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會調控情緒的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學會調控情緒》教學反思
《學會調控情緒》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課后,我結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對這節(jié)課進行了反思。這堂課既有一幕幕令人回味的課堂片段,實現(xiàn)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的滲透和整合,但也存在一些缺憾與不足。
一、成功之處
。ㄒ唬┪以谛抡n程教材觀的指引下,能夠靈活的運用和處理教材,
由“教教材” 轉變?yōu)?“用教材教”。
新課程強調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更應當是課程的積極開發(fā)者,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加工是教師參與課程開發(fā)和創(chuàng)新的重要方面。我在設計《學會調控情緒》一課的教學過程時,根據教學目標、教材與學生的實際,我把“調控情緒的方法、喜怒哀樂不忘關心他人”確定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對教材內容的先后順序進行了大膽的重新整合,將“情緒是可以調適的”這一內容安排在 “調控情緒的方法”之后,在課堂上大多數學生在介紹調控情緒的方法時都提到“情緒與個人的態(tài)度有關”,這時我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靈活地進行順勢歸納,知識點的生成水到渠成,并且突顯了這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
除此之外,我對教材進行了生活化的處理,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在備課時我著重考慮以下幾個問題:①學生在有關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方面已經積累了哪些生活經驗;②現(xiàn)實生活中哪些經驗可以作為本次教學的鋪墊;③讓學生從事哪些實踐活動可以強化對知識的掌握。為了解決好這些問題,課前我調查收集了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遭遇的煩惱以及當時的情緒表現(xiàn),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運用調控情緒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學生興致盎然,學習的參與性很高,將這節(jié)課推向高潮,給我?guī)硪庀氩坏降捏@喜和感動。從中我體會到,一旦將生活中的教育資源與書本知識相融通,學生就有會感受到學習書本知識的意義和作用,意識到自己的學習責任和價值,從而提高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更加關注學生的生活、學習經驗,更多地創(chuàng)設一些現(xiàn)實生活的情境來啟發(fā)引導學生,吸引學生關注身邊的人,關心身邊的事,使課堂成為理論知識生活化、生活經驗提升為理論化的課堂。
。ǘ┙處熢谡n堂教學中不應只是知識的化身,更應當是與學生
共同進行知識建構的參與者,這是我對自己課堂角色的定位。
這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給學生想、做、說的機會,課堂充滿了民主、和諧、愉快的氛圍,學生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學習熱情。課堂上我能夠比較全面的關注學生個體,學生的知識獲得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在我引導下通過自己探索、感悟,主動獲得的,這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從中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自學能力,使學生掌握了適應實際需要的基本技能。整個教學過程,我始終是以一個交流者、傾聽者、建議者的身份出現(xiàn),通過言談和傾聽與學生進行雙向溝通和交流,與學生一起分享問題探索中的快樂,力圖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學效果,這是我應當努力追求的一種教學藝術。
二、缺憾之處和改進設想。
新課程具有動態(tài)生成性,有些問題是可以預設的,有些卻是不可預設的、只能在課堂上動態(tài)生成。這節(jié)課有兩處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與我最初的設想不同,其一,我想由學生通過協(xié)作討論來完成“情緒表格”,但當時所有學生都在獨立思考,課堂并沒有出現(xiàn)我所期待的較為熱烈的討論場面,而我卻一再提醒學生要開展討論、交流意見,課后仔細想想,個人學習仍有著合作學習不可替代的獨特地位和作用,在課堂上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機會,在此基礎上再相互交流意見,這樣學生分析問題就會更全面、更深入;其二,這節(jié)課最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是由學生運用調控情緒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煩惱情緒,我曾設想學生應當都會用書本相關知識來解答問題,但是在課堂上,學生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他們自身創(chuàng)造性智慧的釋放,迸發(fā)出了許多課本以外的詼諧幽默的“奇思妙想”,這是我沒有預料到的,在當時我并未對學生提出的建議、方法給予相應的評價。課后我仔細思量,倘若在課堂上能把學生的這些“閃亮的點子”與課文知識結合起來,適當點評,歸納小結一下,給予相應的肯定、贊賞和鼓勵,可能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靈活運用。當生成的課程資源不能與預設的結果一致時,教師應當以自己的教育機智靈活、及時的調整教學環(huán)節(jié),讓生成的資源為教學目標服務。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加強這方面的實踐鍛煉。
此外,我認為對于這節(jié)課的難點分析還稍欠深入,倘若在講完不良情緒導致的后果之后,再啟發(fā)、引導學生學會在適當的場合用合理的方式表達情緒,“喜怒哀樂,不忘關心他人”,這樣安排,知識點之間的銜接會顯得很自然,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上更容易接受,教學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課改的腳步繼續(xù)前行,我深深的體會到,培養(yǎng)教學反思的習慣對于自身教學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督促著我在思考中進行自我鞭策,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在不斷的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中,爭取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