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爾基童年主要內容
《童年》講述了一個叫阿廖沙的孩子,三歲時就失去了父親,母親把他寄養(yǎng)在外祖父的家里,和兩個舅舅,舅母以及表哥表姐一同住在了一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爾基童年主要內容,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總結歸納精選(1):
高爾基童年主要資料
《童年》講述的是孤獨孩童“我”的成長故事。
小說以一個孩子的獨特視角來審視整個社會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個充滿仇恨,籠罩著濃厚小市民習氣的家庭,這是一個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說也展現了當時整個社會的腐敗、沒落而趨向滅亡的過程。小說透過“我”幼年時代痛苦生活的敘述,實際反映了作家童年時代的艱難生活及對光明與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時也展現了19世紀末俄國社會的廣闊社會畫卷。
總結歸納精選(2):
高爾基童年主要資料
記述了作者3歲時父親病故,母親帶他隨外婆回到娘家,外公是個自私貪婪而專橫的小業(yè)主,殘酷剝削雇工放高利貸,但資本主義在俄國的發(fā)展斷了他的發(fā)財夢,最后破產潦倒,母親改嫁后也貧困而死,11歲被外公趕出家門,到人間去自謀生路。書中真實地描述了自己苦難的童年,繪出了一幅俄國小市民階層風俗人情的真實生動的圖畫,它不但揭示了當時俄國社會中的一些丑惡現象,還描述了許多優(yōu)秀的普通人物。小說描述生動,對話語言生活化,貼合人物的年齡和心理,讀起來既酣暢又具回味。
總結歸納精選(3):
高爾基童年主要資料
《童年》是作者高爾基以自己童年為基礎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和非人生活。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受盡折磨與欺辱,無論是在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是高爾基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地走了過來。
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自幼喪父,隨著父親和外祖母來到外祖父家。著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艱哭命運的開始。外祖父家,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人間地獄。外祖父掌管著家里的一切,脾氣十分暴躁、視財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時常正因犯錯而被痛打;兩個舅舅常為了分家而爭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生更是沒有地位,任丈夫打罵,發(fā)泄。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
之后,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一人踏上社會。他曾在許多地方打過雜,在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他還是熬了過來。正因他被自己堅強、不屈服與困難的精神與信念一向支撐著。
總結歸納精選(5):
高爾基童年主要資料
高爾基的作品《童年》內容簡介:
童年是一本獨特的自傳,它以獨特的藝術形式,深刻的思想內容和獨樹一幟的藝術特色在俄羅斯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不可比擬的藝術價值。它內涵豐富,耐人尋味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精彩紛呈的精神世界。這部世界著名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之一,通過描寫一個漸漸長大的孩子阿廖沙的生活,以孩子的眼光來觀察和了解周圍的世界,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倔強、富有同情心和不斷追求的青少年形象,和他在成長期所遇到的種種問題,以及他所經受的各種心里考驗。
總結歸納精選(6):
高爾基童年主要資料
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親去世后,隨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過歲月。其間,他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呵護,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優(yōu)美童話的熏陶,同時也親眼目睹兩個舅舅為爭奪家產爭吵打假以及在生活瑣事中所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這種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善與惡、愛與恨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深刻地印象。阿廖沙就是在這種“令人窒息的,充滿可怕的景象的狹小天地里”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高爾基簡介:高爾基(1868.3.28―1936.6.18),全名高爾基·馬克西姆,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也叫斯克列夫茨基,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列寧說他是“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文學的創(chuàng)始人。1868年3月28日出生于俄國伏爾加河畔的下諾夫戈羅德城。
【高爾基童年主要內容】相關文章:
高爾基童年摘抄10-07
童年的主要內容10-07
高爾基童年讀書筆記10-06
高爾基《童年》的心得體會12-24
高爾基的童年讀書筆記(精選3篇)10-07
高爾基童年好詞好句好段摘抄09-30
《高爾基的童年》讀書筆記650字10-06
高爾基《童年》讀書筆記(精選54篇)11-07
高爾基的童年作文600字4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