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習苦與樂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習苦與樂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習苦與樂教學設計1
教法設想:
既然是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那與普通的課文應該區(qū)別開來,習慣的培養(yǎng)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通過無數(shù)次重復實踐來養(yǎng)成,而不是靠理論學習而養(yǎng)成。所以教學這一課時,應通過具體鮮活的實踐活動,并在以后的教學中都請注意滲入這個實踐活動。
本課教學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一、是讓學生學寫日記,更重要的是如何讓他們懂得寫日記的重要性,能在今后的學習中養(yǎng)成寫日記的好習慣。
二、是培養(yǎng)他們熱愛圖書的好習慣。
1.教學“寫日記”
我班已有個別學生堅持寫日記了,只要把這些日記給學生看一下,稍加指導,學生便會明白寫日記的格式。但如何具體地寫,堅持寫等則有一定難度。課前應找那幾個日記寫得不錯的同學,讓他們準備交流自己寫日記的心得與樂趣。
2.愛護圖書
在寒假中已經(jīng)布置每個學生至少要買一本好書,并要求他們每人還得帶一本書,讓學生對比新書與舊書,同時還得延伸到作業(yè)書的保護等,拿出上學期幾本非常破的作業(yè),鼓勵學生愛護保護好自己的作業(yè),并學會如何修整自己的作業(yè)。
教學時應多結合自己的班級的實際情況,書上的介紹讓他們自己有目的看一下即可。
具體設計: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及掛圖,使學生了解寫日記的意義、要求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
2.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及掛圖,使學生懂得愛護圖書的意義和要求,養(yǎng)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愛護圖書的意義,要求,學會方法。
2.在實踐中養(yǎng)成堅持寫日記和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引入
由寒假的習作作業(yè)引入。
二、交流作業(yè),學寫日記
1.讓幾個寫日記不錯的同學交流自己的日記。
2.讓學生明白日記的格式。
3.讓個別同學交流寫日記的心得體會。
4.指導如何寫日記。
a.由上面學生的談得體會引伸如何寫日記,即日記可寫些什么樣的內(nèi)容?讓學生明白日記就是寫當日有意義的事。
b.讓他們再仔細地讀一下教材,更深入地明白寫日記的方法。
c.現(xiàn)場把自己的習作改成日記格式。
d.互相交流自己的日記。
三、明白寫日記重要性
1.簡單討論寫日記有什么好處?
2.身邊有許多學生已經(jīng)堅持寫日記了。
3.如何制定好寫日記計劃,互相監(jiān)督,養(yǎng)成寫日記的好習慣。
4.小結。
寫日記能夠為自己提供寫作機會,幫助提高寫作水平。
通過對看到的、聽到的事情或者一些問題的'思考,幫助自己總結經(jīng)驗教訓,進一步明白自己該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四、實踐作業(yè)
寫一則日記。
要求:
1.寫一日之中值得回味的一事,或針對一些事的想法等。
2.在表達完整的前提下,盡可能短小一點。
第二課時
一、用現(xiàn)實的情境引入
(一)出示上學期的作業(yè)本及圖書,有針對性講述:
1.干凈整潔的作業(yè)。
2.破爛不堪的作業(yè)。
3.雖然試著修理,但修得很糟糕的作業(yè)。
4.出示幾本被學生看破的圖書。
。ǘ┳寣W生針對這些情況談自己的感想。
并由他們的感想引入話題,讓他們明白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是一種不成熟,沒有長大的表現(xiàn),在新的一年中,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圖書與作業(yè)更整潔與干凈?
二、當場指導修理自己的圖書與作業(yè)
1.教師現(xiàn)場示范如何修理與保護自己的作業(yè)與圖書。
2.找同學當場練習修理。讓學生評議。
3.教師再有針對性地指導。
4.指導教材再深入地感知。
三、說說自己今后打算怎么做
1.同學們,聽了這些破書的哭訴,我們該怎樣幫助他們呢?
如何修補圖書呢?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使我們懂得了愛護圖書的意義,該怎樣保護圖書,希望在你們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從愛護課本做起,愛護書、讀好書。
3.在學期最后,將舉行“整潔作業(yè)”評比。
四、實踐性作業(yè)
晚上回家把自己損壞或不整的作業(yè)或圖書好好修理一番。
學習苦與樂教學設計2
活動意圖:
“誰和誰好?”經(jīng)常是孩子們口中心里提及的問題,班級里面也總有孩子說“我和***好”“我們是好朋友”。這是他們上幼兒園的動力和源泉。此次活動的開展是讓孩子知道生活中也有很多事物是兩兩相配的,互幫互助的。學習這首好歌不僅了解生活中相互的事物,也讓孩子感受朋友間在一起的歡快。
活動目標:
1、樂意為生活中常見的事和物尋找聯(lián)系,并講述自己的理由。
2、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競賽游戲的快樂。
3、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清楚自己想說的事。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重難點:
愿意講述事物之間聯(lián)系的原因。
活動準備:
材料材料包、ppt。
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激發(fā)興趣。
教師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今天,我?guī)硪皇钻P于好朋友的兒歌,名字叫《誰和誰好》。請你們來聽一聽。兒歌里都說了什么。
你聽到了誰和誰好?他們是怎么樣好的?
小結:誰和誰好?藤兒和瓜好。它們手拉手,不吵也不鬧。
為什么他們手拉手,不吵也不鬧?
小結:因為他們住在一起,離得近,天天在一起,所以他們手拉手不吵也不鬧。
你還聽到了誰和誰好?兒歌里還說到誰和花好?
小結:誰和誰好?蜜蜂和花好,蜜蜂來采蜜,花兒仰臉笑
蜜蜂做了什么?花又做了什么?
小結:花里面有花粉,蜜蜂每天都要去采花粉然后帶回家釀成香甜的蜂蜜。
仔細看,還有誰和誰好?
小朋友之間又做了什么?他們的心情怎么樣?
小結:誰和誰好,我和小朋友好,大家唱起歌,開心又快樂。
二、完整欣賞:
教師和幼兒稍作動作表現(xiàn)兒歌內(nèi)容。
三、幼兒操作材料《誰和誰好》
過渡語:除了我們剛學到的兒歌,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朋友,讓我們?nèi)フ乙徽摇?/p>
觀察要點:觀察幼兒是否能夠將事物進行聯(lián)系,并簡單說說理由
集體交流:請幼兒說說自己配對的原因?
誰和誰好,說出你的原因。
總結::原來在我們的周圍,有許多事物都能夠找到誰和誰是好朋友,事物之間是存在聯(lián)系的。
活動延伸:
繼續(xù)尋找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附:兒歌《誰和誰好》
誰和誰好?藤兒和瓜好。
它們手拉手,不吵也不鬧。
誰和花好?蜜蜂和花好,蜜蜂來采蜜,花兒仰臉笑。
誰和小朋友好?我和小朋友好,大家唱起歌,開心又快樂。
活動反思:
教學活動來源于兒歌《誰和誰好》,引發(fā)幼兒去關注生活中各種事物的關聯(lián)。通過活動,幼兒在智慧火花的碰撞中,激活了思維,展示了潛能。抓住機會挖掘他們潛力,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不足之處:
活動中,沒有意識去整合知識,教育機智上還應多加思考,教學的過程中,語言不夠精煉、準確,回應不夠精煉,在方式方法上應多加變化。在教學中,應該多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使幼兒在語言方面能夠得到一定的發(fā)展。
【學習苦與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范文10-07
學習的苦與樂作文02-06
學習中的樂與苦作文02-23
學習中的苦與樂作文02-28
學習中的苦與樂作文02-06
苦與樂10-05
學習中的苦與樂作文12篇04-11
讀書的苦與樂10-09
作文的苦與樂08-24
苦與樂的作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