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親愛的爸爸媽媽》教育教學反思
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把握課文內容,理解文章主旨,我在課前給孩子們介紹了相關的一些歷史背景,然后讓孩子們帶著對這段歷史的真切認識去閱讀課文。
本課教學我設計的教學主問題是“為什么薩特說記憶是“沉重”的,又是“美麗”的?”,根據(jù)文首薩特的那句話而設計。采用了小組討論、讀中品的方式,并舉例了一些歷史事件,以加深印象。
課堂上也讓學生閱讀了《綜合性學習》中“鑄劍為犁”的內容,深層感知了戰(zhàn)爭帶給人類的殘酷性。通過分析,加上對那段歷史的介紹認識,很多學生都能說出文章的主旨就是文中的那句:世界不要再有戰(zhàn)爭了。
學生的感情得到了醞釀,但探討課文的積極性卻沒有完全被激發(fā),一個非常簡單的任務——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四小節(jié)的內容都沒有很好地完成,只有兩個同學舉手把自己的概括展示出來,而其中一位同學還是從參考書上竊取的結果
。我在想,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不是可以刪去,以情感解讀為主。
【《親愛的爸爸媽媽》教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親愛的爸爸媽媽 優(yōu)秀教案07-29
教育教學反思12-22
初中教學教育教學反思01-18
地理教育教學反思10-07
教育教學反思材料10-07
大班教育教學反思06-11
教育教學活動反思04-02
大班教育教學反思01-03
初中生親愛的爸爸媽媽教案11-02
給親愛的爸爸媽媽的一封信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