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熱門】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zhàn),是時候開始制定計劃了。那么計劃怎么擬定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1
一、學生情況分析
我班共有學生59人,其中女生23人,男生36人。本班學生學習努力,進取心強。本學期我班基本目標是:建立一支有進取心、能力較強班干部伍,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學習目,形成良好學習風氣;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規(guī)范,弘揚正氣,逐步形成守紀、進取、勤奮班風。
二、指導思想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下冊》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決定》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jù)編寫。本冊教科書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從選文到練習設計,從編排結構到呈現(xiàn)方式,有不少新突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積累情況,更要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增強語文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教材后面還編排8篇選讀課文。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第二組和第五組各安排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附錄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會認字200個;生字表(二、,要求會寫字300;詞語表詞語325個。教材共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美好;愛護周圍環(huán)境,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豐富多彩兒童生活;可貴親情、友情;神奇科技世界;國際理解和友好;神話故事、傳說。每個專題人文內(nèi)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xiàn)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
本冊要求認200個字、寫300個字。本冊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nèi)容。
2、結合專題繼續(xù)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xiàn)課程標準倡導理念和目標。
3、大量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加貼近兒童生活。
4、著力改進課文和課后練習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zhuǎn)變。
5、保持“語文園地”框架結構,加強內(nèi)容整合和創(chuàng)新
6、完善圖像系統(tǒng),注重圖文并茂。
四、學習目標
1、在語文學習中,體現(xiàn)8個專題思想。
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200個字,會寫1600個字。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獨立識字能力。繼續(xù)練習用鋼筆書寫,用毛筆仿影。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xù)學習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意思,繼續(xù)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思想感情。
8、繼續(xù)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誦讀優(yōu)秀詩文,練習復述課文。
10、繼續(xù)培養(yǎng)讀書看報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11、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快樂。
12、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地方向人請教,就不理解意見與人商討。繼續(xù)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
13、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觀察所得。
五、教學措施
1、嚴格要求學生,持之以恒地堅持下來,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
2、注意把握教材之間聯(lián)系,把教材與學生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資源。
4、注重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及寫話能力培養(yǎng)。
六、課題研究方向:
繼續(xù)進行作文片斷練習。
七、增優(yōu)補差
為優(yōu)等生多創(chuàng)造機會,鍛煉他們心理素質(zhì)與創(chuàng)新能力,對差生加強學習習慣培養(yǎng)及基礎知識學習
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2
一、工作目標
在新學期里,教師通過自己的備課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及各種有效的基礎練習,力爭全班同學的語文成績在原來的基礎上有進步。本學期繼續(xù)抓閱讀能力。
二、教學措施
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1、朗讀,讀出句子的語氣
讀準字音,不添字漏字,不唱讀頓讀,按標點停頓,不讀破句,讓學生根據(jù)提示自己找到有關句子,體會這些語句所表達的意思,在此基礎上讀出句子的語氣。
2、邊默讀,邊思考的習慣
3、讀懂每一節(jié)的意思
讓學生了解節(jié)中句和句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初步接觸并列等結構的自然段段式,懂得概括節(jié)意的方法。
4、詳細復述課文
要求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或用課文的主要語句,把課文內(nèi)容敘述出來,它是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一種反映。
做到在理清文章層次的'基礎上,按段意、提綱或根據(jù)重點詞語進行詳細復述,要求逐步提高。
三、閱讀活動
1、開展閱讀活動,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注重指導學生閱讀方法,以一篇帶多篇,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擴大閱讀面。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部分課文或片斷文章,背默課內(nèi)外古詩,摘抄優(yōu)美篇段,以小組為單位,人人過關。
3、指導學生多看課外書,每周一篇周練,好的文章在課間來朗讀,小組交流,打印好貼在“閱讀天地”欄里。
4、開展各種讀書競賽,評比活動。如“一分鐘演講”,“閱讀感想”,把讀書、演講、作文融為一體,學用結合,學以致用。
我班的語文成績,我只教了一學期,有了很大的進步,我想通過這學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使他們的語文成績有更大的進步!
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2
一、學生情況分析
我班共有學生人,其中女生人,男生人。本班學生學習努力,進取心強。本學期我班的基本目標是:建立一支有進取心、能力較強的班干部隊伍;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逐步形成守紀、進取、勤奮的班風。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教材后面還編排8篇選讀課文。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第二組和第五組各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附錄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會認的字200個;生字表(二),要求會寫的字300;詞語表的詞語325個。教材共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愛護周圍環(huán)境,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可貴的親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國際理解和友好;神話故事、傳說。每個專題人文內(nèi)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xiàn)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
本冊要求認200個字、寫300個字。本冊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nèi)容。
2、結合專題繼續(xù)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xiàn)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和目標。
3、大量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加貼近兒童生活。
4、著力改進課文和課后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
5、保持“語文園地”的框架結構,加強內(nèi)容的整合和創(chuàng)新。
6、完善圖像系統(tǒng),注重圖文并茂。
三、學習目標
1.在語文學習中,體現(xiàn)8個專題的思想。
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200個字,會寫1600個字。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繼續(xù)練習用鋼筆書寫。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xù)學習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繼續(xù)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繼續(xù)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誦讀優(yōu)秀詩文,練習復述課文。
10.繼續(xù)培養(yǎng)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11.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理解的意見與人商討。繼續(xù)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
13.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四、教學措施
1、嚴格要求學生,持之以恒地堅持下來,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3
一、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每個單元包括導讀、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教材繼續(xù)以專題組織單元,設計了8個專題。
它們依次是:神奇美麗的大自然、觀察與發(fā)現(xiàn)、國際理解和友好、作家筆下的動物、神奇的科技世界、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人間真情、民間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
二、學生情況的分析
三年級共有90名學生,從上學期的學習情況來看,三分之二的學生較聰明,能夠較好的接受新知識,作業(yè)能認真完成,有一定的互相競爭意識。但是個別同學基礎差,沒有很好的學習習慣,如:做事情太拖拉,上課思想不夠集中,作業(yè)不能自覺完成,學習積極性不夠,跟不上全班步伐等。這也是學生中存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
由于存在學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維發(fā)展不一致,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三、教學及心育目標
1、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觀察生活,體驗發(fā)現(xiàn)的快樂;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體會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體會作者對動物的喜愛與贊美之情;留心科學技術的最新發(fā)展,增強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意識;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感受中華文化的魄力;感受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的美好情感;閱讀神話、寓言故事和民間傳說,了解傳統(tǒng)文化,豐富想象能力。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善于思考、有所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
2、認識260個字,會寫314個字。累計認識2404個字,會寫1802個字。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積雪練習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xù)學習默讀,學習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開始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誦讀優(yōu)秀詩文,練習復述課文。
10、初步培養(yǎng)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學生交流圖書資料。
11、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理解的意見與人商討。繼續(xù)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
13、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四、教學措施
1、要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2、要重視對學生讀書的指導;
3、要重視閱讀與習作的有機結合,正確處理讀與寫的關系,打好學生習作起步階段的基礎;
4、要重視發(fā)揮與課文配套的教學輔導用書,教具,學具的作用;
5、要妥善安排教學時間;
五、教學中應注意問題
1、關于識字、寫字教學
應鼓勵學生通過語文課本以外的其他渠道,增加識字量。鼓勵學生之間交流識字的方法經(jīng)驗和感受,初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識字能力。繼續(xù)加強寫字教學的指導。
2、關于閱讀教學。
精讀課文的教學,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己閱讀感悟的過程。應繼續(xù)加強詞句訓練。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逐步培養(yǎng)學生默讀的能力。給每個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質(zhì)疑問難,并展開合作學習,并組織好全班交流。
3、關于口語交際教學。
要從啟發(fā)興趣、激發(fā)交際的欲望入手,使學生明確圍繞什么話題交流、討論或辯論。注意全員參與,引導學生自我進行評價,要放手讓學生進行交際實踐,不做過多的指點。
4、關于習作教學。
本冊習作練習主要是寫學生實際生活中看到的,聽到,想到的`。在指導中一定要讓學生如實表達,事實是什么樣的,就寫成什么樣,不要寫走樣。
注重培養(yǎng)學生再現(xiàn)生活的能力,練就表達的基本功。注意培養(yǎng)學生習作的興趣,讓他們樂于表達。加強習作與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聯(lián)系。重視習作中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3
教學目標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了解祖國壯麗的山河、富饒的物產(chǎn),培養(yǎng)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0xx個字,會寫1300個字。
3、會使用字典,學習使用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開始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5、繼續(xù)學習默讀,學習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誼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初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8、開始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精彩句段,背誦優(yōu)秀詩文10篇,練習復述課文。
10、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的寫出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他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學情分析本班共有68人,學生他們喜歡語文,上課積極認真,課外閱讀興致很高,字也寫得不錯。但亦有個別學習能力較弱的同學上課不自覺,作業(yè)潦草,掌握知識與別人距離較大,這學期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加強優(yōu)差生的輔導,調(diào)動每一個孩子的語文興趣,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
教學措施
(一)、精讀課文的教學
1.繼續(xù)重視字的教學。識字仍然是三年級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要堅持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完成識字任務。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查字典,自學生字,具有初步的識字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認認真真地寫字,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除了在課堂教學中注意識字和寫字的聯(lián)系外,還要靠經(jīng)常不斷地練習提高寫字的技能。鋼筆字逐步做到寫得正確、端正、整潔,行款符合要求;用毛筆寫字能正確地執(zhí)筆、運筆,寫得端正、紙面干凈。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不斷提高寫字質(zhì)量。
2.繼續(xù)加強詞句訓練。詞句訓練是整個小學階段的一個教學重點。進一步加強詞句訓練,更是本冊閱讀教學的重點。中年級的詞句訓練可從以下幾點進行:一是對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要避免以詞解詞,要鼓勵學生結合語言環(huán)境、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或查字典理解詞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勵學生摘抄好詞佳句,加強語言的積累;三要重視詞句的運用,加強說、寫之間的聯(lián)系。
3.語文園地的教學。語文園地重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提出問題,發(fā)表個人的感受和見解。學習表達相結合,培養(yǎng)整體把握和綜合運用的能力。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努力體現(xiàn)讓學生自主選擇,主動積累。
4.要加強朗讀、默讀訓練。朗讀是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閱讀基本功,課上一定要有瑯瑯的讀書聲。要多讀少講,把更多的時間用于朗讀;指導朗讀,不單純從朗讀技巧上指導,重在引導學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讀表達出思想感情。默讀也是重要的閱讀基本功,要指導學生學會一邊讀,一邊想,在獨立閱讀和思考中培養(yǎng)閱讀能力。
。ǘ┞宰x課文的教學:略讀課文的教學,著重指導學生把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讀書方法用于閱讀實踐。教學略讀課文,教師更應該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要圍繞課文的重點、難點,憑借課文前的“閱讀提示”,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討論,不要把略讀課文上成精讀課文。
(三)、口語交際的教學:明確教學要求,培養(yǎng)他們交際的能力,創(chuàng)設情境,讓他們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讓學生大膽交流,勇于發(fā)表觀點、見解,全員參與,共同評價并為他們的寫作下鋪墊。
。ㄋ模⒘曌鹘虒W:重視培養(yǎng)習作興趣,使學生樂于表達,加強習作與閱讀,口語焦急、綜合性學習的聯(lián)系,多給他們提供說的機會,寫的機會,多鼓勵多表揚。
實踐活動:語文實踐活動要能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培養(yǎng)團結合作的精神,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語文實踐活動是課內(nèi)語文學習的擴展,是語文能力的綜合運用。要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各種語文教育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授課進度安排
周次教學內(nèi)容
1)大海的歌、帽子和鳥窩
2)吹泡泡、沙灘上的童話、百花園一
3)山雀、蝸牛
4)寓言兩則、好伙伴、百花園二
5)電腦棋手、走馬燈的奧秘
6)國慶放假
7)孩子考科學家、空氣在哪里、百花園三
8)古詩兩首、廬山的云霧
9)錫林郭勒大草原、趙州橋、百花四
10)七顆鉆石平分生命
11)傾斜的傘、一顆小豌豆、百花園五
12)群眾也在淋雨、珍貴的教科書
13)神童的秘訣、說話算數(shù)、百花園六
14)古詩兩首,父親、樹林和鳥
15)一個小山村的故事、南極,一片凈土
16)百花園七、炎帝創(chuàng)市、年的來歷
17)阿凡提的故事、哪吒鬧海
18)百花園八、復習
19)期末復習
20)期末復習
21、22)期末復習、考試
23)期末工作
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4
經(jīng)過三上學期的學習,班上的學習風氣已基本形成。課堂上,學生大都能夠?qū)P穆犞v,積極發(fā)言,按時完成作業(yè)。一部分孩子上課發(fā)言很積極學習踏實認真穩(wěn)定,且語言表達能力朗讀能力寫作能力發(fā)展全面。另外也有一部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很強,課堂活躍,對什么都充滿好奇,但由于基礎較差書寫馬虎導致成績不夠理想還有待提高。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安排課文28篇,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nèi)容,共分八個單元。分別是“感受多彩春天” “品味經(jīng)典寓言” “體會傳統(tǒng)文化” “關注出色發(fā)明”“發(fā)揮無限想象” “追憶幸福童年” “探究自然奧秘” “游覽童話王國”。一共選編了28篇課文,其中22篇為精讀課文,6篇為略讀課文。課文語言規(guī)范,符合三年級學生認知特點。體裁多種多樣,內(nèi)容生動,趣味性強,既體現(xiàn)了鮮亮的時代特色,也弘揚了中華優(yōu)良傳統(tǒng),激發(fā)學生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情,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發(fā)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罢Z文園地”包括五個欄目: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寫話展示臺我愛閱讀。
二、教學目標
識認字250個,寫字250個。
掌握字的間架結構和書寫規(guī)則。
繼續(xù)培養(yǎng)閱讀的愛好,培養(yǎng)經(jīng)常閱讀的習慣。在“自檢”中,學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閱讀體會。
通過“語文園地”中設計的'活動,創(chuàng)設寫話的情境,使學生愿意寫,有東西可寫。
三、教學措施
繼續(xù)重視字的教學。識字仍然是三年級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堅持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完成識字任務。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習慣。
激勵學生累積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出色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生活材料。
開展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扎實進行語言練習,著重進行段的練習一讀懂一段話,寫好一段話,繼續(xù)對學生的識字寫字賦予重視,幫助他們累積詞匯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達方法。
注重聽說讀寫的聯(lián)系。要讓學生通過閱讀學表達,從讀中學寫。在作文練習中,要充分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方法,激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5
一、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進一步突破教材重難點,加強語文實踐活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引導學生對課文重難點知識進行梳理歸類,通過教規(guī)矩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己復習的能力和主動復習的良好習慣。
3、對教學中學生掌握不好的知識進行查缺補漏,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新學知識。
4、講練結合、精講精練,輕負擔、高質(zhì)量。注重能力培養(yǎng),使學生喜歡學語文、會學語文。
5、面向全體、不適時機對學生進行培優(yōu)補差,使優(yōu)生更優(yōu),差生有較大進步。
二、復習內(nèi)容:
1、學會250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確書寫,會認250個生字。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句的意思。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中運用。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課文或段落。
4、能理解課文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講清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5、能背誦或默寫所學的古詩以及課外自學的古詩。
6、能掌握《日積月累》里的成語、名言警句,以及課外的有關知識。
7、能獨立閱讀程度適合的課外讀物,了解主要內(nèi)容,能按要求答題。
8、能聽懂程度適合的短文,并按要求答題。
9、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說一段話,能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10、留心周圍事物,初步養(yǎng)成勤于觀察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比較具體的內(nèi)容。做到語句完整通順、感情真實、學會使用標點符號。
二、復習要點
1、全面掌握本冊要求會寫的250字和要求會認的250字,并能用這些字組詞,寫句子。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
3、結合《語文園地》中出現(xiàn)的思維訓練,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知識梳理和擴散練習,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4、總結延伸閱讀和習作的練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習作的能力。
三、復習形式
以單元復習為主,歸類復習為輔,滲透學生的思維訓練。不讓學生硬性抄寫和機械記憶,培養(yǎng)學生復習的興趣。讓學生比較輕松的度過復習階段。
四、時間安排
12月27日——1月11日:分單元復習
1月12日——1月16日:歸類復習
1月17日——1月20日:綜合復習
五、復習方法、步驟
。ㄒ唬﹩卧獜土
按照課本編排的順序,逐組課文地進行復習。采用這樣的方法進行復習,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比較。不僅要明確編者選編這一組課文的意圖,而且要找出每篇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在單元復習階段,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復習;
1、教師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講授梳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2、對課文中的重點文段進行細致的分析,把平時所做的試題中有關閱讀材料找出來,先讓學生看一遍,互相提問,然后教師提問,學生搶答。
3、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并幫助學生分析理解意思,讓學生學會把這些詞句運用到自己的文段里。
4、要讓學生知道一些課文的結構
。ǘw類復習
從大的方面分,可以分為:基礎知識、閱讀、寫作等三部分。
基礎知識
1、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是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重要工具。要求學生能正確地認讀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的音節(jié);能正確地書寫大小寫字母;能正確地拼讀音節(jié)。要著重復習讀拼音,寫詞語和句子。讀拼音,寫詞語、句子的關鍵,是拼讀后,要先想出語義,然后正確地寫出有關的漢字。
2、漢字
本冊要“認識常用漢字250個,250個會讀會寫”。所謂認識,就是要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并能正確地書寫。文中出現(xiàn)了很多形近字,同音字,關鍵要讓學生理解這些字的意思,分清它們的用法。另外,還有一些多音字。
3、詞語
詞語是語言的最小單位。掌握的詞語越多,閱讀的速度就快,表達的意思就越正確。要求學生能正確地理解所學詞語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頭和書面中正確地運用。要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的。要注意積累詞匯。新《課程標準》和教材中,對詞語的積累非常重視。要求學生積累的詞匯,主要是指在課文中所學到的詞語?蓪@些詞語進行分類,幫助學生記憶,讓學生理解意思,并能用這些詞語寫句子。
4、句子
一個句子能清楚地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要求學生了解基本的句式: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要找出課文中的例子讓學生學習,并模仿這些句子自己寫出一些來。
認識句子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比喻,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要能恰當?shù)剡\運用比喻,把話寫得生動一點。如課文《翠鳥》等課文中都有優(yōu)美的比喻句,從文中找出比喻句,讓學生總結比喻句的特征,并學會自己寫一些簡單的比喻句。
掌握一些關聯(lián)詞,如:因為……所以……、不但……而且……、如果……那么……等,并掌握這些關聯(lián)詞的作用及用法,能夠把它們正確地運用到句子里,使語言更加嚴謹。
要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病句。如:句子成分殘缺、前后重復和矛盾等。復習時,要安排修改一段話的練習(標點、字、詞、句等)。
擴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當?shù)脑~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加清楚。
5、標點符號
能正確地運用句號、逗號、冒號、問號、感嘆號、雙引號,認識書名號等數(shù)書中出現(xiàn)的標點符號。
閱讀
閱讀可分為課內(nèi)和課外兩方面。課內(nèi)在單元復習時已講過,現(xiàn)針對課外閱讀進行復習。
閱讀分析在課改試卷中占有較大的比分,因此對這部分要重點講方法,讓學生學會自己分析短文。
首先,要讓學生學會從文中找出句子回答問題,這要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題和認真思考的態(tài)度;
另外,還要鍛煉學生初步的總結概括能力,能用自己的話來總結短文的內(nèi)容,并能說說自己的收獲。
習作
從習作的形式來看,有記實性的習作,寫自己平時所見、所聞和所想;有想像性的習作,包括看圖作文、續(xù)寫等。從習作的內(nèi)容來看,有寫人、記事(記敘一次活動)、有寫景。從習作的命題形式來看,主要有三種:全命題、半命題、自由命題。不管哪一種命題形式,習作的內(nèi)容都有一些具體的要求。一定要求學生認真地閱讀習作的題目和習作的所有提示。就本冊的習作訓練展開復習,讓學生積累各種作文體裁的精彩段落和語句,并教會他們?nèi)绾芜\用這些語句。
(三)綜合復習
本階段以練習為主,通過以上的復習和反饋,已基本了解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課針對學生易錯的題目進行練習。做一些試題,教師認真評講,要重視講評的作用,不能就題論題,要舉一反三,展開來講,讓學生比較扎實的掌握各個類型的知識。
有付出就會有收獲,我相信通過這樣的復習,我們的學生一定會充滿信心的迎接考試的到來,一定能夠取得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
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6
一、教材分析
1.本冊共有32篇課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8篇選讀課文。
2.本冊要求認識303個字,會寫300個字。
3.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4.會使用字典,學習使用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的能力。開始練習使用鋼筆書寫正楷字。
5.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借助詞典,字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7.結合語文學習,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并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二、單元分析:
1、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
2.課例由三篇精讀課文和一篇略讀課文組成。
3.本冊安排了八個專題。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中華傳統(tǒng)文化,壯麗的祖國山河,科學的思想方法,愛護周圍環(huán)境,愛的奉獻。
4.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4個固定的欄目,“口語交際”
“習作”“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第5個欄目是機動欄為“寬帶網(wǎng)”“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
三、教學總目標 ㈠.政治思想方面
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熱愛祖國,了解革命戰(zhàn)爭的艱苦,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學習革命前輩的遠大志向和獻身精神,從小立志為祖國刻苦學習的思想;繼承和發(fā)揚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受到尊敬師長、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等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培養(yǎng)熱愛科學,勇于實踐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培養(yǎng)環(huán)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陶冶愛美的情趣。
㈡.語文知識方面
1.識字和寫字
、賹W習漢字有濃厚興趣,能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學會240個生字,會認85個生字。
②會使用字典、詞典,具有獨立識字能力。
、勰苁褂糜补P正確書寫正楷字,做到規(guī)范、端正、整潔,不斷提高寫字質(zhì)量。
2.閱讀
、偌訌娎首x指導,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
、谔岣唛喿x能力,在閱讀中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③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問號、感嘆號的一般用法。
、芊e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鼓勵學生摘抄好詞佳句,加強語言的積累。
3.習作
、倭粜闹車挛,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谀懿痪行问降貙懴乱娐、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
、蹏L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
4.口語交際
①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
、谀芫唧w生動地講述故事、講笑話、辦畫展,評一評,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蹠哟腿,動腦筋解決問題等。
5.綜合性學習
、倌芴岢鰧W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
、诮Y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勰茉诶蠋煹闹笇陆M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如“舉辦童話故事會、編童話集”、“動手制作新年禮物、寫上祝福語“等,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茉诩彝ド、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的`問題,做個社會學生。
四、教學重難點
1、學會240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確書寫;會認85個生字。
2、注意語言的積累,初步養(yǎng)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3、讓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外閱讀的習慣。
4、養(yǎng)步成勤于觀察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比較具體的內(nèi)容。
五、教學改進措施和方法
1.引導學生讀書、思考,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教育學生養(yǎng)成使用工具書、資料庫的習慣。鼓勵學生獨立閱讀思考,探索發(fā)現(xiàn)盡量自己解決問題。
3.在教學方法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
4.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閱讀或是生活實際,進行小練筆以加強讀寫之間的聯(lián)系。要引導學生注意運用語文中的一些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
5.對學生的習作指導做到循序漸進、系統(tǒng)條理和實際操作相結合。
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7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27人,他們團結向上,對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有幾個基礎較差的學生,平時調(diào)皮不聽老師講,我們要從他們的學習習慣入手,抓好質(zhì)量,使他們的學習成績有進一步的提高,同時要有針對性地進行一幫一互助。
二、本冊目標
1、在學習習慣方面,繼續(xù)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并養(yǎng)成習慣;養(yǎng)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繼續(xù)掌握正確的寫鉛筆字的方法;繼續(xù)培養(yǎng)積極發(fā)言、專心傾聽的習慣。繼續(xù)培養(yǎng)勤于朗讀背誦,樂于課外閱讀的習慣;繼續(xù)接著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習慣;培養(yǎng)認真寫鋼筆字、毛筆字的習慣。
2、繼續(xù)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能準確認讀409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默寫生字238個。能按字結構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4、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zhuǎn)述基本內(nèi)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后,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能當眾說話,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有禮貌。
5、繼續(xù)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復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繼續(xù)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能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能憑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6、留心周圍的事物,開始學習習作,樂于書面表達。能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寫明白。學會寫“留言條”、“請假條”。能夠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初步學習冒號、引號。
三、學期奮斗目標
爭取及格率為100%優(yōu)秀率50%
四、教科研課題
運用教師語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五、主要措施
1、重視識字教學。在認真教好本冊課文中的生字的同時,注意教會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在生活中運用,增加識字量,提高識字效率。
2、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在抓好新安排的關于寫鋼筆字、毛筆字等習慣培養(yǎng)的同時,還要繼續(xù)堅持指導學生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背誦、默讀、查字典、聽講、發(fā)言和愛護學習用品等方面的習慣。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堅持不懈地把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落實到教學過程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落實到兒童學習活動的各個方面。
3、重視對學生認真讀書的指導,積極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在自己讀懂課文的過程中,去理解內(nèi)容,增長知識,陶冶情感,發(fā)展語言,從而不斷提高語文。在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讀書,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連貫。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閱讀各種書籍,廣泛積累,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4、重視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有機結合,正確處理讀與寫的關系,打好學生作文起步階段的基礎。在教學中,不只是幫助學生理解思想內(nèi)容,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能過“小練筆”,對課文從句式、段式、立意和寫法等方面進行摹仿。注重日記教學,把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話作為日記教學的重點,多練筆,多修改。
作文教學要求:
留心周圍的事物,開始學習習作,樂于書面表達。能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寫明白。學會寫“留言條”、“請假條”。能夠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初步學習冒號、引號。
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8
一、課程標準對本冊教材的要求:
1、識字和寫字
①對學習漢字有濃厚興趣,能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學會240個生字,會認85個生字。
②會使用字典、詞典,具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勰苁褂糜补P正確書寫正楷字,做到規(guī)范、端正、整潔,不斷提高寫字質(zhì)量。
2、閱讀
、偌訌娎首x指導,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
②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勰苈(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中運用。
、苣茉诮處煹闹笇拢_動腦筋,多讀多想,把課文讀通,初步把握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菰诶斫庹Z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問號、感嘆號的一般用法。
⑥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⑦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鼓勵學生摘抄好詞佳句,加強語言的積累。
、嗾b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誦讀中體驗情感,領悟內(nèi)容。
、狃B(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3、習作
、倭粜闹車挛,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谀懿痪行问降貙懴乱娐、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
、墼敢鈱⒆约旱牧曌髯x給他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車L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莞鶕(jù)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
4、口語交際
①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谀芫唧w生動地講述故事、講笑話、辦畫展,評一評,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蹠哟腿,動腦筋解決問題等。
5、綜合性學習
①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
、诮Y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勰茉诶蠋煹闹笇陆M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如“舉辦童話故事會、編童話集”、“動手制作新年禮物、寫上祝福語“等,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的問題,做個社會學生。
二、學情分析:
本班現(xiàn)有學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經(jīng)過兩年的學習,我對班級學生有了深入的了解。我班絕大多數(shù)孩子能較主動地去學習,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養(yǎng)成了比較好的學習習慣,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學習意識、學習習慣比較差。新學期需要進一步加大管理教育力度,開展各種學習互助、小組評比活動,希望能達到教化改善的目的,提高其學習成績,并敦促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生活習慣。
三、教學目標:
1、學會240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確書寫;會認85個生字,只要求讀準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識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句的意思。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中運用。注意語言的積累,初步養(yǎng)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3、助字典或有關資料獨立閱讀程度適合的讀物,了解主要內(nèi)容。逐步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外閱讀的習慣。課外閱讀量不少于7萬字。
4、步養(yǎng)成勤于觀察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比較具體的內(nèi)容。學寫想象中的事物,能展開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出來,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完整通順。學會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冒號和引號。學習寫日記。
5、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說幾句話、一段話,做到語句完整通順,說話有禮貌。能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能無拘無束地進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四、教材分析:
1、本冊教材根據(jù)課程標準的精神,體現(xiàn)以下思想:
(1)全面準確地體現(xiàn)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致力于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2)遵循語文學習的特點和規(guī)律,引導學生在大量實際的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際能力。
(3)體現(xiàn)新的理念,課文不僅成為教師的教本,而且成為學生的學本,使教材有利于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方面奠定了基礎。
2、教材內(nèi)容分析:
人教版新課標語文第四冊教科書圍繞著八個專題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教學內(nèi)容:感受兒童生活的豐富多彩;名人故事;金色的秋天;身邊的事物;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光輝燦爛;感受祖國的美麗和富饒;各種各樣的問題;怎樣愛別人。
每個專題的內(nèi)涵都比較豐富,為學生知識和能力、方法和習慣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和提高,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本冊共有32篇課文。安排了8篇略讀課文:《槐鄉(xiāng)的孩子》、《我不能失信》、《聽聽,秋的聲音》、《找駱駝》、《一幅名揚中外的畫》、《香港,璀璨的明珠》、《獅子和鹿》、《好漢查理》。
“語文園地”包括四——五個欄目,在上冊教材四個欄目的基礎上,新增了“寬帶網(wǎng)”。
八組課文之后,安排了8篇選讀課文,供學生課外閱讀。教師可作靈活處理。教材最后是三個表。生字表(一)是全冊要求認識的字,有400個。生字表(二)是全冊要求會寫的字,有300個。要求認識和要求會寫的字,分別在每一課的課后練習中標明。還有一個詞語表。
除了隨課文識字以外,在“語文園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認識的字,學生既可以利用熟字認識生字,也可以借助生活經(jīng)驗,在同類事物的列舉中認字。
五、專題講座、學科競賽
1、多彩的課余生活
2、寫出人物的特點
3、有序觀察,寫出特點
4、學寫觀察日記
5、脈絡清晰,詳略得當
6、發(fā)揮想象,有序表達
7、編寫動物童話
六、優(yōu)生潛能生輔導安排
優(yōu)生輔導:星期三
潛能生輔導:星期四
七、提高質(zhì)量的具體措施
1、引導學生讀書、思考,逐漸悟到讀書時應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樣想,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工具書、資料庫的意識和習慣。鼓勵學生獨立閱讀思考,探索發(fā)現(xiàn)盡量自己解決問題。
3、在教學方法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
4、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閱讀或生活實際,進行小練筆以加強讀寫之間的聯(lián)系。要引導學生注意運用語文中的一些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
5、穿插使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的感受立體化。
6、在口語交際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口語交際的要求。
7、對學生的習作指導做到循序漸進、系統(tǒng)條理,理論服務和實際操作相結合。
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9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8人,男生18人,女生20人。大部分學生天真聰穎,接受能力也較強,但小部分同學紀律散漫,行為習慣不好,學習自覺性差。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32篇課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8篇選讀課文。教材后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設計了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細心觀察、燦爛的中華文化、壯麗的祖國山河、科學的思想方法、獻出我們的愛。每個專題內(nèi)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xiàn)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每組由導語、三篇精課課文、一篇略讀課文、一個語文園地組成。精讀課文后面有會認和會認的字,略讀課文后面沒有安排會認的字,哪字屬于生字就隨文注音。精讀和略讀之間有連接語,并適當提出略讀的要求。一部分后面有資料袋,有兩組課文安排了綜合性學習。
全冊書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第一次會寫的字超過了會認的字。要求認識的'字排在橫條里,要求會寫的字排在方格里。此外,教材在語文園地一、四、五、七還歸類安排了一些要求認識的字。
每個語文園地由五個欄目組成。其中有四個固定的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第五個欄目是機動欄目,為“寬帶網(wǎng)”“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nèi)容分別在八個語文園地中交叉安排兩次。
三、教改措施:
1、引導學生讀書、思考,逐漸悟到讀書時應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樣想,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資料庫的意識和習慣。鼓勵學生獨立閱讀思考,探索發(fā)現(xiàn)盡量自己解決問題。
3、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閱讀或是生活實際,結合課文內(nèi)容,從讀學寫,進行小練筆以加強讀寫之間的聯(lián)系。要引導學生注意運用語文中的一些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
4、重視朗讀指導,給學生示范,聽錄音或范度,采用多種方法,每篇課文都要給學生充分朗讀的時間,培養(yǎng)語感。分利用插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詞語
5、在口語交際的要求方面,貼近學生生活,提高交際的信心,注意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口語交際的要求。
6、對學生的習作指導做到循序漸進、系統(tǒng)條理。
四、教材教學要求: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了解祖國壯麗的山河、富饒的物產(chǎn),培養(yǎng)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認識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厚博大,激發(fā)學生民族自豪感;學習革命領袖、科學家的優(yōu)秀品質(zhì);受到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啟迪學生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0xx個字,會寫1300個字。
3、會使用字典,學習使用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開始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描紅。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xù)學習默讀,學習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開始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背誦優(yōu)秀詩文10篇(段)。練習復述課文。
10、初步培養(yǎng)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萬字。
11、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地寫出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講述故事努力做到具體生動,用語言打動他人;講述見聞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結合語文學習,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10
一、班級狀況分析
我班共有學生39人,男生19人,女生20人,其中兩名特殊生。優(yōu)等生能要求上進,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養(yǎng)成了主動閱讀的好習慣,并有必須的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也比較全面,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整體來說由于基礎過差,拼音一塊仍然是一大難關,還有個別同學還是沒有按時完成作業(yè),思維不能擴散,上課用心性不強。需要多加輔導,多加鼓勵。班級原先組織了學習小組,有了必須的學習氛圍,在這學期中發(fā)揚以前的優(yōu)點,克服缺點,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教材后面還編排8篇選讀課文。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第一單元和第五單元各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分別是“我們的課余生活”“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附錄部分包括生字表
(一),要求會認的字;生字表
(二),要求會寫的字;詞語表。教材共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細心觀察、燦爛的中華文化、壯麗的祖國山河、科學的思想方法、獻出我們的愛。每個專題人文內(nèi)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xiàn)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
本冊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資料。
2、結合專題繼續(xù)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xiàn)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和目標。
3、超多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加貼近兒童生活。
4、著力改善課文和課后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
5、持續(xù)“語文園地”的框架結構,加強資料的整合和創(chuàng)新。
6、完善圖像系統(tǒng),注重圖文并茂。
三、教學目標
1、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了解祖國壯麗的山河、富饒的物產(chǎn),培養(yǎng)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認識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厚博大,激發(fā)學生民族自豪感;學習革命領袖、科學家的優(yōu)秀品質(zhì);受到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發(fā)展語言潛力的同時,啟迪學生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善于思考的潛力。
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0xx個字,會寫1300個字。
3、會使用字典,學習使用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潛力。開始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描紅。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xù)學習默讀,學習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資料,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開始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背誦優(yōu)秀詩文10篇(段)。練習復述課文。
11、初步培養(yǎng)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萬字。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地寫出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講述故事努力做到具體生動,用語言打動他人;講述見聞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結合語文學習,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上述目標有的是在低年級的基礎上的進一步發(fā)展。如,低年級要求“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而本冊的要求是“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低年級提出“結合上下文,了解詞句的意思”,本冊在此基礎上提出“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敖柚值、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
作為中年級的起始階段,有些目標是從本冊開始起步的。如,閱讀方面,提出“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資料,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薄伴_始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绷曌鞣矫,從本冊“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地寫出見聞、感受和想象”?谡Z交際方面,“講述故事努力做到具體生動,用語言打動他人;講述見聞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苯虒W中,要注意不同目標的起始、到達程度以及要求上的差異。
四、教學重難點
1、學會300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確書寫;會認200個生字,只要求讀準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必須的識字潛力。
2、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句的意思。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中運用。注意語言的積累,初步養(yǎng)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3、借助字典或有關資料獨立閱讀程度適合的讀物,了解主要資料。逐步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后閱讀的習慣。課外閱讀量不少于7萬字。
4、初步養(yǎng)成勤于觀察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比較具體的資料。學寫想象中的事物,能展開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出來,資料具體、感情真實,語句完整通順。學會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冒號和引號。學習寫日記。
5、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說幾句話、一段話,做到語句完整通順,說話有禮貌。能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的潛力。能無拘無束地進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用心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潛力。
五、教學措施
(一)識字、寫字教
識字、寫字是貫穿整個小學階段的重要任務。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將已經(jīng)掌握的識字方法遷移到新的識字、寫字的學習中,尊重不同學生不同的學習方式和方法,準許學生在必須的時間以內(nèi)在識字數(shù)量、識字潛力上有差異。本冊要求學生認200個字、寫300個字。要求認識的識字量,這是下限。就應鼓勵學生透過其他渠道自主識字,增加識字量。鼓勵同學之間交流識字的方法、經(jīng)驗和感受,一齊玩識字、組詞的`游戲或共同制作生字、詞語卡片,促進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分享識字的樂趣。(二)閱讀教學
1、精讀課文的教學。
精讀課文是教材的主體,是進行語文訓練的主要憑借。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詞、句訓練。
(2)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3)逐步培養(yǎng)學生默讀的潛力。
(4)精讀課文的教學,就應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閱讀、感悟的過程。要尊重學生自主選取學習資料、學習伙伴、學習方式的權利,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精心組織教學活動。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用心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透過自主學習,理解課文思想資料,并在自學實踐中逐步提高理解潛力。要營造自學思考和平等對話的良好氛圍,生與生、師與生融為一體,做到接觸零距離,溝通無障礙。
(5)給每個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質(zhì)疑問難。這是落實自主的、獨立的、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的基本條件。在主動、用心的思維中,在豐富的情感活動中,獲得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這些體驗和感受,能夠是對閱讀材料的某些部分個性喜愛、個性受感動或個性受啟發(fā);能夠是就自己認為重要的部分(詞、句、段)或主要的問題發(fā)表見解;能夠是對課文資料、寫法的評價或?qū)φn文的補充、修正……教師要善于在學生質(zhì)疑的基礎上,提出有價值的、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指導學生閱讀思考;要善于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組織好討論交流,透過同學之間的合作,把理解逐步引向深入;要善于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有的放矢地進行點撥和講解,努力做到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地結合起來。
2、略讀課文的教學。
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從資料上說,理解課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讀課文的教學,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忙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重點。二是從方法上說,教師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并在讀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潛力。略讀課文教學的大體步驟是:先由學生參照提示獨立閱讀、思考,發(fā)表閱讀感受,然后抓住一兩個重點的或?qū)W生感興趣的問題,能夠是資料的,也能夠是寫法的,引導全班學生討論、交流,還能夠用指名朗讀的方式,檢查讀書的效果。略讀課文,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3、選讀課文的教學。
教材后附有8篇選讀課文,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實際決定是否選用。如果選用,可根據(jù)課文資料分別插入相關單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為綜合復習材料。在教學方法上,應以學生自己課外閱讀、自我檢測為主,教師的任務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檢查,透過交流,起到激勵和引導的作用。
(三)口語交際教學
1、明確教學要求,培養(yǎng)口語交際潛力。
教師首先要明確本冊教材在口語交際方面的訓練要求,根據(jù)相應的口語交際資料,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教師要從啟發(fā)興趣、激發(fā)交際的欲望入手,使學生明確圍繞什么話題交流、討論。要透過口語交際課和各種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潛力、與人交往的潛力,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習慣。
2、口語交際是聽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
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體現(xiàn)中年級學生年齡的特點,還要有層次性,不能是一個水平上的循環(huán)。層次性能夠是語言表達上的提高,也能夠是表達資料的豐富,還能夠是思維水平的提升。總之,一堂口語交際課,要能體現(xiàn)出在生與生、師與生的交流互動中語言發(fā)展的過程。
3、全員參與。
要盡可能地使每個學生都用心參與,人人都得到鍛煉的機會,在雙向或多向的互動中活躍思維,逐步提高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潛力。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要求口述的,必須要人人練說,或同桌互說,或指名說、或小組交流、或全班交流,擴大口語交際的“面”與“量”。適合交際的,更要體現(xiàn)雙向互動的特點,鼓勵學生用心參加口語交流實踐,提高訓練效果。
4、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評價。
對口語交際進行評價,能有效地提高口語交際的質(zhì)量。引導學生開展簡單的評價活動,并逐步提高要求,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評價。學生參與評價,會促進他們更認真傾聽別人發(fā)言,并決定正誤、優(yōu)劣,或肯定贊揚,欣賞別人優(yōu)點,或質(zhì)疑爭論,對別人提出推薦。課堂上這種用心交流、雙向互動的局面,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口語交際潛力的提高,也有利于進一步端正學生聽說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5、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放手讓學生進行口語實踐。
課堂上,教師要全身心地投入,關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注意觀察和傾聽,既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口語交際的不足,及時予以點撥糾正,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又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充滿童趣、富有創(chuàng)意的語言,豐富的想象力,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創(chuàng)造生機勃勃的課堂氛圍,構成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局面。
6.在各種語文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口語交際潛力。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透過回答問題、討論交流,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此外,還應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大膽地與他人進行交流,不斷提高口語交際潛力。
(四)習作教學
1、重視培養(yǎng)習作興趣,使學生樂于表達。
中年級不受文體束縛,也不受篇章束縛,重在自由表達,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樣寫就怎樣寫。要鼓勵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有創(chuàng)意都就應鼓勵。要愛護學生想說想寫、敢說敢寫的熱情、沖動和愿望,不要有過多的條條框框,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消除習作的畏難情緒。教師要帶給和創(chuàng)造更多的習作機會,多用肯定和激勵的方法,多組織展示和交流。
2、加強習作與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聯(lián)系。
要鼓勵學生運用閱讀中積累的語言材料、運用閱讀中學到的表達方式,豐富自己的表達。要注意發(fā)揮課文對習作的指導作用。教材中不少“口語交際”和“習作”的安排本身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學中不要機械地把它們割裂開來。有些話題,如“我們的課余生活”是能夠先習作,后交際;也能夠先交際,后習作。有的話題要事先引導學生開展有關的語文活動。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有許多能夠動筆的機會,要利用這樣的機會,指導學生的習作。教學時,也能夠?qū)滩闹辛曌髻Y料的安排靈活處理,從當時當?shù)氐膶嶋H狀況出發(fā),如果有更適合學生練習表達的資料范圍,能夠修改教材里習作的資料。
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11
一、教材簡析:
本冊課本主要由“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課文”、“習作”和“練習”組成。
1、關于習慣
本冊教材在前五冊的基礎上,安排了“自主預習復習”、“認真完成作業(yè)”這兩個主題,配有5頁插圖。教學時要讓學生在逐幅弄懂圖畫內(nèi)容的基礎上,結合語文學習明確有關要求并身體力行。
2、關于課文
全冊共安排課文26篇,其中韻文2篇。所編選的課文內(nèi)容豐富,既有反映歷史人物的,又有展示當代人物精神面貌的;既有贊頌革命英雄人物的,也有表現(xiàn)兒童日常生活的;有介紹風景名勝的,有介紹自然科學常識的等等。這樣安排,不僅讓學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識,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開闊了學生的閱讀視野。
與前五冊相比,本冊課文后的作業(yè)題略有變化:一是增加了聯(lián)系語境理解詞句、學習文中常見的構段方式、學習分析自然段、學習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等方面的練習,意在使學生不斷提高閱讀能力;二是增加了“小練筆”,讓學生模仿課文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寫法等,以便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3、關于習作
本冊共安排了8課:看圖寫一篇作文,為別人畫像后寫一篇作文,寫寫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看圖寫一段對話,寫一篇板報稿,寫一篇發(fā)表自己對某件事的看法的文章,學寫日記,編童話故事。從這8課的內(nèi)容可看出,本冊習作教材能貼近學生生活,重視實踐、體驗,注重讓學生輕松愉快、自由自在地練習寫作。
4、關于練習
全冊共安排8個,以綜合性為主,內(nèi)容包括字詞句練習、成語和古今詩文的朗讀背誦、寫字練習、口語交際等,意在豐富語文教育的內(nèi)涵,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二、學生情況分析:
這個學期我們班還是41人,女生13人,男生28人。鑒于上個學期,我們班插班生較多,學生成績參差不齊,行為習慣也存在較大的差異。這個學期將會繼續(xù)實行以優(yōu)幫差,互幫互助式的學習。對于后進生采取小老師幫助,科任老師課后強化輔導。抓牢學生的基礎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具體的教學措施:
1、注意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會自主預習復習,平時課前一定要要求先預習,再上課。作業(yè)布置要精,杜絕低效的作業(yè),要求學生按時保質(zhì)地認真完成作業(yè)。
2、加強學生閱讀的的指導。在課堂上要給孩子留夠充足的時間閱讀課本,增強學生與文本的聯(lián)系,指導學生將課文內(nèi)容讀流利、通順;此外,還要加大課外閱讀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寬閱讀渠道,開闊學生的視野和心智。重視學生的讀寫結合。不動筆墨不讀書,沒有思考不閱讀。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走進廣闊的課外閱讀天地,“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并上好每周一次閱讀課,注重引導學生將閱讀中的好詞、好句、好段積累下來,平時注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進一步開闊學生視野,為學生積淀更為豐厚的`語言素材,為學生寫好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3、結合習作教學要求,將閱讀中積累的內(nèi)容靈活地運用到學生的作文中。在教學過程,準確把握習作教學重難點,充分利用習作教材。在寫作和評改的過程中,注意鼓勵學生樂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抒發(fā)自己的感受。盡量讓他們獲得成功感,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4、要重視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堅持每月開展一兩次有趣味的語文實踐活動,活動的內(nèi)容可與課本聯(lián)系,可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可與重大時事聯(lián)系,體現(xiàn)“在生活中學語文”的理念,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整體向前發(fā)展。
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12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今年新接手的三年級一班,共有學生47人,通過接觸,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學習習慣有所下降,課堂上的傾聽習慣不是很好,在認字識字方面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能力,但是由于一、二年級的生字都是在課堂上老師一個一個地教的,到了三年級由學生自己來學,很多學生不太適應。表現(xiàn)在書寫上,有的學生看不準字,總是多筆少劃,在閱讀方面,由于學生年齡小,每讀一篇課文都不是很熟練,理解能力也不太強。在習作方面,更是剛剛入門,盡管不少孩子都能寫下幾句通順的話,但是錯別字較多,寫作沒有順序,不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更不會寫具體。在口語交際方面,大部分學生能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意思,但是表達得不夠流利。有不少學生膽子比較小,心理素質(zhì)不夠好,比如在課堂上,對于有明確答案的問題,他們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而對于帶有自己見解的問題,他們則羞于回答,或者有的.學生干脆就不在乎,不知怎么回答也不舉手回答,只聽別人說。在書寫方面,有些學生的字寫得很認真,但剛接觸鋼筆字,學生還不會使用,寫的字較差,更談不上漂亮,急待練習提高。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更要注意因材施教。因此,本學期我要一面加強“雙基”訓練,一面加強閱讀和寫作方法的指導,注重孩子語文學習興趣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教材分析(主要教學內(nèi)容、編排體系及其特點):
本冊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有八個專題,圍繞專題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組教學內(nèi)容。它們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細心觀察;燦爛的中華文化;祖國壯麗的河山;科學的思想方法;獻上我們的愛心。每個專題的內(nèi)涵都比較豐富,為學生知識和能力、方法和習慣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和提高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教材內(nèi)容貼近兒童生活,體現(xiàn)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每組教材都包括導語、4篇課文和一個“語文園地”。這幾部分相互聯(lián)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本冊共有32篇課文,精讀課文24,略讀課文8篇。每組教學內(nèi)容包括3篇精讀課文和1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用“*”加以標明,位于精讀課文之后。在每篇精讀課文后面,除了要求會認和會寫的生字內(nèi)容之外,教材還安排了與詞句理解和課文內(nèi)容有關的習題。學生開始剛剛開始一般意義上的習作,為了增加訓練機會,教材在部分課后練習中增設了“小練筆”這個欄目,力圖使學生通過經(jīng)常性的練筆提高習作水平。
每個“語文園地”都有5個欄目,與以往教材一致的“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等4個欄目屬于固定內(nèi)容,“寬帶網(wǎng)”“展示臺”“趣味語文”“成語故事”作為第5個欄目,它們在本冊教材中各出現(xiàn)了2次!叭の墩Z文”和“成語故事”,它們在本套教材中都是第一次出現(xiàn)。八組精讀課文之后,安排了8篇選讀課文,供學生作為延伸、擴展閱讀之用。
三、教學目標: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了解祖國壯麗的山河、富饒的物產(chǎn),培養(yǎng)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認識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厚博大,激發(fā)學生民族自豪感;學習革命領袖、科學家的優(yōu)秀品質(zhì);受到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啟迪學生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0xx個字,會寫1300個字。
3.會使用字典,學習使用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開始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描紅。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xù)學習默讀,學習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開始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背誦優(yōu)秀詩文10篇(段)。練習復述課文。
10.初步培養(yǎng)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萬字。
11.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地寫出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講述故事努力做到具體生動,用語言打動他人;講述見聞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結合語文學習,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13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7班共有學生50名。從整體看,本班屬于前面優(yōu)等生出色,后面后進生較多這種情況。
(一)學習態(tài)度:
優(yōu)等生能要求上進,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養(yǎng)成了主動閱讀的好習慣,并有一定的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也比較全面。后進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自覺做好上課準備,不能積極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上課聽講不夠?qū)P,課下閱讀時間少,課外積累欠缺。
(二)學習習慣 :
全班有7、8人有不愛完成家庭作業(yè),上課答問積極性不高,多數(shù)學生無預習、復習的習慣,閱讀習慣差。
。ㄈ┱莆铡半p基”情況:
學生的識字能力較差,但沒有仔細觀察的習慣,男生的成績稍遜于女生,自覺學習的意識差。上課時全班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夠理想。特別是閱讀能力差。
二、教材分析:
(一)基本結構和內(nèi)在聯(lián)系 :
基本結構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教材后面還編排8篇選讀課文。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第二組和第五組各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附錄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會認的字;生字表(二),要求會寫的字;詞語表。 內(nèi)在聯(lián)系在保持和發(fā)揚前面教材特色的基礎上,本冊教材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從選文到練習設計,從編排結構到呈現(xiàn)方式,又有不少新的突破。教材繼續(xù)以專題組織單元,設計了八個專題。 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和會寫的字在精讀課文后標出。此外,教材在語文園地二、五、六、七還歸類安排了一些要認的字。 每個語文園地仍由五個欄目組成。其中有四個固定的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第五個欄目是機動欄目,分別為“寬帶網(wǎng)”“趣味語文”“展示臺”“成語故事”,這些欄目在八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 全冊教材生字注音方法和三年級上冊相同。 本冊要求認200個字、寫300個字。
本冊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nèi)容。
2、結合專題繼續(xù)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xiàn)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和目標。
3、大量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加貼近兒童生活。
4、著力改進課文和課后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
5、保持“語文園地“的框架結構,加強內(nèi)容的整合和創(chuàng)新。
6、完善圖像系統(tǒng),注重圖文并茂。
。ǘ┲R點及重、難點 :
知識點本冊教材有8個單元,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重點:32篇課文的學習,閱讀訓練,識字能力。 難點:寫作訓練,閱讀訓練。
(三)地位和作用 :
本冊是小學階段中段的第二冊教材,同時也是第二學段的第二冊教材。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打基礎。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在教材內(nèi)容和呈現(xiàn)方式上,體現(xiàn)與高段教材的銜接,加強整合,使教材成為互相聯(lián)系的整體,加強導學功能,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三、總體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1、本冊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
2、指導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繼續(xù)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5、繼續(xù)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6、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誦讀優(yōu)秀詩文。
7、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能力培養(yǎng)目標:
1、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繼續(xù)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仿影。
2、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問難的能力。
3、練習復述課文的能力。
4、繼續(xù)培養(yǎng)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5、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6、能用普通話交談。繼續(xù)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
7、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8、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善于思考、有所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 德育目標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鄉(xiāng)的可愛;了解周圍環(huán)境,為保護家鄉(xiāng)環(huán)境出謀獻計;感受童年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理解親情、友情的可貴,受到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學技術的最新發(fā)展,增強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意識;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體會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閱讀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了解傳統(tǒng)文化,豐富想象能力。
上述目標有的是在低年級的基礎上的進一步發(fā)展,教學中,要注意不同目標的起始及程度和要求的差異,注意與三年級上冊教材的銜接。
四、教學措施:
1、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應轉(zhuǎn)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2、在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溝通課堂內(nèi)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3、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nèi)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4、正確處理基本素養(yǎng)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系。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
5、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選擇教學策略。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具有階段性特征,不同內(nèi)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guī)律,應該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6、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1)課前努力認真鉆研教材,認真?zhèn)浜妹恳惶谜n。教學后及時進行教學反思不斷地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思路,教學設計。
。2)課堂上面向全體學生。注重民主、和諧氣氛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人人參與,主動參與、積極參與,課堂上努力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積極進行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感悟中學習。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習慣的培養(yǎng)上,特別是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更加重要。
7、補差設想:
a、找準后進生的后進點,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補差計劃。
b、給后進生多創(chuàng)設機會,品嘗成功,樹信心。
c、多與后進生談心,多做情感交流。
8、學生學習興趣、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a、關注課堂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及時進行表揚、鼓勵、引導。
b、調(diào)整教師與學生的心態(tài),根據(jù)實際情況能夠及時調(diào)整。
c、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9、增優(yōu)設想:為優(yōu)等生多創(chuàng)造機會,鍛煉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與創(chuàng)新能力。
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14
一、說教材
《奇異的植物世界》是小學語文S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3篇課文。
這是一篇參觀記,寫小星和同學們在向?qū)Ю钍迨宓膸ьI下參觀植物園的過程,從中展現(xiàn)了一個奇異的植物世界。
全文共8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個大部分,是按總分總的結構來寫的,其中第二部分,也就是2——7自然段描寫的是整個參觀過程,課文一步一景,一個自然段寫看到的一種植物。通過小星的看、聽、嘗、摸、問和向?qū)Ю钍迨宓慕榻B寫了每種植物的特點,充分展現(xiàn)了各種植物的奇異之處。課文脈絡清晰,前后銜接自然,抒發(fā)了作者對奇異的植物世界的贊美和熱愛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依據(jù)課程標準、單元目標及作文學評的要求,
第二課時我設計的教學目標是:
1、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通過朗讀使學生體會到植物世界的奇異,加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學習課文從幾個方面把一層意思寫具體的表達方法,了解“總分總”的構段方式。
3、基于對作文學評的理解,我將第三個教學目標定為: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充分利用眼、耳、口、鼻、手等感官去感知大自然,并努力將這種寫作方法運用于自己的習作當中。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作者通過感官來感知大自然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是充分體會植物世界的奇異,激發(fā)探索植物世界奧秘的興趣。
四、說教學教法。
本課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以“導——扶——放”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五、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安排了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ㄒ唬土暬仡,整體感知。1、師生共同書寫課題(我板書,學生書空)2、出示本課要求掌握的字、詞,讓學生快速認讀。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檢查了學生對第一課時字詞的掌握,又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打下了基礎。3、提問復習:本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學生會回答: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小星和同學們在李叔叔的帶領下參觀了植物園,看到了許多奇異的植物,感到植物世界的神奇這樣)一件事。這一問題的設計,能夠帶領同學們對課文內(nèi)容作整體把握。
。ǘ、精讀課文,品學體味。
1、首先讓同學們齊讀第一自然段,明確這段是全文的總起段,告訴我們小星和同學們在(板書)農(nóng)藝師李叔叔的帶領下去參觀植物園。
2、提問:課文中哪幾段對這些奇異的植物進行了描寫?請快速的找出來。▽W生會發(fā)現(xiàn)哈哈樹帶電花蠟燭樹醉草捕蠅草水笛荷它們分別在第2—7自然段,而且是每一段只寫)一種奇異的植物。
3、我用過渡語:李叔叔向同學們介紹了這么多植物,到底這些植物奇異在什么地方呢?讓我們一起到文中細心地找尋答案吧!指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我設計了這樣的思考題:①這一段寫了什么植物的什么特點?②作者是怎樣感知到它的特點的?(學生讀第二自然段后回答這兩個問題,我將依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哈哈樹……出笑聲……聽)“這兒明明沒有別的接著指導學生讀出哈哈樹的奇異,用好奇、驚訝的語氣,老師范讀:游客,哪兒來的笑聲呢?”指導李叔叔介紹要用平和親切的語氣,表現(xiàn)出長者的平易慈祥,循循善誘,充滿智慧。這樣的設計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引導作用,根據(jù)學生讀文的情況進行指導學習找出植物的奇異的特點,又使學生學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學習第三自然段默讀第三段,猜一猜老師會問什么問題?(暗示同學們可看著板書,讓學生猜到會問寫)了哪種植物?什么特點?怎樣感知的?根據(jù)學生回答,適時板書。學生學習后,重點指導朗讀:’他驚叫著把手“小星越看越喜歡,便伸手去摸……‘。 笨s了回來,顯得很緊張。(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小星的心情和他的情感變化。)幫助學生整理學法,我們是用通讀全段——找準重點內(nèi)容——體會特點——怎樣感知——朗讀感悟的方法學習的。
4、學生自學4—7段出示自學提示:文中各段分別寫了那種植物?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感受到的?首先自主學習,圈出文中重點內(nèi)容,再進行小組內(nèi)合作交流。依據(jù)學生匯報適時板書。(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在2、3段學習了學法的基礎上,在自學提示的引導下自學,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辦法解決問題,體現(xiàn)了老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5、學習第8自然段,體會作者感想聽到哈哈樹的笑聲,觸摸到帶電的花朵,了解到能點亮的蠟燭樹,品嘗到酒味四溢的醉草,觀察到本領強大的捕蠅草,聽到清脆柔和的水笛荷發(fā)出的笛聲。我們怎能不感慨:“多么奇異的植物世界呀!”指導同學們讀出驚訝,贊嘆,激動的作者之情。ò鍟浩娈悾
6、引導學生觀察板書,體會作者通過多種感官感知事物,讓事物的特點清晰地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的這一寫作方法,強調(diào)在平時的作文中一要充分利用眼耳口鼻手這五個作文好朋友。
7、通讀全文,再次感受植物世界的奇異,用讀來抒發(fā)自己的感受。
(三)、總結升華,拓展延伸。這篇課文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奇異的植物世界,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奇異的植物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看會走路的樹,跳舞草,生石花,吃人樹,大王花。同學們,大自然的奧秘是無窮無盡的,需要我們?nèi)チ私猓ヌ剿。課后請同學們借助課外書,借助網(wǎng)絡去了解更多的奇異的植物,了解大自然更多的奧秘!
六、說板書設計。
15、奇異的植物世界去參觀(總起)哈哈樹——出笑聲——聽
帶電花——帶微電——摸蠟燭樹——能點亮——問(分述)醉草——含酒精——嘗捕蠅草——吃蟲子——看水笛荷——可發(fā)音——聽奇異
。ǹ偨Y)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能向?qū)W生傳遞給清晰直觀,便于理解和記憶的課文內(nèi)容。
本課的板書設計突出兩個特點:
1、將課文主要內(nèi)容清晰直觀的呈現(xiàn)給學生,一目了然植物的特點及感知方法。
2、整體呈現(xiàn)“總……分……總”的構段方式。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第二十篇
一、教材簡說
課文寫的是在圣誕節(jié)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課文贊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zhì)。
圣誕節(jié)是西方最重要的節(jié)日,這是一個愛意流動的日子。在這樣的一個特殊節(jié)日里,一個小女孩渴望擁有一個洋娃娃的愿望,另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金吉婭幫她實現(xiàn)了,這是一個多么美麗的故事。金吉婭小小的年紀,卻能夠?qū)⑿谋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從中可以看到她金子般的心靈。
課文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xiàn)金吉婭的善良品質(zhì)。特別是通過孩子的做法和“我”開始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體會金吉婭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繼續(xù)學習體會課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訓練要點,積累語言。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媽媽感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zhì),難點是理解課文的最后一段話。
二、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給予、試探、心意、祝福、甜蜜、擔心、寬裕、前夕、提醒、興高采烈、暗示、猜測、立即、卡片、盼望、顯然、擁抱、仁愛、同情、體貼”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培養(yǎng)關愛他人的感情。
4.積累語言。
三、教學建議
1.布置學生了解圣誕節(jié),教師搜集圣誕節(jié)的背景音樂和西方過圣誕節(jié)的圖片資料。
2.本課的識字量和寫字量都較大,可以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識記生字。學習中,教師要對易讀錯、易寫錯的字重點指導。
需要注意讀音的字:“圣”“償”都是翹舌音和后鼻音,“予”讀yu,不讀yu。“擔”是多音字,本文讀dan,另外還有dan的'讀音;“卡”,可讀ka,還可以讀qia。
有些字易混淆,如“予”和“矛”,“買”和“賣”,“即”和“既”。有些字雖然筆畫簡單,但不容易寫勻稱,如“予、卡、仁”等,教師需做書寫指導。
3.本課表現(xiàn)的是外國兒童的生活,有一些風俗對學生來說不太熟悉,教師要想辦法縮小文化差距,讓學生深入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如果有條件,教師可以從圣誕節(jié)的快樂氛圍導人教學,給學生展示一些圣誕節(jié)的圖片,播放圣誕節(jié)的音樂,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閱讀前,教師對一些學生不熟悉的國外事物和名詞可以直接說明,如“圣誕節(jié)”“援助中心”“給予樹”。可以先指導學生閱讀課后的資料袋,或者給學生補充一些材料,讓學生明白圣誕節(jié)是西方最重要的節(jié)日,也是最快樂的節(jié)日!霸行摹薄敖o予樹”則可以給學生直接解釋,是慈善組織辦的贊助機構,他們在圣誕樹上掛上反映孩子心愿的卡片來請求人們贊助。
4.本單元的專題是“愛的奉獻”。教師可以以“愛”為線索,抓住“愛”字來進行教學。
首先,課文的時間背景是圣誕節(jié)前夕,這是人們最快樂的日子,也是充滿了濃濃愛心的日子。
其次,文章主要表現(xiàn)的是金吉婭對陌生女孩的愛,即理解和同情。金吉婭拿著并不多的錢,本來要給哥哥姐姐買圣誕禮物,但當她發(fā)現(xiàn)“給予樹”上的卡片后,便毅然給小女孩買了洋娃娃,而且,她對自己的行為有簡單而充分的理由:“我們有這么多人,已經(jīng)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么都沒有!边@直接反映了金吉婭的善良和仁愛,這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金吉婭的“給予”不光是禮物,還有同情和愛心。
最后,課文中還有幾種不易發(fā)現(xiàn)的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一找。例如,“母子之愛”和“手足之愛”,母親在家里并不寬裕的情況下,仍然給每個孩子錢讓他們買圣誕節(jié)禮物,這是母子之愛的表現(xiàn);媽媽聽完金吉婭的陳述后,沒有責備她,卻為她的行為而感動,也是母子之愛的表現(xiàn)。買禮物前,孩子們“希望送出最誠摯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這是手足之愛的表現(xiàn);買完禮物后,孩子們“你給我一點兒暗示,我讓你摸摸口袋,不斷讓別人猜測自己買了什么禮物”,這也是手足之愛的表現(xiàn)。這兩種愛,是為金吉婭對陌生人的愛做鋪墊的,更襯托出金吉婭對小女孩的愛的可貴。同時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婭的“給予”行為雖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長在這樣一個“愛”的家庭氛圍中也有很大的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不斷引發(fā)學生思考,例如,“為什么媽媽很生氣?”“金吉婭在給小女孩買洋娃娃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的?”“聽完金吉婭的講述后,媽媽的心情是怎樣的?”
課文中有兩個泡泡,第一個是通過金吉婭的神態(tài)來突出她內(nèi)心的難過,這種心情在后面金吉婭的講述中有提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找一找。第二個是讓學生通過讀課文,做開放性的聯(lián)想,加深讀課文后的體會。
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15
一、回顧課文
1.回顧課文題材及主題。
(1)這節(jié)課我們要進行第二單元的復習整理,以及語文園地二的內(nèi)容。第二單元學習的是寓言故事。首先,我們來復習4篇課文的題材,以及道理!妒刂甏谩肥侵袊糯⒀,教育我們做事要靠自己,不要想著不勞而獲;《陶罐和鐵罐》是中國當代寓言,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要相互尊重,和睦相處。這兩篇都是中國寓言。
。2)《鹿角和鹿腿》是外國古代寓言,選自伊索寓言,告訴我們事物各有自己的價值,不要只憑外表去判斷事物的好壞;《池子與河流》是克雷洛夫寓言,警示我們不要貪圖安逸,應該積極進取。這兩篇都是外國寓言。
。3)瞧!不同題材的寓言,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蘊含著道理。
2.世界四大寓言家:伊索、克雷洛夫、拉·封丹、萊辛。
3.中國的寓言出自哪里呢?那可是會讓你引以為豪的。寓言出自《戰(zhàn)國策》《列子》《莊子》《三國志》等儒家經(jīng)典如四書五經(jīng)(所謂四書,指的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所謂五經(jīng),是《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中國5000年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知識。
4.解決難點:《守株待兔》是人與動物的'故事,《陶罐和鐵罐》《池子與河流》是事物與事物的故事,當然動物與動物,人與人的故事,我們也學過很多!堵菇呛吐雇取穭t是同一只動物身體的兩個部分。同學們,寓言故事可以讓我們想到生活中的許多人和事,只要你肯動腦思考,生活處處是學問呢!
二、學習詞句
1.結合ppt進行日積月累部分,進行師生交流。你們提前搜這兩個故事,我們來一起學習這些成語故事吧!
杞人憂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jù)的憂慮和擔心。
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邯鄲學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別人,不僅沒學到本事,反而把原來的本事也丟了。
濫竽充數(shù):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掩耳盜鈴: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后不一致。
畫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井底之蛙: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刻舟求劍:比喻拘泥不知變通,不懂得根據(jù)實際情況處理問題。最后兩個寓言故事,我們之前學過了,簡單回顧一下。
2.我們請同學來讀一讀,請你發(fā)語音,一二組讀第一行,三四五組讀第二行,剩下的同學讀第三行。教師評價正音。
3.學完這些成語,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組詞語有什么特點?請你留言。對!第一組是AABC格式,第二組是ABAC格式。
。1)AABC,你想出的詞語發(fā)留言。教師評價學生,老師也帶來了一些詞語。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2)ABAC,你想出的詞語發(fā)留言。同學們想到的詞語有很多,時間關系,趕緊截屏,之后補充到課本29頁吧!我們要做一個發(fā)現(xiàn)有用的課堂信息,及時積累的孩子。
(3)“千方百計萬無一失”是關于數(shù)字的成語,“爭先恐后返老還童”是同一個詞語中有反義詞的成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4.一篇課文如果用上了這些成語,你的文章會讓人感覺有深度,那么怎么樣讓我們的文章顯得生動呢?
。1)引號內(nèi)的內(nèi)容,老師課堂上講過了,現(xiàn)在,我們看引號外的內(nèi)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皺起了眉頭,這是提示語,以前我們寫“鹿說”,現(xiàn)在添加上加點的詞語是不是很形象?這些詞語屬于神態(tài)描寫。請你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這一句則運用了什么描寫?學生留言,對了!是動作描寫,請你補充句子,姐姐激動地喊起來。
。1)同學們在寫句子的時候,要一讀,二加,三看,從而檢查句子寫得是否合適。
三、回顧通知的格式
1.教師請學生說一說通知的格式;
2.教師小結:
四、書寫生字
橫畫或豎畫較多的字,書寫時要事先考慮好這些筆畫的長短比例和距離,避免擁擠。
五、布置作業(yè):
1.整理AABC、ABAC的詞語各4個,寫在書上;
2.30頁的8個字認真寫好。
3.自主選擇寫一則通知。
【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語文三年級教學計劃08-18
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06-10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01-06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08-09
三年級語文教學計劃07-05
語文的教學計劃04-02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02-27
三年級下語文教學計劃02-18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1-09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