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花好月圓活動反思
一個好的活動反思是對教育教學事件的深入剖析,傳遞給人們一種價值選擇,以期引起自己或他人的思考。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大班花好月圓活動反思,歡迎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篇一:大班花好月圓活動反思
《花好月圓》這個教材選自許卓婭的韻律活動,樂曲節(jié)奏比較明顯,易于幼兒掌握。在教材上,通過用螢火蟲飛舞、荷花開、青蛙叫這幾個有趣的形象幫助幼兒理解樂曲,然后學習打擊樂。孩子們聽了兩遍音樂后,就能根據(jù)老師所出示的圖譜用小手正確地打出節(jié)奏。接著,我讓孩子分角色打節(jié)奏,為后面的打擊樂做準備。孩子們在分工合作的過程中,顯得注意力特別集中,都仔細聽音樂,認真看圖譜,準確完成自己的角色表演。在最后的用打擊樂進行表演時,孩子們特別激動,拿著手中的樂器,富有表情地表演。整個活動,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學習的效果也很好。
《綱要》指出:“教師的作用應在于啟發(fā)幼兒感受美、表達美的情趣,豐富他們在審美經(jīng)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此次活動中的相關節(jié)奏都以小動物的形象表示,用游戲化、情景化的.方法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在聽一聽、動一動、演一演的過程中共同表現(xiàn)音樂,使幼兒深刻感受民樂的魅力。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他們對響板、手鈴、沙鍾等樂器非常感興趣?傇敢夂退鼈円黄鹱鲇螒,并對不同節(jié)奏作出各種各樣的反應,能夠積極動腦創(chuàng)作相應的身體語言來表現(xiàn)出來,同時也感受到同伴相互交往合作的快樂。
在活動中,有幾點不盡人意的地方。一是,在掌握了看指揮演奏后再請個別幼兒指揮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于指揮的技巧不是特別的熟悉,而在大班音樂活動中對孩子的指揮技巧又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在指揮的過程中,我缺少表演力,并沒有完全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因此在以后的音樂活動中應該注意培養(yǎng)幼兒指揮的能力,我認為在以后的此類活動中,可以將這這一任務交給孩子,讓孩子嘗試著來指揮。促進孩子們藝術的多元化發(fā)展。二是,我太注重我的教而忽略孩子的學了,對孩子的學很不放手,例如:怕孩子不會,沒有讓孩子把掌握的打擊樂來面向后面聽課的老師進行表演,把孩子以演奏家來進行表演,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滿足孩子表演的欲望。三是,活動時,有的孩子對活動不感興趣,我沒有及時提出,太注重活動的過程,而忽略每個孩子的參與,如果當時我站起來,根據(jù)孩子的情況,走到孩子的身邊,讓孩子跟著的一起隨音樂表演,后針對孩子的情況適當表揚下孩子,我想效果會更好些。還有一點就是,我太注重音樂的輔助材料螢火蟲飛舞、荷花開、青蛙叫這幾個有趣的形象幫助幼兒理解樂曲,認為孩子喜歡就讓孩子記憶螢火蟲飛舞、荷花開、青蛙叫了,而忽略孩子對音樂的欣賞,去感受音樂的美了。
篇二:大班花好月圓活動反思
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于音樂課堂教學,使音樂教學資料的收集,音樂教學過程的形成、學生感受音樂的方法等方面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打破了傳統(tǒng)的“粉筆加琴”的教學模式。多媒體輔助教學,創(chuàng)設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產(chǎn)生強烈的“我要學”的欲望,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為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我在教學欣賞曲《花好月圓》時,首先播放了一組關于的.“花好月圓”的圖片,這些圖片分別再現(xiàn)了“中秋之夜”、“良辰美景”、“吉祥如意”等景物。學生看著這些清晰美麗的圖片,一個個睜著圓圓的眼睛,嘴里唏噓贊嘆著,無不為圖中美好的意境而深深的吸引。這時我再讓學生邊觀賞圖片邊聽賞樂曲。通過這樣的視聽音畫巧妙結合的欣賞,使音樂變得形象直觀,圖片賦予了靈性和動感,利于學生對音樂的進一步理解與感受,并展開豐富的想象,能取得良好的教學視聽效果。很好的激發(fā)了學生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這也正是我們的音樂課堂所要達到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