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選校園之星演講稿三篇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xiàn)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F(xiàn)如今,演講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競選校園之星演講稿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競選校園之星演講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六年(2)班的李天云,我的名叫李天云,顧名思義,就是天上的云,高高在上,有一種俯瞰大地的豪氣。
生活中我是一個樂于助人的'人,對待同學熱情,常言道:“助人乃快樂之本”而我則將它很好的傳承下去。當同學有數(shù)學難題不會的時候,我會耐心而仔細地給他講解;當同學有不開心的事的時候,我會靜靜聽他傾訴,并用各種辦法讓他開心起來;當同學們遇到挫折的時候,我會告訴他“失敗乃成功之母”。
學習上我是一個勤奮努力的人,本來是零起點的我,想要學習英語是很困難的,而現(xiàn)在的我英語名列前茅,因為我堅信“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今天的好成績背后包含了我無數(shù)的心血與汗水。
當然我也不是一個只會讀書的書呆子,我還有學習以外的愛好,比如打乒乓球,下象棋,那技術,可是相當?shù)暮!還曾獲得過有關乒乓球的獎項呢!
別看我個頭小,卻有著鴻鵠之志,別瞧我長得不帥,卻也十分自信。自信不是來自外表,而是陽光的心態(tài),樂觀的進取心,持之以恒的信念,我想站在三尺講臺上,從事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yè)——當老師。別聽我普通話不標準,卻始終相信情真才能動人。
這就是我,陽光、開朗、熱情、自行的李天云。如果你在我身上找到了你的影子,如果你欣賞我的為人,請大方的投我一票吧!謝謝!
競選校園之星演講稿 篇2
我是來自六年級三班的xxx。這次有幸被同學們推選參加“校園勞動之星”的競選活動,我心情十分激動。 我熱愛集體,誠實正直,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關心他人,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有良好的勞動習慣,勤儉節(jié)約,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勞動活動。
我還是一個上進心特別強,任何事情“不做則已,做則一定要做到最好”的學生。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同學們把教室搞得亂七八槽,打掃衛(wèi)生也不認真,每次我都主動留下來,幫助同學們打掃衛(wèi)生,擺放桌椅,整理讀書角等。也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做好個人衛(wèi)生,有時也提醒其他同學做好自己個人衛(wèi)生及保護周圍環(huán)境衛(wèi)生等。我平時在家積極地參加勞動,幫助父母做家務。飯前飯后幫忙擺好碗筷,給父母盛飯,擦桌子,刷鍋洗碗等。同時,一有空就清掃樓道里的小廣告!
我還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同學們的好伙伴。我會積極幫助一些成績差的學生,給予他們信心和鼓勵,讓他們從此可以擺脫“我是一個差生,一定學不好”的.觀念。我一直本著“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態(tài)度。但是“金無足赤”,我還是有缺點的,那就是粗心,因為它我也吃了不少苦頭呢,但是,我已經(jīng)改正了這個缺點。
最后,請你們?yōu)槲彝渡仙袷サ囊黄,你們的支持是我永遠的動力,謝謝大家!
競選校園之星演講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叫xx,就讀于烏市第九中學。我今年15歲了。我有許多的興趣愛好,但我最執(zhí)著的一項,便是看書了。每當有人進入我的房間,便會情不自禁的說:“真是不可思議!”我的書種類繁多,有漫畫類,有少年文學類,有參考書,還有勵志類小說。只要看書,我便會全神貫注的游入書海,從中獲取知識,歡樂與感動。那才叫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呢!
關于成績,有人說,我是好學生,因為我聰明,一點就通,而且學習成績也不錯;有人說,我是壞學生,因為我學習從來不認真,刻苦,而且一考試就發(fā)揮失常,名落孫山。上了中學了,我一定不會再像小學一樣自由散漫了。我相信,只有我肯努力,,成績一定不會差的!
關于性格,有人說,我是個文靜的的`小女孩,無論什么時候都在安安靜靜的看書;有人說,我是個瘋狂的小丫頭,爬高上低絕不在話下。
有人說,我是一個有愛心的女孩,喜歡小動物,憎恨日本人,‘喜歡路見不平一聲吼’,討厭以大欺小,或以強壓弱;有人說,我是一個心狠的女孩子,我以前養(yǎng)過許多動物,但卻都因為我的照顧不周而死掉。
對,這就是我,一個近乎雙重人格的人。我時而開朗,活潑,喜歡交朋友;時而憂郁,愛把自己關在書海里。
這就是我,一個多變的眼鏡妹,一個活潑的書呆子,一個心理充滿大愛的女孩。希望大家能在“校園之星”評選活動中投我一票,謝謝!
【競選校園之星演講稿】相關文章:
校園之星競選演講稿03-18
競選校園之星演講稿11-08
競選校園之星演講稿10篇11-27
競選校園之星演講稿匯總5篇10-28
【推薦】競選校園之星演講稿3篇10-22
之星競選演講稿01-14
校園之星演講稿01-17
校園之星演講稿11-24
競選優(yōu)秀之星演講稿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