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寓教于樂的意思
學習總結(1):
寓教于樂,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把教育寄予在樂趣里。通俗的來說,就是透過藝術和美的形式來進行的一種教育方式,古羅馬詩人、文藝理論家賀拉斯在《詩藝》中提出的有關詩的作用的一個重要觀點,即詩應帶給人樂趣和益處,也應對讀者有所勸諭、有所幫忙。
詞語釋義
對文藝的特點與社會功能之間關系所進行的概括性的描述。強調文藝的認識作用、教育作用務必透過藝術的審美方式,即美的形象來到達。古希臘著名美學家亞里士多德在所著的《詩學》中已蘊含了這一思想,以后由古羅馬詩人、文藝理論家賀拉斯明確地表達出來。賀拉斯在《詩藝》中提出,詩應帶給人樂趣和益處,也應對讀者有所勸諭、有所幫忙。
賀拉斯提出“一首詩僅僅具有美是不夠的,還務必有魅力”,這樣才能發(fā)揮藝術的教化作用。
“教”,既指社會道德教育,又指文化開發(fā),詩的“教”的功效應是崇尚美德、簡樸、正義、秩序和法律,應促使人理解禮貌,為人神劃界,為夫婦立定禮法。教是目的,教務必透過樂的手段才能實現,教化功能在詩和藝術作品中不應脫離使人獲得愉悅的具體形象,欣賞者總是在審美體驗和審美感受中得到陶冶、教化的。
“寓教于樂”說同時也揭示了藝術的本質特征:藝術中所包含的普遍性的真、善、美務必透過明晰的個性化,轉化為個體感性能夠直接理解的形式,藝術作品務必是形式與資料的美的融合、統(tǒng)一。
詩人如果想做到“寓教于樂”,要加強自身的人格修養(yǎng)和心靈凈化,同時應嚴肅對待藝術創(chuàng)作,遵循特定規(guī)范,既順應讀者習慣,又左右讀者的心靈和審美情感,引導讀者趨善避惡。
學習總結(2):
“寓教于樂”的真正好處
“寓教于樂”是中國教育很大很大、很久很久的夢想,但長期以來這基本上是一個海市蜃樓般的夢想,大多數內地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比大人還辛苦,一天到晚頭埋在課桌書桌上抬不起來。此刻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這個偉大的夢想很快就要實現了,在中國最高學府北京大學和中國最牛電視臺中央電視臺!這的確是具有示范好處的一件事。
來自5月20日《新京報》的消息說,由央視《開心辭典》欄目推出的“開心學國學”節(jié)目正式啟動,最終晉級全國總決賽的前九名選手將會獲得免費就讀北大國學班的機會,學習結束只要透過相關考試便能獲得由北大哲學系頒發(fā)的碩士學位;總冠軍將作為國學宣傳大使赴世界各國的孔子學院游學。節(jié)目制片人稱,這是推動國學走向世界、弘揚中國價值觀的一部分。
魏英杰先生立刻跳將出來質疑說,“開心辭典”何時成了北大招生辦?我看這質疑真是有點別有用心食古不化,法律沒有規(guī)定“開心辭典”不能成為北大招生辦,作為一檔娛樂節(jié)目的開心辭典乃至它的頂頭上司央視也都算不上公權機構,對于這樣的機構,“法無明令禁止即可為”,不是嗎?再說,那么嚴肅的板著臉孔的國學,用“開心辭典”改造、包裝一下,加上王小丫那張?zhí)鹈赖男δ,既親切可人又寓教于樂,還能向全世界弘揚國學、推廣“中國價值觀”,也能給“開心辭典”和北大國學班帶來巨大的廣告效應,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也許有人要質疑,堂堂北大,國家最高學府,怎樣能違背考試原則讓“開心學國學”的勝出者不經考試免費讀北大呢?這也不用擔心,北大每年都有百分之幾的自主招生名額,區(qū)區(qū)九個國學班名額有什么不能“拿下”的呢?
還有專家認為此舉會將原本很嚴肅的國學變得娛樂化。對此,節(jié)目制片人指出,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普通人在提到國學的時候往往想到的只是國學的形式,感覺離日常生活很遙遠、很古板、很嚴肅。實際上,國學的資料是鮮活多樣的。“娛樂只是一種形式,重要的是傳遞國學資料。”我也覺得這個擔心完全沒必要,但理由和節(jié)目制片人完全不一樣。我覺得“國學”本身就是很娛樂的一件事,很娛樂的國學和很娛樂的“開心辭典”,天生一對地設一雙,相得益彰!不信咱們走著瞧,看節(jié)目播出能傳播怎樣的“國學”、怎樣的“中國價值觀”?也許,相關機構和“國學”教授們自我都說不清楚何謂國學、何謂中國價值觀。
放眼世界,各國皆無“國學”,只中國有“國學”。按于立生先生的說法,“國學”本是一歷史性概念,是西風東漸之際相對西學而言,統(tǒng)括傳統(tǒng)學術。時至今日,西學滲透入骨,“國學”恐怕只剩了漢語言文字和先秦諸子那些個只言片語、不成系統(tǒng)的哲學思想。乃至于今日之所謂“國學”,實在只是成為一些人掛羊頭賣狗肉的賺錢工具而已。不論北大、清華、復旦還是別的什么高校,一談到國學,多是和社會合辦的高價培訓班,“招生對象包括一些窮得只剩下錢的企業(yè)人士”。
問題是這樣一種金錢開路、平民孩子不得其門而入的國學班,居然能夠得到“貨真價實”的北大哲學碩士文憑!這可比那九個開心辭典的勝出名額多多了!前些天《青年參考》刊登美國《華爾街日報》文章,認為教育是改善貧困的關鍵。雖然我以前對“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之本”堅信不移,但這天我對“教育是改善貧困的關鍵”這個決定有了很大懷疑。在社會絕大部分資源被少數人、少數壟斷企業(yè)掌握的狀況下,深厚的家庭與關系背景往往比知識和學歷更能取得競爭優(yōu)勢。教育能夠改變同類人群中的競爭態(tài)勢,但已不足以在不一樣社會階層間促進公平競爭。何況權貴階層能夠簡單地透過權錢交易獲得平民階層十年寒窗而不得的寶貴文憑。
筆者曾在一篇文章里說,我們的教育與其將精力和聰明才智耗費在華而不實的“貴族高爾夫”,嘩眾取寵的“國學”等等上面,為什么不更加務實一點,從精神和行為舉止上培養(yǎng)我們、尤其是富二代真正的貴族精神:如何尊重女性、尊重比自我權勢、地位、財富低的人,如何承擔職責、如何敬畏規(guī)則和生命。等等。這樣的教育,不是更能傳承精神、尊重人性和人道、發(fā)展人文嗎?筆者在那里直接推薦央視“開心辭典”和北大,與其普及和弘揚繡花枕頭般的國學,不如踏踏實實地搞一搞開心“人學”,讓“斑馬線上的中國”學一學如何在斑馬線上禮讓行人,如何讓一些官員不要一到娛樂場所就把所有服務員當賣身女。等等。“人”之不在,“國”何以國?這樣的“開心人學”必須要比“開心國學”更有收視率,更讓全國人民開心而不是只讓一小部分人開心。
【寓教于樂的意思】相關文章:
感觸的意思08-07
徘徊的意思10-29
悠閑的意思07-04
喜形于色的意思08-01
成王敗寇的意思07-25
輕盈的意思06-15
蹊蹺的意思10-18
為難的意思07-19
改弦易轍意思08-01
隨波逐流的意思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