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生磁》教學反思
經過精心的策劃和準備,從學生的反應以及課后的練習完成的情況,學生抽樣訪問調查情況分析,《電生磁》這一課堂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都非常不錯,對該課的心得和體會總結如下:
成功之處:
1、本節(jié)課以故事引入,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學中敏銳觀察力的重要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明白一個小小的現象有可能揭示出了事物的本質,發(fā)現一個偉大的自然規(guī)律,從此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奧斯特實驗就是鮮活的實例。
2、本節(jié)課的所有結論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以實驗為主線貫穿整個知識鏈
3、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整個課堂的實驗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一點一點的層層深入,到最后的實驗結論,都是由學生來完成,充分體現了課堂上以學生為主導地位,教師作為指導的教學模式。
有待完善之處:
1、學習右手螺旋定則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準備一些線圈,讓每個人都有一個體驗的過程,可以避免一些空間想象能力還不夠的學生一個緩沖的空間。
2、課堂容量較大,練習的層次還不夠充分,不夠到位。
體會:
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物理教學的一條基本教學原則。在課堂教學中貫徹這條原則,就必須有機地把物理知識與生活、科學技術、社會聯(lián)系起來。雖然初中只學習有限的初步物理知識,但這些知識涉及的范圍較廣,又都是生活和生產實踐中最需要的,因此完全可以用這些知識初步解釋、解決較多的身邊物理問題,實現課堂教學與生活、科學技術、社會的聯(lián)系。
利用生活中的物理因素學習物理知識認識物理現象,是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和出發(fā)點。課堂上的觀察和實驗能夠向學生展示典型的物理現象,創(chuàng)設探索問題的物理環(huán)境。但是,課堂上的觀察和實驗在數量上畢竟是有限的,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可能把涉及的物理現象都演示出來。列舉生活中的物理事例,利用生活中的物理因素,則可以彌補課堂上觀察、實驗的不足,或者可以豐富觀察、實驗所要說明的問題。
學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物理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目之所見、耳之所聞的大量物理現象都可以成為學習中感性知識的來源。教師要善于尋找生活中的物理因素,讓學生把生活體驗同物理知識結合起來,并且上升為理性認識。
【《電生磁》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電和磁的教學反思02-18
電生磁教學反思(通用5篇)05-13
電和磁教學設計03-16
電與磁教案01-21
磁生電教學反思(精選5篇)07-19
《電功》教學反思04-22
電能電功教學反思01-02
關于科學《電和我們的生活》的教學反思04-02
六年級上冊科學課《電和磁》教案08-26
六年級科學電和磁教案(通用11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