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江南教學反思(通用15篇)
在社會發(fā)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意為自我反省。那么什么樣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江南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江南教學反思 1
《江南》是一首選自《漢樂府》的古詩,描繪的是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詩句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插圖色彩鮮明,形象逼真,展現(xiàn)了一幅蕩舟采蓮、蓮葉田田、魚戲蓮葉的美麗畫卷。
一、揭題激趣,感受美。
新課一開始,我便出示采蓮圖給學生看,請小朋友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你喜歡這幅圖嗎?為什么喜歡?待學生回答問題后,我通過富有感情導語:“江南是個好地方,瞧荷塘里碧綠的荷葉像一個個大圓盤,鮮艷的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開了,露出翠綠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飽漲得馬上要破裂似的。”繪聲繪色描述的語言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們帶入了課文,初步感受到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
二、整體感知,再現(xiàn)美。
在學習課文時候讓學生邊讀課文邊看圖,說說古詩中的哪些句子能在圖上找到?讓學生結(jié)合詩句進行看圖。在觀察的基礎上,把看到的畫面和詩句的內(nèi)容連起來說一說,獲得一個整體的印象。這樣訓練,學生的腦中會再現(xiàn)出美麗的采蓮畫面,也就體會出了詩句中蘊含的美。
三、推敲詞句,體會美。
要讓學生細細體會詩句的美,還得通過細讀課文,品詞析句來完成。全詩共兩句話,教學第一句時,抓住“何田田”理解蓮葉茂盛鮮亮的特點。教師讓學生讀課文后自己提問,學生就問:“什么叫何田田”?我立刻引導(邊說邊畫):現(xiàn)在,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湖的蓮葉,你想說些什么?學生會說,“蓮葉真多呀!”“蓮葉真美呀!”“蓮葉又大又綠!”“滿湖的蓮葉又大又綠,綠油油的.,像一把把大傘,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在學生交流后,我引導朗讀:“小朋友們說得真美。老師好像也劃著小船,到了湖面上。我們一起來把第一句讀一讀,看看能不能把蓮葉的大,蓮葉的綠,蓮葉的美讀出來!惫膭钔瑢W站起來,配上動作讀。通過師生齊讀,同桌互讀,互評等形式多樣的練習,學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純的語音,各異的動作,“何田田”一詞在學生的腦海中已形象可感,這就悟出了文字間蘊含的美。教學第二句時,抓住一個“戲”來細細推敲。我首先進行這樣的過渡引導:“蓮葉長得這么綠,這么好,蓮花開了,結(jié)了蓮子兒。采蓮的人們劃著小船,高高興興地采收蓮蓬。河里的小魚呀,也樂開了。
你看到小魚了嗎?”待學生看老師貼圖后,讓他們用一兩句話,把湖里的小魚的姿態(tài)說一說,他們會說:“小魚真可愛!”“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真可愛!”“小魚正在水里你追我,我追你,它們在做游戲呢!”教師根據(jù)回答板書“戲”字,請學生說出它的意思。然后提問:“蓮葉東,蓮葉西,蓮葉南,蓮葉北”是什么意思?充分討論后,教師口述魚兒嬉戲的情景,讓學生表演一條條快活的小魚,盡情“游來游去”。魚兒嬉戲的動態(tài)美、人們采蓮時愉快的心情在這一品一議、一演一讀中得到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一年級江南教學反思 2
本文是一首選自《漢樂府》的古詩,描繪出一幅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圖。本詩共七行兩句,前兩行直接描寫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一處可以采蓮的好地方;后五行寫魚兒在蓮葉下面游水嬉戲。
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古詩,可以受到古詩文的熏陶?梢寗偨佑|漢字的一年級學生體會到詩的意境,感悟到詩句語言的精煉,就有一定的難度。這就必須由教師通過各種方法,如創(chuàng)設情境、圖文結(jié)合、情景表演等,指導學生感悟、理解,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
在教學中,為了讓孩子們體會到魚兒的`快樂,我請幾個孩子,分別扮演“田田”的蓮葉,位于“(中)間”“東”“ 西”“ 南”“ 北”方向,再請幾個孩子體驗魚兒嬉戲時的愉快心情。這樣,既突破了難點,孩子們又正確地掌握了“東西南北中”幾個方向。
一年級江南教學反思 3
一、揭題激趣,感受美。
新課一開始,我從課題引入江南是一個魚米之鄉(xiāng),學習了“江南”二字,然后憑借多媒體課件出示采蓮圖給學生看,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趣,讓他們做好閱讀學習課文的準備。
二、巧妙講解,滲透詩意。
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情景后,將畫面轉(zhuǎn)換為第一句詩的景色:“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边@句詩中的“何田田”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沒有單獨講解字詞的.意思,而是將其融入對整句詩的描述之中!艾F(xiàn)在,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湖的蓮葉,你想說些什么?”“蓮葉真多呀!”“蓮葉真美呀!”“蓮葉又大又綠!”“滿湖的蓮葉又大又綠,綠油油的,像一把把大傘,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痹趯W生交流后,引導朗讀,鼓勵學生站起來,配上動作讀。學生入情入境的神情,陶醉的眼神,稚純的語音,舒緩的動作告訴我,“何田田”一詞在學生的腦海中已形象可感,他們已經(jīng)悟出了文字間蘊含的美。
當然課堂中也有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
一、對識字的處理不夠全面,課堂中出示了田字格,但沒有和學生分析字形及占格位置。
二、將理解難點“何田田”放入整句詩的敘述之中,有的孩子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課后問“蓮葉何田田”是什么意思,個別孩子不能說出“蓮葉很多很綠!边@說明課堂上的處理還不夠,需在第二課時進行強化。
三、不能很好的處理課堂突發(fā)事件,因為多媒體器材的突然故障,對課堂的控制有些吃力,以致于沒有完成預期的教學內(nèi)容。
一年級江南教學反思 4
江南這一篇課文詩一首漢樂府詩歌,比較有節(jié)奏。在講課的時候主要是讓學生體會詩歌的節(jié)奏感和江南這個地方的美麗。
講這首詩歌的時候首先讓學生了解江南在哪里,我選擇用多媒體展示江南的地圖。首先讓學生找我們所在的位置——山西。然后找到長江,長江以南就是江南。知道了江南的位置就開始讀課文。讀課文的時候,讓個別學生讀課文,糾正讀音。然后讓學生讀詩歌時要注意節(jié)奏和感情。
講課文內(nèi)容時,我讓學生通過圖文結(jié)合來觀察蓮、荷葉、荷花等。圖文結(jié)合可以直觀的讓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敖峡刹缮彙保峡梢圆缮,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認識了蓮以后觀察課文圖片中的姑娘是如何采蓮,并模仿器動作。放幻燈片中荷葉,讓學生理解很多葉子的樣子就是“田田”。在后面的課文,我在黑板是板書東南西北,放一張學生已經(jīng)畫好的魚兒各個方向游動,來理解課文魚戲蓮葉間、東、南、西、北。這樣既調(diào)動了課堂氣氛,也讓學生理解的.課文。
這節(jié)課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習了課文。但是在內(nèi)容涉及上,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引入課文,相對一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難度。不應該涉入太多。總體上這節(jié)課比較理想。
一年級江南教學反思 5
《江南》這首詩簡單易讀,瑯瑯上口,所以我沒有在背誦上花較多時間,而是著重指導學生對詩歌美的感悟及生字的臨寫。所以我把課文讀通順作為讀文的開始,我沒有采用死板的朗讀,而是帶著一群天真的孩子做了一場有趣的捉迷藏游戲。課堂上雖少了講解,少了問答,但學生參與的熱情是空前的高漲,思維也非常活躍。
那一刻,每個孩子都成了一條活潑、調(diào)皮的小魚。這樣的情境,我想,在每個孩子的心里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對這篇文章進行教學時,我覺得對于學生進行觀察圖這方面的指導上做得不夠好。特別是小姑娘坐上小船采蓮的`情景。我應該結(jié)合詩句指導看圖。先聯(lián)系前兩行詩句,讓學生們仔細觀察小姑娘是怎樣采蓮的。周圍的荷葉、荷花長得怎么樣。再聯(lián)系詩的后五行,進一步觀察蓮葉間的小魚是怎樣游動的。在觀察的基礎上,還可以讓學生連起來說一說,使學生把觀察到的畫面和詩句的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從而獲得一個整體印象。
一年級江南教學反思 6
《江南》是一首古詩,描寫的是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整首詩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課堂上,我讓學生表演小魚在池塘中往東、西、南、北不同的方向游,學生興趣很濃,而且對方向的識別進行了強化。
這節(jié)課識字教學是重點,有些字學生在幼兒園已學過,字音 、字形對學生來說,是容易掌握的,但學前期寫字較少,課堂上我讓學生掌握如何在田字格中書寫這三個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在上這一課時,我也力圖體現(xiàn)民主性、平等性,在評價學生時,激勵語言較少,個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沒能激發(fā)。今后教學中,我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敢說敢做。
在《江南》一課中,我雖然有意識讓學生自主識字,自己讀書,但是由于指導不到位,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因缺乏對一年級學生的.信任,學生合作學習沒有在課堂教學中落實。今后的教學中,要逐漸將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在學習中使他們自學能力得以提高,從低年級起就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在今后的學習中,我要不斷學習,不斷思索,不斷改進,使自己與課改一同成長。
一年級江南教學反思 7
《江南春》一詩是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位內(nèi)容都是人與自然相關。因此,導入部分是從單元導讀開始,引入到中國的江南地區(qū),讓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以前所學內(nèi)容想象一下江南是什么樣子的,然后出示江南圖片,進入題目江南春天是什么樣子。第二步,介紹作者,著重強調(diào)“小李杜”和“李杜”分別指的是誰。第三步,初學詩篇,自讀,解決生字詞。第四步,小組討論掌握詩意。第五步,結(jié)合課后題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第六步,拓展延伸。
經(jīng)其他老師評課,總結(jié)出以下優(yōu)點和不足。
優(yōu)點:環(huán)節(jié)設計好,詩的.內(nèi)容掌講解細致,實用性強,對多音字,生字指導到位,并且結(jié)合本學期詩歌書寫規(guī)范螺旋式教學。
不足:對板書設計不夠到位,沒有體現(xiàn)出重點內(nèi)容,課堂語速稍快,學生氣氛沒有完全調(diào)動起來。
總之,通過本次公開課,我受益良多,尤其是聽了其他教師的點評,更是醍醐灌頂。教學工作任重道遠,每一次的公開課都是發(fā)現(xiàn)缺點努力提升的機會和臺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再接再厲,講好每一節(jié)課。
一年級江南教學反思 8
春天將至,在這時節(jié)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的古詩,很合時宜。誦讀經(jīng)典,春的氣息迎面撲來,溫馨備至。
《江南春》是首絕句,是唐代詩人杜牧的名詩之一。杜牧擅寫絕句,尤其擅于寫景抒情的句子。《江南春》寫今吊古,描繪千里江南明媚可愛的春光的同時由煙雨迷蒙的樓臺佛寺聯(lián)想南朝覆滅,借古諷今,詩情畫意中寓含諷喻之情。江南水鄉(xiāng)的'秀美畫卷:黃鶯、紅花、綠葉、水村、山郭、酒旗這些江南特有之物構(gòu)成了一幅江南春景圖。這是一幅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的圖畫,意趣盎然,充分體現(xiàn)了杜牧詩歌明媚流暢,清新有致,情境悠然的特色。
古詩教學,應從古詩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對教學是這樣思考的:自主預習側(cè)重了解作者生平和其他詩作,了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從而降低理解的難度。課堂教學交流討論為主。前兩行詩的意思可以讓學生看圖自主理解,以學生的交流為主。難點在后兩句,但經(jīng)過學生的課前預習,對南朝和作者所處時期的了解,加上老師的適當點撥,應該不困難。這樣,品讀悟情也就容易多了。
一年級江南教學反思 9
《憶江南》是我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詞,學生們語文第一課正在學習本首詞。學生對歌詞背景已相當了解。教學中我從優(yōu)美的畫面作為切入點,讓學生為畫面配樂,從而引出《憶江南》的歌曲教學。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先讓學生對江南有一個總體的感受,為后面的歌曲教學做一個情感鋪墊。
初聽教師范唱,學生們找出歌曲表達江南美景的句子且印象最深的句子,從這一句開始學習歌曲,打破歌曲教學的常規(guī),這樣的目的是能使歌曲教學始終圍繞一個字“美”。之后的歌曲教學通過教師唱譜 、學生接唱等方式讓學生來學唱歌曲。
這首歌曲雖然不長,但是卻有許多的`一字多音,這是歌曲的難點。教唱時我采用層層深入的方法,同學們掌握的很好,在完整演唱時基本沒有錯誤。教師的教學語言很重要,教師韻律優(yōu)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能把學生帶入到音樂情境之中,加深他們對教學內(nèi)容的印象,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課堂的設計有它的完整性。
通過這節(jié)課,我也知道了自身有不足,要通過自己每天、每一節(jié)的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真正成為一個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的教師。
一年級江南教學反思 10
《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牧。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描寫江南的綺麗春色。同時又慨嘆南朝覆滅,流露興亡之感,寄托了諷喻之意。全詩一二句寫今:千里江南,到處是綠葉紅花,到處是水村山郭,到處是酒旗招風,展現(xiàn)了一幅生機勃勃的畫面。三四句吊古:南朝統(tǒng)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意圖托庇神靈,江山永固,可是時移事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還有多少佛臺已經(jīng)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中呢?
課前我先布置學生預習了古詩,因此在教學《江南春》這首詩時,學生已經(jīng)通過預習劃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或同學之間討論過,課堂交流時,大部分孩子能準確說出“鶯啼”、“綠映紅”、“酒旗風”“郭”等詞語的意思,但是讓學生找一找詩中描繪了那些景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學生就顯得理解不深了,這時我作了適當?shù)囊龑Вc撥,學生就能明了,在此基礎上朗讀詩歌、背誦詩歌就容易了。
當然,這首詩上得也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如對詩的整體把握不夠,詩意的落實不到位,全詩的主題思想的引導過于生硬,這些都是我在詩歌教學上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年級江南教學反思 11
在教授一年級學生《江南》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我收獲了許多寶貴的經(jīng)驗和教訓。以下是我對本次教學的幾點深入反思:
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
在本次教學中,我試圖將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引導作用仍然過于明顯,有時甚至會不自覺地打斷學生的發(fā)言或思路。這提醒我,在未來的教學中需要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他們更多的自主權(quán)和表達機會。
多媒體技術(shù)的合理運用:
多媒體技術(shù)為語文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手段。在《江南》的教學中,我運用了多媒體來展示江南水鄉(xiāng)的圖片和視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詩歌的'意境。然而,我也意識到多媒體技術(shù)的使用需要適度,不能過分依賴或濫用。因此,在未來的教學中,我需要更加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確保其在教學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評價方式的多樣性:
在本次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了口頭表揚和物質(zhì)獎勵等方式來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然而,我也發(fā)現(xiàn)這些評價方式有時并不能完全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在未來的教學中,我需要嘗試更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如小組合作評價、自我評價等,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
教學反思的持續(xù)性:
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途徑。在本次教學后,我及時進行了總結(jié)和反思,發(fā)現(xiàn)了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然而,我也意識到教學反思需要持續(xù)進行,不能僅限于一次或幾次的教學后。因此,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將保持持續(xù)反思的習慣,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一年級江南教學反思 12
這首詩簡單易讀,瑯瑯上口。全詩共兩句話,教學第一句時,抓住“何田田”理解蓮葉茂盛鮮亮的特點。我引導學生看圖:現(xiàn)在,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湖的蓮葉,你想說些什么?學生說;“蓮葉真多呀!”“蓮葉真美呀!”“蓮葉像一個個大圓盤!”“綠油油的蓮葉像一把把大傘,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痹趯W生交流后,我教給他們詞語“挨挨擠擠”,并讓同桌用身體動作演示一下,加深對蓮葉茂盛的'感受和理解,然后引導朗讀:“小朋友們說得真美。老師好像也劃著小船,到了湖面上。我們一起來把第一句讀一讀,看看能不能把蓮葉的大,蓮葉的綠,蓮葉的美讀出來!蓖ㄟ^各種形式的朗讀, “何田田”一詞在學生的腦海中已形象可感,這就悟出了文字間蘊含的美。接著創(chuàng)設情境:我們和這些采蓮姑娘們一起坐上小船去采蓮,你們來到池塘里,看到了什么呀?
漂亮的荷葉、荷花下面,還躲著小魚兒呢,它們在干什么?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大膽說話,感受小魚兒的機靈可愛。學生切合實際生活,想想自己就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小魚兒,在水中快樂地捉迷藏呢。最后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江南的什么,進一步表達對江南的喜愛之情。
一年級江南教學反思 13
《江南》這首古詩剛開學不久孩子就已背過,可詩中的有些詞語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難以理解,例如“戲”、“田田”、“間”等詞語。因此在教學時如何把握好學生理解的“度”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經(jīng)過一番思考,我把目標定為:通過課堂教學能夠使學生感受江南水鄉(xiāng)蓮花滿池的美麗景色,體會到魚兒在池塘中嬉戲的快樂。
課堂上,我先讓學生說一說:通過讀這首詩,你仿佛看見了什么?有幾個孩子也能夠繪聲繪色地描繪出自己想象到的畫面,并且很貼切詩歌的內(nèi)容。接著,我又讓學生談談:你最喜歡什么? 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對文中的小魚很感興趣,于是,我便就勢引導學生想象水中的魚兒在干些什么,它們之間會談些什么……從而來感受魚兒在水中嬉戲的快樂。緊接著再結(jié)合書上的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蓮葉何田田”的美麗景色并指導第一句的.朗讀。
學習了本課以后,我覺得低年級孩子的思維方式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所以在課堂教學時,一定要結(jié)合他們的年齡特征,使用具體生動的語言,并結(jié)合詩文中具體可感知的意像,引導學生理解詩文。
一年級江南教學反思 14
教學過程很平實。我一改以往教詩詞的老套路:解釋理解——朗讀背誦——寫意做題(這種完全為了應付考試的做法延傳至今,而且還會在很長時間內(nèi)存在。至少我們這里會)。學生不會朗讀——全是唱讀,沒有半點節(jié)奏和韻律感,這是我事先預計到的,因此有意加強了古詩詞的'朗讀訓練,把讀作為這堂課一個重要目標。從試讀,到指導讀,再到體會意境后的感情朗讀,這一線索貫穿始終,達到了預期效果,學生終于能讀出韻味來了。之所以要花這么大功夫去完成這一目標,就是希望孩子們明白:書要這樣讀,僅僅是要這樣朗讀!也希望我們的一部分老師知道——朗讀,朗讀,還是朗讀!別不在乎語感!我想給大家傳遞一個信息:跟上,與現(xiàn)代教學理念近點!
其次是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讓人真的很無奈。整堂課中除了在試讀環(huán)節(jié)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舉手要求讀之外,在自學過程中,不與同伴交流,不與集體交流,只有一兩個學生有欲望。在體會意境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談談江南美景,居然沒人主動舉手。雖然這們這里還不是典型的江南,但生活在長江以南的他們,并不缺少那些感性認識。他們能說上青山、綠水,能說上蜂蝶、鳥雀,還有紅花、綠樹。但,沒有人發(fā)言......
一年級江南教學反思 15
在教授一年級學生《江南》這篇課文時,我深刻體會到了低年級語文教學的獨特性和挑戰(zhàn)性。以下是我對本次教學的幾點反思:
情境創(chuàng)設的重要性:
《江南》是一首描繪江南水鄉(xiāng)美麗景色的古詩,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詩中的意境,我嘗試通過圖片、視頻和音頻等多種形式來創(chuàng)設情境。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的注意力仍然難以長時間集中,這提示我在未來的教學中需要更加注重情境的趣味性和互動性,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朗讀指導的細致性:
在朗讀環(huán)節(jié),我注重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的韻律美和節(jié)奏感。通過范讀、領讀、齊讀等多種方式,學生逐漸掌握了詩歌的朗讀技巧。但我也意識到,在個別學生的朗讀指導上還需要更加細致,特別是對于那些發(fā)音不夠準確、節(jié)奏感把握不好的學生,我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幫助。
識字教學的多樣性:
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在《江南》的'教學中,我采用了游戲識字、字謎識字等多種方法,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我也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對生字詞的記憶不夠牢固,這可能與我的識字教學方法不夠多樣化有關。因此,在未來的教學中,我需要嘗試更多創(chuàng)新的識字方法,以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課堂互動的有效性:
在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我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提問和討論。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可能是因為我對問題的設計不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或者難度過高。因此,我需要更加注重問題的設計,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找到屬于自己的發(fā)言機會。
【一年級江南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江南教學反思12-30
《江南》教學反思04-02
一年級江南教學反思04-04
憶江南教學反思05-09
江南教學反思14篇03-27
《江南》教學反思15篇04-07
《江南》教學反思(精選11篇)11-17
《江南春》教學反思01-07
江南教學反思15篇01-04
江南教學反思(15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