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春節(jié)的介紹作文匯編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jié)的介紹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jié)的介紹作文 篇1
從“小年夜”到除夕。
春節(jié)踏著農歷12月24日零時的鐘聲,走入桂林的城鄉(xiāng)。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過小年”。過小年這天,人們宰狗、殺鴨,慶賀春節(jié)來臨。這天的爆竹聲,帶著人們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響,聲傳高宇。人們認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惡功過禍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將盡,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為全家降福免災。祭灶的儀式多由家里的長輩去辦,他們將糖果放在灶頭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讓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讓他甜甜的嘴巴盡說好話。除夕夜幕降臨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爺下凡。這是桂林“過小年”的古俗,現在即便是鳴放鞭炮,也僅是古俗遺存的儀式罷啦。
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干干凈凈迎接新年。過節(jié)的傳統(tǒng)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啦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肴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這個夜晚,萬人空巷,都在家中守歲。守歲時,要把火盆的炭火燒得紅紅火火,以象征生活歲歲興旺。當零時一到,老老少少喜氣盈盈,以爆竹聲聲迎接新年。這喜炮聲不絕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靜,人們仍無睡意,爐火依然旺著,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會忘記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種,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種猶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財旺、家旺的好兆頭。人們對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許是因為火給人類帶來啦文明、帶來啦溫暖吧。愛火就如同熱愛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春節(jié)的介紹作文 篇2
壽縣春節(jié)習俗頗多,進入臘月,也屬農閑,家家戶戶都要腌制咸雞鵝,一面?zhèn)涔?jié)日待客之需,一面也把豐收的喜悅和對來年的祝福腌進濃濃的臘味。改革開放前經濟尚不寬裕時,群眾詼諧地說“不吃二兩豬毛不算年”。要知道由于腌制手法有異,家家戶戶臘菜的味道都是不同的.!俺酝昱D八飯,就把年來辦”,上街趕集的群眾更多起來。過后十來天就要“掃塵”,“要想發(fā),掃十八;要想有,掃十九”,家中里里外外打掃一新,規(guī)整利落,人們心里也更加敞亮起來,大多數人家整個春節(jié)的準備工作到此至少已經完成一半。
臘月廿三過小年,俗稱“祭灶”,隱北地區(qū)也有廿四過小年的,長年在外的人們多在此前回家團圓,這一天要祭灶王爺,吃白面、麥芽糖制成的祭灶糖,大塊厚過月餅,小塊狀如彈珠,寄意請灶王爺回天庭向玉帝多說好話,以求家庭來年殷實。有趣的是,在壽縣農村,春節(jié)一定要把未過門的媳婦接到家里過節(jié),而且要給她買一身新衣服,這樣才有禮有面子,否則親家是要惱的——什么意思,是不是不想做這門親事了!在熱鬧的籌備中,人們終于迎來了年三十,中午過后,家家早貼春聯,早鳴鞭炮,早吃團圓飯,爆竹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子夜再度燃放煙花爆竹辭舊迎新。
年初一大早,大人、小孩身穿新衣,家家戶戶燒香點燭,吃餃子,晚輩給近親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這時常有乞丐來家門旁貼財神,可不是一兩個小錢就能打發(fā)了的。初二多到同事家拜年、走走親戚, “往年酒”活動也就拉開了序幕,你來我往,一般要持續(xù)到正月里甚至二月份。初三送年,農村都在初三早飯前,燒香、點燭,拜祖祭神后,將封檐錢紙、松枝取下,送到室外場地上,燃火盡燒,鳴爆,以示送年;商家和集鎮(zhèn)居民,多在初三傍晚送年。送了年也不要緊,有的是熱鬧——“正月里面都是年”,到相隔幾十里的親戚家走走拜個年并不晚,熟人見面時還要說“過年好、恭喜發(fā)財”。
春節(jié)的介紹作文 篇3
作為一個福建人來講,對于當地的習俗,我可是再熟悉不過了。不管是節(jié)日習俗,還是其他的。我都是有問必答。就拿春節(jié)的習俗來說吧,對于這方面,我可稱得上是“萬事通”呀!我們泉州從初一到十五,都稱為“過年”,要等過了十五,“年”才算過去。
從正月初一到初四,人們都歡度春節(jié),初五,百業(yè)經營,俗稱“初五隔開,初六淘肥,初七人生日,初八五谷生日!碑斄泓c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就會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水果、清茶、金豬等供品,點上三支清香,點蠟燭,恭拜“天公”,祭祀祖先,這種祭祀一直持續(xù)到初四。除夕之夜要守歲至深夜12點鐘,迎來了新年黎明,家家戶戶都燃放煙花爆竹。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元日,每家每戶都會把自家的孩子早點叫起來,帖紅春聯,逢門必貼,無論前后,無論大小。
清晨,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起床盥洗,穿上早已準備好的新衣。早餐合家吃面線加雞蛋,吃蛋去殼,意在除霉氣,迎吉祥;面線則象征福壽綿長。早餐后都會出門走訪鄰居,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道“恭喜”。就拿春節(jié)的習俗來說吧,對于這方面,我可稱得上是“萬事通”呀!到了正月初九,也就是“天誕日”,民間普遍都要“敬天公”,放爆竹、點上一對紅燭燈。祈求新的一年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在大廳的天井口用兩條長凳架起一塊八仙桌,桌上靠后擺上一道紙糊的'高大“天公廟”,桌前擺上三牲,隆重的主牲是大豬頭,其次是五斤大豬腳,邊牲是雞、魚、或魷魚干、目魚干,這三項組成三牲,放在一個大盤子里。以及酒瓶、酒杯。這些都得在當天的清晨擺好。長輩領著全家大小,跪在桌前叩謝玉皇大帝保庇平安順舒的浩大天恩。與此同時,也向玉皇大帝有所祈請,并許愿日后隆重酬謝。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在這一天,大家都要吃“元宵丸”。泉州的元宵丸聞名遐邇,其制法與其他地區(qū)與眾不同。以炒熟的花生米磨成沫,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金桔泥……捏成丸陷,沾濕后置于有干糯米的盤子里。除此之外,我最興奮,最期待的事情就是“鬧花燈”了,這個活動,把元宵節(jié)的氣氛推向了高潮,每一個人都會去逛花燈,整條街道上都掛滿了花燈,還有許多的燈謎。這些可不是一般的花燈,都是請泉州的燈匠精制。品種繁多,平時都很少見。這也大大豐富了泉州人民的文娛生活。這就是泉州春節(jié)的風俗民情,每家每戶都是紅紅火火地過年;都是開開心心地迎接新年黎明的到來!
春節(jié)的介紹作文 篇4
過了一會兒,爸爸“搭長城”回來了,咱們便拿出了煙花筒,準備放煙花,爸爸先把煙花在木欄上,用打火機點燃一支煙,又用煙點燃了打火線,做完這一切,他迅速退到離煙花二米遠的地方。咱們家放的煙花雖只有一種顏色,但也非常美:還沒等你看清楚,煙花便“嗖”地一下飛上了天空,忽然間變成了一朵盛開的菊花,接著一下子消失不見。
接著咱們吃了一頓熱騰騰的年夜飯,吃完晚飯,我就坐在電視機前等待“春晚”的`到來……
春節(jié)的介紹作文 篇5
小時候對什么都不感興趣,除了玩和吃——所以臘月到正月這段時間對我來說簡直是像在天堂。
說這段日子像在天堂,不外乎有兩個原因,一來是每天都能吃到好東西,二來時這段時間內,大人們都在忙著過年,自然就沒有精力管我,留下我和鄰家孩子們瘋玩,而且很多時候大人們回家時都會給我捎幾個小玩意兒。
這段時間里,外婆通常在家里包餃子,灌香腸,拌什錦菜。香腸之類的一做就做一大批,凍在冰箱里,夠著吃一年,而什錦菜卻只有過年才能吃到,因為大人們說什錦菜是由于一的,什么黃豆芽是如意,薺菜是聚財,芹菜是勤勞,黃花菜是前途似錦,香菇是和和美美,千張是千秋百代代代興旺……我是從來不講究什么寓意的了,宗旨能吃就行,就這么十來樣菜放在一起炒,色香味俱全。有時因為菜販子提前回家過年,少了個一兩種菜,外婆就買別的提上,所以年年的什錦菜都有不同的味兒,就有不同的盼頭。什錦菜一炒就是一大鍋,用鐵缸子盛著,從臘月一直吃到正月。
外婆在家里炒菜灌香腸包餃子,我就在花園里蕩秋千和鄰居的小胖墩龍蛋玩。有時,外婆會給我?guī)讉鋼镚兒,讓我買點小東小西。這錢通常是用來買摜炮的,摜炮外頭用紅紙裹著,里頭包一點火藥,一塊錢三盒,這是小孩子們最愛的玩具。把這個小炮仗往地上使勁一摜,就“啪”地炸響。最喜歡干的,就是把摜炮朝電瓶車扔,就在離它不到一寸處炸開,熱的電瓶車驚恐得警報直響,調皮的我們就會慶祝似的歡呼起來。
每每當玩的正盡興時,外婆的聲音那個會就從窗子里傳出“小玉!來嘗嘗這味兒怎么樣?”有些需要“大批量”制作的年味兒,她通常先做一些給我嘗嘗,等我點點頭說好吃時,她就又會得意地用南京話自夸道:“嘖嘖,這是頂呱呱!好得一沓帶一抹!”又愉快地給我擦擦嘴,拍拍我的屁股,然后哼著小調套上棉襖淋上小寶帶我去“五條巷”買點小雜貨。
新年即將來臨,小巷子也年味十足。到處都裝點著紅色,就連再小的燒餅攤也掛上了紅燈籠。路邊的小販子們將各種各樣的“金童玉女”“招財進寶”“!啊蟠笮⌒∩术r艷的貼紙擺在地上,于是路旁邊多了一份如春花般的爛漫。除了賣紅貼紙的,小巷里還有推著車子走來走去的.賣韭菜盒子的,糖葫蘆的,酒釀圓子的……就是平時只能在山西路看到的買糖人的也來了。一時間,空氣中彌漫著各種小吃的叫賣聲,使這大冬天里的巷子頓然暖和了起來。
如果巧的話會正好趕上巷子里頭那家做花生糖,那糖漿的香味能叫人被甜化了,誘人地彌漫在空中,叫人聞不夠,吸不夠。他們把超好的花生均勻地灑在大砧板上,金黃的糖稀就這么滾燙地澆上去,不一會兒便凝固成了一整塊,系著圍裙的大嬸利落地又小心地將其切成薄片,這時的花生糖,脆脆的,還溫熱著,入口即化,好吃得不行啊。
年味在臘月里不斷的預熱升溫,到了除夕,我便會異常的興奮,也許是興奮地有點累,我總是熬不過八點就睡了,比平時還早得多!因為睡得早,大年初一總是五點多就醒,不安分了起來,爸爸媽媽總叫我再睡一會兒,可實在是沒法睡了,我悄悄溜下床,跑到廚房指望灶臺,那里的糖年糕我饞了好幾天了,家里人總不給吃,說必須留到正月初一,這樣才“節(jié)節(jié)高”。待到家里人都起來后新的一年就要在走親拜友中開始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在新城市里過年的次數越來越多,卻越發(fā)懷念從前在故鄉(xiāng)老房子里的年味兒。
春節(jié)的介紹作文 篇6
春節(jié)快要到了,我們大家可忙得要命。女人們打掃房間,男人們貼春聯,小孩子們穿新衣,老人們做好吃的東西。爺爺買了一些甘蔗,弟弟想吃,爺爺告訴他這些甘蔗要放到房間的門后面,我們過年才能節(jié)節(jié)高。弟弟聽了爺爺的話,只好出去玩了。
春節(jié)終于到了,家家戶戶變得熱鬧起來:大眾們把之前準備的`東西拿出來,好香啊!哦,原來是爸爸在做飯呢。終于開飯了,我們邊吃飯,邊看春節(jié)晚會。一 會兒吃完飯了,小孩子們對大人說:“恭喜發(fā)財,紅包拿來!贝笕藗儼鸭t包拿給小孩。小孩子們收好錢就去看煙花了。煙花真漂亮 ,有的像菊花的,有的像玫 瑰,有的像三角梅……真美麗。
元宵節(jié)到了,大家都圍在一起吃飯,吃飯的時候還要吃元宵。你看,那又鮮又嫩的元宵吃起來一定很好吃!“真好吃呀!”弟弟大聲說。“我也要吃吃看! 我說。我吃了元宵大叫起來:“太好吃了。”我就夾一個、二個、三個……弟弟看見還有最后一個,馬上把最后一個元宵搶走了。大人們看見了都笑了。
大年初一爸爸、媽媽帶我去親威家、朋友家拜年。
怎么樣我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很有趣吧!
【春節(jié)的介紹作文】相關文章:
介紹春節(jié)的作文02-22
介紹春節(jié)作文12-13
介紹春節(jié)作文01-12
【精選】春節(jié)的介紹的作文3篇03-31
【精選】春節(jié)介紹作文五篇05-03
介紹春節(jié)的作文(15篇)01-12
介紹春節(jié)作文15篇01-25
精選春節(jié)的介紹作文3篇04-05
精選春節(jié)介紹作文3篇04-27
精選春節(jié)介紹的作文六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