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日積月累《鳥鳴澗》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xiàn)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日積月累《鳥鳴澗》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鳥鳴澗》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組詩《皇甫岳云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此詩描繪山間春夜中幽靜而美麗的景色,側重于表現(xiàn)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全詩緊扣一“靜”字著筆,極似一幅風景寫生畫。詩人用花落、月出、鳥鳴等活動著的景物,突出地顯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靜,取得了以動襯靜的藝術效果,生動地勾勒出一蝠“鳥鳴山更幽”的詩情畫意圖。全詩旨在寫靜,卻以動景處理,這種反襯的手法極見詩人的禪心與禪趣。有些學生之所以對古詩教學缺乏濃厚的興趣,是因為古詩本身的特點,如語句濃縮,給學生帶來理解等諸多方面的障礙。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古詩教學需要避免教師枯燥的就詞解詞、就句解句的教學模式。
第一,介紹古詩的作者和寫作背景,引學生入境。
《七步詩》的作者曹植,學生并不了解的,但是對于“曹操”這個名字學生早已耳熟能詳,曹植正是曹操的第三子,學生自然開始興致勃勃。曹植早年曾被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后失寵。曹丕稱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曹丕死后,曹丕的兒子曹睿即為,曹植曾幾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憂郁而死......這時候學生早已成為老師手拿線團牽引著的風箏,任由老師“控制”了。
第二,了解古詩的大意,走進詩歌意境。
《鳥鳴澗》是唐朝詩人王維的一首寫景詩,利用詩歌中月亮、山澗、鳥等意象,融入特定的寂靜的春夜中,感受王維詩歌的特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沒有逐字逐句的刻意解釋,沒有過深過細的講背,讓學生沉浸在詩歌的意境之中。
最后,只需利用很少的時間進行背誦,順利的默寫過后,我引導各小組討論為兩首詩歌設計考題。
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平時有意識的分類積累詩歌的思想,做自己主動學習的主人。
【日積月累《鳥鳴澗》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鳥鳴澗作文02-08
《鳥鳴澗》教案02-24
課文《鳥鳴澗》教案08-30
鳥鳴澗作文15篇02-08
鳥鳴澗作文300字4篇08-07
鳥鳴澗作文300字五篇06-28
鳥鳴澗作文300字(精選20篇)01-04
鳥鳴澗作文300字四篇06-26
鳥鳴澗作文300字九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