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專列》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燕子專列》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1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比較滿意的地方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深入研讀文本,走進語言深處。針對三年級教材特點,著重借助對“料峭”、“紛紛”、“一點不在乎”三個重點詞語的理解組織教學。通過多種理解詞語方法的滲透,經過多角度、多層次的語文訓練,包孕著豐厚的情感、豐富的內涵,實現語言訓練立體化,真正體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
二、營造了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如何讓學生不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了解故事,而能入情入境地體驗課文。我想方設法讓學生把自己當作小燕子,設身處地地自主閱讀,交流感受。這樣,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融入其中。
三、創(chuàng)設一個個情境使學生融入文中,把孩子們帶進文中!缎抡n標》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在學生理解政府號召居民拯救燕子時,讓學生當電臺主持人、記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呼吁居民救助燕子;在感受小貝蒂一心救燕子時,讓學生看圖說說貝蒂的動作、神情她好象在說些什么?在送燕子的站臺上,讓學生想象,假如你就是車廂里的一只幸福的小燕子,你想對送行的人說些什么?如果你是送行的居民,你又會對小燕子說些什么?這些情境使學生更快的'融入課文中,感受到人和動物間的美好情意,充分理解了課文。這些動情的語言把孩子們引入了課文中的世界,在那里,他們激動著,感受著主人翁的感受。這樣就少了一些生硬的剖析,增加一些語文味。
四、注重對學生情感的關注,營造了一個“情感的課堂”、“感悟的課堂”、“對話的課堂”。摒棄了繁瑣的分析,將靜態(tài)的文字鏈接成動人的情境,在反復品讀中豐富著語言的內涵,豐富著人物的精神,豐富著學生的人生體驗。引導學生于潛移默化中修身化性,于文字品味中弘揚人文精神。
五、整個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方法,如做批注、畫重點句子、圈重點詞。
六、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不斷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讓每一次讀都有目的性,每一次讀都有收獲,每一次讀都能使自己與文章的情感更貼近。這樣多種形式的讀,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而且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
七、整節(jié)課圍繞“愛”之主題構建課堂,理解層層推進,情感步步升華。課堂教學結構疏密有致、粗細結合。對整個教材的處理新穎、簡潔、深刻。
這堂課的不足之處是,由于相對緊張,我上課上考慮的只是教案、環(huán)節(jié)、過程。其實,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的狀況,應根據課堂上生成的情景,推動教學的進程。視學生的學情,一邊上課,一邊調控、創(chuàng)造、發(fā)展、適應。對學生各方面了解得越充分,教學的主動性就越大。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認真鉆研教材,整合課程資源,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把課改專家的思想轉化為教學實踐。
每次公開課都使自己受益匪淺,不僅對教材挖掘得更深,還能通過公開課取他人之長,尋找自己的不足,此次教學發(fā)現自己離收放自如的境界,還有一定的距離。平時還要不斷積累,注重課堂的生成資源,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
俄國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說過:“對于我,作曲是一種靈魂的表白!币魳,是一門心靈的藝術,語文教學,是一門塑造心靈的學科。它們共同打動人心靈的東西便是“情”。善于“抒情”、“煽情”的語文老師,會使他的語文課堂魅力無窮。當我們在課堂上用心靈去撥動孩子的心靈時,我們的課堂中就會流淌出音樂般美妙的旋律。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2
一、根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和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
我在《燕子專列》的第一課時確定了如下的達成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會通順、流利讀課文
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
過程方法目標: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學會探究,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自己學會想象,在老師的鼓勵聲中,自己學會表達。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意,增強愛護鳥類的意識。
從課堂的實施來看,這幾個目標還是基本能達到的。
二、今天比較滿意的地方,就是能創(chuàng)設一個個情景,把孩子們帶進文中
《新課標》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所以,我在設計時,就盡量不讓學生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了解故事,而能入情入境地體驗課文,想方設法讓學生把自己當作小燕子,當作小貝蒂,設身處地地閱讀想象,交流感受。如指導理解第三自然段的時候:學生把自己當作小貝蒂,和老師對話:“小貝蒂,雪太大了,路太滑了,小貝蒂,我們回家吧!薄靶∝惖,你已經一天沒有吃東西了,我們回家吧”“小貝蒂,那山崖巖縫太危險了,我們回家吧!痹偃缤卣寡由飙h(huán)節(jié):列車開動了,人類的愛心感動了春天的精靈,車廂里的小燕子在唧唧喳喳,向人類致謝呢。你聽,你認真地聽,你安靜地聽,你聽到它們說什么了嗎?
你看,那只燕子正朝著一位抱孩子的阿姨張望,它在說什么?
你看,那只燕子正不停地朝著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揮動翅膀,它在說什么?
你看,還有一只可愛的燕子正深情地注視著貝蒂,它又在說什么?。
這些動情的語言把孩子們引入了課文中的世界,在那里,他們激動著主人翁的激動,感受著主人翁的感受。這樣就少一些生硬的剖析,增加一些語文味。
三、比較遺憾的是:
1、自己相對緊張了,對孩子整體的情緒與表達把握不夠。特別是到了后面,感覺提出的問題不夠明確,不夠到位。
2、教學的整體設計感覺比較浮躁,教師說得多,整頓紀律的時間也用得多了,這樣學生就說得少,說得不夠好了。
3、朗讀的時間不夠,特別是教師在范讀方面不夠。
四、設想與重建:
1、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應該更關注學生的情態(tài)發(fā)展,挖掘課堂的生成資源,讓自己的教學教態(tài)更從容,更淡定。
2、在以后教學中,更多把平臺讓給學生,讓他們施展,把方法教給學生,讓孩子們發(fā)展。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3
《燕子專列》一課應該很有積極性,再加上如今春光燦爛,燕子從南方趕來增 添了無數生機,孩子們自然對這活潑機靈的鳥兒不陌生,反而更多了一份親昵,這可為上好這節(jié)課打下了良好基礎,為此我信心百倍。果然不出我所料,開課就很順利,孩子們對題目就很感興趣,舒適的空調火車居然裝了一車燕子,這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小小的懸念一產生,興趣隨之而來,我和孩子們一起走入了這個和燕子有關的感人故事之中。
本課的教學目標很明確,一顆愛心貫穿全文,就是要讓孩子們從故事的字里行間感受到人們?yōu)楸Wo燕子所表現出來得博大愛心。因此課堂上我所設計的環(huán)節(jié)并不是很多,主要采取以讀促情的方法來達到預期目的。學生也在我的逐步引導之下感受、領悟,從而上升到情感。當燕子遇到了麻煩,瀕臨死亡之際,孩子們讀起來語調低沉,似乎被這惡劣的環(huán)境感染,心情非常沉重。于是有孩子說:“這天氣來得太突然,小燕子一點準備都沒有,真是沒有想到它們就要死了”。有的說:“小燕子能 吃的昆蟲都凍死了,它又冷又餓,再加上飛了那么長時間,真可憐。⊥牡纳屏加纱丝梢娨话。此時,孩子們對燕子的愛蒙上了深深的同情。
難道眼看著燕子就這樣死亡?緊接著我話鋒一轉,馬上宣布了瑞士政府的決定,孩子們歡呼雀躍,看著他們的高興勁,我迅速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政府決定好好讀讀,讀后又通過 小組合作討論出怎樣代表瑞士政府去向人們呼吁,現場直播。孩子們有的當播音員,有的當電視主持人,熱情洋溢且激動萬分地向人們呼吁倡議:救助燕子吧!不同的話語表達了同樣的心境,甚至于有的孩子并不是呼吁,而是告訴人們這世上如果沒有了燕子,生態(tài)的平衡將會遭到破壞,害蟲將無法消滅……此處的教學將孩子們 對燕子的'愛上升到了環(huán)境保護的層次,真是一個突破,我分外高興,孩子們的表現真棒!
隨之而來的就是怎樣解決本課的教學難點,即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 環(huán)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我主要來抓重點詞句,反復朗讀來感受。孩子們從那些帶點的詞語中體會到了人們尋找燕子的焦急,體會到了人們不畏嚴寒的高尚品德。此刻我并沒有要求學生按著課文順序來 一段段讀,而是讓他們選擇自己最感動的句子或段落來讀,勿需我強加給他們什么樣的感情,孩子們已經讀得聲情并茂,因為他們已被愛深深感動!
列車開動了,燕子要走了,帶走的是一顆顆濃濃的愛心,留下的是人與動物的永恒友情,最后我留給孩子們的只有一個問題:“如果你是得救的燕子,你是什么心情,你會說什么?你還能講一個這樣的故事嗎?”這正是這個感人故事所要呼吁的主題,孩子們悟出來了:親愛的人們,感謝你們所做的一切,人與動物是朋友,應該和諧相處!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4
《燕子專列》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年春天,歐洲的瑞士氣溫驟降,從南方飛回的燕子途經瑞士,饑寒交迫,面臨死亡。瑞士政府呼吁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送到車站,并用帶空調的列車把燕子送到溫暖的地方。文章表現了人們對鳥兒博大的愛心,呼吁人們要保護動物。
在教授整篇課文時,我給學生了兩個大問題:一是,燕子遇到了什么困難;二是,人們對燕子的幫助體現在什么地方,政府怎么做的,人們怎么做的`,小姑娘貝蒂又是怎么做的。在這兩個大問題的指引下,學生們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在理解的基礎上,我再讓學生讀課文,抓重點字詞理解人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體會人和小動物之間最真摯的感情,在孩子們心中深深扎下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5
《燕子專列》講述的是和燕子有關的一個感人故事,反映了人與動物之間的友好和諧之情。教學本課,重在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的意識。教學中,讓學生在自讀、自悟、合作學習之中不斷增強人與動物是朋友,應該和諧相處這一環(huán)保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兩個重點來進行教學。一是如何理解燕子遇到的麻煩;二是怎樣認識到瑞士政府和人民的了不起。
如何理解燕子遇到的麻煩?我先介紹了瑞士春天的美麗春光,特別適合燕子來這棲息,接著話題一轉,由課文的問題導入:可是這一年春天,卻要用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來運送燕子到
溫暖的地方去?燕子是候鳥,能長途跋涉,為什么要用列車送呢?從這個問題引出燕子遇到了麻煩。然后從課文中找出燕子遇到哪些麻煩,你是從哪些句子或詞語中體會到的。重點抓住氣溫驟降、風雪不止、長途跋涉、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等詞語來體會燕子遇到的麻煩。接著又是怎樣理解瑞士政府和人民的了不起的呢?
首先,我引導學生理解政府作出用火車運送燕子到溫暖的地方去是個了不起的決定。一個國家有好多重大事項要解決,但瑞士把解救燕子于危難之中也當作了國家大事來抓,來呼吁。其次是理解瑞士人民的了不起。這主要是抓住居民尋找燕子的動作詞語來理解,如冒著、頂著、踏著、四處尋找等,體會尋找燕子的
艱難。在理解小姑娘怎樣找燕子這段時,重點抓住了觀察插圖,理解“在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里”,這個語句來體會尋找的艱難。人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還體現在送行的這一幕情景上。用的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站臺上站滿的送行的'人。
在最后我還總結了文章一個很重要的寫作方法,就是點面結合。引導學生理解寫居民們尋找燕子是總體上寫,寫小貝蒂是特寫。注意寫場面時要點面結合。最后點題告訴學生先寫故事的結果,在寫故事的起因、經過,這種方法就叫倒敘。
教學本文我還注重引導學生的讀,如課文第二段要讀出燕子遇到的悲慘情景,第三、四自然段要讀出人們尋找燕子的不畏艱難的精神。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6
《燕子專列》這是一篇發(fā)生在人和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內容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不是太難理解,關鍵是如何引導學生從課文的重點語句中體會到人與動物之間的美好的情意,對學生進行愛護鳥類的環(huán)保教育 。 因此這節(jié)課我力圖體現“以情為基點、以讀為主線、以悟為手段”的新課程理念,讓學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種讀的方式之中,以具體的語言為載體,深層感悟課文所蘊含的人文精神,體會人們保護動物的博大愛心。
在教學設計中我以愛作為主線貫穿全文來打動學生。著重讓學生抓住重點的詞句和適當的想象理解瑞士人民對燕子的在乎,對動物的愛,再通過對學生進行有感情朗讀的指導,使學生的感情升華。一開始我先讓學生欣賞美麗的小燕子圖片后,感受到小燕子非常美麗可愛,從而都愿意做這樣一只小燕子,這時的教室就變成了燕子專列。這樣寬松、和諧的氛圍,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融入其中,然后讓學生進入課文。一進入課文,就思考本課中的.燕子遇到了什么麻煩?讓他們的心一下子為燕子的遭遇而調動著,為燕子的遭遇困難而著急著。接著讓學生說說我們的小燕子得救了,都有誰的功勞。通過抓住重點詞句感受到人們對動物的愛。此外,在整個課堂上我還注重了教師情感的帶動性,只有教師自己對文章內容有了情感上的體驗,自己先被文章中的瑞士人民愛動物的舉動所感染,所震撼,才能用自己的情去感染學生。同時,我也注重了每個環(huán)節(jié)導入語的設計,讓學生在教師充滿感情的導語的引領下,感受到愛,又可以有舒服自然的感覺。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7
《燕子專列》是人教版第六冊第六課,本單元的課文主要是“愛護周圍環(huán)境”為主題。訓練的重點也是有關于環(huán)保方面的。
《燕子專列》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講述了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表現了“愛護周圍環(huán)境”的主題。如何讓學生不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了解故事,而能入情入境地體驗課文,我想方設法讓學生把自己當作小燕子,設身處地地自主閱讀,交流感受。
在開課時,先由《小燕子》的兒歌激趣導入。根據課題質疑:看到課題你會產生哪些疑問?“專列”是什么意思?為什么為燕子開專列?……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課文。著重弄清: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人們?yōu)檠嘧幼隽耸裁矗?/p>
通過交流,從兩方面對課文內容進行理解:一是政府方面(做決定、呼吁人們、燕子專列);二是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竭盡全力尋找、專程送行)。我設計了以下問題:
1、小燕子遇到了什么麻煩?
2、瑞士政府是如何救助小燕子的?
3、居民們?yōu)樾⊙嘧幼隽耸裁矗?/p>
4、最讓你感動的地方?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動筆畫出描寫居民救助小燕子動作的詞,找出描寫小貝蒂的句子來加深理解。還針對文中的“瑞士政府呼吁廣大居民尋找小燕子”的有關內容,專門創(chuàng)設了拓展練習:
1、請你替瑞士政府寫一則告示。
2、學完課文,你想對文中的誰(瑞士政府、小貝蒂、廣大居民、小燕子)說些什么?
3、你還知道人和動物之間發(fā)生過哪些感人的故事?
從學生的發(fā)言和作業(yè)中可以看出學生對本文理解很不錯,并能從中懂得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動物。學生的拓展練習也寫得很不錯,現摘錄幾篇:
廣大居民:因為天氣突變,許多小燕子面臨死亡,請你們趕快去尋找燕子,把它們送到車站,我們會用火車送它們去溫暖的地方。(連家安)
各位居民:天氣太冷了,燕子都被凍僵了,大家快把凍僵的燕子送到車站(蔡依依)
廣大居民:因當地氣溫驟降,燕子饑寒交迫,瀕臨死亡,希望廣大居民把燕子送到火車站(張?zhí)扃鳎?/p>
廣大居民:燕子已經面臨著危機,如果你們想讓燕子好起來,就立刻行動起來,把燕子送到火車站吧。▍敲却T)
貝蒂你是一個很有愛心的孩子,一個人救了那么多的燕子,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張巖平)
我想對瑞士的廣大居民說,你們?yōu)榱司刃⊙嘧硬慌潞,可真了不起,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小動物。(馬文璽)
我想對瑞士政府說,你能做出這個決定真了不起,我真為你感到驕傲,你能保護小燕子是我們大家的榜樣,我們也會象你一樣保護小動物。(吳萌碩)
我想對小燕子說,謝謝大家?guī)椭遥視煤玫貓蟠鹉銈。(賀百成)
當然本課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本想借助《一個真實的故事》這首歌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可因為沒有找到磁帶,只是簡單地向學生介紹了這個感人的故事。另外,讓學生說說人和動物之間發(fā)生的感人的故事,學生的課外知識還不夠豐富,只有個別學生能說出來,只能讓學生課下去搜集。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8
一、“閱讀”的層次要清晰
把教學感受深刻、有創(chuàng)意、效果好或失敗的課例以及自己的心得體會、學生的喜人變化如實準確地記錄下來,并分析、研究這些案例可以幫助教師解決具體教學問題。在教學第三段時,由于是四年級的學生,根據學生的認知狀況,我調整了教學的內容。在充分理解“人們?yōu)檠嘧幼髁耸裁?”這一問題后,進行感情朗讀指導時,大膽地鼓勵學生去 正確評價他人。在評價他人和自己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了課文內容,并通過自己的朗讀呈現出來。但是,在今天的展示課中,由于是四年級的學生,在第三段的.理解上,層次不夠清晰。應該是“自讀——交流——再讀——展示讀(評價)”的過程,而在實際課堂中,將“學生的交流”與“學生的再讀”進行了兩次,這沒有必要,并且沒有起到深入理解的作用。因為學生在第一次交流中,已經是十分充分了。所以“讀”的層次顯得不是很清晰。
二、抓住閃光點,推動教學進程
俄國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說過:“對于我,作曲是一種靈魂的表白。”音樂,是一門心靈的藝術,語文教學,是一門塑造心靈的學科。它們共同打動人心靈的東西便是“情”。善于“抒情”、“煽情”的語文老師,會使他的語文課堂魅力無窮。當我們在課堂上用心靈去撥動孩子的心靈時,我們的課堂中就會流淌出音樂般美妙的旋律。這是我要追求的語文教學的美、美的語文教學。
當然,教師的教學設計是“死”的,而課堂上的學生是“活”的。有時候,我上課上考慮的只是教案、環(huán)節(jié)、過程。其實,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的狀況,應根據課堂上生成的情景,推動教學的進程。視學生的學情,一邊上課,一邊調控、創(chuàng)造、發(fā)展、適應。對學生各方面發(fā)解得越充分,教學的主動性就越大。
這節(jié)課一下,有的老師就對我說:“楊老師,你上課真有激情,整個身心和課堂融進去了!、“你的過渡語是這樣的自如,對學生的評價很有針對性,具有個性化的語言,讓學生有發(fā)展,讓我們聽得有意思,不疲勞。”其實,這也是我們平時在教學中認真鉆研教材,整合課程資源,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把課改專家的思想轉化為教學實踐,產生的良好的效果。只有平日里有了豐厚的積累,才能讓一節(jié)語文課上得如行云流水,收放自如,師生共長。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9
一、課前演講: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能不能說一個你們保護小動物的親身經歷。
二、導入:
1.這節(jié)課咱們再來學習一篇我們人類保護小動物的課文。燕子專列。伸出手指和老師一起板書。齊讀課題。
2.專列是什么意思?(專門的列車)
3.看到課題你有哪些疑問?(燕子與專門的列車什么關系?等)
三、初讀感知,讀文識字。
1.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節(jié)課。課前預習了嗎?我來考考大家。
(指名讀3個,領讀,同位互相讀)
2.課文讀了嗎?找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邊思考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
四、研讀課文,領會寫法。
1.感悟燕子面臨的處境。
(1)這年春天,成千上萬只燕子從南方趕回北方時,它們在瑞士境內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煩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畫出相關的句子。
(1) 學生交流。(指名讀)
多媒體課件出示句子:
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2) 在這段描寫中,從哪些詞語看出燕子的處境很危險?(氣溫驟降、饑寒交迫、瀕臨死亡、長途跋涉)
師: 什么是氣溫驟降?天氣這么冷,再加上找不到食物,燕子饑寒交迫長途跋涉怎么理解?看這是燕子遷徙的圖片。
燕子一路上要飛越無數的高山,大海,荒無人煙的大沙漠,整個航程就有五千多公里。很多燕子因為飛的太遠而死去。
師。你們說的很對。燕子就要死亡了,看到這樣的情景,怎能不叫人擔憂呢?(齊讀)
讀著讀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燕子蜷縮著,就要凍僵了)
女同學一起讀讀這一段。老師看到有同學的眼睛已經濕潤了。小組之間再互相讀一讀。
2.感悟政府對燕子的關心保護。
(1)正當這些燕子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是誰首先做出行動?他是怎樣做的?(指名讀相關的句子)
政府卻決定用專列送燕子回北方,這真是了不起的舉動啊。為什么說政府很了不起?(燕子與政府沒有關系。花錢。政府還通過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
(2)為了保護燕子,政府通過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來告訴人們號召大家尋找燕子(在這句話中呼吁是什么意思?)
能不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政府是怎樣呼吁市民們的?(寫寫交流)
(找兩個學生背下)
3.感悟普通居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
(1)居民聽到政府的呼吁以后,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再到文中找一找相關的句子吧。
(指名讀,出示。交流)
(2)在這句話中料峭是什么意思?非常寒冷。從哪能看出來?。下著雪,從插圖中也能看出來。
當人們在嚴寒中到處尋找凍僵的燕子,能不能說說你的感受?
焦急的。擔心。心痛。不畏嚴寒。
讓我們通過朗讀,把人們的這種焦急,擔心,還有對燕子的關心之情表達出來吧。(齊讀)
紛紛是什么意思?居民們一個接一個都從家里出來了。能不能想象一下,居民中會有誰呢?(年邁老奶奶,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幼小的孩子他們都出來了),老師和同學們再來一塊再來讀一讀。
引讀:師:年邁的老奶奶,聽到消息后,走出家門女同學讀
師: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聽到消息后,走出家門男同學讀
師:幼小的孩子,聽到消息后,走出家門齊讀
是啊,在山村,在田野,在上路,在山間巖縫里,到處可以看到居民們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救助燕子的身影。
4.感悟貝蒂對燕子的真情。
師:課文著重寫了一個叫叫貝蒂的小姑娘也來尋找燕子。同學們找一找是在第幾自然段?那請你把這一段讀一讀。
你們看,這就是當時在救護燕子的現場記者拍到的一幅照片。
小貝蒂在干什么?
師:是啊,整整一天了,小貝蒂一個人就。。。。。
師:他的臉凍得通紅,收凍得僵硬,說明貝蒂現在怎么樣?(寒冷)
但他在乎嗎?為什么?你感覺到什么?(她是多么珍愛手里的這個小生命啊!)
讓我們再來齊讀本段。
5.體會送別的感人場面。
正是因為這樣,車站上出現了感人的人們送別燕子的情景。(分角色朗讀,老師讀第一自然段,你們讀最后一自然段)
五、擴展閱讀。
六、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同學們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歌曲,描寫的是一個小女孩為了就一只丹頂鶴不希犧牲自己的生命的故事。咱們先讀一讀歌詞吧。 聽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
七、推薦書目。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10
《燕子專列》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這個單元有著一個鮮明的主題:“愛護環(huán)境”,圍繞這個專題,我們所選擇的這篇課文講述是 :有一年春天 ,歐洲瑞士氣溫驟降,風雪不止,成千上萬的燕子在瑞士境內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瑞士政府得知情況后,呼吁人們尋找燕子,把它們送到火車站,并用空調列車將這些燕子送到溫暖的地方。
課文講述的是人們關愛、保護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體現了人與動物之間的友好和諧之情。教學本課,重在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的意識。本案例的撰寫以人類對動物的博大愛心為主線,將這種濃濃的關愛之情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在自讀、自悟、合作學習之中不斷增強人與動物是朋友,應該和諧相處這一環(huán)保意識。課文的敘述順序較為獨特,先將事情的結果呈現出來,最后再回到開頭送行的`一幕,首尾呼應,渾然一題。
在上這節(jié)課之前我認真的研究了教案,教案里由課題燕子專列引出燕子為什么有領導人大人物一樣的待遇。教案很特別的地方就是教師由詞語“長途跋涉”“饑寒交迫”“瀕臨死亡”引到燕子在瑞士境內遇到了什么麻煩?到瑞士政府和居民的行動,最后才引到課文的第一段,順理成章的解釋了本文的敘述順序。難能可貴的是也理解了這種敘述方式,還舉出了一個列子,上學期語文報里的《遲到的表揚》一文。這是我一開始沒有想到的。
課下來,我自我感覺是這節(jié)課并不是很好,課后,我好好想了下,一,課上,我的問題引導時缺乏豐富的語言,只是簡單的把問題引到我要說的方面。二、在設置情景聯想時不夠自然,只是把自己預先設好的答案強加給學生。這應該讓他們自己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話雖有些幼稚,可一點也不過時,需要不斷的努力,爭取做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11
孩子們對燕子并不陌生,分開的尾巴,尖尖的像一把剪刀。燕子們從南方趕來增添了無數生機,孩子們自然對這活潑機靈的鳥兒不陌生,反而更多了一份親昵,這可為上好這節(jié)課打下了良好基礎,為此我信心百倍。果然不出我所料,開課就很順利,孩子們對題目就很感興趣,舒適的空調火車居然裝了一車燕子,這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小小的懸念一產生,興趣隨之而來,我和孩子們一起走入了這個和燕子有關的感人故事之中。
本課的教學目標很明確,一顆愛心貫穿全文,就是要讓孩子們從故事的字里行間感受到人們?yōu)楸Wo燕子所表做出得博大愛心。因此課堂上我所設計的環(huán)節(jié)并不是很多,主要采取以讀促情的方法來達到預期目的。學生也在我的逐步引導之下感受、領悟,從而上升到情感。當燕子遇到了麻煩,瀕臨死亡之際,孩子們讀起來語調低沉,似乎被這惡劣的環(huán)境感染,心情非常沉重。于是有孩子說:“這天氣來得太突然,小燕子一點準備都沒有,真是沒有想到它們就要死了”。有的說:“小燕子能吃的昆蟲都凍死了,它又冷又餓,再加上飛了那么長時間,真可憐!童心的善良由此可見一班。此時,孩子們對燕子的.愛蒙上了深深的同情。難道眼看著燕子就這樣死亡?緊接著我話鋒一轉,瑞士政府馬上采取措施,孩子們歡呼雀躍,看著他們的高興勁,我迅速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政府決定,好好讀讀。
讀后又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出怎樣代表瑞士政府去向人們呼吁,現場直播。孩子們有的當播音員,有的當電視主持人,熱情洋溢且激動萬分地向人們呼吁倡議:救助燕子吧!不同的話語表達了同樣的心境,甚至于有的孩子并不是呼吁,而是告訴人們這世上如果沒有了燕子,生態(tài)的平衡將會遭到破壞,害蟲將無法消滅……此處的教學將孩子們對燕子的愛上升到了環(huán)境保護的層次,真是一個突破,我分外高興,孩子們的表現真棒!這也是我在教學之前所沒有想到的。隨之而來的就是怎樣解決本課的教學難點,即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huán)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我主要來抓重點動詞送到、走出、冒著、頂著、踏著、四處尋找。反復朗讀來感受。
孩子們從那些帶點的詞語中體會到了人們尋找燕子的焦急,體會到了人們不畏嚴寒的高尚品德,從小貝蒂在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中的尋找都深深體會到了瑞士人民對小小燕子的真摯熱愛!此刻我并沒有要求學生按著課文順序來一段段地讀,而是讓他們選擇自己最感動的句子或段落來讀,不需要我強加給他們什么樣的感情,孩子們已經讀得聲情并茂,因為他們已被愛深深感動!列車開動了,燕子要走了,帶走的是一顆顆濃濃的愛心,留下的是人與動物的永恒友情,最后我留給孩子們的只有一個問題:“如果你是得救的燕子,你是什么心情,你會說什么?你還能繼續(xù)講嗎?”這正是這個感人故事所要呼吁的主題,孩子們悟出來了:親愛的人們,感謝你們所做的一切,人與動物是朋友,應該和諧相處!我們在生活中應該保護這些小動物,而不是去傷害它們。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12
《燕子專列》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人們關愛、保護燕子 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表現了人類對動物的博大愛心,一種濃濃的關愛之情貫穿于整篇課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學生讀了兩遍之后便理解了主要內容。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沒有領著學生零散地分析課文,而是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感悟上。
語文課堂我們都期待著“教學生成”的精彩,但是“生成”與“預設”是一組對應的概念,沒有好的“預設”很難有精彩的“生成”;期待更多的“生成”精彩,就應該在備課時做更周詳巧妙地“預設”。本課在設計時我便從學生思維發(fā)展特點出發(fā),做了詳盡巧妙的教學預設。首先,我了解到學生收集到了因氣候變換而遷徙的鳥有三類,當我問到燕子屬于哪一類時,學生立即判斷出是候鳥,我借機引課“是呀,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怎么還用專列送呢?”引導學生走進課文。
學習課文,理解內容時,我抓住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抓住課文的`重點句中的重點詞語來設計朗讀指導,體會含義;抓重點人物小貝蒂的典型事例來深入體會文章思想感情,不平均使用力量,使學生的理解得以深刻、到位。
本課教學,我還重視加強讀寫結合,綜合推進學生評議綜合素養(yǎng)。中段學生讀要加強,同時習作表達能力也要在平時教學中得到培養(yǎng)。我設計了“你想對貝蒂說點陣什么?”和“代表燕子對政府和居民說幾句感謝的話”,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有自己的見解,因此也有話可說。
通過本課教學,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知識一定要博,備課一定要深,講課一定要入,激情一定要有,反思一定要寫,思后一定要實踐。惟有如此,教學水平才會與日俱增。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13
周三,我和學生學習了《燕子專列》。在上周結束的第一單元的《燕子》教學后,學生對小燕子的可愛機靈已經非常熟悉。此時正值春天,小燕子又是春天的使者,是為春天增添生機和活力的小精靈?墒窃谶@篇課文中,燕子卻坐上了專列,怎么回事呢?課堂開始,我把這個問題拋給學生,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迫不及待的去到課文中去找原因,學習的興趣盎然。
讀完課文后,學生交流起來熱火朝天。我引導學生用幾個詞來概括燕子遇到的困難。學生很自然的找到了“氣溫驟降、風雪不止、饑寒交迫、瀕臨死亡”學生你說我聽,不同意見來補充。接著,我引導學生想象:假如情況繼續(xù)進行,會發(fā)生怎樣的后果?學生體會到成千上萬的燕子很可能就全都死在瑞士,瑞士境內將到處是燕子的尸體,這種情況讓人慘不忍睹,痛徹心扉……在學生小小的童心里是不能容忍這種情況發(fā)生的。我接著補充,瑞士政府和人民是怎樣做的?學生找到瑞士政府的行動,找到瑞士人民的行動,感受瑞士人民對燕子的救護是多么的及時,徹底,這是一種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典型例子。
在引導學生感受瑞士人民對燕子的`救護時,我抓了關鍵詞語如“紛紛”“到處”“踏著”、“冒著”、“頂著“這幾個詞語,引導學生想像都有哪些人走出家門,學生交流“有老人,孩子,媽媽,青年教師工人律師……”各行各行,男女老少,這只龐大的救護隊,是前所未有的團隊,他們不怕嚴寒,不嚴困難,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拯救燕子。這種人類愛鳥的舉動深深地打動著孩子。這時我的教學目標就順利達成了。
引導學生在語言文字中出生入死,死去活來,是我作為語文老師的責任和義務,我深深地感到自豪和驕傲,我愿意和孩子們享受在文字中穿梭,積累的快樂,也愿意看到孩子們在語文課堂上積極交流,插上想像的翅膀,在文字中縱橫馳騁。
我愿意,我幸福,我快樂!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14
《燕子專列》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閱讀課文,本文講述的是人們關愛保護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表現了人類對動物的博大的愛心,一種濃濃的關愛之情貫穿于整篇課文。
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直奔主題,教會學生點線面。首先牽出文章的主線,以線貫穿全文,再抓住點與面中重點詞理解和體會,感受文章中所蘊涵的情感因素,并通過朗讀傳達出來。
一、一線貫穿全文
在讀熟課文的基礎上,我提出問題:這篇課文敘述了一件什么事?學生回答:課文敘述了瑞士人民保護、救助燕子的事。這件事說明了什么?表現了什么?我緊跟著問了一句,學生們都明白:說明了人們喜歡、關心燕子,表現了人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對,說得好!我立即板書出關愛二字,并小結道:人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就是這篇文章的主線。課文圍繞這條線,敘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請同學們看看作者采取了怎樣的敘述方式。我要求學生用列小標題的方法寫出文章的敘述步驟。如:
、傺嘧訉A袦蕚鋯⒊獭跉鉁伢E降燕子遇險→③政府居民齊心救助→④燕子專列快樂開動可以看出,作者采取了倒敘的方法,先將事件的結果呈現出來,然后講述整個事件的過程。全文圍繞主線講述的'政府呼吁,居民找尋,專列運送幾個情節(jié),字里行間無不體現出人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
二、點面結合抒情
在引導學生體會人們對燕子的關愛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去感受瑞士政府的關心專列運送、電視廣播呼吁,作為一個政府下這樣的命令難能可貴。然后用心去感受每個人為保護燕子、關心燕子做出的努力。在講述這一內容時,我教給學生點與面的知識。
老師講解:文章在表現了人們關心、救護燕子時,所采取的方法是先敘述所有人的行為面的描述,再選取點一個代表性的人物的情節(jié)描寫。有點有面,點面結合,真實地抒發(fā)了人類對動物的關愛之情。
我要求學生找出面和點的內容,細細品味語言文字,抓住重點詞句理解體會。如紛紛冒著頂著踏著四處等詞集體表現了居民們的真心關切。在對點一個叫貝蒂的小姑娘的描寫中,用三句話來敘述:在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里,尋找凍僵的燕子。一天下來,她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燕子。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突出了貝蒂為拯救受傷的燕子而忘我的精神境界。以面引點,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文章因而簡潔、生動、感人。
短短的四十分鐘時間里,我教會學生點線面,使學生在學習課文時,不走彎路,一下子理清脈絡,抓住重點,進而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品讀語言文字,去感悟文章情感,去體會表達方式,達到與作者共鳴。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15
不足之處:
一、由于本課容量較大,導致教學中某些內容有些倉促,學生的小練筆時間給的不充分,雖然學生回答的還不錯,但沒有真正把小練筆中的“練”字體現出來。
二、教學發(fā)現自己離收放自如的境界,還有一定的距離。平時還要不斷積累,注重課堂的生成資源。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2《燕子專列》是三年級下冊第二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發(fā)生在人和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文本中帶有濃濃的人文關懷,傳遞著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和諧。其內容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不是太難理解,關鍵是如何引導學生從課文的重點詞句中體會到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意。對學生進行愛護鳥類的環(huán)保教育。因此這節(jié)課我以人類對動物博大的愛心作為主線,將這種濃濃的關愛之情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抓住重點的詞句和適當的想象理解瑞士人民對燕子的在乎,對動物的愛,再通過對學生進行有感情朗讀的指導,使學生的感情升華。
一、抓關鍵詞句,體會愛之情
在教學第2自然段時,我重點抓住了“氣溫驟降”和“瀕臨死亡”兩個詞語進行教學,通過這兩個詞引出燕子遭遇麻煩的原因和危險的處境。接著讓學生自己在課文中尋找體現小燕子處境很危險的詞語,學生很快就找到并理解了“饑寒交迫”等詞語的意思,對小燕子的'處境感到非常的焦急,擔心不已。
這種抓關鍵詞句的方法同樣適用于第三、四自然段。學生通過感讀“呼吁”,“四處尋找”,“一點也不在乎”等詞語,深深體會到了瑞士政府的人民的愛心。
二、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融入文本當中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探究性閱讀的能力,教師應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有利條件,更好地去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痹诒菊n的教學中,我努力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課堂與生活不再分離。
在理解“呼吁”是什么意思時,讓學生代表政府來進行呼吁:“如果你是一名電視臺的記者或是廣播電臺的播音員,你會怎么呼吁?”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呼吁”的含義,而且走進文本,融入文本。
三、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這樣多種形式的讀,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朗讀能力,而且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在個別朗讀時,男同學不如女同學放的開,今后還要多加鼓勵,加強訓練。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10-27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02-09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15篇)02-07
燕子專列教學反思(通用5篇)11-21
《燕子專列》教學設計04-08
燕子專列教學設計05-12
語文《燕子專列》教學設計03-10
燕子專列教案01-19
《燕子專列》教學設計(精選14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