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復式分段統(tǒng)計表數學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復式分段統(tǒng)計表數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復式分段統(tǒng)計表數學教學反思1
乘法分配律是小學四年級學生比較難理解與敘述的定律。如何使學生掌握得更好,記得更牢?我想學生自己獲得的知識要比灌輸得來的記得更牢。因此我在一開始設計了一個購物的情境,讓學生在一個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走進生活,開始學習新知。在教學過程中有坡度的讓學生在不斷的感悟、體驗中理乘法分配律,從而自己概括出乘法分配律。我是這樣設計:
一、讓學生從生活實例去理解乘法分配律
出示:
每件上衣60元,一條褲子30元,買這樣的服裝5套一共需要多少元?
學生解答:板書兩種解法:(60+30)×560×5+30×5說說理由。
在兩個算式中間畫=。
即:(60+30)×5=60×5+30×5。
借助對同一實際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法讓學生體會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這是生活中遇到過的,學生能夠理解兩個算式表達的意思,也能順利地解決兩個算式相等的問題。
二、突破乘法分配律的教學難點
相對于乘法運算中的其他規(guī)律而言,乘法分配律的結構是最復雜的,等式變形的能力是教學的難點。為了突破這個教學難點,我設計了一系列的練習。
1、在□里填數,○里填運算符號:如(25+45)×4=□○□○□○□..... 2、在相等的一組算式后面打“√”:如16×7+24×7(16+24)×7□.....在這一組題目中我重點評析了最后一道題:40×50+50×9040×(50+90)□。先讓學生說說這一題為什么不能打√,再根據乘法分配律的特征,分別寫出與左右算式相等的式子。如:(2+3)×4=2×4+3×4.....提問:
1)在這些等式中,等號左邊的算式有什么特點?右邊的算式呢?
2)等號左邊的算式和右邊的算式有什么聯系?
3)從上面的觀察與分析中,你能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通過練習學生對乘法分配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最后歸納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
(a+b)×c=a×c+b×c。
總體上我的教學思路是由具體--抽象--具體。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一起來研究抽象的算式,尋找它們各自的特點,從而概括它們的規(guī)律。在尋找規(guī)律的過程中,有同學是橫向觀察,也有同學是縱向觀察,老師都予以肯定和表揚,目的是讓學生從自己的數學現實出發(fā),去嘗試解決問題,又能使不同思維水平的學生得到相應的滿足,獲得相應的成功體驗。
問題:
在練習中發(fā)現,很多孩子對形如:a×99+a或a×101-a的式子,解答時有困難。另外就是有時對形如:32×25×125的式子受學習乘法分配率的影響,也把中間改為加號了。
所以需要加大練習的量,并重點加大指導的力度。
一年級復式分段統(tǒng)計表數學教學反思2
復式統(tǒng)計表是在一年級學習單式統(tǒng)計表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能讓學生在具體活動統(tǒng)計中,學會同時對兩種數量進行統(tǒng)計,認識一般的統(tǒng)計表和復式分段統(tǒng)計表,能根據統(tǒng)計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
教學反思:
本課是有關復式統(tǒng)計表的新授課,主要學習復式統(tǒng)計表的設計與數據分析.教學時,新課開始,先讓學生猜測:上一節(jié)課我們利用求平均數的方法,得出紅隊的身高占優(yōu)勢,那么身高高的'隊員,彈跳的高度是否也一定高呢?然后投影藍紅兩隊的彈跳高度數據,然后讓學生分析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較出藍紅兩隊的彈跳高度呢?
學生出現了以下幾種方法:
1、求平均數
師接著引導:若人數較多,求平均數不簡便,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2、將數據進行整理一下,數一數各隊跳45厘米的有幾人,46厘米的有幾人.....學生列表后發(fā)現很麻煩。
3、進而將數據進行分段統(tǒng)計,列出了兩個表。
學生觀察兩個表后,仍然很難比較紅藍兩隊的彈跳情況。
4、學生交流,畫出了復式分段統(tǒng)計表
本節(jié)課留給了學生充分思考的機會,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逐步引導,層層深入,由學生自己想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分外高興,印象深刻,并且體會到了復式分段統(tǒng)計表比單式統(tǒng)計表具有優(yōu)越性,效果很好。
【一年級復式分段統(tǒng)計表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復式統(tǒng)計表》教學反思02-12
復式統(tǒng)計表教學反思04-07
復式統(tǒng)計表教學設計01-01
《復式統(tǒng)計表》教學設計04-29
復式統(tǒng)計表教案03-26
復式統(tǒng)計表教學設計5篇06-22
復式統(tǒng)計表教學設計(5篇)06-22
數學復式統(tǒng)計圖教學反思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