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黃河》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河》教學設計1
【指導思想】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進,“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成了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它與傳統(tǒng)的學科教學有一定的交叉性、繼承性、綜合性,并具有相對獨立特點。它的研究與實施為學生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基礎。本課例嘗試將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整合,發(fā)展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 了解作者和作品。
、 了解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方法。
⑶ 利用字典,掌握“濤、瀾、濁、宛、魄、滌、瀉、蕩、屏”等9個字。
2、技能目標:
、 初步學會用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品讀歌詞中的語言。
3、情感目標:感受歌詞所表現(xiàn)的偉大民族精神和強烈愛國感情。
【重點難點】
通過反復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學法指導】
通過“讀──品──誦──談”的四步進行學習。
【課前準備】
教師──深入認識關于黃河、《黃河大合唱》的知識,做好相關課件和網(wǎng)站。
學生──收集《黃河頌》的相關知識(光未然、冼星海、《黃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黃河頌》的寫作背景并尋找有關《黃河大合唱》的影視聽資料,聆聽黃河大合唱中的'豪邁歌聲。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師引導):同學們,當一個民族處于危急存亡的時刻,我們實在需要沒有母親河召喚!當抗日烽火燃遍中華大地時,詩人光未然隨軍行進在黃河岸邊。雄奇壯麗的山河,英勇抗敵的戰(zhàn)士,使他感受到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著黃河母親,唱出了豪邁的頌歌!
(師)借助畫面、音樂的力量,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輕聲跟誦《黃河頌》
(生)展示自己課前的所得──《黃河頌》的相關知識(光未然、冼星海、《黃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黃河頌》的寫作背景。
二、個體自主學習,自由誦讀,初步品味歌詞中的語言
1、 自由誦讀《黃河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醞釀感情,自由節(jié)選文中幾句或一節(jié),給全班同學誦讀。
3、自我評價,品味課文中的語言。
(教師設疑:你在剛才的朗讀中注意到了哪些問題?哪些地方或哪些詞句不夠滿意,為什么?)
4、學生相互質(zhì)疑,也可師生相互質(zhì)疑,并提出建議性的意見。
5、全班評議首輪誦讀最佳者,予以鼓勵。
注:教師對于學生:朗誦要求無需過高,對課文的理解要求也不需過深,相信學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調(diào)、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教師在此可以做出調(diào)整性的解答:
、 語調(diào)激昂、感情豪邁。
、 重音所處的詞:奔向、劈成、搖籃、屏障、臂膀……(無需求全)
三、小組合作學習,合作朗誦
1、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多種形式合作朗誦
例如:人員數(shù)量的搭配──二人組、三人組、四人組、男女混合組……
歌詞篇幅的選擇──全文、一小節(jié)、甚至一兩句。
詩句的具體分工──學生對所選的語段進行分工朗誦,創(chuàng)造多樣式的朗誦方法。
2、全班評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組合,予以鼓勵。
注: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意在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領略歌詞美感,將學生的情感逐漸引向高潮。
四、深入探究,探尋詩歌的朗誦要點
教師質(zhì)疑:這樣才能更好地朗誦好一首詩?(以本課為例說明)(學生思考、討論)
師生共議得出。如:
1、把握詩詞的節(jié)奏、重音。
2、時代背景的把握。
3、對詩詞語言的品味。
4、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感情。
更多……
學生個體再次自由朗誦,將剛才的所得加以體會。
讓首輪朗誦欠佳者再誦課文,展示自己的進步。
五、再誦課文,探究修辭
配以音樂,將學生的感情調(diào)至高峰,教師讀朗誦詞,全班一起朗誦。繼而找出運用比喻、擬人和反復的語句。
六、聯(lián)系課文,拓展延伸
我們學過的詩歌中,有些詩直白抒情,風格豪邁,有些詩則委婉含蓄。你認為這首詩屬于哪一種?為什么?你還能從學過的詩歌中再舉出一兩例嗎?
七、學生評價
教師設計學生自我評估表,讓學生進行效果自測。
八、作業(yè)
民族的詩人在亞洲巨人的面前,興起了懷古的心情。他向著黃河巨人,哭訴我們民族的災難!于是,《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wèi)黃河》《怒吼吧,黃河》,曲曲壯歌一氣呵成。請同學們運用今天學習歌詞的方法任選《黃河大合唱》中的一篇進行賞讀,寫出閱讀體驗。
【教學反思】
本課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首先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使之能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xié)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其次,信息技術的運用為師生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實踐平臺,教師借助論壇這一暢所欲言的平臺,使學生個別化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得到了和諧統(tǒng)一。第三、這樣的整合模式所營造的教學氛圍既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同樣教師通過整合任務,既發(fā)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也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使學生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構(gòu)建者。
《黃河》教學設計2
一、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7課:《黃河的主人》。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黃河的主人是——艄公。艄公是誰的主人?(黃河)
二、感悟黃河的洶涌激蕩:
1、想知道黃河是什么樣子的嗎?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1自然段。
出示:黃河滾滾,那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氣勢,令人膽戰(zhàn)心驚。
、 指名讀。
、 指名說說你是怎樣理解“萬馬奔騰、濁浪排空、膽戰(zhàn)心驚”等詞語的。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 媒體出現(xiàn)黃河波浪滔天的情景。
、 再讀課文第1自然段,讀出黃河磅礴的氣勢。
4、你還從課文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了黃河的險?找出來,讀一讀。
三、感受艄公:
1、黃河這么險,而艄公卻能戰(zhàn)勝它,成為它的主人,可真是了不起啊,讀到這你知道了嗎,艄公為什么能成為黃河的主人?
出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贊頌。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 面對著險惡的風浪, 身系著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細的竹篙。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zhèn)靜和機敏, 戰(zhàn)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
2、課文中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鎮(zhèn)靜和機敏。
出示:我不禁地心吊擔,而艄公卻很沉著。他專心致志地撐著篙,小心地注視著水勢, 大膽地破浪前行。
、 自由讀。會讀書的人,能把一個個字讀成一幅幅畫面。你能做到嗎?試著讀一讀。
② 指名讀。
、 你從這句話中哪兒體會到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鎮(zhèn)靜和機敏?
、 指導朗讀。
四、體驗羊皮筏子的危險:
1、艄公是用什么工具戰(zhàn)勝這滾滾的黃河的? 出示:(黃河中鼓浪前行的羊皮筏子)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2—5自然段,劃出課文中描寫羊皮筏子的句子。
2、交流:
出示:那是什么,在洶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行?從岸上遠遠望去,那么小,那么輕,浮在水面上,好象一個小小的浪頭,就能把它整個兒吞沒。
、 指名讀。
、 指導朗讀,體會重點詞語:小、輕、浮、小小——東西渺小、無助。
整個兒吞沒——黃河的洶涌險惡。
、 齊讀。
繼續(xù)交流:
出示:定睛一看, 。∧巧厦孢有人哩。不只一個,還有一個 …… 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個人! 這六個人就如在湍急的黃河上貼著水面漂流。
、 指名讀。
、 指導朗讀,體會兩個感嘆句:
!——吃驚、驚訝。
不只一個,還有一個 …… 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個人!——人多、感到驚訝危險。
③ 引讀:這六個人——就如在湍急的黃河上貼著水面漂流。
④ 讀到這你仿佛見到了怎樣的情景?(……)
⑤ 總結(jié):這六個人坐著羊皮筏子就如一片樹葉在黃河的風浪里穿梭、顛簸,你看他們?nèi)綦[ 若現(xiàn),忽左忽右,好像只要一個小小的浪頭就能把它整個兒吞沒。這種情景怎么樣啊?(令人膽戰(zhàn)心驚)
3、你還從哪體會到了羊皮筏子的危險?
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體積吧,上面卻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們的身邊還擺著兩只裝得滿滿的麻袋。
、 指名讀
、 說說感受。
③ 再讀。
過度:艄公真了不起,他們利用這么原始的工具戰(zhàn)勝了滔滔黃河,真不愧為~~黃河的主人。
五、再次品味艄公:
1、今天,老師想請我們班有膽量的同學一起跟著艄公坐上羊皮筏子去渡渡這兇險的黃河,好不好?
引讀:聽坐過羊皮筏子的人說,第一次嘗試,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膽。坐在吹滿了氣的羊皮筏子上,緊貼著腳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黃河水,如果沒有足夠的勇氣,是連眼也不敢睜一睜的。
2、想想此時艄公他會怎么樣?(而艄公卻很沉著。他專心致志地撐著篙,小心地注視著水勢 , 大膽地破浪前行。)
3、艄公在行進的過程中會不會遇到困難?他會遇到的怎樣的困難,又會如何克服?同桌可以討論一下。
4、艄公是憑什么克服這些困難的?僅僅是一根是不粗不細的竹篙,一只簡簡單單的羊皮筏子?(不是) 那他憑的是什么?(勇敢和智慧、鎮(zhèn)靜和機敏)
5、同學們,此時你最想對羊皮筏子上的艄公說些什么?用自己的話來贊贊艄公。
6、總結(jié):千讀萬說,匯成一句話那就是艄公憑著勇敢和智慧、鎮(zhèn)靜和機敏,戰(zhàn)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
7、作者是怎么贊頌艄公的呢?
出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贊頌。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 面對著險惡的風浪, 身系著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細的竹篙。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zhèn)靜和機敏, 戰(zhàn)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
① 誰能替作者來贊一贊羊皮筏子上的艄公。
指名朗讀--學生相互評價—再指名讀
、 集體朗讀這段話(愿意贊一贊這位艄公的同學一起站起來贊一贊)。
六、延伸拓展,升華主旨:
1、 在人與外界的各種挑戰(zhàn)中,除了課文中介紹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還有很多主人。(出示費俊龍、聶海勝照片)你們認識嗎?我們可以把他稱為——(太空的主人!宇宙的主人。
2、今天,同學們上課能專心聽講,積極動腦,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祝賀你們,你們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3、學到這兒我想把愛迪生的一句名言送給大家,請看大屏幕,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堅強者在命運風暴里奮斗!獝鄣仙
七:作業(yè)布置:
出示:1、摘錄描寫黃河和艄公的詞語。
2、繼續(xù)搜集有關黃河的資料,加深對黃河的了解。
《黃河》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黃河頌》,旋律激昂,氣勢磅礴,充滿了強烈的沖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教學時可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通過直接訴諸視覺、聽覺的畫面和音樂來激發(fā)學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動學生的心靈。教學語言詩意化,環(huán)節(jié)緊湊,學生激情如行云流水般暢通無阻,以讀啟悟,品讀詩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俜e累詞語,學習本課出現(xiàn)的生字、詞,并學會運用。
、谟懈星榈睦首x歌詞,充分展開想象,體會歌詞中體現(xiàn)出的英雄氣魄,體味詩人的愛國情感。
、劾斫飧柙~中的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并學習運用到寫作中去。
2、過程與方法
、偻ㄟ^朗讀,反復體味歌詞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理解歌詞中反復等修辭方法的作用。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結(jié)合語言環(huán)境的學習體會語言運用的好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俑惺茳S河的悠久歷史與波瀾壯闊的形象,理解黃河所凝聚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②啟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樹立為中華的騰飛而發(fā)憤讀書志向。
學情分析
1、學生13—15歲,思維活躍,對語文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2、學生已經(jīng)具備初步的自學能力,對生字詞自學就可解決;
3、經(jīng)過一學期的積累,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十來篇現(xiàn)代詩歌,但對于分析、體會詩歌內(nèi)在的感情還不是很好;
4、多媒體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5、對于黃河大合唱創(chuàng)作的那段歷史,學生還不是很清楚,這對于理解詩歌情感有很大障礙,準備的視頻資料解決了這個問題。
教學重難點:
調(diào)動學生情感,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資源與教具: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導入新課,渲染氣氛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在正式上課前請大家欣賞一段音樂,請把眼睛閉上,用心去聽,用心去感受。聽完這段音樂后,用語言表達你有怎樣的情緒?有什么樣的感受?
(《黃河大合唱》第一章《黃河船夫曲》片段)
師問:大家從音樂中感受到了激動、熱血沸騰、悲壯等戰(zhàn)斗的激情。為什么你會產(chǎn)生這樣的情緒?
師自答:當時抗日戰(zhàn)爭已全面爆發(fā),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華北大地,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詩人光未然在這時期創(chuàng)作的組詩《黃河大合唱》,反映了國難當頭的現(xiàn)實斗爭,激發(fā)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明,在這里我們的詩人放聲歌唱,向著黃河唱出我們的頌歌。今天我們就學習《黃河大合唱》的第二章《黃河頌》
二、反復朗讀,感知課文
1、請同學們聽范讀,在聽讀的過程中感受詩人的感情。(《黃河頌》配樂朗誦)
2、通過你對詩的理解,大聲的有感情的自由朗讀課文。
3、大家在充分領悟詩的情感基礎上齊讀全詩。
大家讀的不錯,如果想要讀得再好一些,這就需要同學們深入了解課文,深刻領悟詩的內(nèi)涵和意境。
三、內(nèi)容研討,賞析詞語
。ㄒ唬┬蚯
師:文章從結(jié)構(gòu)上共分為幾大塊?
師:黃河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偉大而又堅強的精神,請問這里運用了什么修辭?
。ǘ┲黧w:望黃河
師自問答:詩人在這里運用擬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質(zhì)及情感特征賦予了黃河,為什么黃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們來看詩人描寫黃河的形象和氣勢的詩句。詩人對黃河形象及氣勢的描繪從哪里到哪里?
師問:這部分內(nèi)容在文中可由一個字來統(tǒng)領,應該是哪個字?
師問: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詩人使用了哪些詞語來描繪黃河的形象和氣勢?
師問:請看圖片,黃河在你眼中是一個什么形象?你能用你所知道的詞語或詩句對黃河的特征、形象、氣勢進行描繪嗎?
板書:描繪黃河形象、氣勢
(三)主體:頌黃河
望黃河波濤滾滾,頌黃河氣壯山河。請欣賞歌曲《黃河頌》中的“頌黃河”部分。思考: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來歌頌黃河的偉大貢獻的?分割三層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話?
(1)、歌頌黃河養(yǎng)育了中華民族,指出了黃河的歷史貢獻。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衛(wèi)著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地理優(yōu)勢。
。3)、歌頌黃河流域?qū)拸V,澤被眾生,黃河是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勵著中華民族。
問:作者從外在形象,內(nèi)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們中華民族什么樣的精神?
(四)尾聲
望黃河詩人心潮澎湃,對著黃河詩人有唱不盡的頌歌,最后詩人代表中華兒女發(fā)出向它學習的誓言,學習黃河什么樣的精神?
四、問題研究,理解主題
昨天老師把同學們的預習作業(yè)本收上來看了一下,在大家的提的疑問中老師歸納出了2條,在大家在老師前面講課的基礎上自行解決。小組交流問題(課件出示)
1、作者僅僅是在寫黃河嗎?他借歌頌黃河,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
2、請再次感受課文,談談文中你覺得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深切的愛?同時用你的朗讀把這種愛表達出來?
五、總結(jié)課文,強化主題
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的中華民族還沒有強大到無人敢欺侮。我們今天仍然要以黃河為榜樣,學習它的偉大堅強,為使我們民族躋身于世界強國之林而努力奮斗。
六、作業(yè)布置
1.評析《黃河大合唱》其他樂章的歌詞。
2.賞析你平日里喜愛的歌曲之一。
欣賞《黃河大合唱》第一章《黃河船夫曲》片段。
我好像看到一幅圖畫,幾十個船夫劃船,畫面上充滿斗爭的力量,歌曲的緊張情緒,是船夫們渡黃河時和波濤掙扎的情形,最后一段是比較輕快一點。這是他們在暴風驟雨中搏戰(zhàn),經(jīng)過了千辛萬苦終于達到了勝利的彼岸。
思考:全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思考:詩人從哪幾個方面贊美黃河?
生答:對黃河,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讀朗誦詞
明確:兩塊。第一段是朗誦詞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詞即文章的主體部分。在第一段中,朗誦詞開宗明義的說出了黃河表現(xiàn)出我們民族什么樣的精神?
生答:偉大堅強
生答:擬人。
生答:從“我站在高山之巔”到“劈成南北兩面”
生答:望。
生答:滾滾、奔向、驚淘澎湃、萬丈狂瀾、宛轉(zhuǎn)、九曲連環(huán)、劈成等。
生拿出預習本,自由回答。
明確:分割三層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S河!”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chǎn)生、發(fā)展、壯大,黃河哺育了世代炎黃子孫。
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以作為軍事屏障,黃河的偉大堅強精神,更足以成為民族精神的城防。
生答:偉大堅強
四人小組討論。要求:(1)小組成員積極參與討論。(2)將小組意見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加以概括。
明確:歌頌了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
。ɡ骸鞍。↑S河!”這樣的句式直接抒發(fā)了熱愛黃河的感情,直白抒情,風格豪邁。有的詩風格與之不同,顯得委婉含蓄如:我們以前學過的何其芳的《秋天》、郭沫若的《靜夜》)
《黃河》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目標
。1)聯(lián)系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2)訓練與提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詩歌的意蘊。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黃河的悠久歷史與波瀾壯闊的形象,理解黃河所凝聚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贊頌黃河、贊頌民族偉大精神的內(nèi)涵。
難點:
聯(lián)系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調(diào)動并強化學生的愛國熱情。
課件:黃河大合唱之——《黃河頌》配樂朗誦及歌曲,壺口瀑布視頻,保衛(wèi)黃河的歌曲
一、初讀課文,感知歌詞
現(xiàn)在我們一起走進課文,感受黃河頌。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誦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停頓、節(jié)奏。揣摩思想感情。邊讀邊思考邊體會,詩歌結(jié)構(gòu)分為幾部分?詩歌飽含什么樣的感情?(要表達的感情是什么樣的?)(自由誦讀)
1詩歌分為幾部分?
生:分為兩部分,分為朗誦詞和歌詞兩部分。歌詞分為描繪黃河,贊美黃河
2作品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表達了作者的贊美,歌頌,愛國之情
總結(jié):也就是體現(xiàn)在一個字上的話就是“頌”。黃河頌是對黃河的頌歌,那么我們在讀文章的時候表達的情感基調(diào)是什么樣?(應該是贊美之情激昂,雄健,熱情悲壯自豪深沉贊訟豪邁之情)
3如何把握文章這種感情基調(diào)呢?請同學選擇你喜歡的一節(jié)練讀,看你所選的這一節(jié)該怎樣去讀?(練讀)
師:聲音洪亮,讀得很用心,但是情感節(jié)奏把握不到位。
師:那么我們來聽一段配樂朗誦,請同學們仔細揣摩朗誦的語氣語調(diào),及情感的把握(聽讀)
4:聽完誦讀后說說他為什么會讀得那么好呢?
讀得這么好還源于作者對詩歌的深入理解,我們要想讀得更好些,需要把握詩歌內(nèi)容。感受詩句的內(nèi)涵,受到詩句的感染,作者的情感在朗讀中就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那讓我們一起賞讀課文,品讀歌詞
二、賞讀課文,品味歌詞
師:下面我們以朗誦詞為例一起來揣摩讀詩的方法,拿出你的筆把關鍵的詞句畫一下
師:哦,朗誦詞。在歌詞之前加朗誦詞能起到怎樣的作用呢,我們在影視作品里頭也會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這樣的形式,對吧?這樣,老師來把朗誦詞讀一下,同學們邊聽邊體會、邊思考,看一看朗誦詞在作品當中能起到什么作用。(范讀)
。ㄒ唬┢纷x朗誦詞
1:這段朗誦詞擺在歌詞之前你們認為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好,請你說說。
領起下文,領起下文的,是英雄氣魄,民族精神,偉大堅強,贊歌,(齊讀)
2誦讀詩歌應該注意什么?
(1)理解詩歌內(nèi)容。在朗讀時要通過對文章字詞的分析,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注意朗讀重音和朗讀節(jié)奏,讀好關鍵詞,把握時代背景這樣,才能在朗讀時做到傳情達意。
。2)把握詩歌的情感。朗讀時要讀得熱情悲壯,讀出黃河滾滾奔流的氣勢,讀出中華民族團結(jié)抗戰(zhàn),偉大而又堅強的精神。
。3)注意關鍵詞的語氣
。4)把握時代背景。1938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以后。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詩人光對黃河的頌歌,激發(fā)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
。ǘ┢犯柙~
運用這種讀詩的方法做一個訓練:下面我們以縱列小組為單位,賞讀歌詞部分,每組讀一節(jié),(這組讀望黃河,這組頌黃河的第一層,這組讀頌黃河的第二層,這組讀頌黃河的第三層。)選擇你喜歡的一個句子或一個詞,用聲音傳遞情感,邊讀邊賞,說說你喜歡的理由,應該怎樣去讀?并作有感情誦讀。
1品讀
2賞析
3交流(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
三、美讀詩歌,升華主題
1美讀
現(xiàn)在我們一起帶著你對文章的理解,對詩歌飽滿的激情,以及對詩歌中關鍵語的把握。用你喜歡的方式自由組合,可以分角色,可以配樂,可表演,把你的最高水平展示給大家。(練讀),
自己組合,如果要分角色可以采用和同伴互助的'形式,在小組中選擇同伴合作,試著練一下,等會請同學們表演
師:選擇一組來讀,你們是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讀的?(展示讀)
師:不錯,看來同學們有合作經(jīng)驗,這樣來全班合作讀,
下面我們來配音朗讀,在畫面、樂曲聲中,進一步感受黃河勇往直前的氣魄、偉大堅強的民族精神。特別要要讀好關鍵詞。讓我們一起投入感情,放聲朗讀吧!老師讀第一段(齊讀)
老師讀第一段
一個同學讀英雄氣魄那段
女同學讀第一節(jié)啊
男同學讀第二節(jié)啊祖
剩下后面的一起讀
要求:讀出關鍵詞的語氣,讀出情感,
師:在你們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黃河滾滾東流的氣勢,感受到了黃河永往直前的氣魄,也感受到了黃河偉大堅強的民族精神,老師想問一下作者在這里只是想贊美黃河嗎?
2主旨:
作者想借黃河贊美我們的民族,我們的祖國,借此激發(fā)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雄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祖國。
四、課堂延伸知識反饋
1你這節(jié)課的最大收獲是什么?(鼓勵學生自由談)我們能不能利用這節(jié)課學到的朗讀方法和技巧,來解決這一類問題呢?
2下面我播放《保衛(wèi)黃河》的VCD,我們邊聽邊看文字,找出要重讀的關鍵詞,聽后我們一起來朗讀。(播放《保衛(wèi)黃河》的音樂,同時展示文字幻燈片)
讓學生找重讀關鍵詞,并說說重讀的理由,鼓勵試著讀一下,然后師生齊讀,在高昂的氣氛中結(jié)束歌詞的學習。
六.課堂小節(jié)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黃河頌》,我們對歌詞的認識才剛剛開始,我們對黃河的關注才剛剛開始,第二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就是保衛(wèi)我們的母親河——黃河。我希望大家收集資料、開展廣泛的課外閱讀,有機會親自到黃河去看一看,真正的走進黃河。
最后讓我們一起欣賞黃河頌的歌曲,在歌聲中,再次感受黃河的英雄氣魄和偉大堅強的民族精神
《黃河》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呂、濤、駭、禹、摯、窯”6個生字,會寫“階、陜、壺、呂、濤、駭、嘯、禹、鏗、鏘、窯、濁”12個生字,掌握“階段、陜西、驚濤駭浪、虎嘯龍吟、大禹、鏗鏘有力、窯洞、濁浪”,理解“如雷貫耳、心潮澎湃、刮目相看”等詞語。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黃河大合唱》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經(jīng)過,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充滿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充滿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教學難點:
了解創(chuàng)作《黃河大合唱》的重大意義。
教學準備:
查閱《黃河大合唱》的資料及光未然、冼星海的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呂、濤、駭、禹、摯、窯”6個生字,會寫“階、陜、壺、呂、濤、駭、嘯、禹、鏗、鏘、窯、濁”12個生字,掌握“階段、陜西、驚濤駭浪、虎嘯龍吟、大禹、鏗鏘有力、窯洞、濁浪”,理解“如雷貫耳、心潮澎湃、刮目相看”等詞語。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捋清作者思路。
3.學習1——3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捋清作者思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聽,(放《黃河大合唱》的錄音)這部音樂作品,以其磅礴的氣勢,
激發(fā)起人們澎湃的抗日斗志。你們想知道這樣一部作品是怎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嗎?今天讓我們走進《怒吼吧,黃河》,了解這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感受詞、曲作家對祖國的深厚情感。
二、新課
1.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詞的自學情況:
昨天,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了19課《怒吼吧,黃河》。我們先來看生字詞。
、俪鍪:
階段、陜西、驚濤駭浪、虎嘯龍吟、大禹、鏗鏘有力、窯洞、濁浪
、谧约鹤x、指名讀。
把生字變紅。你認為這些生字中,哪個字音最容易讀錯,需要提醒大家;如果老師聽寫,哪個字的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哪個詞語的意思你不懂?
、弁瑢W交流:
字音:濁浪(zhuó)混濁、污濁
字形:
最容易寫錯的是:
窯:易與窖混。窯(穴字頭。表洞穴)
形近字組詞:
駭()嘯()壺()窯()
咳()蕭()壹()窖()
詞義:
在這些詞語中,哪些詞語你不明白?(生生互動,質(zhì)疑解疑)
虎嘯龍吟:
你能說出幾個用動物打頭的詞語嗎?
如:虎頭蛇尾、牛頭馬面、狼心狗肺等
拓展學習
(1)關注詞語:
文中還有不懂的詞語嗎?
課文中還有一些四字詞語,快找出來讀一讀,積累下來:
如:如雷貫耳、心潮澎湃、刮目相看、震天動地、竭盡全力、
披荊斬棘、所向無敵、低回婉轉(zhuǎn)、抑揚頓挫、斬釘截鐵、意氣風發(fā)等
。2)關注句子:
關注標點
首次演出的地點是延安最大的禮堂——陜北公學禮堂。
“——”在這句中的作用?
關注表達
A.“那隆隆的巨響,不正是軒轅黃帝披荊斬棘、所向無敵的戰(zhàn)車轟鳴嗎?”這句話有什么特點?
反問句表達肯定的意思。
換成陳述句:
那隆隆的巨響,正是軒轅黃帝披荊斬棘、所向無敵的戰(zhàn)車轟鳴。
朗讀。體會兩種表達方法在表達方面語氣的不同。
B.出示:
那隆隆的巨響,不正是軒轅黃帝披荊斬棘、所向無敵的戰(zhàn)車轟鳴嗎?那壺口瀑布的百丈云煙,不正是與洪水搏斗、殺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嗎?
這兩句話放在一起,有什么特點?(排比句)
感受排比句在文中的作用。
文中還有排比句嗎?(找到文章第4自然段的排比句,讀一讀。)
2.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提出不懂問題。
。1)讀課文,思考這篇文章講的是什么?
。2)捋出思路:
、僬n文圍繞《黃河大合唱》這部作品,介紹了哪些內(nèi)容?
光未然在黃河目睹船夫與狂風巨浪搏斗被震撼,產(chǎn)生寫長詩歌頌祖國,描繪斗爭與光明的想法,并希冀與冼星海再度合作。(1——3)板書:震撼
光未然朗誦自己的《黃河大合唱》歌詞,冼星海異常興奮,只用六天就完成這部音樂史詩。(4——6)板書:充滿激情、異常艱苦。
這部作品正式公演,引起巨大反響。(7——8)板書:巨大反響
。3)默讀課文,思考:光未然、冼星海是怎樣的人?(旺盛的革命激情與熱愛偉大祖國、熱愛中華民族的革命情懷。)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的?
3.學習課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
從這部分那些介紹中,你感受到光未然旺盛的革命激情與熱愛偉大祖國、熱愛中華民族的革命情懷?
抓他的想法,感受光未然的愛國精神。
“那隆隆的巨響,不正是軒轅黃帝披荊斬棘、所向無敵的戰(zhàn)車轟鳴嗎?那壺口瀑布的百丈云煙,不正是與洪水搏斗、殺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嗎?他腦海里突然閃過一個想法:他要寫一首長詩,來歌頌祖國的母親河,來書寫民族的苦難,描繪斗爭與光明!
引導學生體會出:
軒轅、大禹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正是他們不斷努力,才建立了華夏,他們身上的斗爭精神,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不屈精神。
結(jié)合時代背景,抗日戰(zhàn)爭使中國陷入深重的災難之中。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燒殺搶掠,犯下重重罪行。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不屈不撓。光未然要寫這樣一首詩,來歌頌祖國的母親河,來書寫民族的苦難,描繪斗爭與光明,表現(xiàn)了詩人熾熱的愛國精神與強烈的'責任感。
指導朗讀。
自己讀,指名讀。
教師引讀。
小結(jié):黃河船夫們與狂風惡浪搏斗的情景,深深打動了光未然,使他產(chǎn)生了寫一首詩來歌頌祖國的母親河,來書寫民族的苦難,描繪斗爭與光明,讓我們感受到詩人旺盛的革命激情與熱愛偉大祖國、熱愛中華民族的革命情懷。
作業(yè):讀書、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黃河大合唱》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經(jīng)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充滿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3.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充滿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教學難點:
了解創(chuàng)作《黃河大合唱》的重大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jié)課,通過自學,同學們感受到光未然、冼星海的愛國情懷。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二、新課:
1.學習第二部分:
、僦攸c學第4自然段,感受光未然的愛國
他的聲音時而鏗鏘有力,充滿激情,如同噴薄而出的朝陽;時而低回婉轉(zhuǎn),無比哀傷,如同暴風雨中折翅的小鳥;時而行云流水,歡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過霧靄的林間小溪;時而氣勢雄偉,蒼涼悲壯,如同那濁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黃河……
出示:鏈接的文章《黃河大合唱》的第八章《怒吼吧,黃河》。讓學生自己讀,感受光未然的情感變化。他讀的時候為什么聲音會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用噴薄而出的朝陽、暴風中折翅的小鳥、黎明中穿越暮靄的林間小溪、濁浪排空的怒吼的黃河……表現(xiàn)出光未然時而慷慨激昂,為中華民族而自豪;時而無比悲傷,表達著對祖國飽受日寇的侵略而無比痛苦;時而歡快,時而悲壯,表達著詩人對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贊美,表現(xiàn)我們民族的五千年歷史蘊含的偉大精神和不可戰(zhàn)勝力量。
朗讀。指名讀
、谧x中感悟5、6自然段
A.教師引讀,學生接讀,并對文本補白。(“——”后為學生齊讀內(nèi)容)。
在一間寬敞的窯洞里,擠滿了人。光未然正在為大家朗誦他剛寫完的《黃河大合唱》歌詞。他坐在靠窗戶的土炕上,面前擺了一張桌子,上面幾盞油燈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歌詞稿。他的聲音時而——時而——;時而——;時而——;時而——(補白,可以多叫幾位同學。)抗敵演劇隊隊員們的每一顆心,都隨著抑揚頓挫的詩句節(jié)奏跳動著。當聽完最后一句“向著全世界勞動的人民,發(fā)出戰(zhàn)斗的警號”,整個窯洞——。掌聲中,一直坐在門邊的——,斬釘截鐵地說——(如學生讀得態(tài)度不夠堅定,再次強調(diào)“斬釘截鐵”,體會詞語意思,讀出相應的語氣。)譜曲的過程異常艱苦。但是,——(讀到第6自然段完)
B.想象當時的情景,在這短短的六天中,冼星海是怎樣克服重重困難,譜寫出這部中國音樂史上的著名作品的全曲?
學生可以想象體會“異常艱苦”:
他趴在一盞昏黃的油燈下,時而凝思苦想,時而奮筆疾書,時而低吟,時而振臂高歌……
他顧不上吃飯,顧不上喝水,頭發(fā)蓬亂,全身心地投入到創(chuàng)作中,一干就是六天。
沒有鋼琴,他就想象著和聲的效果,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著,一個小節(jié)一個小節(jié)地反復吟唱,直到和諧、達到滿意的效果。
……
教師:為什么他能如此投入?(愛國激情)
指名讀第6自然段。
2.學習第三部分。
角色換位,對話中體會《黃河大合唱》的作用。
現(xiàn)在,我們來到陜北公學禮堂,親眼目睹這一盛況,親耳聆聽這激動人心的樂章。(放一段《黃河大合唱》的片斷。)在抗戰(zhàn)最為艱苦的時候,在日寇燒殺搶掠最為猖獗、慘烈的時候,聽著這《黃河大合唱》,你們有什么感受?(指多名同學回答)
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總結(jié):聽著著激動人心的《黃河大合唱》,無數(shù)民眾拿起武器,沖向抗日的戰(zhàn)場,用鮮血與生命,換來抗日戰(zhàn)爭最后的勝利。同學們,在這篇課文里,作者又是怎樣表現(xiàn)光未然、冼星海的人物品質(zhì)的呢?(在具體事例中展現(xiàn)人物品質(zhì)。)學了課文,你覺得這課的民族魂指的是什么?
《黃河》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7個生字。
。、反復誦讀課文,想象瀑布動人心魄的場面,體會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了解黃河的胸懷、精神和氣概,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黃河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而壺口瀑布又是萬里黃河最壯觀的景象。黃河在這里以雷霆萬鈞之勢,奔騰而來,咆哮而去。你們想不想了解那動人心魄的壯觀場面。那我們就隨著文中的作者到壺口去看一看吧!
二、初讀,讀通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讀書交流:
、 請學生選讀感興趣的段落。
、 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nèi)與同學討論、交流。
三、再讀,感知
談讀書感受: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你的感受是通過課文中的哪些詞句得到的?請再讀讀課文。
四、研讀、感悟
根據(jù)學情隨機反饋。
。薄⑼ㄟ^研讀,感受壺口瀑布那驚天動地的磅礴氣勢:
、 結(jié)合有關語句談理解,講感受。
、 通過電視屏幕放映壺口瀑布奔騰咆哮的壯觀景象,使學生目睹那驚心動魄的壯觀場面,耳聞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⑶ 指導感情朗讀,邊讀邊想象那驚心動魄的場面。
2、通過研讀,體會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 理解六、七自然段中的重點語句。
、 教師介紹材料,幫助學生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感情。
在1938年9月,正當抗日戰(zhàn)爭極其艱苦、中華民族面臨危亡的時候,著名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出隊來到壺口,他的心驟然被奔瀉的瀑布所征服,滔滔的黃河水在詩人心中掀起了萬丈狂瀾,就在這里,他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黃河頌》;氐窖影,冼星海為這首詩譜了曲,杰出的《黃河大合唱》就此誕生了。這首表現(xiàn)了強烈的民族精神的組歌,曾響徹大河上下,它不斷地鼓舞著中華兒女為祖國的尊嚴而浴血奮斗。
、 播放歌曲《黃河大合唱》,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 教師引導:“風在吼,馬在嘯,黃河在咆哮”這雄壯的歌聲唱出了黃河的風采,更唱出了中華民族戰(zhàn)無不勝,奮發(fā)圖強的英雄氣概。
、 說說課文為什么不以“壺口瀑布”為題,而以“黃河魂”為題?
⑹ 有感情地朗讀六、七自然段。
五、延伸拓展
1、教師:黃河水和黃河精神哺育了中華民族。黃河精神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帶領中華民族像長流不息的滔滔黃河,奔向美好的未來。
。、學了本課,你有何感受,寫下來,就是一篇讀后感。
六、布置作業(yè)
1、展示交流你所收集到的有關黃河的資料。
。病⒎e累本課的四字詞語。
【板書設計】
。玻 黃河魂
黃河的象征
壺口瀑布
民族精神的`體現(xiàn)
【教案點評】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想象壺口瀑布那動人心魄的場面,體會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理解壺口瀑布既是黃河的象征,也是中華民族靈魂精魄的集中體現(xiàn)。難點是理解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的意思,體會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學生耳聽、目睹壺口瀑布那動人心魄的壯觀場面,并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從中體會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在讀書、思考、討論、交流中自己解決問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新知。
《黃河》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2、以詩歌關鍵詞分析來深入理解詩歌。
3、體會詩歌蘊含的濃烈的愛國熱情,培養(yǎng)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調(diào)動學生情感,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以詩歌關鍵詞分析來深入理解詩歌。
教學方法:
朗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黃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發(fā)祥地,因此,它的存在已不是一個簡單的地理概念,而是一種象征,民族的象征。每一個看到它的人都會為之動容,它也成為無數(shù)文人騷客筆下的寵兒,古往今來,已有數(shù)不清的作品為我們激情謳歌了黃河母親。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其中的一篇。
二、朗讀詩歌:
1、學生齊讀詩歌:
要求:了解詩歌內(nèi)容,讀準字音,揣摩詩歌要表達的情感。
2、學生各自選取感興趣的部分反復練習朗讀:
要求:讀出感情,語音清晰,準確。
3、指導朗讀:
。1)詩歌分為朗讀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讀時應該注意停頓,以示區(qū)別。
(2)“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币痪淇傤I下文,因此停頓要稍長。后面的四個分句注意重點詞語“掀”“奔”“劈”的重讀,且四句應該越讀越激昂,表現(xiàn)黃河的氣勢。
(3)三個“啊”要讀得深沉,聲音稍稍延長,“黃河”要讀得高昂,表明在歌頌。
。4)最后的兩句“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充滿了戰(zhàn)斗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
三、內(nèi)容研討:
1、這首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是歌頌黃河,在歌頌前對黃河進行了一番描繪。你覺得這些句子表現(xiàn)了黃河的什么特點?
一往無前,無堅不摧
2、歌頌黃河的部分能分為幾個層次?分別是從那些方面進行贊頌的?
以“!黃河!”為標志分為三層,分別從黃河的.歷史貢獻,地理特征,自然特點這三方面歌頌了黃河。
3、歌詞中反復出現(xiàn)的“!黃河!”起了什么樣的作用?
“啊!黃河!”反復出現(xiàn),把歌詞主體部分從“!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到“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fā)揚滋長”分為三個層次,依次是:黃河養(yǎng)育了中華民族,黃河保衛(wèi)了中華民族,黃河還將激勵著中華民族。由實到虛,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步深入。
4、如何理解黃河是“搖籃”,是“屏障”?
把黃河比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較易理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chǎn)生、發(fā)展、壯大,黃河哺育滋養(yǎng)了世代炎黃子孫。把黃河比喻為“民族的屏障”,側(cè)重從黃河對中華民族的保衛(wèi)作用而言。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作為軍事屏障,黃河的偉大堅強精神,更足以成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這是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制勝法寶。
5、結(jié)合時代背景,你認為作者描繪黃河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特點,歌頌它偉大堅強的精神,是要表達什么情感?
作者借歌頌黃河來歌頌中華民族,以激發(fā)中華兒女的愛國豪情,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中國。
四、再次朗讀:
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齊讀詩歌,共同贊頌黃河,贊頌偉大的中華民族。
五、結(jié)束語:
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華民族還沒有強大到無人敢欺凌。美國等一些西方發(fā)達國家仍然在用各種方式來欺負我們。所以,我們今天仍然要以黃河為榜樣,學習它的偉大和堅強,團結(jié)起來,振興中華!為使我們的民族躋身世界強國之林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六、作業(yè):
1、抄寫識記字詞;
2、完成《評價手冊》第6課;
3、預習第7課。
《黃河》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一、知識:
1、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整體把握歌詞主體部分。
二、方法:
反復誦讀、體驗感受、對話交流、探究思考
三、情感:
體會詩歌蘊含的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培養(yǎng)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1、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整體把握歌詞主體部分
教學難點及突破策略:
抓住詩歌的節(jié)奏與感情反復朗讀誦詩歌,體味詩歌濃烈的愛國熱情。
時間安排:
一課時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點燃激情
1、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滾滾東去的黃河見證了古老中國的興衰榮辱,黃河澎湃的驚濤,恢弘的氣勢和那奔騰不息的精神,也激勵著一代代的中華兒女為之拼搏奮斗。在抗日戰(zhàn)爭那段血雨腥風、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邁的黃河贊歌傳遍了大江南北,激勵了眾多愛國志士保家衛(wèi)國的萬丈豪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豪邁的黃河贊歌―――《黃河頌》
2、出示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
3、背景
1938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華北大地。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周恩來代表黨向全國發(fā)出了“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華北,保衛(wèi)全中國”的號召。通過自己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象反映現(xiàn)實斗爭,激發(fā)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是許多進步作家、藝術家的心愿!饵S河大合唱》是著名詩人光未然(張光年)為配合音樂家冼星海創(chuàng)作的大型民族交響樂而寫的組詩,《黃河頌》是著名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的歌詞。
二、閱讀質(zhì)疑 自主探究
1、師范讀,要求學生記準字音,聽出情感。
屏幕展示:
。1)詩歌分為朗讀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讀時應該注意停頓,以示區(qū)別。
(2)“我站在高山之顛,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币痪淇傤I下文,因此停頓要稍長。后面的四個分句注意重點詞語“奔”“劈”的重讀,且四句應該越讀越激昂,表現(xiàn)黃河的氣勢。
(3)三個“啊”要讀得深沉,聲音稍稍延長,“黃河”要讀得高昂,表明在歌頌。
(4)最后的兩句“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充滿了戰(zhàn)斗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
2、檢查字詞
3、自由讀
要求:把握好詩的節(jié)奏和重音,注意對詩人生平和時代背景的把握。
3、展示讀
要求:讀一節(jié)或一句皆可,引導學生進行評價。
4、學生質(zhì)疑,教師整理預設如下:
。1)本課題目是《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
(2)請概括課文分別寫了什么。
(3)在主體部分,作者并沒有一開始就贊頌黃河,而是對黃河作了一番描寫,由哪個字引起?下面從哪些角度寫了黃河?
。4)頌黃河這一環(huán)節(jié)也有明顯的外部標志,這就是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啊,黃河!”以此把內(nèi)容劃為幾部分,主要內(nèi)容各是什么?
三、多元互動 合作探究
通過剛才的朗讀我們已被黃河所感染、所鼓舞,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詩篇,去聆聽黃河的聲音,去感悟中華民族的靈魂!
。1)《黃河頌》由序曲、主體、尾聲三部分組成,序曲展示了黃河的偉大堅強,主體歌頌了黃河的.偉大精神,尾聲號召我們學習黃河的精神。
(2)讓我們聚焦于黃河的主體部分!主要是“頌黃河”,但并不是立即開始歌頌,在“頌”之前有一個蓄勢階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個字來統(tǒng)領,應該是哪個字?(即“望”字。) 繪黃河,繪出了黃河的磅礴氣勢,繪出了黃河的英雄氣魄。 (男同學來讀繪黃河部分,我相信,你們一定能讀出氣勢。)
。3)“頌黃河”這一環(huán)節(jié)也有明顯的外部標志,這就是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啊!黃河!”這句話把內(nèi)容劃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詩人反復吟唱:“啊!黃河!”, 我們應該怎樣來讀出這三個小節(jié)的情感與氣魄呢?(分小組討論,試讀。明確:第一節(jié),舒緩深沉;第二節(jié),堅強有力;第三節(jié),高亢激昂。)
分成三個小組來齊讀這三個小節(jié)。
4、詩歌最后一段聯(lián)系時代背景,我們可以知道作者的寫作目的,就是要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精神,抗日救國。因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中華文化是在黃河流域中產(chǎn)生、發(fā)展起來的,是黃河養(yǎng)育了世代炎黃子孫。所以稱它為“搖籃”。 這是一個喑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表達作者對黃河的贊美之情。詩中類似于此的比喻還有兩個″民族的屏障″″千萬條鐵的臂膀″分別是從黃河的地勢特點和自然特點作喻,肯定了黃河的保衛(wèi)作用和激勵中華民族斗志的作用。
四、訓練檢測 目標探究
1、從以下幾種發(fā)言形式中選擇一種與小組同學交流:
、龠@首詩歌中我最欣賞的是-------
②讀了這首詩歌,讓我最感動的是-------
、圻@首詩歌讓我明白了--------
、茏x了這首詩歌,我有這樣的疑問-----
2、分角色朗讀:
老師讀序曲部分
男生讀繪黃河部分
女生讀頌黃河部分
齊讀尾聲部分
五、遷移運用 拓展探究
欣賞《河大合唱》寫出自己的感悟。
本課知識體系:
1、反復誦讀;2、體味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培養(yǎng)愛國情懷。
板書設計:
黃河頌
光未然
搖籃
頌 屏障 偉大堅強
臂膀
《黃河》教學設計9
【教材簡析】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課文《黃河象》是一篇科學小品文。文章介紹了由骨骼化石安裝起來的黃河象的骨架的形態(tài),及這具大象化石的發(fā)掘過程,并從科學家假想的角度說明了黃河象化石的來歷。文中假想的大象化石的形成故事,想象細致合理,描寫生動形象,讀后可以使我們思接千古,不僅增長關于化石的科學知識,而且激發(fā)起熱愛科學探索的興趣。
【設計理念】
新課程改革特別強調(diào)學生參與,強調(diào)活動,實踐,探究,經(jīng)歷。在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尊重學生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本課教學主要目標并非在于教教材讓學生去弄清一個科學假想故事,接受書本知識,而是以教材作為一種憑借,引領學生通過圖文結(jié)合,發(fā)現(xiàn)化石特點大膽實踐,創(chuàng)編故事--文我比較,產(chǎn)生新的感受--發(fā)展改造原有知識經(jīng)驗的過程,讓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去親歷,去發(fā)現(xiàn),去探究,去完善他們自己的知識建構(gòu)。
【教學目標】
、币越滩臑閼{借,引領學生觀察大象化石,了解發(fā)掘經(jīng)過,在現(xiàn)實基礎上大膽推測,合理想象,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想象能力。
⒉在把自編故事與課文故事對比賞評中,領悟科學假想的一般方法,感受作者的想象合理﹑嚴密,描寫生動形象,培養(yǎng)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㈠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許多同學對現(xiàn)已滅絕的古生物挺感興趣,特別是恐龍,因而對一年前去過的中華恐龍園是念念不忘,說說那次游園最令你難忘的,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ㄔO計意圖:學習興趣是學生的內(nèi)在需要之一,有了興趣,學習就成為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從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切入,又緊接下面環(huán)節(jié)古生物化石及相關知識介紹,激發(fā)學生內(nèi)需。)
、婊Y料交流,豐富感性認識
課前搜集了不少有關化石的圖片和文字資料,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所獲所得。
。ㄔO計意圖:資料搜集交流是開放式教育下對信息處理的一種學習,亦通過感性材料的積淀,豐富對化石這一科學知識的感知,拓展學生視野,培養(yǎng)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欲。)
、鐖D文結(jié)合,發(fā)現(xiàn)化石特點
、庇^察化石圖片。
老師也帶來一張古生物化石的圖片,想看看嗎?(出示)這是陳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大廳里的古代黃河象骨骼的化石,仔細觀察一下。
⒉感知化石特點。
怎么樣,看了有什么感覺,跟大家來說說。
、骋龑ёx文,加深感受。
陳列館旁邊還豎著一展牌,上面寫的正是這具化石的介紹,你們讀讀看,有什么新的.感覺。
、醋x中感悟,感情朗讀,表現(xiàn)化石特點。
指名讀,齊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中感受化石的大和保存完整。
⒌了解發(fā)掘經(jīng)過。
師引述過渡:這具化石在地底下沉睡了200萬年,直到1973年的春天,甘肅省的一些農(nóng)民在黃河邊挖掘沙土,忽然發(fā)現(xiàn)沙土中有一段潔白的象牙,便向當?shù)卣畧蟾,這具化石終于得以重見天日。讓我們再去挖掘現(xiàn)場看看,又了解了哪些情況。自讀課文最后一段。
。私饣鐾磷藙荩耗_踩石頭,斜斜插入土里)
、兑l(fā)生疑。
了解了有關黃河象化石的這么多內(nèi)容,接下去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⒎過渡引導。
我們也來做做小科學家,假想一個有關黃河象來歷的故事,你們說怎么樣。
、柘胂髞須v,自編假想故事
、敝笇Ъ傧搿
、趴茖W假想我們還是第一次。首先讓我們來策劃一下,看這個假想該怎么個想法。
、茖W生討論,引導歸納科學假想的要點:以現(xiàn)實為依據(jù),大膽推測,展開科學合理想象。
、残〗M合作,自編故事。
、辰涣髯跃幑适,學生評議。
評評:①故事創(chuàng)意,②現(xiàn)實為依,③科學合理。
。ㄔO計意圖:學生自己觀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感知化石的特點,自己分析,思考,推斷,自編故事,通過自己親歷、實踐,體驗科學家假想的一般過程,逐步發(fā)展完善了對科學假想的認知。)
㈤賞評課文故事,交流感悟
⒈讀中充分感知課文故事。
⑴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喜歡的段落可以多讀幾遍。
、浦该侄巫x,進一步感知。
。ㄔO計意圖:多層次的讀,充分感知,讓文字內(nèi)容在頭腦中逐漸清晰明朗起來,為后面對文本故事的分析,比較,賞評奠定基礎。)
⒉比較故事,細細品味。
⑴小組學習,把剛才自編的故事和課文故事比一比,誰編得好,好在哪里。
、平涣鞲惺。
、俟适掳l(fā)展的背景環(huán)境:氣候干燥炎熱,動物們干渴難忍,為后文急于喝水,忘了危險埋下伏筆。(細致形象)
、诶舷笙萑胗倌嗟慕(jīng)過,環(huán)環(huán)緊扣,故事想象合理、
③地質(zhì)變化的過程,具有科學性。
。ü膭顚W生有自己的見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可欣賞書本故事的優(yōu)點,亦可評其不足,也應肯定自編故事的獨特創(chuàng)意,細膩周密之處,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待書本)
。ㄔO計意圖:轉(zhuǎn)變學習方式,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賞評文本故事,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zhì)疑,超越,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表達,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辯能力和批判意識。)
、承〗Y(jié)親歷感悟。
說說通過自編科學假想,再與課文故事對比,你們有什么收獲。
。ㄔO計意圖:傳統(tǒng)教學重結(jié)論,而新課程強調(diào)過程,強調(diào)學生探索新知的經(jīng)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起初,學生憑著已有的對科學假想粗淺的認知進行自編故事實踐,再經(jīng)歷生生互評,與文本故事進行比較,分析,選擇,經(jīng)歷了多種觀點的碰撞論爭和比較,不僅探究獲得新知,發(fā)展了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為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創(chuàng)造空間。)
附:板書設計:
個頭大,保存完整
以現(xiàn)實為依據(jù)
腳踩石頭,斜插土里
科學
假想
大膽推測,合理想象
嚴密
科學
細致
《黃河》教學設計10
教材位置
《黃河魂》是小學語文第八冊第六單元第23課,課文在教材中的位置是第118——122頁。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材聯(lián)系
在本組課文里,我們可以領略到黃河的雄偉氣魄。在學習時,要繼續(xù)復習、鞏固前面學到的讀書方法。要多讀、多想、多體會,獲得真切的感受,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
2、反復誦讀課文,想象瀑布動人心魄的場面,體會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黃河的胸懷、精神和氣概,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教學重點
邊讀邊想,體會壺口瀑布驚天動地的場面,從黃河身上汲取營養(yǎng)。
教學難點、關鍵
1、通過學習,了解壺口瀑布的雄偉壯觀,感受祖國母親河——黃河的偉大。
2、通過朗讀,體會課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對祖國山河的贊美。
3、反復體會課文為什么不以“壺口瀑布”為題目?
教、學用具
教師:第四套五十元面額的人民幣、圖片、掛圖、幻燈片、MP3、Powerpoin課件、FLASH課件。
學生:收集有關黃河的資料圖片及有關中華民族抗擊外敵的歷史資料和英雄事跡。
教學思路
激趣
導入新課
朗讀
識瀑布壯美
品讀
悟題目深意
課文分析
第二部分
學情分析
[現(xiàn)階段年齡學生語言表達不夠準確、連貫,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主要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更好地領悟其深刻含義。]
第三部分
學法分析
本課語言文字優(yōu)美,特別適合朗讀。教學中以讀為主,以讀代講。讓學生在反復品讀中感悟文意,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并從中真切領悟題目的深意。
第四部分
教法
1、課前做好較充分的準備。
2、重點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壺口瀑布的壯美。
3、啟發(fā)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培養(yǎng)想象能力,并正確領悟題目深意。
[讓學生去查找資料,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重點應落在“讀”上面,讓學生在讀中感悟。]
第五部分
學法
1、以讀為主,在讀中釋詞,在讀中釋句。
2、在讀中感受壯觀,在讀中領悟題目深意。
第六部分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2分鐘)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黃河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而壺口瀑布又是萬里黃河最壯觀的景象。黃河在這里以雷霆萬鈞之勢,奔騰而來,咆哮而去。你們想了解那動人心魄的壯觀場面嗎?那我們就隨著文中的作者到壺口去看一看吧!
[以問題入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帶著好奇心,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8分鐘)
1、學生自讀課文,將課文讀準、讀通。
2、思考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觀察壺口瀑布的?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安排,達到了三個目的:一、學生整體感知了課文。二、指導了學生讀書的方法。三、提出了問題,讓學生邊讀邊疑邊思,為后文展開想象打下了基礎。]
三、反復誦讀,想象情景(8分鐘)
1、播放《黃河魂》課件讓學生看畫面,聽聲音,感受氣勢磅礴的壺口瀑布。
2、要求學生小聲跟讀,邊讀邊找描寫壺口瀑布壯觀景象的自然段。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遵循主體教育思想,一、充分尊重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選擇能力,讓學生學會選擇;二、抓住“壺口瀑布”讓學生理解具體內(nèi)容,落實基礎知識;三、讓學生在讀中進一步領悟情感。整個環(huán)節(jié)既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思想與傳統(tǒng)語文教育理論的融合,又注重知識、能力和情感的和諧統(tǒng)一。]
四、研讀、賽讀,找壯觀(8分鐘)
l、找自己最感興趣的句子、段落朗讀。
2、推薦選手賽讀。
3、播放《壺口瀑布風景》課件。
4、在讀中深切感悟哪幾自然段是描繪壺口瀑布的`。(第3—5自然段。)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在后面的學習中,我放手讓學生運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學習,真正做到觸類旁通,實現(xiàn)了學法的遷移和能力的培養(yǎng)。]
五、品讀,悟題目(7分鐘)
1、教師范讀第六自然段,引導學生邊聽邊想:作者為什么長時間佇立在壺口瀑布前?
2、齊讀第七自然段。(引導學生領悟這不只是寫壺口瀑布的氣勢,而是寫黃河的精神、黃河人的精神、黃河的靈魂、中華民族的靈魂。)
3、討論課文為什么不以“壺口瀑布”為題目?
[這一環(huán)節(jié)突出“悟”的訓練,讓學生在讀中進一步感悟課文為什么不以“壺口瀑布”為題目?]
六、小結(jié)(2分鐘)
黃河——偉大祖國的母親河,中華民族的象征。她那奔騰向前、不屈不撓的精神正是咱們的民族精神。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為了民族的利益,拋頭顱、灑熱血,在歷史的長河中寫下了不朽的篇章,他們的豪情千秋萬代、流芳百世,他們的精神就像黃河精神一樣:如瀑布一往無前,無堅不摧。
七、延伸拓展(2分鐘)
黃河水和黃河精神哺育了中華民族。黃河精神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帶領中華民族像長流不息的滔滔黃河,奔向美好的未來,但黃河治理勢在必行,你對未來的黃河有何設想?人們又將如何更好地開發(fā)和利用黃河造福子孫后代呢?請同學們查閱資料,融入自己合理的想象,寫一篇以《未來的黃河》為題的想象作文。
[課內(nèi)與課外結(jié)合,教材與生活結(jié)合,也體現(xiàn)了語文綜合課的趨勢。]
八、布置作業(yè)(3分鐘)
1.展示交流所收集到的有關黃河的資料。
2.積累本課的四字詞語。
[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互相交流學習,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熱愛祖國的感情。]
九、板書設計
23、黃河魂
目睹奇觀
震撼、折服
令人
贊美
耳聞轟鳴
感染、激動
十、教學反思
1、要進一步強調(diào)讀,做到讀——悟——再讀——再悟——升華。
2、悟的程度一切由學生讀來決定,決不能由教師包辦。
《黃河》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保衛(wèi)黃河》的相關文化及歷史背景。感受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華兒女奮起殺敵誓死保衛(wèi)祖國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保衛(wèi)黃河》學會用激昂的情緒、鏗鏘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唱出黃河兒女的堅強性格。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作品情感內(nèi)涵,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為中華之崛起而發(fā)奮學習的信念。
教學重點:
調(diào)動學生情緒,激起學生的愛國熱情,積極參與、融入到本課的學習中。指導學生學會用激昂的情緒、鏘鏗有力的聲音演唱《保衛(wèi)黃河》,唱出黃河兒女的堅強性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是誰哺育了我們炎黃子孫嗎?出示中國地圖,圖上重點顯示黃河,那么今天我們就講一個抗日戰(zhàn)爭時期發(fā)生在母親河邊的故事。-----《黃河大合唱》
二、作品簡介
①作者簡介:詞光未然:我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家。
曲冼星海:人民音樂家,廣州番禺人,35年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38年在延安創(chuàng)作大批作品1939年寫下《黃河大合唱》,他的代表作有《救國軍歌》、《到敵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黃河大合唱》、《生產(chǎn)大合唱》, 由于他對發(fā)展我國革命音樂所做的巨大貢獻,贏得了“人民音樂家”的光榮稱號。
、趧(chuàng)作背景: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1939年,當光未然把這部作品交給冼星海時,作曲家非常激動,在抱病期間僅用了6天就使這部光輝的劇作誕生在一個不起眼的簡陋的土窯里。4月在延安初演,引起了巨大反響,很快傳遍了全中國,對當時的抗日戰(zhàn)爭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鄯治鲎髌罚哼@部作品以黃河兩岸人民的英勇斗爭為題材,表現(xiàn)了在抗日戰(zhàn)爭年代里,中國人民的苦難與頑強斗爭。歌頌了偉大的祖國和勤勞勇敢的人民。作品氣勢宏偉,音調(diào)清新、樸實,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時代精神。作品用朗誦作為主線連接起來,它的主題是:抗日救國。
《黃河大合唱》共分一個序曲和八個樂章:《序曲》
第一樂章《黃河船夫曲》(混聲合唱) 它不是一首單純的船夫號子,以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勾畫出船夫們驚濤駭浪的.情景。它表現(xiàn)了團結(jié)一致、齊心協(xié)力的精神,展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和堅強,是一首驚心動魄的戰(zhàn)歌。 第二樂章《黃河頌》(男高音或男中音獨唱)
第三樂章《黃河之水天上來》(配樂詩朗誦,三弦伴奏)
第四樂章《黃水謠》(女聲二部合唱混聲合唱)是一首新型的民謠體歌曲。曲調(diào)寫得十分成功,它深厚寬廣,把作者對勞動生活的熱愛,對祖國大地的深情都盡情地歌唱出來。
第五樂章《河邊對口曲》(男聲二重唱混聲合唱原稿是男聲對唱)
第六樂章《黃河怨》(女高音獨唱)
第七樂章《保衛(wèi)黃河》輪唱
第八樂章《怒吼吧,黃河》(混聲合唱)
是整個大合唱的終曲,它發(fā)出了強大無比的戰(zhàn)斗號角,這段音樂有著寬廣的幅度層次遞進,最后推向高潮,呈現(xiàn)堅忍不拔的樂段中華民族巨人般的形象。
三. 感受音樂,學唱歌曲
1、初聽歌曲《保衛(wèi)黃河》
出示問題:感受歌曲的情緒、演唱形式以及效果?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壯麗情景? 速度風格:中速稍快,進行曲風格。
情緒:明快、躍動、生機勃勃,堅決而振奮。
情景:生動的表現(xiàn)了抗日軍民前赴后繼、英勇戰(zhàn)斗、為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全中國而
奔赴戰(zhàn)場的壯麗情景。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奮起斗爭的英雄形象。 演唱形式:齊唱;輪唱;合唱。
齊唱效果:步調(diào)一致,同心協(xié)力,一致抗戰(zhàn);激勵人們前進;堅強的決心和英雄氣概;
輪唱效果:此起彼伏,一浪推一浪,前赴后繼。
間奏效果:使情緒升華,進一步渲染氣氛、刻畫形象,并為最后的合唱做好了轉(zhuǎn)調(diào)準備。
合唱效果:各種力量匯集起來,奔赴戰(zhàn)場,堅決抗戰(zhàn)。凸顯中國人民誓將侵略者消滅干凈的堅強決心。
2、學唱歌曲
(1)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2)具體處理各樂句演唱情緒。
第一樂句:突出“吼”字和“叫”字,強調(diào)重音。用高亢有力的聲音演唱。 第二樂句:做漸強處理。
第三樂句:解決附點與八分音符的連接及空拍的處理。用輕快有力的聲音歌唱。 第四、第五樂句:用自豪有力的聲音演唱,提醒學生注意“少”字要唱足拍子,并注意換氣。
第六樂句:休止符處聲音要處理的干凈利索,不要拖拍。注意咬字。
第七樂句:用堅定有力的聲音,在逐漸加強的歌聲中以必勝的信念結(jié)束歌曲的演唱。注意最后一個字的演唱要拖足拍子。
。3)有感情的隨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四.課堂總結(jié)
《保衛(wèi)黃河》這部音樂作品激活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記憶。我們是永遠不會忘記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同時也表達了中國人民的心聲,凝聚了中華兒女抗日必勝的決心。
《黃河》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是九義教材小學語文第八冊的略讀課文,課文先寫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的苦難,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但它又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接著,從黃河含沙量的現(xiàn)狀,分析黃河變化的原因;最后寫科學家設計治理黃河的方案。告訴人們要保護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學生了解黃河變化的過程,明確黃河發(fā)生變化的原因及相互之間的關系,科學治理黃河的方案。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獲取、分析、重組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從黃河發(fā)生變化給人類的教訓中受到的啟發(fā),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激發(fā)學生熱愛母親河、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了解黃河變化的過程、原因及治理的方案
教學難點
了解黃河發(fā)生變化的原因,從中受到啟示。
教學媒體與資源選擇
多媒體課件c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了解導讀要求
1、出圖,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幾”字形的河嗎?對,這就是黃河,這是從百度文庫上找到的資料,上互聯(lián)網(wǎng)也是學習的`方法之一。從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那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黃河吧(看視頻)
2、看完剛才的視頻,你們有什么說的?(黃河變了,他是怎樣變化的?)
3、是啊,他是怎樣變化的呢,著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一篇略讀課文。(板書課題)帶著深深的思考讀
4、略讀課文可以圍繞導讀提示來學習,誰來讀讀導讀提示,看看我們要解決哪些問題(出示導讀提示)
5、黃河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對,這是問題1,問題2是?引起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對,這兩個問題正是本課我們要解決的,現(xiàn)在先請同學們帶著這兩個問題輕聲自由地讀課文,要求做到: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詞要多讀兩遍。2、思考黃河的變化及原因,可以用筆在課文里劃出來,留下你思考的痕跡。(學生自由讀文)
二、自讀課文,了解變化
1、老師先考查你們自讀課文的情況,屏幕上有兩組詞語,我先請女生讀左邊的詞語,再請男生讀右邊的詞語。
2、讀完這些詞語,你們有沒有什么發(fā)現(xiàn)?(左邊的詞語描繪的是——,右邊的詞語述說的是——)
3、誰能用這一組詞語來回答黃河發(fā)生了哪些變化這個問題。(黃河變化前————適合————,課件: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變化后山地——————讓老百姓————成了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
再讀這一句:中華民族的搖籃變成了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板書、搖籃、禍河)這就是黃河發(fā)生的變化,第一個問題解決了
三、借助說明方法,了解成因
1、現(xiàn)在我們來解決第二個問題:黃河發(fā)生變化的原因。這在課文第幾自然段(6)
2、誰來說說第一個原因。對,這是自然原因造成水土流失,板書:賀歲土流失
3、第二個原因呢?這是人為原因。這一大串的解說用一幅懸環(huán)圖來表示就更明了了,現(xiàn)在誰能根據(jù)這圖來說原因。(課件)水土流失也更加嚴重了,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結(jié)果黃河流域的生態(tài)越來越差。
4、這一日日、一年年,嚴重的水土流失使黃河泥沙沉積,河床增高,————使他成了一條懸河。(課件)這懸河該怎么理解,這里的懸應該選擇哪個解釋條?我們來看圖片,了解一下懸河是什么樣的,以及它是怎么形成的(課件)
5、懸河帶來的后果是什么,請找出文中的句子
6、大家發(fā)現(xiàn)了嗎,在這段文字中,出現(xiàn)了許多的數(shù)字,你覺得,那個數(shù)字最讓你觸目驚心?蟲這數(shù)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這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
7、在這里還有其他的說明方法嗎?
正是這些說明方法的使用使句子變得更準確、更嚴謹、更生動了,讓我們與黃河走得更近了,再來讀一讀這段話吧
四、拓展延伸,提出治理方案
1、黃河的水患使兩岸老百姓叫苦不迭,為了拯救黃河,我們科學家已經(jīng)為治理黃河設計了方案,這在課文的最后一段,同桌交流,并概括出科學家提出的治理方案。1是2是————那是你提出的建議,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保護黃河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2、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不是我們研究的目的,我們研究的目的是黃河今后將變成怎樣。今天我們就把目光聚焦到我們的身邊,從關心身邊的讓我們那些內(nèi)河開始,來欣賞福州內(nèi)河的風景。(課件)曾經(jīng)它們是這樣————,現(xiàn)在它們變成了這樣————,此時,你有什么想說的——————
3、同學們,我們的福州變美了,課我們的黃河還在嘆息、呻吟,讓我們也為母親河盡一份義務吧,為黃河畫一幅公益宣傳畫,配上文字、標題,呼吁更多的人來關心黃河、保護黃河。
10、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治理
搖籃——————禍河
水土流失
反思: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要重在把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利用方法自學課文。以學生自學為主,課上下來感覺老師說得太多,學生自主體現(xiàn)得還不夠,因此課堂氣氛還不夠活躍。但在詞語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中,利用詞語歸類,學生發(fā)現(xiàn),再利用詞語說黃河變化前后的景象,既讀了詞語,又訓練了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覺得還是比較成功的。
《黃河》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 掌握“巔 、澎湃、狂瀾、屏障、哺育、九曲連環(huán)”等詞語的讀音、詞義、并學會運用。
2、努力培養(yǎng)朗讀、感悟和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3、體味歌詞意境,結(jié)合語言環(huán)境的學習體會語言運用的好處,積累經(jīng)典語言。
4、感受黃河的悠久歷史與波瀾壯闊的形象,理解黃河所凝聚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5、啟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樹立為中華的騰飛而發(fā)憤讀書志向。
6、理解歌詞中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并學習運用到寫作中去。
教學重點:
1、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贊頌黃河,贊頌民族偉大的內(nèi)涵。
2、引導學生美讀詩歌,感受其韻律美、畫面美、修辭美。
教學難點:揣摩意蘊豐富的語句,理解其深刻含義,領會詩歌的內(nèi)涵。
學法指導:
1. 朗讀法。借助錄音媒體,通過語音、聲色、節(jié)奏,使詩歌內(nèi)容立體化、形象化、情境化。引導學生準確安排停頓、處理好重音、調(diào)控好速度、把握好語調(diào),美讀詩歌。通過美讀,使學生耳醉其音 ,心醉其情,入情、入境、會心,感受詩歌的意蘊、情感。
2. 討論點撥法。引導學生抓住全詩的關鍵性語句,理解詩意,體味詩情。
3. 美點尋蹤法。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賞讀,探究詩歌的美點,激活學生的賞析品味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鑒賞的主體。
一、激情導入
設計(一): “一把黃土塑成千萬個你我,靜脈是長城,動脈是黃河。”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明。今天,讓我們聆聽由光未然 作詞、冼星海譜曲的《黃河頌》,感受黃河的英雄氣勢。(多媒體播放黃河的壯闊畫面,錄音機播放歌曲《黃河大合唱》第一、二部)
設計(二):同學們一定非常熟悉《保衛(wèi)黃河》這首歌曲,請文體委員指揮全體同學齊唱《保衛(wèi)黃河》“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學生唱畢)這是《黃河大合唱》的第七部,今天,我們學習《黃河大合唱》的第二部《黃河頌》。(板書課題)
設計(三):毛澤東同志曾說過一句話“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請同學們談談黃河在民族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學生交流完畢后)引出《黃河頌》。
設計(四):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我們的母親河,是我們的民族之魂,是中華兒女的驕傲和自豪。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筆揮灑激情贊美過它;多少仁人志士為它拋頭顱、灑熱血;多少浪跡天涯的游子對它魂牽夢繞。
請看大屏:這就是黃河。
(播放黃河畫面,邊播放教師邊深情朗誦)黃河以其雄渾的氣魄、高遠的形象,入詩、入畫、入曲。人們歌詠她,因為她古老,她孕育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她厚重,本身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還因為她滄桑,她與她的人們一起經(jīng)歷過苦難與抗爭。在上個世紀,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民族危在旦夕,黃河又以她磅礴的力量,激勵她的兒女奔赴抗日前線。那是在1938年9月,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戰(zhàn)演出隊來到了黃河,來到了壺口瀑布,滔滔的黃河水在詩人心中掀起了萬丈狂瀾,他揮筆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黃河頌》。
今天,讓我們吟誦著《黃河頌》,走進詩人光未然那充滿強烈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的心靈世界。
板書課題:黃河頌
二、整體感知
1、關于作者
光未然,原名張光年, 1913 年出生,湖北光化縣人。 1935 年 8 月創(chuàng)作《五月的鮮花》歌詞,以其深懷憂患與憤恨體現(xiàn)濃郁深沉的抒情氣息,廣為傳唱。 1939 年到延安后創(chuàng)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經(jīng)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劇本》《文藝報》《人民文學》主編。
冼星海簡介:(1905~1945)中國作曲家。曾用名黃訓、孔宇。祖籍廣東番禺。1905年6月13日生于澳門,1945年10月30日卒于莫斯科。自幼喜愛音樂。1921年入廣州嶺南大學附中,并參加大學樂隊活動,演奏小提琴和單簧管,還擔任過指揮。1926年到北京,入國立北平藝術專門學校學習小提琴。1928年到上海,入國立音樂院學習小提琴。1929年冬赴法國,在巴黎學習小提琴和作曲理論,先后從師奧別多菲爾、丹第、加隆等。1935年春考入巴黎音樂學院杜卡教授的高級作曲班。這期間創(chuàng)作了女高音獨唱、單簧管與鋼琴《風》和《d小調(diào)小提琴奏鳴曲》。1935年秋回國后,在上海、武漢等地投身于抗日救亡運動。創(chuàng)作有《救國軍歌》、《夜半歌聲》、《到敵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歌曲。1938年到延安,任教于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創(chuàng)作有《黃河大合唱》、《生產(chǎn)大合唱》等。1940年被派往蘇聯(lián)工作學習。這期間創(chuàng)作完成有《民族解放交響曲》、《神圣之戰(zhàn)交響曲》、《滿江紅》、《中國狂想曲》等多部管弦樂和一些聲樂、器樂作品。冼星海的音樂作品富于藝術性、民族性和時代感,一些作品如《黃河大合唱》等,已經(jīng)成為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發(fā)展的里程碑。在蘇聯(lián)病逝后,毛澤東曾為他題寫悼詞:“為人民的音樂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2.聽讀,感知
《黃河大合唱》是著名詩人光未然(張光年)為配合音樂家冼星海創(chuàng)作的大型民族交響樂而寫的組詩。1938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華北大地。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通過自己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象反映現(xiàn)實斗爭,激發(fā)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是許多進步作家、藝術家的心愿。詩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經(jīng)創(chuàng)作出歌詞《五月的鮮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鮮花掩蓋著志士的鮮血。/為了挽救這垂危的民族,/他們曾頑強地抗戰(zhàn)不歇。……”歌詞經(jīng)譜曲后廣為傳唱。1939年詩人到延安后,又創(chuàng)作了篇幅與規(guī)模更大的組詩《黃河大合唱》!饵S河大合唱》共有八個樂章,分別是:《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wèi)黃河》《怒吼吧,黃河》。詩中雄奇的想像與現(xiàn)實圖景交織在一起,組成一幅壯闊的歷史畫卷,歌唱苦難與抗爭,刻畫黃河的形象,反映中華民族英雄兒女抗戰(zhàn)的真實場面。冼星海稱贊它“充滿美,充滿寫實、憤恨、悲壯的情緒,使一般沒有渡過黃河的人和到過黃河的人都有一種同感。在歌詞本身已盡量描寫出數(shù)千年來的偉大黃河的歷史了”。
《黃河頌》在體裁上是一首頌詩,著眼于“歌頌”,在結(jié)構(gòu)上與組詩第一章《黃河船夫曲》是緊密相承的。《黃河船夫曲》描寫:“烏云滿天,驚濤拍岸,黃河的船夫,在暴風雨中搏戰(zhàn),經(jīng)過千辛萬苦終于到達了彼岸。這象征著我們偉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驚濤駭浪般的重重困難,終于取得輝煌的勝利。”于是在第二章《黃河頌》中,詩人作為時代的歌手出現(xiàn),他站在高山之巔,代表祖國英勇的兒女,向著黃河唱出了頌歌。他歌頌黃河氣勢宏偉,源遠流長,并且要學習它的榜樣,像它一樣的偉大堅強。
3、教師提示學生注意以下加點字的讀音,多媒體顯示:
濁 流(zhuó) 狂 瀾 (lán) 山 巔 (di。睿 屏 障 (zhànɡ)
澎 湃 (pài) 哺 育(bǔ) 九 曲 連環(huán)(qū)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擊,比喻聲勢浩大。
狂瀾:巨大的波浪,比喻猛烈的氣勢。
宛轉(zhuǎn):輾轉(zhuǎn),經(jīng)過許多地方。
哺育:比喻培養(yǎng)。
一瀉千萬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4、教師指定朗讀水平較好的同學配樂朗讀,學生聽讀,注意停頓、重音、速度、語調(diào)的處理。
(1)詩分為朗讀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讀時應該注意停頓以示區(qū)別。
。2)“我站在高山之巔,望……”總領下文,形成氣勢,停頓要稍長一些。后面的四個分句注意重點詞語“奔”“劈”的重讀,且四句應越讀越激昂,表現(xiàn)黃河的氣勢。
。3)“!黃河!”重復三次,三個“啊”要讀得深沉,聲音要延長,“黃河”要讀得高昂,表明在歌頌。 (反復呼告,文章結(jié)構(gòu),感情線索)
(4)最后兩句“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充滿戰(zhàn)斗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
。5)全詩應讀出國難當頭,中華民族正處于危機之中的悲壯情懷,讀出熱血沸騰、壯懷激越的情感。
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zhuǎn),結(jié)成/九曲連環(huán);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fā)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邊/扮演!!黃河!你是/偉大堅強
像一個巨人/出現(xiàn)在/亞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體魄 筑成/我們民族的/屏障。。↑S河!你/一瀉萬丈,浩浩蕩蕩,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fā)揚滋長!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第一節(jié)是朗誦詞,朗誦詞提綱挈領地概括出黃河的性格,引出下面的唱詞。第二節(jié)是歌詞。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稱讀者為“朋友”,開宗明義地說出了要“歌頌黃河”的主題。
第二節(jié)是全詩的主體部分,為了表現(xiàn)頌歌的氣勢,“由男高音獨唱,歌帶悲壯,在伴奏中可以聽出黃河奔流的力量”(冼星!段以鯓訉憽袋S河〉》)。第二節(jié)歌詞的內(nèi)容層次比較分明,并且有明顯的關鍵詞語可作為思路梳理的依據(jù)。首先,是“望黃河滾滾”的“望”字,一直統(tǒng)領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而這所“望”的內(nèi)容,既有寫實的成分,也有雄奇瑰麗的想像,條理清楚,章法謹嚴:先是近鏡頭特寫──“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再是俯瞰全景式的總寫──“濁流宛轉(zhuǎn),/結(jié)成九曲連環(huán)”;然后是縱向描寫黃河的流向──“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最后橫向展開到黃河流域兩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接著,開始贊頌黃河對于中華民族的偉大貢獻,進入“頌”的階段!鞍!黃河!”反復出現(xiàn),把從“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到“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fā)揚滋長”分為三個層次,歌頌黃河養(yǎng)育了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歷史貢獻;像一道天然屏障保衛(wèi)著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地理優(yōu)勢;最后由實到虛,歌頌黃河流域?qū)拸V,澤被眾生,并且代表中華兒女發(fā)出要向它學習的誓言。
5.深情地讀
一讀:讀出節(jié)奏與重音,把握好語速和語調(diào)。
二讀:有感情的朗誦,把握詩的內(nèi)容,領悟詩的意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讀:小組之間相互交流,讓小組的其他同學給提出指導性的意見。
四讀:小組推薦代表全班交流(每人只讀一個方面的內(nèi)容),看看誰最有感染力。(也可以男女之間合作朗誦)
教師總結(jié):詩歌著眼于“歌頌”,詩人作為時代的歌手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他站在高山之巔,代表祖國的英雄兒女,向著黃河唱出了氣勢恢宏的頌歌。
三、課堂探究
6.細細地品
。ㄒ唬┳灾魈骄浚
朗誦詩歌,我們除了要讀出氣勢,讀出詩人要表達的感情,還要更深刻地領會詩的內(nèi)涵。下面先給大家?guī)追昼姇r間認真思考,通過誦讀詩歌:①你讀懂了什么?②你還有哪些疑問?
大屏顯示探究導引:
、俦菊n的題目是《黃河頌》,其中哪個字是關鍵,也是題眼?(頌)
詩人在歌頌黃河之前,對黃河作了一番描繪,這些句子表現(xiàn)了黃河的什么特點?
詩人在歌頌黃河之前,對黃河作了一番描繪,即“望黃河滾滾”所統(tǒng)領的四句。先是近鏡頭特寫——“驚濤澎湃 / 掀起萬丈狂瀾”,再是俯瞰全景式 的.總寫 ——“濁流宛轉(zhuǎn) / 結(jié)成九曲回環(huán)”,然后是縱向描寫黃河的流向——“從昆侖山下 / 奔向黃海之邊”,最后橫向展開到黃河流域兩岸——“把中原大地 / 劈成南北兩面”。
這些句子表現(xiàn)了黃河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特點。
②這首歌詞的一、三兩節(jié)很顯然是首尾呼應,但這兩段文字著眼點完全相同嗎?(第一節(jié)重點落在“黃河”上,第三節(jié)重點落在“中華兒女”上。)
、陂_頭點題后,作者并沒有直接去頌而是在描寫黃河,如果在文中找一個字來統(tǒng)領,應該是哪個字?(望)
“望黃河”這個層次中,詩人望黃河的視角有哪些?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遠鏡頭——近鏡頭——俯瞰——縱向——橫向
遠近結(jié)合,縱橫交錯,構(gòu)成了一幅雄渾開闊、氣勢磅礴、一往無前、勢不可擋、堅不可摧的黃河立體畫卷。
③歌詞中 “。↑S河!”出現(xiàn)了幾次?起了什么作用?
“啊!黃河!”反復出現(xiàn),把歌詞主體部分從“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到“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fā)揚滋長”分為三個層次,依次是:黃河養(yǎng)育了中華民族,黃河保衛(wèi)了中華民族,黃河還將激勵著中華民族勇往直前。由實到虛,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步深入。有利于直抒胸臆,直截了當?shù)乇磉_對黃河的禮贊之情。簡而言之:加強了抒情語氣,又體現(xiàn)了詩歌的內(nèi)容層次。
。ㄟ@個問題學生概括難度較大,教師可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黃河的自然特點、地理特征、黃河在歷史上對中華民族的貢獻,黃河已成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等等。自然特點:氣勢磅礴、驚濤澎湃、萬丈狂瀾。地理環(huán)境:九曲連環(huán)、綿延萬里。歷史貢獻:文化搖籃、英雄輩出、民族屏障。)
、茉娙藦哪男┓矫尜澝懒它S河的英雄氣魄?他借黃河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堅毅執(zhí)著的流向,洶涌澎湃、一瀉千里的氣勢,百折不回的韌性,橫斷南北的氣概……表達了強烈的民族感情:為擁有黃河而驕傲,為自己是黃河哺育下的中華兒女而自豪。
歌詞中說黃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劈”字用的很好,你認為好在哪里?
擬人,剛健有力地寫出了黃河的氣勢。
⑤如何理解黃河是“搖籃”,是“屏障”?(暗喻)
把黃河比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較易理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chǎn)生、發(fā)展、壯大,黃河哺育滋養(yǎng)了世代炎黃子孫。把黃河比喻為“民族的屏障”,側(cè)重從黃河對中華民族的保衛(wèi)作用而言。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作為軍事屏障,黃河的偉大堅強精神,更足以成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這是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制勝法寶。
⑥如何理解黃河“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對黃河“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一句,首先應該明確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從全句看,這是一個比喻句,把黃河比喻為一個巨人,黃河主流是巨人的軀干,黃河流域中的無數(shù)條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萬條“鐵的臂膀”。其次,應該和上文結(jié)合起來理解,如此巨人,“一瀉萬丈,/浩浩蕩蕩”體現(xiàn)了氣勢磅礴、勇不可擋的氣度和力量,正足以激發(fā)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咚韪桧烖S河表達了什么感情?
詩人借歌頌黃河歌頌我們的民族,激發(fā)廣大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勇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中國。
⑧作者心目中的黃河象征什么?具有什么精神?(略)
“它表現(xiàn)出我們的民族精神!眻皂g頑強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大意正確即可)。
、崛绾伟盐铡饵S河頌》語言上的特點?
這首歌詞寫得明快雄健,節(jié)奏鮮明,音節(jié)洪亮。以短句為主,兼以長句。長短結(jié)合,自由奔放并且錯落整齊。在韻腳上,隔二三句押韻,形成了自然和諧的韻律。同時,十分注意刻畫黃河形象,注意營造歌詞的畫面之美:“黃河滾滾”“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zhuǎn),/結(jié)成九曲連環(huán)”等句,在讀者面前展開一幅宏大的波瀾壯闊的雄偉圖畫!
⑩在我們學過的詩歌中,有些詩直白抒情,風格豪邁,有些詩則委婉含蓄。你認為這首詩屬于哪一種?為什么?你還能從學過的詩歌中再舉出一兩例嗎?
本題旨在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和體會詩歌的兩種美學風格──崇高與優(yōu)美。但在教學實際中,不必過分在術語上糾纏,應通過對具體作品的感知來把握這兩類詩的特征。
本詩屬于直白抒情、風格豪邁類,因為詩歌以明朗的語言塑造了黃河奔騰不息、氣勢宏偉的形象,并且多處以“啊,黃河……”這樣的句式直接抒發(fā)了熱愛黃河的感情,充滿雄渾豪邁之美。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等詩詞屬于這類風格;上學期學過的何其芳的《秋天》、郭沫若的《靜夜》則屬于委婉含蓄的詩。
(二)合作探究:
將你的探究結(jié)果在小組上進行交流,并將你所不懂的問題或在自主過程中的其它質(zhì)疑提出來,與小組同學共同探究。
7.品讀詩歌,賞析詩歌的美
教師以記者的身份采訪學生,要求學生以“我欣賞這首詩的 ___________ ,因為 ___________ ”的句式說話。
《黃河》教學設計14
一、 目的要求
1.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黃河文化的情感,關注母親河的現(xiàn)狀,樹立環(huán)保意識。
2.結(jié)合初一學生的特點,將環(huán)保意識在實際行動中表現(xiàn)出來。
3.嘗試讓學生從生活中,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自主搜集黃河文化資料,并與同學合作制成Power Point演示文稿,配合活動在課上展示。
二、 主要方法:
談話法、表演法。
三、 會前準備:
1. 兩位主持人做好組織準備工作。
2. 提前四周讓學生從書報、影視、網(wǎng)絡多種渠道查找,收集與黃河文化有關的資料。
3. 以小組為單位,由組長負責,共同制成一個Power Point演示文稿。
4. 五位同學準備一個“專題新聞”(綜述篇)
5. 六位同學準備一個配樂朗誦“黃河之水天上來”(綜述篇)
6. 準備一個有獎問答(有關黃河的詩句)
7. 八位同學準備一個小品“壺口之旅”(風景篇)
8. 十位同學準備一個小品“道德法庭”(憂思篇)
9. 八位同學準備一個小品“與黃河的較量”(憂思篇)
10. 十位同學準備一個綜合劇“黃河幻想”(治理篇)
11. 大合唱《保衛(wèi)黃河》
四、 班會過程:
、乓裕褐鞒秩俗晕医榻B,致歡迎辭,明確班會主題(保護黃河)
、朴芯湓姡狐S河之水天上來?纱蠹抑肋@是不可能的,接下來請看我們的記者從黃河源頭發(fā)來的報道。多媒體配合展示。
、亲鳛閷n}新聞片尾節(jié)目詩朗誦“黃河之水天上來”。
、扔螒颍狐S河的.詩句。
、牲S河三日游為世界游客中意,看,又是一批……請欣賞小品《壺口之旅》
、庶S河變了,變得遍體鱗傷,黃河母親把人類告上了法庭。
、诵∑罚骸芭c黃河的較量”
、涛覀?nèi)祟愑X醒了,你看杜博士的黃河大會。請欣賞綜合劇《黃河幻想》
、妥詈笞屛覀儜阎缇吹男那楦叱氨Pl(wèi)黃河”。
《黃河》教學設計15
這是本學期最后一篇課文,雖然篇幅長,但內(nèi)容易懂,學生學習時可運用前面學到的閱讀方法,使已有的語文能力得到鞏固和提高,并從黃河變化這件事受到啟示,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1、教學目標
修訂后的《大綱》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洞缶V》同時也指出,語文教學要注意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lián)系,因而根據(jù)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大綱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認知目標
、倭私恻S河的變化和黃河變化的原因。
②了解治理黃河的關鍵是管住泥沙。
能力目標
、偻ㄟ^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理解能力。
、谕ㄟ^閱讀后聯(lián)系實際談體會,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劾糜懻搶W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情感目標
通過文字、圖片、聲音、電影等各種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從黃河變化這件事中得到啟示,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2、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課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黃河變化的原因及科學治理黃河的方案。難點是理解“河道、河床、懸河、水土流失”等詞語,弄清黃河變化的兩個原因的相互聯(lián)系。
二、設計意圖
傳統(tǒng)的教學結(jié)構(gòu),局限于實現(xiàn)引導學生理解教材,掌握和鞏固知識的近期目標,而以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為主題的現(xiàn)代教學結(jié)構(gòu)的目的,在有效地實現(xiàn)此種近期目標的同時,更追求培養(yǎng)學生探索、創(chuàng)造精神、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開發(fā)學生潛在的智能,增進民主和競爭意識的遠期教學目標,實現(xiàn)知識教育和發(fā)展教育的雙重價值。為此,本課教學主要采用“以學定教”的課堂結(jié)構(gòu),并輔以“情境教學法”。
“以學定教”的課堂結(jié)構(gòu)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并強調(diào)語文學習是個性化的行為。因此,課堂教學要以學生自我活動為中心,力求引導各層面的學生根據(jù)自己知識的“空白”提出疑問,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積累參與討論、交流、歸納、激活學生的內(nèi)在動因,挖掘?qū)W生的'學習潛能。教師變繁瑣的“講”和“問”為適時的“啟”和“導”,變牽著學生走為服務于學生;學生變被動的“聽”和“答”為主動的“說”和“思”,變少數(shù)人的發(fā)言表演為人人參與的主動學習;教學變師生間的單向交流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
三、教學程序
(一)觀看電影,引入課題
在我國南方的學生對黃河雖有所了解,卻未親眼目睹過,難以想象黃河變化后的兇猛暴烈,為此,我在導入課題時,先播放一段電影,讓學生增強對黃河的感性認識,體會到河水在河床中是那樣的放蕩不羈,要是缺口,后果難以想象。
(二)學生簡要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黃河的知識。
(三)引導學生根據(jù)課題提問。
課題本身就是一個問題,因此可利用它來鼓勵學生質(zhì)疑,讓學生說說想了解什么。
(四)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自讀課文。
(五)學生匯報讀書所得。
1、學生匯報時要說明自己讀懂了什么,是從文章中哪里讀到的,用文章中的語句加以說明。
2、師生評議或補充。
(六)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將問題投影到大屏幕,并以這些問題組織教學。
1、對于難懂的詞語,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利用圖片或電影幫助學習理解。
2、對于綜合性較強問題,如黃河變化的兩個原因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可先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讓每組學生派一名代表發(fā)言,教師再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讓學生加深理解。
3、在學生對黃河變化原因有了深刻的認識后,教師順水推舟,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科學家的治理方案怎么樣?”
(七)總結(jié)延伸
1、我們從黃河的變化中應吸取怎樣的教訓?
引導學生回顧九八年長江、嫩江、松花江特大洪災造成的危害。
2、你讀了這篇文章后想說些什么,又想做些什么?
引導學生談體會,讓學生各抒已見,激起學生把環(huán)保意識化為具體行為,使課內(nèi)學習向課外實踐自然延伸。
【《黃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黃河》教學設計03-19
《黃河是變化》教學設計05-16
《黃河象》教學設計05-10
《黃河的主人》教學設計03-07
《黃河主人》教學設計04-08
《怒吼吧黃河》教學設計04-26
蘇教版《黃河主人》教學設計04-09
《黃河,母親河》教學設計07-02
《黃河的主人》教學設計6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