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精選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600字6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jù)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600字6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600字 篇1
臨近過年,我們村里的年味兒也越來越濃了。每到這個時候,村子里的人家就開始做米胖糖了。
今天放學回家,爸爸對我說今年我們家要和隔壁伯母家一起做米胖糖。吃過晚飯后,我們一屋子的人忙得暈頭轉(zhuǎn)向,有準備材料的,有搜羅工具的`,還有幫忙燒火的。
做米胖糖的第一道工序非常講究,就是要先熬糖,糖漿的好壞會直接影響米胖糖的口味。伯母在鍋里倒了少許水,又放了幾勺糖,然后慢火熬制。伯母拿著勺子一勺又一勺地打著圈兒,直到糖水變得粘稠能粘住勺子為止,煮沸騰后的糖漿在鍋里“咕咕咕”直響,我直愣愣地觀賞著。
然后,爸爸端來一大盆米胖往鍋里倒,白白的米胖和黃黃的糖漿混在一起好看極了,伯母手腳非常利索,拿著鏟子不斷地攪和起來,本來米胖和糖漿兩兩分明讓人一眼就能分辨出來,可是在伯母來回的攪動下,糖漿里摻和著米胖,米胖身上又裹滿了糖漿,他們完全融合在一起啦!這時,力大無窮的爸爸把這一大鍋攪拌好的米胖糖端到案板子上,我連忙拿來模板套在米胖糖上,我們幾雙手一起把米胖糖在模子里壓平。爸爸拿來一根粗大的圓棒用力地在上面來回推壓,這是個力氣活,干著干著,爸爸就開始大口大口地喘氣了。
壓平實后,米胖糖漸漸散去了熱氣,伯母用刀把一整塊米胖糖切成一條一條的,再把這一條條的米胖糖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這樣吃起來就方便多啦!
過年的時候,我們拿出米胖糖招呼客人,悠閑地在院子里曬著太陽喝著茶品著酥酥脆脆的米胖糖,別提有多爽快了!
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600字 篇2
橘子酸甜可口,相信你一定愛吃吧!我的家鄉(xiāng)可是它的出產(chǎn)地喲!
春天時,你到我的家鄉(xiāng)來,一大片一大片的橘子樹就會展現(xiàn)在你的眼前,大大小小的橘樹仿佛給大地穿上了一件綠色的新衣服一樣,漂亮極了。我們這幫愛吃的孩子,整天看著橘子樹,盼望著它們早點結(jié)果子給我們吃。
夏天,橘子樹上的橘子有蹦蹦球那么大了,像綠色的寶石點綴在橘子樹中。白天時,我們小孩經(jīng)常在橘樹上爬上去再爬下來,在橘樹從中捉迷藏。橘樹林仿佛我們的天堂,有無盡的樂趣。夜晚時,村民們就會到橘子林來歇涼,賞月。每當這時,橘子娃娃就調(diào)皮地,迫不及待地蹦下樹來,仿佛要聽聽我們在說什么似的。
秋天,經(jīng)過農(nóng)民伯伯辛勤的努力和汗水的.澆灌,橘子娃娃已經(jīng)換上了一件金燦燦的、紅彤彤的衣服,就像一盞盞小燈籠掛在住上。農(nóng)民伯伯們樂得合不攏嘴,一個個說:“今年大豐收。 蔽覀冞@些孩子自然忍不住了,三蹦兩跳就爬了上去。摘下一個橘子聞聞,喲,真香!剝了皮咬一口,果肉中的汁兒一直就甜入了我的心中。農(nóng)民們也將橘子統(tǒng)統(tǒng)摘下來挑著去賣:“來呀,來呀,賣香噴噴的橘子喲!好吃極了!”看到的人紛紛走過來問:“多少錢呀?”“一塊一斤。”農(nóng)民伯伯笑著說!霸俚忘c嘛!”“好吧,那六毛錢一斤!俺山唬屹I五斤!薄昂,好!”……
冬天時,家家戶戶的窗前都放著一些橘子皮,千萬不要大驚小怪,因為橘子皮也是很有用處的!它可以和蘿卜一起熬湯,很香很暖和!橘子皮泡茶喝有利于通氣,加工后還能治病呢。橘子皮還可以做成一盞盞漂亮的小桔燈呢。
家鄉(xiāng)的橘子真好,我愛橘子!
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600字 篇3
我的家鄉(xiāng)是神池縣,縣城雖然不大,但在我們這一片很有名,原因之一就是這里特產(chǎn)豐富,如胡油,莜面,山藥,南瓜,麻花,燉羊肉……但我最喜歡的是家鄉(xiāng)的月餅——有商標認證的神池月餅。
月餅象征著團圓,合家歡樂。它的來源也頗有意思。據(jù)說元末明初時,蒙古兵入侵,由于敵人封鎖嚴密,無法傳遞作戰(zhàn)信息,怎么辦呢?人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做了一個餅子把打仗信息藏在里面,由于信息及時送出,最后打了勝仗。后來就用包餡的`餅子——月餅,來紀念這次戰(zhàn)斗。還有一個傳說,說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唐太宗覺得“胡餅”這個名字不好聽,楊貴妃看著皎潔的月亮說:“就叫月餅吧?”據(jù)說月餅的名字就此產(chǎn)生了。
月餅是中秋節(jié)特色食品。家鄉(xiāng)的月餅以種類多、口感好而聞名全國。月餅有油皮月餅、酥皮月餅、水果月餅、蛋黃月餅,粗糧月餅等種類。神池的月餅好吃,離不開家鄉(xiāng)的另一特產(chǎn)——胡油。家鄉(xiāng)的胡麻種植歷史悠久,所產(chǎn)胡油醇香味濃,營養(yǎng)豐富,被稱為“高原上的深海魚油”,所以用胡油加工的月餅才好吃。家鄉(xiāng)月餅的餡兒也別具特色,是用白糖、黑糖、芝麻、胡油、玫瑰、青紅絲、葡萄干等按一定的的比例加工而成。皮兒根據(jù)種類不同,用料也不同。另外,家鄉(xiāng)月餅的做法也很有特色。包著餡兒的餅,放進專用模子按實一磕,有了形狀,然后放進烤箱烤熟,放涼后就變成了我們愛吃的月餅了。
月餅是神池人最愛吃的甜點。輕輕咬一口月餅,細細品味,感覺有玫瑰的清香飄在身上,忍不住再咬一口。這幾天我每天回家一進門,總也忍不住要先吃一個月餅,那滋味……
我愛家鄉(xiāng),更愛家鄉(xiāng)的月餅。
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600字 篇4
我的家鄉(xiāng)是美麗的沿海地區(qū)福州,那里物產(chǎn)豐富,有Q彈筋道的魚丸、飄香十里的佛跳墻、酸甜可口的李干……其中最讓我回味無窮的是鮮美爽滑的扁肉。
扁肉在我的家鄉(xiāng)十分具有代表性,如果你來福州旅游的話,一定要嘗一嘗它,不然可以算得上是“不去長城非好漢,不吃扁肉真遺憾”了。
不過要想吃到一碗好吃的扁肉可不簡單。首先要把豬肉剁成肉泥,放入適量鹽、醬油、味精調(diào)成扁肉餡。然后再將薄如紙的扁肉皮放在一旁,就可以開始包扁肉了。這里要注意的是:包的時候,手上要有一些水,不然面皮會像泡泡糖牢牢地把你粘住,撕不下來,面皮也會破掉,而且包的時候要小心,面皮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能把它毀于一旦。接下來、就是把包好的'扁肉放入鍋中水煮了,扁肉在煮熟的過程中不能閑著,得把、鹽、味精放入一個湯碗中,等著這碗好吃的扁肉出鍋了。
煮熟的扁肉像一個身穿白色衣裳的舞者,又像一只晶瑩剔透的水母在水中游動。你舀上一勺,送入口中,只要你舌頭稍微一用力,那絲滑的扁肉皮便順著你的喉嚨滑入你的胃中,剩下的肉餡在你口腔中刺激著你的味蕾。這時,你再大口地喝上一口扁肉湯,會感覺極大的滿足,接著你會一口接著一口,將這些扁肉全部吃完。對了,這個肉餡除了用豬肉外,還可以用蝦肉餡,那味道更佳鮮美,我一口氣可以吃下五十個呢!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把扁肉拿去油炸,俗稱炸扁食。它色澤金黃,外酥里嫩,咬上一口,“卡茲”一聲,咸淡適中的餡料與酥脆的皮混在一起,那種滿足感讓人根本停不下來。
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扁肉。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很想吃上一碗呢?下回你來福州旅游的時候,我會親自下廚為你煮一碗鮮美爽滑的扁肉來歡迎你哦。
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600字 篇5
我的家鄉(xiāng)住在方前鎮(zhèn)關(guān)山鳥大平頭村。那里常年萬里無云,陽光明媚。即使下了雨,雨后一定出美麗的彩虹。這花繁葉茂,因為我家鄉(xiāng)是在山中,樹木特別多?諝夂玫牟坏昧。
在這可以遠離大城市的空氣污染。雖然空氣好,但離市區(qū)十分遠,不方便隨時進出市區(qū)。在以前,很多房子是一家人自己造的,家具、工具是自己造或從別處搬來的,附近沒有一家商店和小賣部,可以說是“與世隔絕”。
因為是“與世隔絕”,村里人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特產(chǎn):卷餅筒使我最喜歡的美食之一,這個餅不是像一般的.餅,一般的餅里面是餡外邊是皮。但它是將一張剛剛出爐的薄餅攤在石桌上,在中心放上各種各樣的菜,如:豆芽、芹菜、粉干、豬肉、木耳等熟食一律可以放上去。把菜包在里面,再將餅卷起,一個卷餅筒就完美做好了。在外邊看十分像中式餐廳的雞肉卷,也是里邊放餡再卷起來。聽奶奶說,他們的卷不像我們的一樣,他們的餡加了十分多的調(diào)料,不是天然的味道。我們的都是原材料,不加任何的調(diào)料,依然一樣好吃。
它的做法十分簡單:把面粉倒入一個盆子里,有一半即可,再往里倒入水,把面粉和水攪拌起來,它便會變的很稀。再在拿一個大勺子取出一勺攤在大盤子上,攤成一個大圓形,
再弄好幾個攤在鍋里,蓋上蓋子,生起火,火不能太旺盛,容易糊。過一會,打開蓋,餅就熟了,用鍋鏟將它拿起,攤在盤子上,放上自己喜愛的熟菜,卷起來,吃一口,味道十分鮮美,回味無窮。
這種餅慢慢被家鄉(xiāng)人學會了,手藝傳到各地,吃的人漸漸多了起來,不管他們做得多好吃,還是沒有我家鄉(xiāng)的原始做法好吃!
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600字 篇6
我的家鄉(xiāng)在山里,那里有多種多樣的土特產(chǎn)供人們品嘗,其中最讓我難忘的就是用柿子做出來的各種美食。
柿子,通常長在高高的樹上,在田野里、山崗上、小河邊,隨處可見它的身影。柿子樹的種類也有很多,有冬柿、牛心柿、滿天黃、平頂柿……
每年的三四月份,那看似無精打采的'柿子樹就會煥發(fā)新的生命,抽出嫩綠的葉子,開出顏色黃黃的小花。小花的樣子圓圓的,在太陽的照射下一閃一閃的,其亮度一點也不比暗夜中所閃爍的繁星弱。柿子的生長速度很快,過不了多久,柿子樹就會長出來和人指甲蓋差不多大小的小柿子來。
中秋之前,柿子就差不多長成有小孩的拳頭大小了,奶奶就用夾子夾回青柿子,放進加了白堿的水里泡上五六天,去掉青澀味,這種柿子,我們那里管他叫“懶柿”。在奶奶家過中秋的時候,我總會在飯前,拿起一個“懶柿”來啃,那滋味又香又甜,還非常管飽呢!
中秋節(jié)過后,又圓又大的柿子就逐漸紅了,奶奶就開始忙著做柿餅。奶奶先把那些紅了的柿子放在太陽光下曬一曬,讓它們變軟,然后再將其壓成圓餅子,放進瓦缸里,腌上十天半個月。通過這樣的加工,柿餅上就慢慢地結(jié)上了一層白霧。等到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將它拿出來慢慢品嘗了,它可是餐桌上招待貴重客人的一道美食哦!
還有一種叫冬柿的,他要等到冬天才開始變紅。等冬柿紅了,我們都會跑出摘上一個,也不管他有沒有剝皮,就摳開一個小口子往嘴里一吸,將柿子里的汁和肉全部吸干,最后一個完整的柿子就只剩下了外面薄薄的一層皮,那味道別提有多香了。
雖說我已經(jīng)長大了,也不再像小時候那么饞柿餅或者柿子,但是作為家鄉(xiāng)的一種特產(chǎn),每年的秋冬季,奶奶都會給我寄來。一吃到這些美味的柿子,我就會想到小時候與柿子有關(guān)的趣事,仿佛看到奶奶勤勞的身影、慈愛的臉龐,一幕一幕,令我回味。
【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600字】相關(guān)文章:
家鄉(xiāng)特產(chǎn)作文06-15
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作文06-12
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