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計算經過時間》教學反思范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xiàn)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計算經過時間》教學反思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計算經過時間》教學反思1
學習經過時間的計算這節(jié)課時,我還是和往常一樣按照由易到難的過程分別提出2個關于計算經過時間的問題,一個是時相同,容易計算的和時不同、分不夠減教難算的兩種,讓學生自由討論計算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有目地的解決時間計算,可有利用減法計算,也可以推算,只要正確對學生的方法都給予肯定。
但在這節(jié)課上,我也感到有點困惑,如果停留在只讓學生感悟經過時間的推算,不讓學生形成固定的計算經過時間的方法,估計作業(yè)中的錯誤率會很高,特別是差生,缺失了方法會無從下手,特別是碰到分段計算經過時間會更棘手,如果在學生初步感知了經過時間就是用結束的時間減去開始的時間后,所有的經過時間都套用這一公式去算的話又顯得太呆板。
如何才能在有限的40分鐘里既能讓學生充分感悟,又能很快的掌握一般的計算經過時間的方法,我想學生的學具應該得到進一步改進,讓學生自己動手撥鐘,感悟出經過時間就是分針和時針在鐘面走過的'一段時間,然后得出經過時間的計算方法,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但是有些題目,如分減分不夠減要向小時借1小時再減,再用這方法比較麻煩,最后還是決定讓學生改過來,列成幾時幾分—幾時幾分的算式,列豎式來計算的方法,特別要強調60進制。要讓每個孩子掌握這種方法,習慣用這種方法,一定能大大提高正確率。
只是這部分內容對學生來說還是一個難點。教師也只能對這部分內容,特別是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更多的練習,講解。
《計算經過時間》教學反思2
因為學生每天都和時間打交道,比如睡眠的時間,飛機飛行的時間,營業(yè)的時間等。所以上課多以引導,以生活事例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和計算經過的時間。
如:老師上班是7時05分出家門,7時45分到校。問老師從家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呢?教材中也安排了簡單的求經過的時間的例題,難度并不大,書上呈現(xiàn)的例題是通過在線段圖,和鐘面上直接數,非常直觀的得出結論。
但在后面的練習中,就涉及到用數學方法去解決問題,把所有時間轉化為24時計時法,用結束的時間減去開始的時間。但在計算過程中,學生容易跟多位數加減的退位搞錯。另一類睡覺問題又另很多學生摸不著頭腦。因為這里涉及到跨天的計算,比較復雜。可以用線段圖來表示,這兩個時刻是在兩天中出現(xiàn)的,應當分天計算,這樣的教學學生在后面的練習中就容易理解和掌握。
在教學中我還發(fā)現(xiàn)學生在時刻與時間的'概念上比較模糊。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5時指的就是5:00,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5點,這是一個時刻,而平時生活中所說的5小時指的就是經過了5個小時,這是一段時間。
隨著學生認識和理解的深入,加強練習,相信學生對于這樣的問題會更有經驗,讓時間真正深入學生的生活,也讓學生們能真正了解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