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科學《磁鐵有磁性》教學反思
磁鐵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可以說是既熟悉又不熟悉。熟悉是因為它是同學們課余的一種玩具。不熟悉是學生平時只是利用它玩,當然,玩的同時也有了一些認識,如:它能吸鐵釘、文具盒;如果把鐵釘放在桌子上,磁鐵放在桌子下,可以通過磁鐵來控制鐵釘。了解了這些后,我設計了本課時的教學。現(xiàn)在回頭想想,這節(jié)課好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一、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紤]到三年級的學生特別要注重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我首先通過一個游戲調(diào)動他們的好奇心,再拿出他們平時玩的磁鐵問他們想不想玩?如果你有一塊磁鐵你會怎樣玩?從而達到引導學生自己提出想探究的問題,即本課要體現(xiàn)的科學概念上,而且整節(jié)課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xiàn)“實驗”二字,由“游戲”貫穿始終,讓學生能輕松、愉快地學習。
二、給學生充分的信任,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收集事實、整理事實,并用自己的話去描述事實。
1、收集事實。
首先讓學生自己說用一塊磁鐵可以怎樣玩游戲,并讓學生觀察提供的材料,尤其是幾種金屬,為后面的整理作鋪墊。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或兩種玩法放手去玩,同時將游戲結果記錄下來。
2、整理事實。
同學們填寫完記錄單后,小組成員之間對收集到的事實進行整理。如第一種玩法后,學生們將被磁鐵吸引的物體和不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分開放,發(fā)現(xiàn)被磁鐵吸引的都是鐵質(zhì)的,不能被磁鐵吸引的都不是鐵質(zhì)的,得出磁鐵能吸引鐵質(zhì)物體這一事實;而再第二種玩法結束后,學生通過將游戲后磁鐵隔著物體吸引的物體進行整理,得出隔著一些薄的物體能吸鐵質(zhì)的物體,而隔著厚的物體不能吸鐵的事實。
不足之處主要有兩點。一是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導致草草收場。二是對課堂的靈活處理不夠。如學生最初匯報想把物體放在水中,再用磁鐵吸時,應給予肯定,并允許他們也玩一玩;而當有一個小組發(fā)現(xiàn)隔著薄的物體能吸鐵隔著厚的物體不行時,我只是急于引出磁鐵隔著物體能吸鐵這一概念,而跳過了同學們的這一精彩發(fā)現(xiàn),導致其他小組即使有其他的發(fā)現(xiàn)也沒機會說,如果當時我能給予充分的肯定并給予激勵性的評價,再追問其他小組有沒有別的發(fā)現(xiàn),我想同學們的其他發(fā)現(xiàn)就會一一展示出來,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會越來越多,同學們的思考也會越來越多,他們獨立探究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
【三年級科學《磁鐵有磁性》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磁鐵的磁性》教學反思04-18
科學課《好玩的磁鐵》活動反思10-06
《磁鐵的兩極》教學反思10-06
《磁鐵的兩極》教學反思04-20
《好玩的磁鐵》活動反思10-06
磁鐵風波活動反思10-07
《好玩磁鐵》活動反思01-07
小學科學《磁鐵的兩極》教學設計10-19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磁鐵找朋友》反思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