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
都江堰1
古人云:“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笔堑模蛟S你還沉醉在夏的陽光里;或許很不經(jīng)意間,秋已悄悄地走進了你,你也一走進了秋,都江堰的秋天就是這樣悄無聲息。
走進都江堰的秋天,你不必為秋天樹葉的凋零而痛惜,也不必為秋花的孤獨而更加孤獨,更不必為大雁的離去而憂傷……在都江堰的秋天里,你只需看秋的色彩,聽秋的心聲,感秋的心跳,賞秋的美景……
走在小路上,石橋邊,棵棵青松依然昂首挺胸,筆直筆直的,像許多守衛(wèi)邊疆的戰(zhàn)士一樣直直地挺立著,面容堅定而強韌,叢叢翠竹依然精神抖擻,瞧!是誰那樣趕趟兒似的給楓葉姑娘換上了紅花衣?你瞧她似害羞地漲紅了臉,像一位少女似的。
走在街道上,兩旁的梧桐樹不知是什么時候換上了“皇帝裝”,樹葉黃得像金燦燦的油菜花兒,十分引人注目。閉了眼,好像滿樹的油菜花的氣息已向你襲來,鉆到你的全身上下。
走進都江堰的樹林,遠遠傳來了麻雀們竊竊私語的聲音,偶爾,還可以偷聽到秋蟬動人的曲子,到了夕陽西下時,你會驚奇地欣賞到一曲優(yōu)美的田園歌聲,閉眼傾聽,原來是鶯的歌唱……也許你還意猶未盡,那你更幸運了,在每一個角落里,那些叫不出名字的蟲子們會不約而同地為你合奏……此時此刻,你是否已融入了大自然?
輕輕地走過小溪,輕輕踩著青青的草兒,悄悄的.來到田野。這時,一股泥土的芬芳便伴著清風撲鼻而來,細聞,還帶著絲絲麥穗的清甜。遠處幾個農(nóng)民伯伯打扛著鋤頭,略彎下腰,輕輕抱起一把金黃的麥穗,沉甸甸的。這時,農(nóng)民伯伯的臉上露出了從未有過的笑容,那種豐收的笑。
這就是都江堰的春天,一個豐收的、金黃的季節(jié),這里的秋天五顏六色,青松發(fā)出綠的氣息,楓葉換上了紅衣,梧桐也換上了威嚴的“皇帝裝”,動物也都放聲高歌。
都江堰2
詩人山春曾在《灌陽竹枝詞》中寫道:都江堰水沃西川,人開時涌岸邊。詩人運用巧妙的語言讓我們見識了這神奇的都江堰。暑假,我領略了都江堰的美麗。
一來到都江堰,我便看到了湖邊一顆顆的柳樹。柳樹小姐們的樣子也算得上是婀娜多姿,千姿百態(tài)吧。這可是在夏天,柳樹小姐們?nèi)紦Q上了輕柔的綠色長裙,宛如一位位綠衣仙子。往欄桿旁走,才發(fā)現(xiàn)欄桿上的雕刻技藝當真是無可挑剔的。有的圖案是雍容華貴的鳳穿牡丹,栩栩如生;有的是金龍出云的花樣,十分有立體感;有的是含苞待放的`菊花,可愛極了。
再往前走,便是十分著名的玉瀾索橋了。索橋用鐵索綁在半山腰,猶如一只風掛在半空中,只有游絲一線牽著。光是遠遠地望著,我便早已不寒而栗、膽戰(zhàn)心驚了。人們走在索橋上一個個都緊抓著護欄,接著再一步步地挪動著自己的身體。還有一些人膽子大些,竟把自己斜倚在護欄上,不過卻也十分笨重。只見索橋上的木板雖也結實,卻稀稀疏疏。不過,走在吊橋上,聽著下面潺潺的流水聲,卻也別有一番獨特的韻味。下面的河川流不息,一點兒小小的波浪,讓這原本就十分特別的都江堰,又有了一種獨特的美。
再繼續(xù)往上走,就來到了有蜀中小西湖之稱的翠月湖。!來到這里的人無不贊嘆這奇妙的翠月湖。她的美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這里景色宜人、風光秀麗、涼風習習。翠月湖的水真亮啊,亮得像一顆顆閃亮的鉆石;翠月湖的水真凈啊,凈得像一面沒有絲毫雜質(zhì)的明鏡;翠月湖的水真藍啊,藍的讓人分不清楚這是天上還是人間;翠月湖的水真靜啊,平靜的沒有一點波紋。這一個美麗的湖,應該是那天宮的瑤池從天而降吧。否則怎么會有一股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觀的獨特魅力呢。真是仙境呀!
走到觀望臺上,都江堰的大半景色映入眼簾。往下俯視,都江堰的宏偉的水利工程讓人驚嘆不已,江水平靜而輕緩地往岷江流去。郁郁蔥蔥的森林像一片綠海,成群的壩子更是這水利工程的一大特色。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真是舒暢。
玉瀾索橋,翠月湖,這些讓都江堰變得古色古香。我希望有機會再去這美麗的都江堰。
都江堰3
家鄉(xiāng)是每個人心中永遠的淺盤。任何一天街道,一條巷陌,一個季節(jié)都在記憶里留下了道道痕跡,而夏天就是其中一道最深的痕跡。
夏天在每個人的記憶里都是緊張的、燥熱的,而我的家鄉(xiāng)——都江堰的夏季卻是另一番景象。
都江堰四面環(huán)山,水系發(fā)達,空氣濕潤,但夏天一點都不悶熱。太陽到了這里,仿佛要把大地考熔似的,毒辣辣地照耀著,樹兒們便撐開巨大的綠傘,肩并肩連成一排和太陽作斗爭。人們一個個都出來了,邊泡著一杯“青山綠水”茶,邊躲在樹蔭下乘涼。有下棋的、打牌的、邊聽收音機邊打盹的,還有閑談龍門陣的。孩子們則不然,這捉捉昆蟲,那爬爬大樹,歡笑聲在原本安靜的環(huán)境里碰撞,竟然引來了調(diào)皮的夏風——嘻嘻哈哈地笑著,嗖地一生就從人們的耳邊跑過,讓人們徹底地感受到了夏季的可愛。
余秋雨先生曾說過:“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水對于夏季的都江堰是補課缺少的。340公里的岷江浩浩蕩蕩地奔涌而來,無數(shù)的水珠跳躍、撞擊、重疊、飛濺,構成了一幅動人的水墨畫。但過了飛沙堰,就立即被這里樸素的人民給征服了,溫柔、馴良地奔向田野、樹林和城鎮(zhèn):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最后組合成了一條條清澈透明的小溪孩子們頑皮地跳入水中,灑水,嬉戲,仿佛和水有了密不可分的關系。水加快了步伐,如絲帶一般滑過雙腳,清爽之極。一些大點的孩子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不停地用手撫摸那輕柔的水流,心中充滿了歡樂;垂柳也爭先恐后把自己的倩影留給這個夏天。而岷江,不僅灌溉了成都平原,還從歲月的深處緩緩而來,流向人們的心田……
在夏夜的都江堰,人們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走,喝夜啤酒去!”的確,在夜晚,夏季的都江堰最熱鬧,炒大蝦、吃烤魚、喝酒、唱歌、買小吃等等,都構成了都江堰的河邊文化,酒杯碰撞的清脆聲,店里炒菜的.鍋鏟摩擦聲,河浪拍岸的擊打聲,混合形成了一曲夏夜交響曲;燈下的河,幽藍深邃,燈間的人,歡樂祥和,燈上的天,璀璨奪目。走出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每個人的心間都埋藏著幸福。多么閑適的夏夜。
我的家鄉(xiāng)都江堰是如此得迷人,那里的夏天時我心中最美好的記憶!
都江堰4
一提到都江堰,便讓人想到那宏偉浩大的水利工程,它的清流浸潤千里沃土,鑄就了今天美麗的天府之國。這個暑假,我有幸再次走近都江堰,再睹他的芳容。
站在大門口,一座紅磚碧瓦、雕梁畫棟的大門映入我的眼簾。門的正上方,是用行書寫的“都江堰”三個字,寫得龍飛鳳舞、字字傳神,仿佛能看到蜿蜒的岷江水和秀美的青城山,讓我想起古人“問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的`意境來。
進入景區(qū)大門,撲向我們的是一片翠綠,道路兩旁是高高的大樹,都長得挺胸抬頭、傲然威武、郁郁蔥蔥,好像兩排守衛(wèi)都江堰的武士。習習的清風迎面撲來,臉上、手上都有了一縷清新的感覺,仿佛身體也輕了,心情也豁然開朗了。
沿著道路繼續(xù)往前走,我們來到了安瀾索橋。踏上索橋的第一步,腳下就開始不停的發(fā)抖。繼續(xù)往前走,那搖搖晃晃的橋身打斷了我的思緒,橋似乎隨時都有可能墜落下去,再加之橋下那滔滔江水,不禁讓我心底生起一縷寒意。前半截路,我小心翼翼,腳像蜻蜓點水般地走過;后半截路,我鼓足了勇氣飛奔過去。過橋之后,回頭再看安瀾橋,一顆懸著的心仍然怦怦在跳,可是我一種勝利的感覺,因為這次過安瀾索橋讓我收獲了心驚肉跳的刺激和安然通過的喜悅。
過了安瀾索橋繼續(xù)往前走,我們來到了魚嘴。這片陸地像魚的嘴巴,伸向?qū)掗煹尼航,將其一分為二,所以人們形象的稱這里為“魚嘴”。這清澈的河水,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只見那浩大的岷江水像被仙女像施了魔法一樣,自覺地分開了,分水之處泛著雪白的浪花和層層漣漪,十分壯觀。這里人山人海,每一個人都像在擠熱活呢,居然還有人在這里游泳呢!
晚上,當我回味這次都江堰之游時,我的心依然久久不能平靜,讓我不得不說都江堰“好”,不得不說都江堰“美”。
都江堰5
今年暑假,我們?nèi)业剿拇糜,參觀了都江堰。
都江堰是我國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成都的岷江上,是秦國時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一大早,我們成都出發(fā),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路程,就到了都江堰。當我們到達時,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細雨,雨中的都江堰另有一番美景,江面上水霧蒙蒙,就像一位披著紗巾的少女。一進大門,沿著石板路往里走,路的兩邊立著各個時期修建、維護都江堰的'功臣的雕像,有李冰、李二郎、諸葛亮。走進陳列室,這里陳列著從兩千多年前到現(xiàn)在都江堰的各種珍貴的歷史資料和文物,并介紹了都江堰的三大神奇的三大工程:魚嘴、寶瓶口、飛沙堰。
走出陳列室,遠遠的就聽見轟隆隆的水流聲,順著臺階登上亭子,就看到了“寶瓶口”。“寶瓶口”呈倒梯形,石壁上刻有觀察水位的“水則”,它是李冰帶領廣大民眾用了8年時間,用火燒、水澆、人橇的辦法,從堅硬的巖石上鑿開一個大口子,修建而成。它使從上游流下多余的水從這里分流,減少了水災的發(fā)生。從上面往下看,它就像一個花瓶的口,因此就叫“寶瓶口”。
出了“寶瓶口”,經(jīng)過一座橋,我們就到了“飛沙堰”,在古代“飛沙堰”是用籠篼卵石堆砌而成,現(xiàn)在已用混凝土筑成,它主要功能是把從上游沖下來的沙石排走,它能排走的石頭最大能達到一噸左右,起到防洪排沙減災的作用。再往前走,就到了“魚嘴”,“魚嘴”是三大工程之首,它呈三角形,就像魚的嘴一樣,它也是人工修建而成的分水堤,它把滔滔江水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站在“魚嘴”的前端,遠遠望去,洶涌的江水一瀉而下,經(jīng)過“魚嘴”的分流后,水流就變得平穩(wěn)和緩慢了。到這里,整個都江堰水利工程就全部游覽完了。三大工程相輔相成,密切配合,既保證了灌區(qū)的用水需要,又極大地防止和減輕了洪災的威脅,成為古代世界史上科學治水的偉大創(chuàng)舉。
看著這么壯觀巨大的工程,在科學技術還不發(fā)達的兩千多年前,全靠人們的雙手建造,這充分展示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下午,我戀戀不舍離開了都江堰,路上我想:我們中華民族真不愧為一個有著燦爛文化遺產(chǎn)的偉大民族!
都江堰6
哇!終于來到了聞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哦耶!
這個由李冰父子修建的水利工程可以說是確保咱們成都平原免于水患的關鍵工程。咦?人呢?“陸思寧,快點!”啊!是丹丹姐姐叫我呢!話不多說,GO!
嗯?這是什么東東?我們正在疑惑,解說員叔叔說了,這啊,是飛沙堰,看起來十分平凡,但可以說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最最關鍵的要害呢!飛沙堰的作用是有效的排除水中的沙石,保證河道的'暢通?刹灰∏扑叮
我們乘坐電瓶車,沿途看著都江堰中飛流的河水,轉(zhuǎn)眼間就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分水工程——魚嘴,來聽聽解說員叔叔是咋說的吧!
解說員叔叔說:“大家看看這個像魚嘴一樣的壩子,它就是我們說的魚嘴,它把岷江分成了內(nèi)江和外江兩個部分,東為內(nèi)江,西為外江。內(nèi)江為人工引水渠道,用于灌溉;外江為岷江,用于排洪水,這樣,就可以保證既能夠保證成都平原的良田有水灌溉,又保證不受洪水的侵害”,聽了介紹,我認真的觀察了一下魚嘴,分成內(nèi)江和外江的兩條河流,一條大一些,一條小一些,我真是佩服李冰父子的聰明!
下一站我們將會到寶瓶口,一聽這個名字,我就很好奇,真想快點看看是什么這樣子!“快上車!去寶瓶口了!”“OK!OK!”
哇!看到了!真是一個寶瓶!這個入水口像一個17米的巨瓶口,瓶口處較為狹窄,水流很急!寶瓶口就像一個水閘,具有引水和控制進水的作用,它也被叫做是岷江的喉,還是著名的“灌陽十景“之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真是偉大!它可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古代水利工程。它科學的解決了江水的自動分流、自動排沙、自動排水和引水的難題。正是因為有了它的存在,我們成都平原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天府之國”!我愛成都!我愛都江堰!
都江堰7
這個清明節(jié),我與爸爸媽媽來到了古老的都江堰景區(qū),去感受都江堰水力工程的宏偉壯觀。
剛一下車,我就迫不及待地沖進了都江堰正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條用青石板鋪成的大道,兩旁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我不禁想起了宋代晏殊所說:“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毖刂@條大道走到盡頭,便是一排古香古色的大門,上書“清溪園”三個大字。走進一瞧,原來這清溪園是一片美麗的園林。這園林,溪流環(huán)抱、綠樹成陰、芳草青青。幾顆千年銀杏聳立在園林深處,高大、神秘。陽光透過銀杏的枝葉,在地上灑下斑駁的痕跡。我再向園林深處的“花!蓖,花兒們你擠我,我擠你的爭相開放,將園林裝點得美不勝收。
參觀完清溪園,我們登上去寶瓶口的花間棧道。這條棧道懸于山崖之上,十分曲折。在這條棧道之下,就是都江堰水力工程的引水口—寶瓶口。寶瓶口兩邊的山崖較窄,而江水從較寬的岷江通過寶瓶口時,受變窄江面的約束,這里的江水洶涌澎湃,壯觀極了。我們一邊觀賞著洶涌而來的江水,一邊在這花間棧道上漫步。只見那青綠色的江水卷著雪白的浪花向前奔涌而來,拍打著山崖,呼號著、怒吼著,如一條青龍在江面上游走。突兀間,青龍口中噴吐著白沫,向山崖上攀登,又如同沒有站穩(wěn)腳一般,重重地跌落在江面上。這情景,簡直是“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我看著這寶瓶口,不禁贊嘆李冰父子的智慧與勇氣。
觀賞寶瓶口后,我們便經(jīng)過飛沙堰堤壩,來到了魚嘴。這是個又高又寬的大壩,足有一個廣場那么大。它是岷江的'分水壩,岷江在此地一分為二。這魚嘴分水壩尖尖的,活像大魚的嘴,把岷江“咬”為兩段。看,青綠色的江水在魚嘴分水壩下吼叫著翻滾,場面甚為壯觀。
參觀完魚嘴,我們便從驚險的木板大橋—安瀾索橋上通過,走上松茂古道,結束了這次快樂的都江堰之旅。都江堰,蘊藏了兩千年前古人的智慧,創(chuàng)造了奇特的景觀,造就了富庶的天府之國。
都江堰8
今天,我們來到了都江堰市,游覽舉世聞名的浩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是由秦國李冰父子率成千上萬的軍民建成的。話說當年,群山層層把岷江東去之水截斷,造成了源源不斷的岷江水直逼樂山地區(qū),使樂山民眾遭受洪水之災;而成都平原地帶卻終日期不見滴水,大旱降臨,皇帝愛莫能助。
李冰父子見狀,甚是于心不忍,于是開始導水。由于四川地帶的山主要由鐘乳石構成,這種石頭一大特點就是易燃,李冰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這一特點,開始燒山。李冰澆山時在冬天,江水冷得刺骨,高溫的火和冰冷的水在一起會發(fā)生“熱脹冷縮”的物理現(xiàn)象,山“砰”的一聲就炸開了。這樣,岷江水被分成了兩部分內(nèi)江和外江,內(nèi)江流向成都平原,造福于百姓;外江起到汛期分洪的主要作用。
一路上,我們順著岷江水往上走,水聲“嘩嘩”,十分悅耳。來到景區(qū),我和弟弟在開放的噴泉池里大玩一通。然后,我們參觀了寶瓶口,只見岷江之水氣勢洶洶,竟可與長江相媲美;接著,我們走到飛沙堰,這是二次分流處,瀉洪時在內(nèi)江多余的水會被排出的同時,在鳳棲窩未排除的'泥沙會被排出,使得流入內(nèi)江的水只含有少量的泥沙;我們的游覽是逆流而上,所以最后來到了第一個分流處——魚嘴,因其地勢極其像魚而得名,它把岷江水分成兩部分:內(nèi)江,便是當年李冰開鑿的,外江主要起瀉洪、排沙作用。內(nèi)江在“鳳棲窩”的過濾下有極少的沙子再經(jīng)過飛沙堰的二次排沙,使灌溉農(nóng)田的水中只有一丁點的泥沙,這也就意味著瓜果將更加健康,老百姓食品吃得更加放心?傊~嘴的特點是四六分洪,二八排沙。
今天,成都平原的百姓人人靠它,灌溉農(nóng)田也好,飲食也好……可以說,它就像清甜的甘露,澆灌著成都百姓的生活。李冰這一壯舉更替中國向世界說了一句:“中國是強大的,偉大的!
都江堰9
我通過電視看到了仙氣騰繞的一條大江,從字幕介紹中我知道了它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的岷江。我覺得很稀奇,于是便讓爸爸媽媽帶我去都江堰游玩。就這樣,國慶假期,我們一家人開啟了一場說走就走的都江堰之行。
一到都江堰,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了:一條波特洶涌的大江猶如萬馬奔騰,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了起來?吹竭@情景,我不禁想起了清朝詩人黃俞寫的詩句:“岷江遙從天際來,神功鑿破古離堆”。
這時,我戴著的景區(qū)自動講解器開始了它的工作。通過它的介紹,我知道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戰(zhàn)國時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大家修建起來的,目的是為了防洪灌溉。通過對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消除了水患。直到現(xiàn)在,它還發(fā)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聽到這里,我不禁對李冰父子肅然起敬。沒有他們的智慧與努力,就沒有我們現(xiàn)在美麗富饒的天府之國。
接著,我們游覽了壯麗的飛沙堰,走過了長長的'金剛堤,看到了天下奇觀--魚嘴大壩,還登上了紀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廟,但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安瀾索橋。
安瀾索橋又名夫妻橋。在清嘉慶八年,何先德夫婦倡議修建竹索橋,兩岸行人可以安渡狂瀾,故更名安瀾橋;老百姓為紀念何氏夫婦,又將安瀾橋稱之為夫妻橋。240多公尺的橋身懸掛在滔滔不絕的岷江之上,遠看如飛虹掛空,又像漁人曬網(wǎng),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觀望。只用幾根鐵索連接的橋,看似那么的搖搖欲墜,卻能一次容納500人同時于橋上通過。站在安瀾橋上,看著岷江在兩側的山谷中咆哮穿行,被灌溉的渠道縱橫交錯,讓我情不自禁吟誦出唐代大詩人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此刻,我仿佛看見了兩千多年前人們修建都江堰的場景——大家齊心協(xié)力,運用智慧和神力,建成了這個千古奇觀!
時間在流逝,但歷史不會在時間的長河中泯滅。人們不會遺忘歷史,并且會永遠歌頌它!就像李冰父子的歷史功勛,他們的名字就像所建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一樣,在廣袤的大地上熠熠生輝,永留人間!
都江堰10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五一小長假,我們?nèi)襾淼搅寺劽谶兊亩冀撸菀话菽堑郎衿娴纳?/p>
雖然天空飄著蒙蒙細雨,但激動的心情絲毫未減退。我們反其道而行之,沒有從正門進去,而是從后門爬山直接來到二王廟背后的觀景臺。
。∵@就是我們向往已久的`都江堰。站在觀景臺俯瞰,都江堰的全貌盡收眼底。江水就像一條絲帶,從遠處“飄”來。爸爸用手機掃了景區(qū)二維碼,我就可以邊走邊聽講解了。原來這是李冰父子在公元前256年,帶領川西廣大勞動人民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
沿著觀景臺順坡而下,遠遠望去,兩座索橋宛如兩道彩虹,橫跨江面,好一派壯觀的景象!兩旁古木參天,樹木蒼翠,千姿百態(tài)。沿路直走就到了安瀾索橋,只見江水湍流而下,索橋似乎成了一艘大船。走在橋上望著滔滔不絕的江水,氣勢磅礴的景象讓人贊嘆。
走過內(nèi)江索橋,我們來到了金剛堤。金剛堤好像一條鯨魚臥于江心,堤壩頂端形狀像魚頭,所以稱為“魚嘴”,它把岷江分為內(nèi)江和外江,內(nèi)江主要用于灌溉,外江主要用于排洪。
我們漫步在林蔭夾道的金剛堤上,向飛沙堰走去。飛沙堰泄洪水、排沙石,將岷江水源源不斷送往灌溉區(qū)。隔水觀望都江堰的門戶——寶瓶口,它是人工開鑿的,形狀像個瓶口,主要是引水供下游使用,同時與飛沙堰聯(lián)合控制內(nèi)江水量,起到分洪和減災的作用,三者形成了一個完美的整體。面對這樣宏偉的引水工程,我不由思緒萬千,仿佛看到來勢兇猛的洪水被“離堆”迎頭攔下,轉(zhuǎn)向飛沙堰泄入外江,進入寶瓶口又被馴服流向四面八方。
看著都江堰,我心里默默地呼喊著:都江堰,你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你是中國人民勤勞和智慧的象征!
我愛你,都江堰!
都江堰11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今天,我和媽媽終于到了聞名遐邇的都江堰,要拜一拜那灣神奇的生命之水。
到了景區(qū),我們買完票,進了大門,進入眼里的首先是很長的兩排紅燈籠,鮮艷喜慶的中國紅充分體現(xiàn)了濃濃的中國元素。我看見一些外國人,他們對在燈籠前留戀往返,不停拍照。我真想用英語跟他們對對話,可我的英語很差,沒信心,回去一定要努力了。
因為地震的原因,都江堰的二王廟、秦堰樓等主要景區(qū)都遭到了嚴重破壞,所以我們只能看見正在維修中的一些外景,只能走所謂的“水路”了。到了水路,只看見兩排很多的“龍子龍孫”們整齊地從嘴里噴著水,個個耀舞揚威,神氣活現(xiàn)。
走過水路,來到河堤,只看見河道里都干涸了。正在疑惑,廣播開始連續(xù)播放緊急放水通知,不一會兒,就聽到轟然的水聲由遠而近,激流引著浪花由東奔涌而來,河水沖擊著河道里的石頭,有些從尖尖的石頭上涌過,水就會開始分叉,一邊向北一邊向南。慢慢的.,水越來越大,石頭看不見了,一條寬闊的大河瞬間呈現(xiàn)在眼前,真是太壯觀了!看到?jīng)坝康暮铀恢畏萌绱朔,對李冰父子的崇敬之情又一次油然而生?/p>
我們順著河道一路上行,來到了有名的安瀾索橋,站在橋頭向橋面上一看,橋上的人們都是晃晃悠悠的,還有尖叫的聲音,哇,太刺激了!我躍躍欲試,一定要走過去!于是我和媽媽就踏上了索橋,看著腳下洶涌的河水滾滾流過,還真有點兒心虛。在索橋上走路可真晃,我在旁邊還調(diào)皮地故意搖來搖去,嚇得媽媽直叫:“別搖,注意安全!”
我毫不容易過了索橋,之后,我們又參觀了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隨著人流我們來到了出口,就這樣都江堰之旅也結束了。雖然這次旅行還有很多的景點因為地震的破壞沒有開放,沒關系,20xx年重新開放的時候我會再來的,我相信那時候的都江堰一定會更加美麗!
都江堰12
踏著厚重深沉的青石路,循那逐漸清明于耳的淙淙濤聲,長青的丘陵逐漸雄闊,迄今已兩千多年的都江堰伏龍觀殿宇,正矗立于參天古木間。
兩千多年——就連那盤踞峻嶺的長城,震撼豪壯的兵馬俑,也僅是勉強與之比肩。城樓古瓦早已不供人瞭戰(zhàn)鼓雷;雄猛石人亦僅承蒙贊嘆美譽;而“天府之國”,至今仍源源不斷地索著都江堰的灌溉。
此刻,我眼前的都江堰,便是翻卷的岷江水咆哮出的一段驚心動魄的史跡:
史載公元前兩百多年,李冰踏上有著“澤國”之名的大秦蜀郡,時任蜀地郡守。此時在青衣郡守的眼前,是險峻的窮山以及野馬脫韁般的岷江。江水泛濫之時,這里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災,又是赤地千里,顆粒無收。
面對飽經(jīng)水患之苦的蜀民,李冰深知,治水,是唯一拯救這方土地的方法。他以一位郡守的心切,投入了一個治水的龐大任務。沒有官位厚祿,沒有豐富的水利知識,他決定用自己的畢生,進行一次博弈,只為馴服那湍急的江流。
道家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崩畋壑校苍S“治水”以土掩水,便是對險丘與湍江施以時間的調(diào)配。當然,在遙遠的公元前,即便擁有再豐厚的水利知識,也支撐不起一個如此浩大的工程。手中不僅得有治水長釵在握,還需執(zhí)起學研的筆。不過李冰的學堂,是眼前狂放的江;他的知識,是來自于江流山野的.智慧。他以生命為資費,用人類天生的求知,去探索待人發(fā)現(xiàn)的秘密。
定堰位、觀江律、筑壩堤……治水的韜略在時間磨礪中終于展露出鋒芒:“深淘灘,低作堰;遇灣截角,逢正抽心……”也許當時的人們尚未知曉,一個跨越時間長河的奇跡正在發(fā)生。不過,蜀郡的山田溝壑印刻下他的灌溉,岷江的濤聲久久回蕩著他的呼號。李冰用自己的學識,帶領蜀地百姓筑起一座兩千年不倒的不朽工程。岷江湍急如初,然而狂嘯的江水追逐著,卻再沒有奔騰錯了方向。分水堤、寶瓶口、溢洪道,至今仍相輔相成、互功互用。
都江堰的筑成,幾乎耗用了李冰的大半生,換來蜀地此后的沃野千里。如今伏龍觀內(nèi),李冰石像巍巍而立,泛青的石柱雕刻出他手握治水令,俯眺岷江時深遠的目光和暮年面對富足蜀郡時欣慰的笑……
都江堰13
大年二十九,爸爸帶著我們一家人去了成都都江堰景區(qū)游玩。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倆建造的,已經(jīng)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我對此景區(qū)向往已久了,今天終于有機會一睹它的芳容。
早上一大早,我們就來到了景區(qū)里面的離堆公園。里面景色美不勝收,古色古香的建筑被綠樹環(huán)繞,旁邊池塘清澈見底,一群色彩斑斕的魚張著大嘴向我們游過來,列隊歡迎我們西安來的游客。穿過一條魚嘴噴泉的直道,我們來到了伏龍觀前。只見兩棵參天大樹立于伏龍觀前面,好像是兩位衛(wèi)兵在站崗把守。爬上四十二級臺階,我們就來到了伏龍觀的面前,我們就來到了莊嚴肅穆的伏龍觀大門前。進入伏龍觀后,在高處我們可以遠眺寶瓶口處的降水濤濤地向遠處流去,還可以一覽飛沙堰的壯麗景色。
我?guī)е艿芾^續(xù)往前參觀,走過了像一條魚一樣的金剛提,我們來到了魚嘴。聽導游講,魚嘴這塊是最能體現(xiàn)李冰父子治水智慧的地方。魚嘴的主要功能是分流,它把岷江一分為二,東側為內(nèi)江,西側為外江。內(nèi)江主要用來灌溉農(nóng)田,外江用于排泄洪水。2000多年來,魚嘴一直持續(xù)發(fā)揮著它的分流作用,造福了千秋百姓,這真是了不起的智慧結晶呀!
參觀完魚嘴,我們就來到了安瀾索橋。安瀾索橋總共四段,長度約200米,是用模板和繩索組成的'吊橋。我跟弟弟在上面蹦來蹦去的,橋也跟著晃來晃去的,嚇得弟弟趕緊往爸爸懷里鉆。游客們在上面都玩得很高興,但是爸爸媽媽 提醒我們說要注意安全,不要在索橋上搖晃,出門游玩安全是第一位的。
過了安瀾索橋,我們參觀了秦堰樓和二王廟,這兒的建筑都非常有特色。秦堰樓總共五層,我們爬到了第四層,在這兒可以一覽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全景,真是一項浩大的水利工程呀。
參觀完都江堰水利工程景區(qū)后,我們都被里面的歷史及景觀震撼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千百年來一直發(fā)揮著分流和排沙的功能,灌溉著成都的農(nóng)田,真是一項了不起的工程呀!
都江堰14
洶涌的江水,幽靜的山林,它是人類文明的奇跡,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是灌溉成都平原的一個偉大的水利工程。它,就是都江堰,F(xiàn)在細細想來,當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
剛下車,駐足于都江堰的大門前,就能隱隱約約聽到些水的嘩嘩聲,進入一段林蔭小道,四周滿是鮮花與小草,我沉醉于這美好的時光中,盡情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如果說前面我的心緒懶懶的',那現(xiàn)在,看著眼前那奔騰的江水,耳邊充斥著江水的咆哮聲,我被深深震撼了。這江水仿佛有一股磁力,把我的目光吸引了過去。它與大海的深沉、廣闊不同,它與小溪的渺小、清澈不同,它與湖泊的寧靜、安詳不同,它有一股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每一股水都精神煥發(fā),拼盡全力向前奔跑,誰也不甘落后,這情景真如同萬龍戲珠。滔滔的岷江水奔著奔著,遇到了魚嘴,“唰”的一下裁割為二,向著遠方直躥出去。緊接著,內(nèi)江那一股股江水繞了一個彎,被一道矮矮的堤壩略微阻礙了一下腳步,這就是飛沙堰。由于離心力的作用,江水中的泥沙被急流裹挾著越過飛沙堰進入外江,這樣,飛沙堰就起到了排沙的作用,古人的設計真是太巧妙了!內(nèi)江水繼續(xù)向前奔流,穿過狹小的寶瓶口,最終進入成都平原,灌溉萬頃良田,使四川成了富饒的天府之國。
我越看越入迷,簡直不知道是自己走去的還是被吸引過去的,終于陡然一驚,我已站在我國五大名橋之一的安瀾索橋之前。放眼望去,對岸樹木郁郁蔥蔥,隨著山脈連綿起伏。我懷著激動、忐忑的心情走上了安瀾索橋,腳下是脫韁野馬般的滾滾江水,你絕對不敢低下頭看一眼,那情景會使你提心吊膽,索橋搖搖晃晃的,我踩著有節(jié)奏的步伐,一搖一擺地通過了索橋。都江堰的名勝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矗立于山峰之上的二王廟、高大巍峨的伏龍觀、美麗幽靜的松茂古道……個個都是令人嘆為觀止,久久不忍離去!
游完都江堰,我對古人的欽佩之情油然而生!在李冰的主持下,我們的祖先歷盡千辛萬苦建起的都江堰,穿越兩千年的時光,依然屹立眼前,至今還在造福人類,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我被古人的智慧深深折服了!
都江堰15
一來到都江堰,這個美麗的地方,我們就深深地吸引了。無論是這的空氣,這的花草,還有那陳列著的圖畫。都給我們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先來說說那形態(tài)各異的雕塑吧。城隍廟里,城隍悠閑地坐在正中,而守護他的四大天王卻滿臉繃地緊緊的,莊嚴的坐在寶座上,手上緊握著自己的兵器,高度警惕著。腳還踩著許多動物,展現(xiàn)出大將的風范。
隨之,我們踏著歡樂的腳步,聽著優(yōu)美的歌曲來到一個關卡——西關。這雖只是一座城樓但有著重要的意義,相傳在西關的斗屏臺上,這項偉大的工程的創(chuàng)始者,也是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李冰。曾與蛟龍在此戰(zhàn)斗過。李冰變成一頭牛,和蛟龍變成的犀牛打斗起來,后來在李冰的計策下取得勝利,靜靜地去感受,仿佛那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面再次浮現(xiàn)。
出西關沒多久,玉壘關又跳了出來,站在城樓上,俯視岷江,將整個都江堰盡收眼底,讓我們感到了快慰。
穿過安瀾索橋,就到了都江堰重要地區(qū)——魚嘴。由于這里的地形像一條大魚的嘴,大家就稱它為魚嘴。旁邊是座水閘,它封堵了外江水,使我們無法看到浪頭一個接一個的壯觀景象。只能看見岷江水流向飛沙堰。這次我們意外發(fā)現(xiàn)李冰制水時運用的`重要工具——榪槎和竹籠。
從人字堤上走過去,再向前走,就是飛沙堰,雖說這只是都江堰的一小部分,但它為都江堰奉獻了一份自己的力量?刂谱×酸航牧髁,并改變它的流向。在飛沙堰旁邊,就是寶瓶口,這是一個很窄的缺口。就像一只寶貴的花瓶那一片狹小的瓶口。這個缺口,有效的控制住了岷江的流速,更讓岷江可以更多移向它方。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伏龍觀。了解到了李冰,包括給予最大力量的堰工。出了觀,就是一條名人道。開頭是兩只石烏龜扛著石碑靜趴著。接著就是小龍噴泉,邊走就可以見到吉當普﹑諸葛亮、阿爾泰等歷史名臣。正當我們欣賞時,小舅喊我們?nèi)ド颀敵匚刽~,原來這里的魚也特別愛吃辣子。
后來我們在一番欣賞后,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這項偉大的工程。帶著游玩的疲勞,我們緩緩走出大門。
啊,多么美麗的地方。
【都江堰】相關文章:
都江堰游玩作文10-05
游都江堰作文10-07
都江堰之行作文10-07
都江堰之旅作文10-06
都江堰是誰設計的07-20
都江堰心得通用10-10
《都江堰》教案設計07-19
都江堰導游詞作文10-07
都江堰導游詞范文10-08
游都江堰作文(精選40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