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呼吸》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細胞呼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細胞呼吸》教學反思1
《細胞呼吸》的教學反思首先教師要明確細胞呼吸是所有活細胞重要的生理作用,是發(fā)生在微觀世界中每一個活細胞的有機物被氧化分解釋放能量并生成高能化合物ATP的過程,接著再向學生介紹有氧呼吸,利用有氧呼吸各階段反應的圖解,引導學生逐步認識各個階段的生物化學反應及各個生化反應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構建有氧呼吸全過程的整體認識,最終引導學生自己歸納出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促使學生理解有氧呼吸的`本質。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類型的實驗,首先要引導學生閱讀實驗背景材料,讓學生知道酵母菌既能進行有氧呼吸又能進行無氧呼吸,即酵母菌是兼性厭氧菌。然后引導學生嘗試提出影響酵母菌呼吸的因素,并針對一個因素提出一個假設,接著再根據(jù)假設設計實驗。
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如圖實驗裝置的設計原理及設計思路:這個實驗中包括兩組,第一組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第二組探究酵母菌的無氧呼吸,思考并理解每個裝置設置的目的,最后猜測實驗現(xiàn)象,得出實驗結論。無氧呼吸內容中,可以介紹有些生物只能進行無氧呼吸只能依靠無氧呼吸提供能量,并舉幾個實例。另外還要引導學生思考無氧呼吸對生物重要的生理意義體現(xiàn)在何處,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細胞呼吸》教學反思2
一、教學設計
(一)教學思想
本節(jié)課的設計緊貼課程標準強調的宗旨: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結合探究實驗,使得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從感性過渡到理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學習,通過自主學習完成對知識的初步認識和理解,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教師的重點指引和難點突破,幫助學生完成從對知識的初步認識和理解升華到對知識的綜合理解和應用,從而真正轉化為能力和素養(yǎng)。
由于本節(jié)課的知識側重在理解水平,所以在課堂練習的選擇上也應側重于知識的應用,另外結合“問題—探究—發(fā)展”教學模式,在選題上應同時側重知識的發(fā)展和學生的發(fā)展。
。ǘ⿲W情分析
雖然這一屆高二的學生在初中使用的是人教版的舊教材,初三和高一又沒有接觸到生物學,在本節(jié)課的生物學知識支撐上比較薄弱,不過對于生物學也有一定的了解,加上我所教的這個班的學生對學習生物學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能夠組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開展自主探究。
廣州市番禺區(qū)禺山高級中學在前年就開始推行“問題—探究—發(fā)展”的教學模式,高二的學生對于這種模式十分熟悉,具備施行“問題—探究—發(fā)展”教學模式的基礎。該模式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上具備很強的可操作性。
本節(jié)課主要從一個探究實驗入手,通過分析探究實驗,了解細胞呼吸的類型和產物,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然后上升到一個理性認識,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本課時強調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由于我校學生大多是農村孩子,對于農業(yè)生產的.田間管理有著一定的感性認識,所以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能緊密結合學生的自身體驗和熟知的社會生活(諸如人體高強度運動后的肌肉酸痛、甜酒的釀制等),從而能夠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情景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究問題的主動性。
。ㄈ┙滩姆治
本節(jié)課的知識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本節(jié)課的重點有4個:
1.關于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實驗。
2.細胞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過程。
3.細胞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4.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
其中對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探究,要學生感性了解不同呼吸類型的條件和產物,并熟知對比實驗在科學探究中的作用和設置條件。
知識結構:
。ㄋ模┙虒W目標
1.知識目標。
、偻ㄟ^自主學習理解細胞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過程。
②通過比較和討論理解細胞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異同和聯(lián)系。
③通過綜合分析,學會應用細胞呼吸的原理。
2.能力目標。
、偻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
、谕ㄟ^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判斷和利用能力。
、弁ㄟ^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和評價能力。
、芡ㄟ^課堂練習,培養(yǎng)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發(fā)散能力和遷移能力。
3.情感目標。
、偻ㄟ^對知識的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生物學的主動性。
、谕ㄟ^對知識的學習,增強學生對于自身的了解和對社會問題的關注。
。ㄎ澹┙虒W方法
目標教學;自主性學習;合作探究;評價學習。
(六)課前準備
兩組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裝置(其中一組為演示組,另一組為實驗課上的學生的裝置)。
。ㄆ撸┙虒W流程
二、教學反思
遵照上述教學設計,我實施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并取得了成功。主要表現(xiàn)為: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都很深入,學生之間的互動評價學習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xiàn),但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存在的問題和一些應該注意的地方,如果能夠做好這些,課堂教學的效果會有進一步的提高。
。ㄒ唬┲笇枷朊鞔_
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學生完成從對知識的初步理解深化到綜合理解和應用上,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真正地發(fā)揮主導作用,這樣就保證了課堂是學生的,學習是高效的,發(fā)展是實際的。
。ǘ┱n前準備充分,對教材、學生、教法和學法的分析客觀實際
這一點是保證課堂教學得以順利、高效實施的前提,正是正確分析了學生的學習狀況、知識儲備、能力儲備,才能適當?shù)剡M行分析探究和自主性學習。
。ㄈ┖侠淼慕虒W模式和教學策略
本節(jié)課使用的教學模式是“目標教學”“問題—探究—發(fā)展”教學以及“自主性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是對多種模式的取長補短,優(yōu)勢在于課堂活動的連續(xù)性和遞進性。
一開始的展示課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從大體上了解本節(jié)課的范圍和內容。
引導性問題不要求探討些什么,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這節(jié)課具備分析探究實驗的任務,作用就是為了讓學生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
展示自主性學習的任務和要求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主要是限定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范圍、要求和任務,避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出現(xiàn)盲目性,是保證自主性學習取得實效的措施。
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是課堂結構的主要部分,它主要是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獲取信息和理解歸納的能力。
基礎知識的回顧是教師為了檢查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效果而設立的,在本節(jié)課中我借助了其他課程資源上的知識網(wǎng)絡組織基礎自測題。
在學生對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之后,通過教師的引導、提高和發(fā)展,幫助學生完成從對知識的了解深化到對知識的綜合理解和應用,轉化成能力;最后設置的課堂練習就是為了反饋前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提高和發(fā)展)的效果而布置的。
所以從整體上說,這種教學模式具備整體上的完整性和課堂教學活動的連續(xù)性、遞進性。
。ㄋ模┣‘敽侠磉x取、精析經典例題,課堂、課外作業(yè)互補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只選用了一個例題(見附錄)進行評析,這個例題是關于釀制甜米酒的,農村的孩子大多數(shù)熟知這個過程,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極大地引起他們探討的興趣,而且能夠使得他們的知識學以致用,真正地為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服務。當然也并不是說這個題目就涵蓋了本節(jié)課的所有知識點,所以在布置課堂作業(yè)的時候,我注意了知識點的互補性。
雖然說課堂教學的實施比較成功,但是也存在一些地方需要進行改進,主要體現(xiàn)在:
1.探究實驗的分析最好能在這個課時之前就完成,如果留在這個課時內完成,會使課堂時間緊迫。所以到我布置作業(yè)的時候,已經下課了。
2.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最好能分段實施,避免枯燥乏味,否則容易降低學生學習的熱情。
附錄:(例題)
閱讀下面關于甜米酒的釀制過程,回答問題:
步驟(1):將糯米煮熟;
步驟(2):用開水澆燙小口容器罐的內部后,留作釀制容器;
步驟(3):將煮熟的糯米和適量的酒粬(酵母菌)混勻后,放入釀制容器;
步驟(4):密封容器。
問題:
。1)為什么要將糯米煮熟?
。2)為什么要用開水澆燙容器?
(3)為什么要在糯米的中間留出一個空間?
。4)為什么要密封容器?
。5)在釀酒的過程中總是“先來水”,“后來酒”,為什么?
《細胞呼吸》教學反思3
在4月7日,我開設了一節(jié)《細胞呼吸》二輪復習專題的公開課。本節(jié)課除了本組的同仁參與聽課以外,揚中市生物教研員奚紅鳳老師以及來自其他兄弟學校的十幾位老師也參與了評課。
我們開設二輪復習的基本方針就是進行“靶向教學”,針對的群體就是“B級”臨界生,主要的內容是“基礎+重點+漏洞”,對于120分的試卷我們要抓的是100分。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學案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礎自查,分基礎知識的默寫和判斷題改正;第二部分是核心提煉,重點分析呼吸作用類型及其實驗設計,第三部分是漏洞補充,關于呼吸熵問題的分析。
通過一節(jié)課的教學,我發(fā)現(xiàn)我們對學生的能力有所高估,學生的基礎還較差。所以,教學時我們還要放慢節(jié)奏,多強調,抓重點,抓關鍵人。同時,我通過提問發(fā)現(xiàn)學生思考問題的速度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快,有時我會被部分同學的呼應所迷惑。所以,二輪復習仍然是多強調,抓反復,多提問,多討論,抓基礎,抓考點。
這一節(jié)課的.亮點就是突出了對臨界生的專注,同時引導他們跟上了課堂的節(jié)奏。同時這節(jié)課教學設計層次明顯,循序漸進,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
通過今年幾次的公開課活動,我發(fā)現(xiàn)自身的成長還是要結合更多教師的指點,也需要別人的督促和鼓勵,同時自我的反思和總結也是促成教師專業(yè)素質發(fā)展的一個必要手段。
《細胞呼吸》教學反思4
現(xiàn)在是新教材,新教材的設計都有用意,要尊重教材,按照教材里的內容進行教學。要注意高中的.教學內容與初中教學內容的銜接。比如酵母菌,初中就學習過,可以從酵母菌展開,會讓學生覺得倍感親切,從而快速進入本節(jié)教學。
本節(jié)課一開始講到了發(fā)面團,不如讓學生看到、摸到發(fā)面團?梢哉n前先去做一個發(fā)面團,然后分裝在一個個小燒杯內,一開始上課就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現(xiàn)在的學生正是缺少這些生活經驗,這樣會更貼近生活,能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也可以課前布置任務,讓學生回家和個面,親自感受一下這個過程。
課堂上演示實驗,盡量走下來,讓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看得真切。操作過程中涉及到有毒有害物質時,應該跟學生說一聲,提醒學生要注意實驗安全。比如本節(jié)課的實驗涉及到重鉻酸鉀,這是有毒的致癌物。演示實驗做完要及時收拾好藥品和器材,給學生樹立一個做實驗規(guī)范的榜樣。
【《細胞呼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細胞呼吸》教學反思(通用5篇)06-15
ATP的來源細胞呼吸生物教學反思03-30
ATP的來源細胞呼吸教案03-10
細胞的生活教學反思04-10
我們的呼吸教學反思02-22
細胞器教學反思04-20
《單細胞生物》教學反思04-19
動物細胞教學反思04-22
單細胞生物教學反思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