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臥薪嘗膽的歷史人物
文字像精靈,只要你用好它,它就會產(chǎn)生讓你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你能準(zhǔn)確靈活的用好它,它就會讓你的語言煥發(fā)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臥薪嘗膽的歷史人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臥薪嘗膽的歷史人物 篇1
問題:
臥薪嘗膽的歷史人物是誰?
答案:
勾踐
解析:
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臥薪嘗膽原指春秋時期的越國國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復(fù)國的事跡,后演變成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發(fā)奮圖強(qiáng)。春秋時,越王勾踐戰(zhàn)敗,為吳所執(zhí),既放還,欲報吳仇,苦身焦思,置膽于坐,飲食嘗之,欲以不忘會稽敗辱之恥。臥薪事不知所出。后用為刻苦自勵,發(fā)憤圖強(qiáng),不敢安逸之典。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后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fù)重伺候吳王三年后,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國。
其實勾踐并沒有放棄復(fù)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xùn)練精兵,強(qiáng)政勵治并等待時機(jī)反擊吳國。艱苦能鍛煉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薪(柴草),又在屋里掛了一只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xié)力之下使越國強(qiáng)大起來,并最終找準(zhǔn)時機(jī),滅掉了吳國。
相關(guān)歷史記載:
北宋·蘇軾《擬孫權(quán)答曹操書》:仆受遺以來,臥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
明·李贄《詠古》之一:臥薪嘗膽為吞吳,鐵面槍牙是丈夫。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汝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jié)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
【相關(guān)閱讀】
臥薪嘗膽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是指中國春秋時期的越國國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復(fù)國的事跡,后演變成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發(fā)奮圖強(qiáng)。
浙江紹興古城西北迎恩門外的箭樓相傳由越王勾踐所建,是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地方。
臥薪嘗膽的歷史人物 篇2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打得大敗,闔閭也受了重傷,臨死前,囑咐兒子夫差要替他報仇。夫差牢記父親的話,日夜加緊練兵,準(zhǔn)備攻打越國。過了兩年,夫差率兵把勾踐打得大敗,勾踐被包圍,無路可走,準(zhǔn)備自殺。這時謀臣文種勸住了他,說:“吳國大臣伯嚭貪財好色,能夠派人去賄賂他!惫篡`聽從了文種的推薦,就派他帶著珍寶賄賂伯嚭,伯嚭答應(yīng)和文種去見吳王。
文種見了吳王,獻(xiàn)上珍寶,說:“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請您能饒恕他!辈畤阂苍谝慌詭臀姆N說話。伍子胥站出來大聲反對道:“人常說‘治病要除根’,勾踐深謀遠(yuǎn)慮,文種、范蠡精明強(qiáng)干,這次放了他們,他們回去后就會想辦法報仇的!”這時的夫差以為越國已經(jīng)不足為患,就不聽伍子胥的勸告,答應(yīng)了越國的投降,把軍隊撤回了吳國。
吳國撤兵后,勾踐帶著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吳國伺候吳王,放牛牧羊,最后贏得了吳王的歡心和信任。三年后,他們被釋放回國了。
勾踐回國后,立志發(fā)憤圖強(qiáng),準(zhǔn)備復(fù)仇。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消磨了報仇的志氣,晚上就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子里掛上一只苦膽,每一天早上起來后就嘗嘗苦膽,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他派文種管理國家政事,范蠡管理軍事,他親自到田里與農(nóng)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紡線織布。勾踐的這些舉動感動了越國上下官民,經(jīng)過十年的艱苦奮斗,越國最后兵精糧足,轉(zhuǎn)弱為強(qiáng)。
而吳王夫差盲目力圖爭霸,絲毫不思考民生疾苦。他還聽信伯嚭的壞話,殺了忠臣伍子胥。最終夫差爭霸成功,稱霸于諸侯。但是這時的吳國,貌似強(qiáng)大,實際上已經(jīng)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親自帶領(lǐng)大軍北上,與晉國爭奪諸侯盟主,越王勾踐趁吳國精兵在外,突然襲擊,一舉打敗吳兵,殺了太子友。夫差聽到這個消息后,急忙帶兵回國,并派人向勾踐求和。勾踐估計一下子滅不了吳國,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踐第二次親自帶兵攻打吳國。這時的吳國已經(jīng)是強(qiáng)弩之末,根本抵擋不住越國軍隊,屢戰(zhàn)屢敗。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踐求和,范蠡堅決主張要滅掉吳國。夫差見求和不成,才后悔沒有聽伍子胥的忠告,十分羞愧,就拔劍自殺了。
越王勾踐夫婦在吳國,對夫差恭恭敬敬,相傳他在吳3年,為吳王夫差駕車養(yǎng)馬,夫人打掃宮室,住在潮濕的囚室,受盡屈辱。伍子胥多次推薦吳王夫差將勾踐殺掉,靠著伯嚭的保護(hù),才免于被殺,最后得到赦免歸國。勾踐歸國后,決心報仇,于是“目臥則攻之以蓼,足寒則漬之以水,冬常抱冰,夏還握火”,又“懸膽于戶,出入嘗之,不絕于口。”這就是歷史上相傳著名的`“臥薪嘗膽”的故事。
勾踐身自儉樸,“出不敢奢,入不敢侈”,“食不重味,衣不重彩”,日勤于政,“未嘗一日登玩”。他自己耕田而食,夫人織布而衣,節(jié)省開支,以增強(qiáng)國力。勾踐返越后,大力發(fā)展生產(chǎn),繁息人口。他下令10年不收租稅,讓百姓“居有三年之食”。獎勵生育,以繁衍人口。禁止壯男娶老婦為妻,老男娶壯女為妻。女子17歲不嫁,男子20歲不娶,父母有罪。婦女將分娩時,報告官府,官府派醫(yī)生守護(hù)接生。
生男孩,送給兩壺酒、一只犬;生女孩,送給兩壺酒,一只小豬。若一胎生兩個,官府供給衣食,若一胎生3個,官府給請保姆喂養(yǎng)。對鰥寡孤獨(dú)都有相應(yīng)的照顧。緩刑薄罰,以安定民心。整飭內(nèi)政,招賢納士。重用文種、范蠡、計然等人。選國內(nèi)“達(dá)士”,給以上等住宅,供給上等的衣食,使他們?yōu)閲е页隽。招募賢才,有從諸侯國來越的游士,勾踐必須在宗廟中舉行隆重的接待禮,并根據(jù)各自的特長任用。
如勾踐以文種治內(nèi)政,范蠡治軍事、外交,計然管理財政等。加強(qiáng)軍事訓(xùn)練。按里閭的行政組織征集、編制兵員。制造利劍強(qiáng)弓,訓(xùn)練“習(xí)流”水軍。用重賞嚴(yán)刑教育士卒勇于聽命,樂于立功,“進(jìn)則思賞,退則避刑”,建筑城郭,加固邊防。這就是勾踐實行的“十年生聚,十年教養(yǎng)”的策略。
臥薪嘗膽的歷史人物 篇3
吳王闔閭打敗楚國后,成了南方的霸主。越國是吳國的臨國,它與吳國素來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國國王勾踐即位。為了征服越國,吳王發(fā)兵攻打越國。兩國在槜李地方展開了一場大戰(zhàn),吳王闔閭滿以為能夠打贏,沒想到打了個敗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傷,再加上上了年紀(jì),回到吳國,就咽了氣。
吳王闔閭死后,兒子夫差即位。闔閭臨死時對夫差說:"不要忘記報越國的仇。"
夫差記住這個囑咐,叫人經(jīng)常提醒他。他經(jīng)過宮門,手下的人就扯開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殺你父親的仇嗎"
夫差流著眼淚說:"不,不敢忘。"
夫差為了報父仇,叫伍子胥和伯嚭還有孫子一起操練兵馬,準(zhǔn)備攻打越國。結(jié)果越國戰(zhàn)敗,越王勾踐于是被抓到吳國。吳王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與喂馬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雖然很不服氣,但仍然極力裝出忠心順從的樣貌。吳王出門時,他走在前面牽著馬;吳王生病時,他在床前盡力照顧,吳王看他這樣盡心伺候自己,覺得他對自己十分忠心,最后就允許他回到越國。
勾踐回到越國后,立志報仇雪恥。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氣,在吃飯的地方掛上一個苦膽,每逢吃飯的時候,就先嘗一嘗苦味,還問自己:"你忘了會稽的恥辱嗎"他還把席子撤去,用柴草當(dāng)作褥子。這就是之后人傳誦的'"臥薪嘗膽"。
勾踐決定要使越國富強(qiáng)起來,他親自參加耕種,叫他的夫人自己織布,來鼓勵生產(chǎn)。因為越國遭到亡國的災(zāi)難,人口大大減少,他訂出獎勵生育的制度。他叫文種管理國家大事,叫范蠡訓(xùn)練人馬,自己虛心聽從別人的意見,救濟(jì)貧苦的百姓。全國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勁,好叫這個受欺壓的國家改變成為強(qiáng)國。
越王勾踐整頓內(nèi)政,努力生產(chǎn),使國力漸漸強(qiáng)盛起來,他就和范蠡、文種兩個大臣經(jīng)常商議怎樣討伐吳國的事。
公元前484年,吳王夫差要去打齊國。伍子胥急忙去見夫差,說:"我聽說勾踐臥薪嘗膽,跟百姓同甘共苦,看樣貌必須要想報越國的仇。不除掉他,總是個后患。期望大王先去滅了越國。"
吳王夫差哪里肯聽伍子胥的話,照樣帶兵攻打齊國,結(jié)果打了勝仗回來。文武百官全都道賀,只有伍子胥反倒批評說:"打敗齊國,只是占點小便宜;越國來滅吳國,才是大禍患。"
這樣一來,夫差越來越厭惡伍子胥,再加上伯嚭在背后盡說伍子胥壞話。夫差給伍子胥送去一口寶劍,逼他自殺。伍子胥臨死的時候,氣憤地對使者說:"把我的眼珠挖去,放在吳國東門,讓我看看勾踐是怎樣打進(jìn)來的。"
夫差殺了伍子胥,任命伯嚭做了太宰。
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踐作好了充分準(zhǔn)備,大規(guī)模地進(jìn)攻吳國,吳國接連打了敗仗。越軍把吳都包圍了兩年,伯嚭被逼得走投無路,說:"我沒有面目見伍子胥了。"說著,就用衣服遮住自己的臉,自殺了。
之后勾踐北上中原與諸侯會盟,成為春秋時期最后一個霸主。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最后使自己成就了一番偉業(yè)!這樣的故事值得我們發(fā)揚(yáng)。
臥薪嘗膽的歷史人物 篇4
臥薪嘗膽的主人公是誰?
勾踐是中國春秋時代后期的越國君主。勾踐是大禹子孫夏王少康庶子無余的直系孫,父親則是越侯允常。生年不詳,前496年至前464年在位。
臥薪嘗膽: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經(jīng)常嘗一嘗苦膽。比喻刻苦激勵自身;堅定報仇雪恥的意志。
典故: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打得大敗,闔閭也受了重傷,臨死前,囑咐兒子夫差要替他報仇。夫差牢記父親的話,日夜加緊練兵,準(zhǔn)備攻打越國。過了兩年,夫差率兵把勾踐打得大敗,勾踐被包圍,無路可走,準(zhǔn)備自殺。這時謀臣文種勸住了他,說:“吳國大臣伯嚭貪財好色,可以派人去賄賂他!惫篡`聽從了文種的建議,就派他帶著珍寶賄賂伯嚭,伯嚭答應(yīng)和文種去見吳王。
文種見了吳王,獻(xiàn)上珍寶,說:“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請您能饒恕他!辈畤阂苍谝慌詭臀姆N說話。伍子胥站出來大聲反對道:“人常說‘治病要除根’,勾踐深謀遠(yuǎn)慮,文種、范蠡精明強(qiáng)干,這次放了他們,他們回去后就會想辦法報仇的!”這時的夫差以為越國已經(jīng)不足為患,就不聽伍子胥的勸告,答應(yīng)了越國的投降,把軍隊撤回了吳國。
吳國撤兵后,勾踐帶著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吳國伺候吳王,放牛牧羊,終于贏得了吳王的.歡心和信任。三年后,他們被釋放回國了。
勾踐回國后,立志發(fā)憤圖強(qiáng),準(zhǔn)備復(fù)仇。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消磨了報仇的志氣,晚上就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子里掛上一只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后就嘗嘗苦膽,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他派文種管理國家政事,范蠡管理軍事,他親自到田里與農(nóng)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紡線織布。勾踐的這些舉動感動了越國上下官民,經(jīng)過十年的艱苦奮斗,越國終于兵精糧足,轉(zhuǎn)弱為強(qiáng)。勾踐就是憑借著臥薪嘗膽的磨礪,勵精圖治,與百姓同甘共苦,越國國力與日俱強(qiáng),最后滅掉了吳國,越王勾踐成為春秋時期最后一個霸主。
啟發(fā):頑強(qiáng)的毅力來源于堅持不懈的努力。
【臥薪嘗膽的歷史人物】相關(guān)文章:
臥薪嘗膽教案08-29
《臥薪嘗膽》教案09-15
臥薪嘗膽故事11-24
課文《臥薪嘗膽》的教案08-26
《臥薪嘗膽》閱讀心得09-13
《臥薪嘗膽》教案15篇11-19
臥薪嘗膽教案15篇02-04
《臥薪嘗膽》的課堂教案設(shè)計08-26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