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教學設計優(yōu)秀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蜜蜂》教學設計優(yōu)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蜜蜂》教學設計優(yōu)秀1
一、教學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二、課前準備:
生字卡
留心和收集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
第一課時
一、回憶舊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曾經(jīng)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嗎?
法國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為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出示生字卡,請已經(jīng)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3、按序逐段來反饋。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4、呼應導語。
現(xiàn)在你知道法布爾做了一個什么有趣的實驗了嗎?
三、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應該怎么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新詞
指名讀生字、新詞,進一步鞏固生字和詞語。
二、細讀課文
默讀課文,明確默讀要求。
a、初次默讀,感知全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b、再次默讀,帶著問題思考: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結果怎樣?。
c、同桌復述故事:用自己的話將實驗的過程說一說。
三、精讀課文,感悟作者嚴謹?shù)目茖W作風和探索精神
1、細細品讀,畫出體現(xiàn)作者嚴謹科學作風的詞句。引導學生從實驗的目的,實驗的過程,實驗的結論幾個方面去體會。
a、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為了證實“聽說”一詞,體現(xiàn)作者不親信盲從,探個究竟。
b、實驗的過程,考慮周全嗎?能不能少掉一個環(huán)節(jié)?
捉自家蜜蜂,便于觀察;給蜜蜂做記號,為了與其他蜜蜂區(qū)別在兩里外放飛,更能說明問題;叫女兒等在蜂窩旁,為了掌握蜜蜂飛回來的時間等。考慮周密,體現(xiàn)作者做事嚴謹。
c、實驗的結論為什么沒有明確的答案?
有明確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學現(xiàn)象,不能坦然說出自己無法解釋的結論,更能說明他對待科學嚴謹,實事求是。
2、思考推測: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齊讀課文,討論交流:從法布爾身上你學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將你收集到的相關知識與同學們一同分享。
《蜜蜂》教學設計優(yōu)秀2
教材分析
這篇了讀課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為證實蜜蜂有沒有辨認方向的能力而進行的一次試驗過程,表明了作者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字里行間充滿了對生命段愛和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
教學目標
默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作者做試驗的原因、試驗的過程和結果。學習作者觀察、思考和試驗的方法,感受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重點難點
作者試驗過程中的觀察和思考,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教學構想
引導學生談談從作者的做法里,自己受到啟示。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
教學準備
課前,學生查閱有關蜜蜂的.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戳诉@個題目,你們想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各自發(fā)表各自的想法。)
2、讀讀課文前的閱讀提示,作者提出了一個關于蜜蜂的什么問題,讓我們讀讀閱讀提示。
二、自讀課文,合作探究。
1、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閱讀提示出的問題,把有關的閱讀語句畫出來。
2、自由組合或小組合作探究,了解作者試驗的經(jīng)過。
(1)把捉來的蜜蜂放在一個袋子里。
(2)在捉來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記號。
。3)在兩里遠的地方放飛。
。4)檢查蜂巢。
三、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1、學生就學習小組中討論的結果進行交流,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觀點及依據(jù)。
2、從作者的做法里,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或感受呢?
。1)勇于探索的精神)文中哪些地方給了你這么深的感觸呢?
。2)對問題考慮得很周密)具體表現(xiàn)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3)對蜜蜂的喜愛之情)找一找,讀一讀,想一想。先讀給同位聽,讀時教師適機調撥,體會作者對蜜蜂的喜愛之情。
3、課文中哪些語句是寫試驗結果的?指名朗讀。對“本能”一詞是怎么理解的,能舉些例子說說嗎?
四、歸納小結。
1、再讀課文,整體感悟。
2、談談你談了這篇課文后受到什么啟發(fā)?
作業(yè)設計
你熟悉哪一種小動物,它有什么習性?做個小試驗來證實。驗證過程要做到多觀察、多思考。
板書設計
兩里多路
蜜蜂 逆風而飛 會辨認方向
陌生事物
《蜜蜂》教學設計優(yōu)秀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經(jīng)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的試驗過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首先請大家欣賞幾幅圖片,(幻燈片出示幾幅昆蟲的圖片)
想探究一下昆蟲世界的奧秘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蝗毫瞬黄鸬男】腿。(幻燈片出示蜜蜂的圖片)
。A計學生通過預習課文已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可能會情不自禁的喊出課題。)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讀文
1、通過課前的搜集,你知道了哪些過于蜜蜂的知識?交流一下。
2、初讀,處理生字:
同學們知道的真多,說得也很流暢。但是還不知道讀課文讀的怎么樣呢?要想讀得正確、流利,首先要把一個個“攔路虎”消滅掉,先自己讀一遍課文,把自己的`“攔路虎”圈出來。
學生自由讀文,圈畫生字。
同位幫忙消滅“攔路虎”。
4、檢查生字:
試驗證實阻力幾乎(jī)幾個(jǐ)
推測沿途超常盡管(jǐn)盡力(jìn)
陌生準確無誤悶熱(mēn)納悶(mèn)
多種形式檢查,單個讀,齊讀,男、女生接讀等。
老師用“準確無誤”來形容讀得正確的孩子,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這個詞語。
4、檢查句子,
先出示三個帶有多音字的句子,還需要看看書的同學,馬上在課文中找出句子練一練吧,一會兒請自信的孩子來試著讀一讀。(給孩子當堂學習的時間)
“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
“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三、生生互動,解疑促讀
1、句子讀得真不錯,連著幾個有難度的多音字也讀得準確無誤。不知道課文讀得是不是也很好啊。接讀課文,不讀的孩子,仔細聽,想一想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
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個什么試驗。
指名說(做試驗;測試蜜蜂是否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適當引導說完整。
2、那么你有沒有興趣和作者一起去做這個實驗呢?畫出能表示作者實驗做法的詞語和句子,(第二~五自然段)自己讀一讀,請學生說,其他人可以補充。老師相機板書。
3、“幾乎要觸到地面”轉換角色,你看到這種情景你會怎樣想?
4、到底能不能回到家呢?回來了幾只?用了多長時間。
、拍銈冇X得小女兒告訴爸爸說有兩只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激動,興奮)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句子。
“沒等我跨進家門,小女兒就沖過來,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他高聲喊道:‘有兩只蜜蜂飛回來了!他們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里,滿身都是花粉呢!
⑵看到經(jīng)歷過那么多困難之后歸來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
“這樣,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
5、學到這兒,大家一定很佩服小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它們怎么會有這種能力的?我們看看本文作者法國生物學家法布爾是怎么說的。
“蜜蜂X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蹦銈兺馑倪@個結論嗎?你怎么認為的。
四、書寫指導
歸類識字
1、左右結構的字中,有“論、試、證、誤”四個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導學生觀察規(guī)律,形聲字,左形右聲,左窄右寬。
2、“途、超”都是半包圍結構的字,注意捺劃的指導。
3、“袋”是上下結構,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沒有小撇。
《蜜蜂》教學設計優(yōu)秀4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找出感興趣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或讀出自己的感受。
2、學習法布爾認真觀察和探索的精神
3、學習用關聯(lián)詞說句子。知道用詞準確有利于表達。
〖教學過程〗
一、檢查句子
在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中,同學們讀熟了課文,老師找出幾個有困難的句子,看看你們的能不能把他們讀準確。首先出示帶多音字的三個句子,要求仔細看,用心讀。(鞏固多音字的識別)
“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
“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二、復習
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容(你知道了些什么?)指名說,老師隨機板書。
做試驗:原因過程結論
聽說準備不是……而是……
無論……總……放飛、兩只、十七只
三、感悟課文
了解了這么多內容,讀課文,找出你最感興趣的一段或一句,讀出來,說理由,(其他人可以補充)或者讀出自己的感受來。聽清要求,先自己讀一遍,再找。
學生通讀課文,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句子。(在學生找到相應的句子或段落時,預設了以下幾個討論,希望能夠促進對遣詞造句的感悟,體會用詞準確的妙處。)
1、討論:大家都知道科學是嚴謹?shù),來不得半點馬虎。為了保證試驗的準確,試驗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否都是必須的?少一個行不行,說出自己的理由。
2、換位思考:有十七只蜜蜂飛回了家,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在途中你有可能遇到哪些事情?(可以是困難,也可以是巧遇。)
3、通過“我想、我推測、也就是說”等詞,來學習作者的認真觀察、用心思考的精神,體會用詞準確為課文表達所增添的色彩。
四、通讀課文,看看還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把自己品味詞語的所得再放回到課文中,朗讀全文,通過第二課的學習,希望能給孩子一些新的啟發(fā)。
五、拓展訓練
其實蜜蜂身上還有好多小秘密和知識,等著愛思考、細心觀察的孩子去發(fā)現(xiàn)呢,你愿意做這樣的孩子嗎?課后
1、可以查閱資料,多方面了解蜜蜂的知識。
2、續(xù)編故事。以《失蹤的三只蜜蜂》為題,發(fā)揮你的想象,注意用詞準確。
【教學反思】
本單元組的主題是仔細觀察,訓練項目是用詞準確。
基于本班學生的特點,本課想從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方面著手。想以多讀多說的學習方式來進行。
第一課時的讀有了一定成效后,再寫字上的時間就太倉促了,練習寫字的環(huán)節(jié)只能放到課下來進行。在第二課時里,學生發(fā)散思維后說得多了,但是讀得不夠,本來設計讀是想在了解內容的讀上有所提高,但是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顧此失彼,第二課時的朗讀沒有指導到一定的深度。在設計課時可能還有點明白,一到了課堂上就又犯糊涂了。品味詞語時,從課文里走出來,回不去了,我說自己就像一只迷路的蜜蜂。最后好不容易回去了,(最后的自讀全文)看起來好像只是一個形式,因為通過再讀,學生的發(fā)現(xiàn)很少。在品評詞語的時候,老師有“牽”的痕跡,在走教案的路子,沒有真切的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學情。雖然在設計課的時候努力去做到關注學生,照顧到大多數(shù)學生感受,但在實際操作“找句子”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應該總結出寫作方法,結果又有繞進課文內容的嫌疑。自己的語言很匱乏,一問一答的課堂呈現(xiàn)形式單調無XXXX?傊,這節(jié)課雖然上完了,但是從中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自己預想得還不夠多,操作層面上仍需不斷努力,使自己有進步。
《蜜蜂》教學設計優(yōu)秀5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qū)別“常常”和“往!钡囊馑。
3、能領會列寧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派”的識記與書寫,“敲”的書寫,領會列寧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教學主要方法:
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投影儀、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導入:
1、師板畫“蜜蜂”,你們認識它嗎?你知道它能為人們做些什么?范寫“蜂”字。
2、板書“引路”二個字!耙贰倍,是什么意思?讀了課題后你想問些什么嗎?
二、感知: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里寫了一件什么事?再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灿媚阆矚g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
⒊合作學習
、磐篮献鲗W習文下帶拼音的生字,互讀、互聽、互糾。
、茋L試讓學生當老師,主持學習生字。
◎教師引導:平時我們都用哪些游戲識字的?你來當一回老師,教同學們認識生字。
◎學生說出一種識字游戲方法,就讓該學生當老師主持這游戲。
(3)四人小組討論識記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4、檢查朗讀情況。
◎指名學生分段讀課文。正音
◎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感悟
1、交流:這件事的起因在課文的哪些段落?
2、學習課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段話告訴我們什么?用不同的線畫出時間、地點、人物。
◎用簡筆畫畫出列寧居住的地方,從而理解“附近”的`意思,給“附近”找近義詞,并用“附近”造句。
◎“養(yǎng)蜂的人”與“列寧”的關系怎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理解“常!保o它換個詞代進去讀一讀。
◎理解因果關系的句子。
可是往常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列寧就親自去找他。
列寧為什么要親自去找。用“因為……所以……”或者“……是因為……”說一說。
3、列寧能找到養(yǎng)蜂的人嗎?這件事情的結果如何?
◎指名讀一讀最后一段話。
◎養(yǎng)蜂的人為什么會驚訝?
給“驚訝”找近義詞。
◎朗讀:你能驚訝地讀一讀嗎?
◎讀讀列寧的話,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感受啊?
4、懸念:
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的人的?蜜蜂是怎樣引路的?下堂課學習。
四、寫字
1、生:分析每個字形結構及怎么記
2、師:范寫,強度筆畫。指名到黑板寫,生糾正,評議。
《蜜蜂》教學設計優(yōu)秀6
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ǘ┠茌^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ㄈ┲笇鴮懮帧
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莆毡菊n8個生字的音形義。
。ǘ┩ㄟ^初讀課文,了解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ㄒ唬┏鍪菊n題,激發(fā)情趣。
板書課題10 蜜蜂引路
誰說說什么叫“引路”?
。ň褪穷I路、帶路。)
蜜蜂怎么會引路?它給誰引路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這篇課文。
。ǘ┏踝x課文,讀準字音。
1.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同時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只有四個自然段)。
2.指出四人每人讀一段課文,正音。
(三)學習本課生字詞。
1.自學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想想字義,并在書上畫出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再讀一讀。
2.檢查自學效果。
。1)字音:
附:讀fù,不讀fú。引:讀yǐn,不要讀成yǐng。
。2)字形:
談:談話就是說話,所以是言字旁。右邊是兩個“火”,上邊的“火”,捺要寫成點,要與“談”字區(qū)別。
和“爪”字區(qū)別。
導:上邊是“巳”,要封口,不要寫成“己”。下邊是“寸”。要與“異”區(qū)別。
。3)由這8個生字組成的詞語及詞義是:
引路:領路,帶路。
莫斯科:前蘇聯(lián)首都。
附近:離得很近的意思。
養(yǎng)蜂:飼養(yǎng)蜜蜂。
派去:分配、指定。
談天:很隨便地談話。
向導:帶路的人。
3.指導書寫生字的字頭。
可提示以下幾個字:
引:左邊的“弓”字,三畫,右邊一條長豎。
斯:左邊是“其”字,右邊是“斤”,不要寫成“月”字。
莫:上中下結構。上邊是草字頭,中間一個扁日,下邊“大”的橫寫長些。
導:注意下邊“寸”的橫寫長點。
(四)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要求:邊讀邊思考,每個自然段寫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討論后回答:
。ǖ谝、二自然段交待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列寧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第四自然段講列寧告訴養(yǎng)蜂人是蜜蜂把他領來的。
。ㄎ澹┳鳂I(yè)。
1.各寫生字一行。
2.熟讀課文。
《蜜蜂》教學設計優(yōu)秀7
教學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論、袋、證”等14個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證實”等詞語。
2、反復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知道作者做了一項什么試驗得什么結論,是怎么得出的。
3、學習作者法布爾留心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和積極探索的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研究作風。
重點難點: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樣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來的。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揭示課題
1 、猜謎:“一生勤勞忙,專去百花鄉(xiāng),回來獻一物,香甜勝過糖!
2 、指名說謎底(蜜蜂)。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題目就是蜜蜂。(教師板書課題,指導“蜂”的讀音,注意是后鼻音。)這篇課文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
3 、關于蜜蜂,同學們知道它的哪些知識?(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
4 、學習課后“資料袋”內容。
5 、教師小結:(多媒體課件出示蜜蜂的有關資料)蜜蜂體長8~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蜜蜂大都住在木箱子里,也有的住在墻洞里。蜜蜂是一種過集體生活的昆蟲,在一群蜜蜂中有一只蜂王和許多工蜂以及少數(shù)的`雄蜂。
過渡: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課文圍繞蜜蜂寫了—件什么事?
二、預習探究
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并標出自然段序號。
三、合作交流
1 、(多媒體課件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指名讀生字及詞語,請讀得好的同學帶領大家一起讀。(試驗、證實、悶了、幾乎、阻力、推測、包括、準確無誤、盡管、逆風而飛、沿途、陌生、超常、解釋)
2 、(多媒體出示課文中的多音字)指名讀,齊讀。
3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寫作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試驗,并得出了結論。)
4 、這篇課文是按什么順序敘述的?(是按想做個試驗——試驗的過程——得出結論的順序寫的。)
四、品讀體驗
1 、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你從第1自然段中體會到作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小結并過渡:科學是來不得半點虛偽的,法布爾正因為有嚴謹?shù)目茖W作風,不輕信,不盲從別人的結論,他要驗證“聽說”的事,決定親自試驗一下(這是“我”做試驗的原因)。那么,法布爾又是怎樣做試驗的呢?
2 、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思考: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認方向的能力。法布爾是怎樣做這個試驗的?體現(xiàn)了他什么樣的品質?
(捉自家的蜜蜂,便于觀察;給蜜蜂做記號,為了與其他蜜蜂區(qū)別;在兩里外放飛,更能說明問題;叫女兒等在蜂窩旁,為了掌握蜜蜂飛回來的時間等。這一系列做法,體現(xiàn)了作者考慮周密,做事嚴謹。)
第二課時
繼續(xù)合作交流;
1、作者做試驗的20只蜜蜂回到家了嗎?試驗的結果怎樣?默讀課文第3—5自然段,思考:回到家的蜜蜂有多少只?它們大概用了多長時間回到家的?
2、議一議:對作者整個試驗過程,你有什么感受?是從哪里體會到的?
。ㄒ龑W生理解“我想”、“我推測”、“也就是說”、“確確實實”等詞語,體會作者認真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用心思考的品質。)
小結:學到這里,同學們一定被作者嚴謹?shù)目茖W作風、認真觀察、用心思考的品質所感動,同時也一定佩服小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蜜蜂怎么會有這種能力?讓我們看看作者法布爾是怎么說的。
3、學習第6自然段。齊讀課文第6自然段。想一想:作者這樣的結論你滿意嗎?你還有什么疑問?
小結: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都很好,說明了同學們善于思考問題。有疑問并不奇怪,科學史上這種現(xiàn)象很多,但不管怎么說,作者能夠坦然說出自己無法解釋的結論,更進一步說明了他是一個嚴肅對待科學、實事求是的人。
四、鞏固延伸
1、師:同學們,由于法布爾生活在100多年前,當時的研究條件十分有限,因此,在當時他不能解釋蜜蜂的這種本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的進步,科學家們已經(jīng)把這個奧秘解開了,請看老師給大家?guī)淼馁Y料。
。ㄕn件出示以下資料: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奧地利生物學家弗里希曾在20世紀40年代,用一系列實驗測出了蜜蜂的基本導航能力,證明了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陽作為羅盤進行導航的,蜜蜂是以太陽作為參照點,通過“舞蹈”表述如何到達它發(fā)現(xiàn)的蜜源。)
2、師:蜜蜂怎么“舞蹈”請參看課后“資料袋”。同學們,你還知道哪些動物不會迷路?它們憑借什么來判斷方向、認識路線呢?
、僦该涣。
、诮處熜〗Y。(課件出示以下內容)鴿子、狗等動物不會迷路,即使把它帶到很遠的地方,它都能利用自己的認路本領回到自己家中。
3、總結:同學們,從天到地,從地到天,自然界還有許多奧秘,只要同學們留心觀察、善于思考,你們就會有很多的新發(fā)現(xiàn),因此,老師建議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做一個留心觀察的人。
《蜜蜂》教學設計優(yōu)秀8
教學目標: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 等詞語。
教學重點: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
教學難點: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用具: 生字卡
教學過程: 蜜蜂精品教案教學設計不錯
一、回憶舊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曾經(jīng)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嗎?
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為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出示生字卡,請已經(jīng)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3 .按序逐段來反饋。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4.呼應導語。
現(xiàn)在你知道法布爾做了一個什么有趣的實驗了嗎?
三、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應該怎么寫。
教學后記:通過生字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了本課的生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認識課文的內容。
《蜜蜂》教學設計優(yōu)秀9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并積累“辨認、試驗、證實、推測、本能”。
2、閱讀課文,弄清楚試驗是怎樣做的,關注法布爾是如何將試驗的過程記下來、記清楚、記準確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法布爾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媒體出示法布爾照片)師簡介:法布爾年輕時身為初中數(shù)學老師,卻十分癡迷于昆蟲的世界,立志做一個為蟲子寫歷史的人。他一生深入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和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最終成了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寫成了舉世聞名的《昆蟲記》。本文便節(jié)選自《昆蟲記》。
2、板書課題,齊讀。
設計說明:以本文的作者法布爾說開去,用簡短的語言并結合媒體的介紹,并告知學生本文是世界名著,旨在調動學生的學習沖動。
二、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集體正音。
3、開火車讀詞語,給“辨認、試驗、證實、推測”找近義詞。
4、交流問題。師小結。過渡:法布爾的試驗是怎樣做的?再讀課文,劃出自己感興趣的句子。
設計說明:初讀文本,強調學生的全面參與,從課文的整體性角度出發(fā),讓學生簡單對課文的梗概有一個大致的把握。同時注重在學生基礎閱讀方面的設計,比如學生輪讀,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的評價,以及詞語的初步理解等等,都是為學生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做好鋪墊。
三、析讀文本,理解感悟。
。ㄒ唬、默讀課文,根據(jù)試驗的目的、試驗過程、試驗結果將課文分成三個部分。
。ǘ、交流。
1、試驗目的。第1小節(jié)。
2、試驗過程。第2—4小節(jié)。
3、試驗結果。第5小節(jié)。
(三)、你對哪部分最感興趣?隨機學習課文。
第一部分:試驗目的。
1、指名第1節(jié)。注意聽別人讀得怎么樣。
2、評一評。
3、用“無論……總”說一句話。
4、師引讀:因為聽說(),無論(),它總(),所以我()。
第二部分:試驗過程。
1、自由讀2—4節(jié),思考法布爾是怎樣做試驗的,他把哪些關鍵的地方記錄下來了,圈劃出這些重點語句。
2、交流。隨機學習重點語句,理解詞語。
(1)出示句子,自由讀。(提示:讀的時候要講能體現(xiàn)試驗關鍵步驟的詞語強調讀出來。)
我在我家花園的蜂窩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們放在紙里。為了證實飛回花園的蜜蜂是我放飛的,我在它們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記號。然后,我叫小女兒在蜂窩旁等著,自己帶著做了記號的'二十只蜜蜂,走了兩里多路,打開紙袋,把它們放出來。
(2)指名讀,認真聆聽:他讀的時候強調了哪些關鍵詞?你覺得他(她)把握得對嗎?
。3)交流。
。4)齊讀句子。思考:法布爾把他的試驗記清楚了嗎?從這些詞語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5)交流。師:法布爾不僅把他的試驗記下來了,而且還寫得非常準確。這樣我們從文章中就可以看出他的試驗是經(jīng)過周密的安排的。師板書:你覺得還有哪些地方也寫得好,為什么?
3、交流。學生暢所欲言。
4、齊讀2—4小節(jié)。
第三部分:試驗結果。
1、自由讀1小節(jié)。想想法布爾的試驗結論是什么?
2、指名答。理解詞語“本能”。
3、齊讀。
設計說明:這是教學的重點部分,也是難點部分。如何處理教材既要做到整體性,又要兼顧到靈活性非常關鍵。于是,我對教材進行大膽的處理,旨在引導學生更輕松地進入文本。同時,在教學的設計中有目的有限度地設計了不同難度的聽、說、讀、寫訓練,力求能做到自然。對文章三個部分的處理也有一定的主次安排,重點放在引導學生認識到法布爾對試驗的安排之周密,記敘的又很準確,從而感受到法布爾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四、回顧總結,拓展訓練。
1、讀完了課文,你覺得法布爾的試驗怎么樣?是否還有改進的建議?或者你對他的試驗結論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2、四人小組合作交流。
3、指名答。師拓展資料。
4、寫話訓練:以“法布爾,我想對你說:()!睂懸、二句話。提示:把小組討論的結果結合進去。
設計說明:這一部分受楊老師啟發(fā),旨在通過一系列的引導和訓練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的水平以及質疑的膽量和能力。
《蜜蜂》教學設計優(yōu)秀10
教學目標:見教參116頁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弄清實驗是怎么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對蜜蜂有什么了解呢?
2、學生匯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辨別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里,它都能自己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我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二、初讀課文
1、分小組讀完課文,給難讀的字正音。
2、自由讀,討論: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么?
三、理解課文
1、小組內合作完成表格
驗證內容
驗證過程
驗證結果
2、學生匯報,師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寫內容。
3、質疑
(1)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的呢?(要求學生讀出有關詞句)
。3)看到這樣的驗證結果,你有什么想法?
4、嘗試用你的體會到的感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5、從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啟發(fā)?
。ǚ彩乱屑氂^察,認真思考,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四、總結: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認真研究蜜蜂辨認方向的`本能,給我們的啟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yǎng)自己的科學素養(yǎng),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yè)貢獻力量。
五、作業(yè)
1、完成相應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板書設計
26、蜜蜂
驗證內容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
驗證過程①選40只蜜蜂,做上白色記號。其中20只受傷了。②把蜜蜂帶到兩里外放。
驗證結果20只沒受傷的蜜蜂中有17只飛回來。
《蜜蜂》教學設計優(yōu)秀11
文本細讀:
這是一篇通過典型事例說明蜜蜂具有方向辨認能力的科普文章。文章首先介紹了問題的產(chǎn)生。即“聽人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他被拋棄到哪里,總是可以自己回到原處。”接著用了較長的篇幅介紹法布爾在女兒的配合下進行了蜜蜂能否辨認方向的實驗。
實驗基本情況:
實驗目的:
蜜蜂有沒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實驗要素:
數(shù)量——四十只
特征——背上做了白色記號(過程中二十只蜜蜂受傷)
條件——兩里半、沿途有許多景物、逆向的微風
結果——四十分鐘,兩只飛回,并帶有滿身花粉;
第二天又有十五只飛回;
共計十七只蜜蜂飛回。
實驗結論:
這不是一種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無法解釋的本能。
法布爾是一位充滿愛心的昆蟲學家。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既可以讓我們獲得科學知識,感受科學的嚴謹與條理,又可以讓我們體會人文的細膩與真誠。從科學的角度,法布爾的思考是比較周密的,實驗過程是條理清楚的,對實驗的記述也是比較客觀的。并且,在實驗的過程中又不乏人文的光輝。如過程中小女兒愛格蘭的表現(xiàn),以及作者對蜜蜂“眺望”“遙遠的家園”和“懷念巢中的`小寶貝和豐富的蜂蜜”的猜想,使我們在了解科學的同時,又體會到了幾許親情與關愛。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13個生字,掌握“扔、劣、免、棄、悶、證、阻、環(huán)、擁、沿、括”11個生字。
2、閱讀課文,知道法布爾是通過怎樣的實驗證明“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的。
3、在讀課文的同時,體會學習法布爾提出問題和用實驗證明問題的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扎實認真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各種朗讀訓練,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學習法布爾提出問題和用實驗證明問題的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扎實認真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搜集動物奇特的本領
教師準備:
法布而的常識和他的《昆蟲記》。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先出示介紹法布爾和他的《昆蟲記》。(學生可以補充)
2、師問:你知道為什么法布爾能夠成為昆蟲學家?你知道他是怎樣進行觀察實驗的嗎?
3、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2、用生字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詞,指明讀,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拋棄”、“扔到”、“貨輪”可讓學生做動作理解;
如:“避免”、“一擁而出”、“惡劣”、“阻力”、“包括”、“沿途”、“豐富”可以通過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自己理解;
如:“證實”、“悶了”、“憑借”合文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硗鈱W生有可能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如:“眺望”、“觸到”、“逆向”等小組內理解。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指名逐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只有讀正確、讀通順才能更好的理解課文。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引導學生交流法布爾進行“蜜蜂”實驗的目的、過程和實驗得到的結論。
3、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進行交流,即文中語言文字的品位與理解。(引導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交流)
(1)我明白了無論蜜蜂被拋棄到哪里,總是可以自己回到原處。
1(讓學生找出能證明蜜蜂有辨認方向能力的有關語句。)
把蜜蜂放在紙袋里,帶它們走了二里半路;(引導學生明白從距離上說明在這樣的距離范圍內蜜蜂回到蜂巢沒有問題。)
2“我在屋檐下的蜂窩里捉了四十只蜜蜂”、“有二十多只蜜蜂受到損傷”、“有十七只蜜蜂沒有迷失方向,它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保◤臄(shù)量上說明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
3“空中吹起了微風!薄ⅰ把赝颈M是一些陌生的景物”(從環(huán)境上說明,情況很復雜,對蜜蜂認路增加了難度。)
4“蜜蜂們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說明蜜蜂辨認方向不是像我們人類一樣選擇大的景物作為參考,并出示課后第二題,地一句話,學生理解著重號詞語的意思)
以上交流的重點是實驗的過程,其它兩項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表達一下。(同時理解不明白的詞語)
4、討論:讀了課文,受到怎樣的啟發(fā)?
引導學生說出:
a:辦事應該像法布爾那樣仔細認真;
b:從文中可以看出,法布爾是一個充滿愛心與同情心的人。
……
5、師:我們身邊有多少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我們也曾產(chǎn)生過多少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要我們像法布爾一樣有追根求源的精神,我們也能一步步走進科學的殿堂。
6、整體回顧全文。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教學中可以用“熟字+偏旁”的方法識記“劣、悶、證、阻、環(huán)、擁、括”;用比較形近字的方法識記“扔(仍)”“免(兔)”“棄(弄)”“沿(沒)”。注意“扔”的右邊“乃”不要寫成“及”;“免”字不要多一點寫成“兔”;“棄”字不要少寫一點,上面寫成“亡”。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師:許多動物有著奇特的本領!霸~句積累”中列舉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梢宰寣W生說說對課后列舉詞句的理解,也可以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知道的其他動物趣聞。
《蜜蜂》教學設計優(yōu)秀12
學習目標
、僬J識“試、驗、證”等10年生字。會寫“論、試、驗”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等20年詞語。
、谟懈星榈乩首x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劾斫庹n文內容,經(jīng)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激發(fā)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秘的興趣。
、芡ㄟ^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課前準備
①生字詞卡片(也可制成電腦課件,生字的部首和部分筆畫可以閃爍)。
、趲熒餐鸭嘘P蜜蜂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預習探究
①教師引述。上堂課我們領略了植物王國的奇妙,這堂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蟲世界的奧秘嗎?
②板書課題。今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嗎?
、郯炎约簭臅匣蚓W(wǎng)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僮宰x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同桌互讀,糾正錯誤。
、劢處煓z查學生自學情況。
a.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情況。
b.交流是怎么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
二、合作交流
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讀感悟
、賹W習第一自然段。
a.讀一讀。誰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聽。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個什么試驗嗎?
c.說一說。假如是你,你想怎樣做這個試驗?(可板書“試驗”兩字)
、趯W習第二自然段。
a.讀一讀。下面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樣試驗的,請讀第二自然段。
b.畫一畫。畫出能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語或句子。
c.寫一寫。請若干學生把畫出的語句寫到黑板上。
d.議一議。
◆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句有沒有全部找出?
◆為了保證試驗的成功,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須的?
四、拓展延伸
1、實驗的結果怎么樣?同學們想知道嗎?
【《蜜蜂》教學設計優(yōu)秀】相關文章:
《蜜蜂》優(yōu)秀教學設計06-22
《蜜蜂》優(yōu)秀教學設計8篇06-22
《蜜蜂》教學設計01-24
蜜蜂教學設計05-27
蜜蜂引路教學設計04-10
《蜜蜂引路》教學設計06-22
《蜜蜂》教學設計(精選15篇)04-27
《蜜蜂》教學設計15篇04-20
《蜜蜂》教學設計(15篇)04-20
蜜蜂教學設計15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