,兩種想法讓她左右為難,難以取舍,他猶豫了,甚至連說話都“語無倫次”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導朗讀。

  過渡:最后我還是決定不買這個象墩,板書(不成)但心中仍留有遺憾,那少年呢?

  2、少年為什么而遺憾?

  因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板書(賣不成)

  找到少年說的話。

  a買一個吧!

  b夫人,您買一個吧!注意提示語: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誠懇地說。

 。1)比較兩句進行朗讀:讀出兩種不同的語氣。

 。2)能夠看出少年當時的態(tài)度怎樣?(十分有誠意)

  過渡:當“我”放下買少年的木雕后,少年雖有遺憾,但卻問了句“您是中國人吧?”

  這是少年的(猜測),我們再讀這句時語氣就應輕一些。訓練朗讀。

  少年為何這樣問?請同學們大膽猜測一下。

  五、小結:少年真的只是因為沒做成買賣而遺憾嗎?會不會有其他的原因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板書:賣木雕的少年我

  賣不成遺憾買不成

 ?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二):

  學習目標

  1.認識“尼、馱”等11個生字,會寫“賣、售”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4.請學生搜集有關世界各國風景名勝的文字及圖片資料。

  5.教師準備一段介紹非洲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錄像及課文配樂錄音。

  6.每個小組自制一套字詞卡片。

  第一課時

  資料共享

  1.老師請同學們搜集的有關世界各國風景名勝的文字及圖片資料,找到了嗎?誰來給大家進行展示或介紹?(請學生到前面展示)

  2.老師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錄像,請大家一同觀賞?催^之后請你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3.學生觀看錄像后自由表達。

  4.在這個大瀑布的不遠處,有許多出售木雕工藝品的人,下面讓我們來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板書課題)

  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認識的字詞。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小組合作學習。

  a.小組長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帶領小組成員認讀生字,并想辦法快速記住字形。

  b.認讀生詞卡片,討論詞語意思。

  c.輪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

  d.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朗讀展示:誰愿意讀哪段便站起來朗讀。

  4.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資料。

  研讀感悟

  1.自主閱讀思考:

  想想賣木雕的少年是一個怎樣的人。

  畫出描述賣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語句反復讀讀,結合上下文想象他當時是怎樣想的。

  2.同桌交流,談談自己的探究結果,相互啟發(fā),一齊再來深入探究。

  3.群眾交流。根據學生的匯報,相機出示描述賣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語句,引導學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機指導朗讀。

  4.說說賣木雕的少年是怎樣一個人。

  第二課時

  品讀入情

  1.激情導入:同學們已被賣木雕的少年那誠懇的態(tài)度、一心一意為他人著想的完美品質以及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深深打動了。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那動人的情景。(播放配樂朗誦的課文錄音)

  2.請同學們睜開眼睛,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請大家暢談自己的感受。

  3.把你們深切的感受帶到朗讀中去吧!請同學們自由組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全文也行,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也能夠;自己讀也行,與別人分主角讀也能夠。

  4.朗讀展示,教師引導學生評議。

  學習發(fā)現

  1.請同學們再認真讀讀課文,看看還能有什么新的發(fā)現,跟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新發(fā)現”。

  4.每位同學都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下面請大家大膽公布自己的“新發(fā)現”。教師啟發(fā)學生從文章的遣詞造句等方面進行探究、發(fā)現。如課文里有許多四個字組成的詞語,請學生寫在黑板上。

  總結收獲

  1.想一想學習了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獲。

  2.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

  讀讀寫寫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快速認讀。

  2.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樣把這些字寫美觀。

  3.教師范寫個別生字,如“掏、辨、齒”等。

  4.學生練習書寫,同桌互評。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三):

  學習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透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第1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提示課題

  1、課前老師布置你們搜集有關非洲地理位置、氣候物產、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請大家拿出來。

  2、學生進行交流。

  3、師:這天我們一齊來認識一位賣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課題。

  二、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資料。

  1、學生自由朗讀,把課文讀正確,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生字狀況。把朗讀的句子讀通順。

  3、朗讀提示:分段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評議。

  4、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讀課文,了解敘述順序。

  1、布置默讀。默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

  2、默讀,思考,做記號,也能夠與學生討論。

  3、全班交流。

  理清課文的順序:

  聽朋友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下木雕……贈送木雕

  四、學習生字

  重點指導:“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寫一橫;“馱”字右邊不要寫成“犬”;“構”“端”“辨”“堆”“模”能夠讓學生先和以前學過的“溝”“喘”“辮”“推”“摸”字比較,注意不同之處。

  第2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

  1、各種形式朗讀詞語。

  2、朗讀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

  二、個性閱讀,突出重點

  1、學生分小組學習自己最喜歡的部分。

  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下木雕……贈送木雕

 。1)有感情地朗讀。

 。2)說說從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愛?

  2、全班交流

  3、想象:找出描述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當時他是怎樣想的?

  三、分主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把人物的對話語氣讀好。

  四、夸夸那個黑人少年

  五、學生積累運用四字詞語

  找出課文中的四字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并運用。

  六、板書設計

  27、賣木雕的少年

  介紹木雕

  挑選木雕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放下木雕

  贈送木雕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四):

  學習目標

  1.認識“尼、馱”等11個生字,會寫“賣、售”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4.請學生搜集有關世界各國風景名勝的文字及圖片資料。

  5.教師準備一段介紹非洲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錄像及課文配樂錄音。

  6.每個小組自制一套字詞卡片。

  第一課時

  資料共享

  1.老師請同學們搜集的有關世界各國風景名勝的文字及圖片資料,找到了嗎?誰來給大家進行展示或介紹?(請學生到前面展示)

  2.老師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錄像,請大家一同觀賞。看過之后請你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3.學生觀看錄像后自由表達。

  4.在這個大瀑布的不遠處,有許多出售木雕工藝品的人,下面讓我們來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板書課題)

  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認識的字詞。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小組合作學習。

  a.小組長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帶領小組成員認讀生字,并想辦法快速記住字形。

  b.認讀生詞卡片,討論詞語意思。

  c.輪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

  d.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朗讀展示:誰愿意讀哪段便站起來朗讀。

  4.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資料。

  研讀感悟

  1.自主閱讀思考:

  想想賣木雕的少年是一個怎樣的人。

  畫出描述賣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語句反復讀讀,結合上下文想象他當時是怎樣想的。

  2.同桌交流,談談自己的探究結果,相互啟發(fā),一齊再來深入探究。

  3.群眾交流。根據學生的匯報,相機出示描述賣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語句,引導學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機指導朗讀。

  4.說說賣木雕的少年是怎樣一個人。

  第二課時

  品讀入情

  1.激情導入:同學們已被賣木雕的少年那誠懇的態(tài)度、一心一意為他人著想的完美品質以及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深深打動了。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那動人的情景。(播放配樂朗誦的課文錄音)

  2.請同學們睜開眼睛,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請大家暢談自己的感受。

  3.把你們深切的感受帶到朗讀中去吧!請同學們自由組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全文也行,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也能夠;自己讀也行,與別人分主角讀也能夠。

  4.朗讀展示,教師引導學生評議。

  學習發(fā)現

  1.請同學們再認真讀讀課文,看看還能有什么新的發(fā)現,跟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新發(fā)現”。

  4.每位同學都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下面請大家大膽公布自己的“新發(fā)現”。教師啟發(fā)學生從文章的遣詞造句等方面進行探究、發(fā)現。如課文里有許多四個字組成的詞語,請學生寫在黑板上。

  總結收獲

  1.想一想學習了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獲。

  2.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

  讀讀寫寫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快速認讀。

  2.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樣把這些字寫美觀。

  3.教師范寫個別生字,如“掏、辨、齒”等。

  4.學生練習書寫,同桌互評。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五):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學懂課文生字新詞,積累四字詞語。

  2、體會賣木雕少年和“我”的遺憾的不同含義。

  3、透過描述人物言行的句子來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明白“Oneworld,onedream.”嗎?這是零八年北京奧運會的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而奧運的五環(huán)就代表了世界上的五個大洲,哪位小朋友明白這五環(huán)分別代表什么?(藍色代表歐洲,黃色代表亞洲,綠色代表澳洲,紅色代表美洲,黑色代表非洲。)其實地球是個大家庭,無論是什么國家,無論你是什么膚色,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就是讓世界充滿愛。這天,費老師就和大家一齊學的這篇課文就發(fā)生在非洲的南部,講的是一位“賣木雕的黑人少年”(板書課題)。能給“賣”字找個意思相反的字嗎?(買)板書。“賣”字就比“買”多了一頂帽子。一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自由讀課文。師:想了解他嗎?那就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112頁,自己把這篇課文讀一讀,注意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通讀順。

  2、檢查學生讀文狀況。師:課文讀通了嗎?我請一小組開火車讀讀全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也得看著課文認真聽。

  三、結合課文,了解南非。

  1、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師:讀了課文,你覺得南非給游人留下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生詞:莫西奧圖尼亞能用課文中的詞語完成這個填空嗎?()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名不虛傳十分壯觀師:正因為大瀑布的景色雄偉壯觀,才會“游人如織”(那是一幅怎樣的場面?)

  2、木雕:師介紹木雕,是非洲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這些作品大都出自于非洲中西部民間藝人之手,那嫻熟的刀法,生動的表情刻畫,神秘而怪異的造型,使之成為世界各地樂于收藏的藝術品。常見的非洲木雕有面具木雕和動物木雕。課文中用了哪些詞來說木雕的?(琳瑯滿目:指名讀詞,讀著讀著,你覺得這個詞說明了木雕的(多),都已經充滿了你的眼睛。這個詞多用在書籍或工藝品上。各式各樣)

  3、有句話說得好“學以致用”,既然學了就要會用。能用這些四字詞語來寫一段話嗎?快動筆寫寫吧!

  過渡:只有領略了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壯美,帶回了精美的木雕,才不虛此行,不留遺憾。遺憾是什么意思?(不稱心,惋惜)這一詞出此刻哪個自然段?(第九自然段)指名讀。那里出現了兩次,分別指誰遺憾?

  四、研讀課文,體會“我”和少年的遺憾。

  1、“我”為什么而遺憾?

  句子: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這工藝品指的是什么?(象墩)這象墩精美在哪兒?找到相應的句子。理解“栩栩如生”,能給他換一個意思相近的詞嗎?望著如此精美得象墩,難怪我會如此喜歡,從哪兒能看出來?(愛不釋手:出示“釋”的意思:①說明;解說②消除③放開;放下④出獄)在那里是什么意思?她喜愛得放不開手,那是種怎樣的喜愛?指導朗讀,讀出喜愛之情。

  為何不能買下它?默讀第六、七自然段,先讓學生說,你能用課文中的語句來說嗎?能把這句話換種意思相同的說法嗎?可她卻對這個象墩如此愛不釋手,兩種想法讓她左右為難,難以取舍,他猶豫了,甚至連說話都“語無倫次”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導朗讀。

  過渡:最后我還是決定不買這個象墩,板書(不成)但心中仍留有遺憾,那少年呢?

  2、少年為什么而遺憾?

  因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板書(賣不成)

  找到少年說的話。

  a買一個吧!

  b夫人,您買一個吧!注意提示語: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誠懇地說。

 。1)比較兩句進行朗讀:讀出兩種不同的語氣。

 。2)能夠看出少年當時的態(tài)度怎樣?(十分有誠意)

  過渡:當“我”放下買少年的木雕后,少年雖有遺憾,但卻問了句“您是中國人吧?”

  這是少年的(猜測),我們再讀這句時語氣就應輕一些。訓練朗讀。

  少年為何這樣問?請同學們大膽猜測一下。

  五、小結:少年真的只是因為沒做成買賣而遺憾嗎?會不會有其他的原因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板書:賣木雕的少年我

  賣不成遺憾買不成

 。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六):

  學習目標:

  1、認知目標:會認11個生字,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詞語。

  2、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并正確運用四字詞語。

  3、情感目標:學習透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難點:

  識字寫字,正確讀寫詞語。讀懂本課資料,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學難點:讀懂本課資料,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課前準備: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圖片(植物,動物,人種等),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圖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圖片,并制作成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這天張老師帶大家一齊走入神秘的非洲。首先讓我們來欣賞幾組圖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這個地方。(課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樹,大象,舞蹈圖片)。

  二、揭示課題

  1、師:剛才看了這么多的圖片,相信同學們對非洲在感官上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這天,我們就跟隨作家吳晴一齊走進非洲,去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出示課題)

  2、齊讀課題,“賣”的反義詞是:買,區(qū)分“賣”和“買”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同學們的質疑都很有針對性,課文中就有很多有關少年的信息。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找找有關描述少年的語句。

  2、指名交流,(少年的外貌,語言,行為等)師引導:他是哪里人(非洲)能說具體一點嗎(非洲南部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邊)指導讀好瀑布的名字。

  四、感受瀑布和木雕之美

  1、師:想去欣賞一下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嗎?(播放瀑布圖片)

  2、師:此時,你的腦子里蹦出了哪些詞語(壯觀,雄偉等)課文是怎樣來描繪它的呢?指名說,(出示第2段)指導朗讀,讀好四字詞語,指名讀,齊讀。

  3、師:課文中還有很多這樣類似的四字詞語,張老師把它們都找出來了。

  出示: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構思新奇、栩栩如生、愛不釋手(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

  4、師:從這些出示的詞語中能夠看出“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十分壯觀”是寫——瀑布的,而這些詞語都是寫——木雕的。課文哪幾段具體介紹了非洲的木雕(第3,4段)

  咱們一齊去欣賞一下非洲的木雕吧!(課件播放木雕的圖片)你用哪些完美的詞來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木雕(精美,栩栩如生等)

  5、(出示第3,4段)師:這么精美的木雕,我們一齊再去回味一下。(齊讀)這么栩栩如生的象墩,難怪我拿在手里——愛不釋手。

  6、師:剛才我們學了那么多的四字詞語,我們不但要記住,而且要會正確運用。

  出示:

  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那里(游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攤點里陳列的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其中象墩(構思新穎),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愛不釋手)。

  指名說——齊說。

  過渡:精美的木雕激發(fā)了“我”強大的購買欲望,但是“我”為什么又放下了呢?

  五、研讀感悟少年的形象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5—9自然段。

 。1)看看“我”為什么最終放下買木雕。“我”的情緒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找出相關的語句體會。

 。2)剛才是對“我”的描述,那課文中又是怎樣描述這個賣木雕的少年的呢?他都說了些什么?應對我的遺憾他又會想些什么呢?找出來讀一讀。

  2、指名交流,隨機出示指導朗讀。

  透過“我”與少年的一席對話,你覺得這個賣木雕的少年是個怎樣的人呢?

  3、是啊,為什么少年會如此地尊重中國人呢?讓我們一齊去看一看吧。

  中國人以前幫忙過非洲,非洲人民深深地記在心里,就連十五,六歲的少年也明白中國人是他們的朋友。那應對這么精致的木雕,我最終買了嗎?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1、認讀詞語,簡要回顧課文資料。

  2、上節(jié)課我們明白了,因為種種原因我和這個賣木雕的少年都有了些許遺憾,那最后“我”會是帶著遺憾回國的嗎?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二、深入學習,揣摩人物內心

  1、朗讀第十至十五自然段,體會發(fā)生了什么微妙的變化。

  2、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象墩?你從中體會出了什么?

  師:只有拳頭大小的象墩拿在手里卻是——沉甸甸。這一詞已經是第二次出現了,還在哪里出現過,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引導:自從少年白天和我見過面之后,他可能在干什么(找木雕,做木雕)所以這個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誼,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3、少年的這些舉動,表現了少年怎樣的內心世界?

  (展現了非洲人民對中國人的情誼,從而也看出了他的淳樸與善良。)

  三、總結全文,情感延伸

  1、師:我回國后,肯定會把這個非洲少年介紹給朋友認識,你會怎樣介紹?能夠介紹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給我這件事。(指名交流)

  板書: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2、師總結:我們都有共同一個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雖然膚色不同,語言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期望世界——充滿愛,期望世界——和平。

  四、指導書寫。

  板書:27賣木雕的少年

  朋友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下買木雕——贈送木雕

  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記敘

  國際友誼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七):

  教學目標:

  1.自主認識本課的11個生字,會寫其中的部分生字。積累部分四字詞語,并嘗試簡單地運用。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大體資料。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壯觀和木雕的精美。透過少年的言行,初步感受賣木雕少年完美、純潔的心靈。

  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部分四字詞語的意思,并學會簡單的運用。

  教學難點

  理解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完美情感。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你都去過哪些地方?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天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齊去遙遠的非洲看一看,一齊來結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

  2.看老師寫課題。27賣木雕的少年,“賣”是我們這天要求書寫的一個生字,這個字和哪個字相近?怎樣區(qū)分?所以有十字頭的就是“賣”,沒有的就是“買”。書空,讀課題。

  二、檢查詞語,學習詞語

  1.課文已經預習了,你是怎樣預習的?

  2.學習詞語。

  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1)課文中有個詞挺難讀的,誰能讀好它?出示: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指名讀。聽說過這個瀑布嗎?(明白的介紹)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在世界十大奇跡中排行第七。我們來欣賞一下。

 。2)(課件出示圖片)教師解說:莫西奧圖尼亞瀑布綿延90多公里。其中的主瀑布高達122米,寬達1800米。瀑布傾瀉而下,發(fā)出雷鳴般的巨響,激起陣陣水霧。每當日落或日出時,在太陽光的照耀下,一條絢麗多彩、經久不散的彩虹飛架在大瀑布和對面的懸崖之間。景色十分壯觀。

 。3)聽了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介紹,并從圖片中見到了它的壯觀,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說,就是——名不虛傳

  出示一組詞:名不虛傳游人如織景色壯觀

  指名讀

  (4)細心的同學必須發(fā)現了,這三個詞課文中都是用來形容瀑布的,誰能選個詞來介紹一下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

  我們再來看一組詞語

  出示詞語: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構思新奇栩栩如生

 。1)誰來讀?注意讀四字詞語兩兩相連。

 。2)這幾個詞有什么共同點呢?(這些詞都是用來形容木雕的。)

  (3)木雕是非洲古老的民間藝術,讓我們走進其中的一個攤點去欣賞一下?吹綀D片,看看你能說出詞語嗎?(依次出示圖片,學生感受詞語的意思)

  (4)我們開動腦筋,把詞語送到句子里。

  攤點里陳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刻得()。

  填好了嗎?誰來說一說。

  我們一齊來讀一讀這句話。

  3.這樣新奇的木雕作者喜歡嗎請你快速默讀課文,找到文中的句子,放聲讀一讀。

  指名讀,理解“愛不釋手”,說話練習。

  過度:作者這樣喜愛木雕,為什么沒有買呢?

  三、品讀課文,讀好對話,,體會中非情誼

  出示對話1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誠懇地說:“夫人,您買一個吧!”

  “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

  “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

  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1.指名讀

  2.讀人物的話時,注意看提示語和標點符號,它能幫忙我們讀好人物的話。

  3.誠懇是什么意思?從這個詞中你讀出了什么?

  4.再次指名讀。齊讀。

  5.我們看,這個句子中連續(xù)出現了兩個“遺憾”。誰遺憾了?“我為什么遺憾?”

  指導讀好句子“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少年為什么遺憾呢?

  預設:少年賣不出去象墩感到遺憾,還沒有其他的原因。理解課文有個方法,那就是聯系上下文來理解,我們再讀讀他們的對話:

  “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

  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

  為什么得知我是中國人,少年就感到遺憾呢?我們來看看下文,或許能找到原因:快速找到他們兩第二次見面時的對話:

  指名讀:

  出示:第二次對話

  “這個小,能夠帶上飛機。”少年將一件沉甸甸的東西送到我的手里。!原先是一個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見到的一模一樣,卻只有拳頭大少。

  “太好了!”我高興地喊起來,掏出錢包就要付錢。

  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我們是朋友!”我感動極了,連聲說,“我們是朋友!”

  1.指名讀,指導:還想著讀人物對話的時候,要關注什么嗎?對要關注提示語和標點符號!老師和你們合作讀,我讀旁白,男同學讀少年的話,女同學讀作者的話,好嗎?

  2.同學們猜一猜,這個和白天一摸一樣的小象墩是從哪里來的?也許是他白天刻了一天給我刻出來的,也許是請人刻出來的,這些都是為了“我”這個中國人。

  3.什么是朋友?

  4.明白少年為什么會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嗎?(圖片展示)

  周總理曾三次赴非洲慰問;中國派出了100多個醫(yī)療隊支援非洲;個性修建了全長860公里的坦贊鐵路。期間,中方有64人為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也許,少年的母親病了,是中國醫(yī)療隊幫忙治的病,或許,少年的村子里喝的干凈的水,是中國人幫忙挖的井,也許少年上學的學校是中國人資助建的……

  所以,少年對中國人民十分友好。這種友好,更表達中非兩國之間的——深情厚誼(板書)友誼

  三、暢言學習之感想,練習寫話。

  1.這篇課文中用了很多的感嘆號和四字詞語,這天,我們也來試著用一用。

  2.仿寫:

  !原先是一個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見到的一模一樣,卻只有拳頭大小。

  。∧鲓W圖尼亞大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

  啊!非洲的木雕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賣木雕的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

  4.升華感情。

  朋友就是有困難的時候,互相幫忙的那個人;有煩惱的時候,能夠傾訴的那個人,高興的時候,能夠分享的那個人……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八):

  一、教材簡說

  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下了這個打算。為了不讓我?guī)еz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從中能夠看到少年的完美心靈。景色壯觀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風吹拂的夜晚,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也襯托了賣木雕的少年美麗的心靈。本課敘述詳略得當,作者對美麗的大瀑布風光一帶而過,而是圍繞課文重點,將筆墨放在選木雕、放下買木雕、送木雕等資料上。課文還準確而得體地運用了許多四字詞組,要注意讓學生積累并學會使用。

  二、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摘抄、積累文中的四字詞語,讀好長句子。

  2、過程與方法:

  透過朗讀自學,體會“我”遺憾的原因。

  三、教學重難點:

  1、積累并學會正確使用四字詞語。

  2、恰當運用文中的語言對課文資料進行梳理。

  四、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

  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要帶大家先去欣賞一些具有異域風情的景物。

  1、介紹大瀑布

  生觀看圖片,引出文中所指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指導學生讀通順,借助詞語手冊引導初步了解大瀑布。

  出示文中描述的句子: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那里游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引導理解詞語:名不虛傳游人如織

  2、介紹木雕

  師:在那里游客除了欣賞世界上最寬大最壯觀的瀑布外,還能欣賞到琳瑯滿目的非洲木雕工藝品。我們一齊來欣賞一下,出示課件、圖片。

  3、過渡:

  師:在這個風景優(yōu)美又充滿神秘氣息的地方,讓我們來認識一位生活在那里的賣木雕的非洲少年。

  4、板書課題,齊讀。

  師:請注意看我寫“賣”;請你給“賣”找個反義詞?(買)

  這是怎樣一個非洲少年呢?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讓我們一齊來看課文。

 。ǘ、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請打開書本再讀課文,注意讀通順、讀流利。

  2、檢查反饋,落實生字詞。

 。1)讀了課文你了解到什么?

  (2)出示帶生字的二字詞語,指名讀,相機正音。

 。3)檢查四字詞語摘錄狀況

  ①出示一生作業(yè)本,指名學生讀,相機正音。

 、邶R讀,完成作業(yè)本第四題。

  3、還有一個長句子誰來讀,指名學生讀句子。

  出示第九自然段:

  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我也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4、師:“遺憾”是什么意思?(不稱心,感到惋惜)那里是誰在遺憾?

  過渡:文中的“我”和賣木雕的少年都很遺憾?伤麄冇譃槭裁锤械酵锵?

 。ㄈ、從“遺憾”切入,研讀感悟

  第一部分:體會“我”的遺憾

  1、師:讓我們先來看看,文中的“我”為什么遺憾?

  請同學們仔細研讀課文的1~7自然段,用﹏﹏劃出具體原因,能夠標上序號。

  2、全班交流原因:

  引導學生回答:

 。1)第一自然段:朋友“必須要”(叮囑)的兩件事:游覽大瀑布和買木雕。一件已完成,飽了眼福。木雕沒買到,成了遺憾。

  (2)木雕很精美。出示句子:

  攤點里陳列的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

  這些坐凳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理解詞語“琳瑯滿目”、“栩栩如生”,相機指導朗讀。

 。3)我捧著象墩,仔細觀賞,愛不釋手。

  結合生活環(huán)境理解“愛不釋手”,嘗試說話練習。

  3、填空,完整理解“我”遺憾的原因:

  師:我們把剛才同學們提到的遺憾的原因歸納一下,請你先快速地瀏覽課文,用課文中出現過的適宜的詞語,把這個原因說具體。(指名回答,齊讀)

  朋友(叮囑)我兩件事,讓我游覽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購買木雕工藝品。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那里(游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攤點里陳列的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其中象墩(構思新穎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愛不釋手)。但是因為象墩(沉甸甸的),我要帶的行李已經超重,只得放下購買的念頭,因此很(遺憾)。

  師:我們明白了“我”遺憾的原因,那賣木雕的少年又為什么遺憾呢?下一節(jié)課再來學習。

  (四)檢測練習,反饋

  完成作業(yè)本第三小題。

  教學反思:

  這次上的是《賣木雕的少年》第一課時,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二是體會我覺得“遺憾”的原因;三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地運用。為了提高課堂實效,我很認真地設計了各個環(huán)節(jié),在教學時努力體現了以下教學理念:

  一、積累語言,注重語言文字訓練。

  學習語言是語文課的主要任務,也是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本質區(qū)別。這一課的四字詞語比較突出,因此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感悟、積累、運用語言,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學習新課之前復習時,讓學生認讀:名不虛傳、賣木雕、掏出等詞語,并拓展、運用。然后對文中的四字詞語進行檢查,較好地檢查了家庭作業(yè)的同時也讓學生對這些詞組更加的深刻;閱讀中在學生理解“我”為什么遺憾時,我出示一段話,利用填詞語的方法,讓學生邊讀邊填,學生能用上課文中的四字詞語,邊填邊讀,反復朗讀感受,落實了積累四字詞組的目的。使學生真正地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乃至在全篇中的作用。學生感悟了語言,更重要的是還逐步體會到如何正確的運用語言。這樣做,不僅僅對學生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潛力。

  二、重視朗讀,讀中培養(yǎng)學生語感。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整堂課我努力體現了“以讀為本”的語文學習理念。不僅僅充分讓學生朗讀,還讓學生轉換主角去讀,切身體會課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獨特的體驗、讀出語感,也是我在這節(jié)課上所要追求的。透過朗讀找出“遺憾”的原因,又透過朗讀感受“遺憾”,最后又是透過朗讀找出詞語,完成填空,讓學生深入的感知中國游客因不能帶木雕回國的“遺憾”。學生在一遍遍誦讀,一輪輪交流,一次次探究的過程中,情感得到了熏陶,在內心不斷掀起情感的波瀾,入情入境,點點知識如涓涓細流被學生理解、吸收、運用。

  一堂課上下來,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拖了好幾分鐘,如何提高課堂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利用率,從三年級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去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切切實實提高自身課堂的教學實效,是我在以后的課堂中應努力的方向。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九):

  一、復習引入

  1、讀讀詞語

  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十分壯觀清晰可辨(大瀑布)

  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構思新奇栩栩如生(木雕)

  仔細觀賞愛不釋手五官端正語無倫次(人物)

  2、運用詞語

  師:請你選其中的一個或幾個詞語,夸一夸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或那里的木雕。

  生:醞釀后交流。

  二、品讀課文

  抓重點詞句,深入感受黑人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1、學生自讀。

  師(引導):小朋友,課文里介紹的木雕象墩構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的確讓人愛不釋手;但賣木雕的少年更可愛,更讓人感動。怎樣走進少年的心靈,去品味這份感動呢?我們還得細讀課文,在文字深處去感受。請靜思默想,或輕聲讀讀,畫出寫少年言行和神情的那些句子,體會體會。(教師巡視,了解學情)

  2、學生讀后反饋。

  誰想站起來讀讀你畫出來的寫少年的句子。

  3、尋找深入感知課文的切入點。

  課文里寫少年言行和神情的句子確實很多,我們是否有必要一句一句地研讀呢?大家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寫少年神情有個句子是寫眼神的,你們發(fā)現了嗎?

  第9自然段有這么一句話:“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指名讀這個句子)讀這個句子引起你怎樣的思考呢?

  生:①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生:②他怎樣對待遺憾呢?

  師:對了,這些問題就是引領我們深入閱讀的向導。我們先看少年的遺憾是怎樣產生的。

  4、研讀第一次對話

  課件出示對話:“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誠懇地說:‘夫人,您買一個吧!’‘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我點了點頭。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絲遺憾的神情。”

  (1)自由讀讀他們之間的對話,注意讀出語氣。

  (2)誰想站起來讀讀少年的話?(誠懇地說該怎樣說。猜測的話誰來試一試。)

  (3)分主角朗讀。(誰想當一下黑人少年,“我”的話誰想讀?纯茨銈冏詈竽懿荒芰髀冻鲞z憾的神情。)

  (4)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明白了嗎?

  5、研讀第二次對話

  “‘這個小,能夠帶上飛機。’少年將一件沉甸甸的東西送到我手里……‘太好了!’我高興地喊起來,掏出錢包就要付錢。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他笑了,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

  ⑴指導朗讀:我”說的話都有提示語,你看,“高興地喊”、“感動極了”,這些話容易讀出語氣;而少年的話該讀出什么語氣呢?(自由讀對話,琢磨少年說話的語氣)

  ⑵分主角朗讀:誰想站起來讀讀黑人少年的話,表達表達感情;誰想讀讀“我”的話,高興高興,感動感動!

 、亲x著讀著,你明白了嗎,最后,黑人少年為什么笑了?

  三、補充閱讀:中國援建坦贊鐵路

  小朋友們,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景區(qū)游人如織,每一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國的成千上萬的游客,賣木雕的少年為什么卻個性喜歡中國人呢?想明白嗎?(屏幕出示一段簡短的文字,教師能夠請同學來讀,也能夠自己有感情地朗讀。)

  四、情境寫話

  1、屏幕出示提示:那天晚上,“我”和賓館里的各國游客,以及許多當地人都對這個黑人少年贊不絕口,大家紛紛夸起了這個黑人少年。請你先想一想,人們會怎樣夸;然后你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員,寫幾句話夸夸這個少年。

  2、學生自由寫話。

  3、展示學生作品,欣賞評點。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十):

  教學目標:

  1、認識“尼、馱”等11個字。會寫“賣、售”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3、讀懂本課資料,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正確讀寫詞語。

  2、讀懂本課資料,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學難點:

  讀懂本課資料,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1、板書課題:賣木雕的少年。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明白什么?板書部分重要問題。

  二、檢查預習,自學生字。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提問:認識這些字和詞嗎?讀一讀。(指名讀,學生邊聽邊正音)

  2、哪些詞語不理解?結合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部分詞語。

  3、小聲自讀課文,鞏固生字的識記,想一想:這課講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除了留心聽他讀得怎樣。

  5、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小組討論,評評誰說得既清楚又簡單。指名說。

  6、自由交流:透過昨日的預習,以及這天讀和聽,你還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自由談讀文后的感受,鼓勵學生表達個性化的感悟。)

  四、指導生字書寫。

  1、出示要寫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鞏固識記:分組交流記字的竅門。

  提出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

  3、擴詞練習,檢查積累。

  4、指導生字書寫。

  5、小結寫字狀況。

  四、課后作業(yè)。

  1、聽寫本課詞語。(見詞語表)

  2、進一步讀熟課文,找一找描述賣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

  3、用“?”標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問題可提在筆記本上。

  五、拓展閱讀

  閱讀《莫西奧尼亞瀑布》、《壯觀的莫西奧尼亞大瀑布》、《中非友好》、《為了和平和友誼的尋訪》。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詞語卡片,認讀。

  2、聽寫部分詞語,訂正鞏固。

  3、回憶:這課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讀文感悟

  1、提問:我與賣木雕的少年是什么關系?

  引導分主角讀13、14自然段,突出“朋友”。

  2、質疑:我是游客,少年是賣木雕的,怎樣會是朋友呢?我們一齊閱讀課文。

  讀文,提出要求:邊讀邊用“~~~~”勾畫出描述少年言行的句子,想象他當時是怎樣想的。

  3、與身邊的伙伴交流勾畫的句子,談談讀后的想法。

  4、群眾交流。

  指導朗讀第一次對話部分(5—8自然段)

  理解兩次出現的“遺憾”,想想我和少年為什么感到遺憾。

  指導朗讀第二次對話部分(11—15自然段)

  理解“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想想少年為什么這樣說。

  5、與學習伙伴讀課文,說說你的感受。

  引導:課文體現了少年對中國人民友好的感情。

  三、指導朗讀,深化認識。

  過渡:賣木雕的少年多可愛呀,你能讀出他對中國人民友好的感情嗎?

  1、找找哪些句子最能體現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2、自由朗讀這些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受。

  3、分組交流。

  4、指名朗讀。

  四、總結積累

  1、想對那位黑人少年說點什么?(自由發(fā)言)

  2、學完課文,你有什么發(fā)現?

  自由說,資料可涉及思想感情、寫作特點等。

  引導找出四個字的詞語,并摘抄。

  五、拓展閱讀

  閱讀《少林武僧訪問舊金山》、《珍貴國禮見證中法友誼》、《友誼的豐碑歷史的見證》、《如何與朋友相處!

  六、小練筆

  1、我要寫幾句話夸夸那個黑人少年。

  2、你還明白哪些關于各國人民之間友好情誼的故事?寫一寫。

 。ㄈ芜x一題)

  教學反思:

  《賣木雕的少年》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下了這個打算。為了不讓“我”帶著遺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從中能夠看到少年的完美心靈。

  我在教學時努力體現了以下教學理念:一、重視朗讀,讀中培養(yǎng)學生語感。本文的人物語言描述很多,這些語言不僅僅豐富,更重要是在這些語言描述中蘊含了少年的完美品質。因此在教學中,我不僅僅充分讓學生朗讀,還讓學生轉換主角去讀,切身體會課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獨特的體驗、讀出語感,也是我在這節(jié)課上所要追求的。在學習送木雕部分,以讀代講的方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用心性,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非洲少年的情感,同時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朗讀,如:少年連連擺手,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在一次次的導讀中,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少年的那份友愛。二、積累語言,注重語言文字訓練。學習語言是語文課的主要任務,也是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本質區(qū)別。因此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感悟、積累、運用語言,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學習新課之前復習時,讓學生認讀:名不虛傳、賣木雕、掏出、飯館等詞語,并拓展、運用。閱讀中在學生理解“我”為什么遺憾時,我出示一段話,利用填詞語的方法,讓學生邊讀邊填,學生能用上課文中的四字詞語,邊填邊讀,反復朗讀感受,落實了積累四字詞組的目的。使學生真正地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乃至在全篇中的作用。學生感悟了語言,更重要的是還逐步

  體會到如何正確的運用語言。這樣做,不僅僅對學生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潛力。三、補充資料,深入理解課文資料。在教學中,利用課件出示有關圖片,再加上學生閱讀《拓展材料》,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06-28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模板05-24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經典14篇)11-25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8篇03-07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10-10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04-11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02-28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09-01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15篇09-01

賣木雕的少年教案15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