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錦集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
每個地方的春節(jié)都不一樣,都有很多的風俗,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別有一番特色。
春節(jié),就是每年的第一天,我們都叫它大年初一,大年初一這天有開門爆竹這一說。既在新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能創(chuàng)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jié)日的一種娛樂活動,能夠讓人感覺到歡愉和吉利。
大年初一的.時候,我們大人小孩都要出去拜年。在舊時的習俗里,是要磕頭才能收到紅包,現(xiàn)在只要去拜年,就能看到大人抽出一個“紅包”我們小孩收到后,別提心里有多高興了。
臘月二十八家家戶戶都要貼福字,貼春聯(lián),以滿是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愿望。將它了里的里里外外裝點一新。從這一天家家都要蒸臘肉,臘魚……
到了元宵節(jié)的時候,家家都會吃湯圓意思是希望家家團圓。我覺得家鄉(xiāng)的這些習俗蘊含了一個亙古不變的含義:那就是期望辛苦了一年的人們能開開心心的好好體息一下。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2
我的家鄉(xiāng)在烏拉特中旗,距離蒙古國邊境有130公里。冬天非常寒冷,快過年的時候,我們都穿著厚厚的羽絨服。
我們這里的春節(jié)從臘月十五的時候就開始了。街上到處都是擺攤的,有賣對聯(lián)的,賣燈籠的`,賣干果瓜籽的,賣水果蔬菜的,還有賣衣服和鞋的。人們匆匆忙忙的都在買東西,門市里的人也是滿滿的。
我們?nèi)胰硕假u了新衣服和新鞋,還買了許多水果和糖塊。小孩子們都買了自己喜歡的炮,我買了飛機炮,火箭炮,還有煙霧蛋。人們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家里拿。
二十 九的下午,家家戶戶都貼上紅紅的對聯(lián),掛起高高的燈籠。最熱鬧的是除夕夜,接神的時候夜空像一個巨大的花棚,五顏六色的煙花像一個個小精靈在跳舞,美麗極了。
初一的早上,人們早早的吃過團圓餃子,就去給長輩拜年。我還收到很多壓歲錢呢。
熱鬧的春節(jié),一直持續(xù)到元宵節(jié)。吃過了香甜的元宵,人們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就都去忙了。我喜歡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我盼著下一個春節(jié)。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3
中國是一個大國家,由很多很多的城市組成,每一處地方的食物不一樣,語言不一樣,風俗更有差異。
每年快到新年,大家都要以各種方法祭奠我們的祖先。我土生土長的徐州有如此一個慣例,把一張張的黃紙折成一個錐形,用線一個一個串起來,還會把一片片金黃色的紙疊成一個個大元寶。最后再成袋成袋的'將這兩樣東西燒給祖先。每到快要上墳的時候,母親一直為這事“犧牲”好幾天。而在連云港,這所有都無需費太多的精力了:先買來一沓子黃紙。將黃紙分成二三十張一摞,用底面是一個古時候銅錢狀的“紙鑼子”,像蓋章似得把“銅錢”刻在紙上,最后再將這部分黃紙分散成扇子狀,這部分工序完成將來,大家就能帶上酒肉飯菜去祭奠祖先了。
新年期間,大家也不可以光祭奠祖先,還要熱熱鬧鬧的圖個吉利呢!
瞧,那高高的、挺挺的,站在寒風里的叫“搖錢樹”。顧名思義,就是搖一搖就能掉下錢來。我每次回老家,都會在每家每戶的院子里看到這部分挺拔的“搖錢樹”。爺爺每年都不惜花大價錢買來又高又茂盛的“搖錢樹”,期望大家全家都能發(fā)大財,行大運。我家鄉(xiāng)的風俗十分有趣吧,有空兒,你們也來親眼看看吧!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
我的家鄉(xiāng)在連云港,那里的風俗和泰州不太一樣。
譬如在年三十這一天吃年夜飯通常選擇中午來吃團圓飯,在吃中午飯之前,我們都要燒紙來拜祭家里死去的老人們,給他們磕頭禱告,祈求他們在新的一年里保佑我們事事平安,之后才能一家上座吃飯。
在年三十的晚上,我們則把平常用的'鍋洗的干干凈凈,把饅頭、豆腐、桃枝放在鍋里,預示著把“晦氣”沖走,來年步步高升。這叫“壓鍋”。
年三十的這一天還要干很多的事情,比如要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大門上還要貼鮮紅的對聯(lián)。接下來就是“守歲”了,到凌晨十二點的時候各家就開始放鞭炮。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初一的早晨,晚輩要給家里的長輩磕頭拜年,說吉利話,長輩給晚輩們發(fā)紅包壓歲,據(jù)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應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們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吃過早飯就可以走親串友。
初一的這一天不宜掃地,不宜動氣,忌諱拿剪子一類的東西。
這是我家鄉(xiāng)有關春節(jié)的風俗。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5
每個人的家鄉(xiāng)的風俗都不同,我的家鄉(xiāng)也有很多有趣的風俗,想不想知道?如果想的話就繼續(xù)看下去吧!我的家鄉(xiāng)在廣西平南縣的.大安鎮(zhèn)。說到風俗,我們每年都要舉行“拜社火”的活動,特別是在春節(jié)期間。
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村民們紛紛拿出“拜社火”的祭品來,先在自家的大廳里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餅干、糖果、桂葉、沙田柚等等,寓意著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貴”、“甜甜蜜蜜”。在家里拜完灶神后,大家有爭先恐后的趕在第一時間去社廟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萬事如意、財源廣進!不一會兒,村子里、鎮(zhèn)子上,頓時響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煙花聲!到處都充滿了節(jié)日的氣氛!
怎么樣,我家鄉(xiāng)的風俗挺有意思的吧!如果你有機會過來我的家鄉(xiāng)玩,我一定會給你介紹更多有趣的風俗哦!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6
餃子,為春節(jié)必不可少的美食。關于它,你又了解多少呢?過年包餃子的習俗你知道嗎?
餃子源于古代的角子。原名“嬌耳”是我國南陽鄧州人張仲景首先發(fā)明作為藥物。它由餛飩演變而來,在其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嬌耳”“粉交”之稱。東漢時期的餃子是用面皮包上一些驅(qū)寒的藥材(羊肉、胡椒),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其寓意為更歲餃子,團圓福祿。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有、糖的人來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有些地區(qū)的人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征三陽開泰。
如果說皮餡決定味道,那么特別的包法會畫龍點睛。用左手拖住一片薄而不破的面皮,在手掌中顯得小巧玲瓏,插起肉餡包在中央,將倆邊合二為一,手心空洞用拇指一捏,一只餃子便由此產(chǎn)生。國人常將硬幣賽進餃子,誰吃出更有好用。
中國人善做、善吃,過年吃餃子就是我們偉大的杰作。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7
我的老家在上虞,最有年味的還要數(shù)做年糕
想做出美味的年糕最重要的材料當然是大米,糯米,高粱,玉米等等。米的質(zhì)量要好,互相的比例也很重要。
開始做年糕了,只見外婆把米倒進磨粉機里,經(jīng)過兩次滾壓,米變成了很細的粉。然后把粉倒進蒸籠里去蒸,把粉蒸熟,變成了糕花,把蒸好的糕花放到搗臼里搗,最后再放在桌子上用手工做成各種各樣的年糕,有的'像魚,象征“年年有余”;有的像笑臉,表示“開開心心”。材料不一樣,做出的年糕顏色也不一樣。這就成了平時我們所吃到的年糕。我這次親自看到大人做年糕,我也特別開心。吃上一塊自己做的年糕,香噴噴的,軟軟的,感覺特別好吃。
現(xiàn)在,雖然年糕已不再是過年特有的食品,大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從人們過年喜歡自己動手做年糕,人人喜氣洋洋的神情中可以看出,我國城鄉(xiāng)處處洋溢著人樂年豐的祥和氣氛。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8
新的一年到了,去年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而新的一年又將開始了。
一到臘月,每家每戶都要預備年貨,超市里的物品一搶而空,交費的隊伍如長龍般擁擠。
辦好年貨,就要大掃除一遍,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要把屋里的東西打掃得一塵不染,寓意要把不好的東西掃走,企盼來年吉祥如意,事事順心。
臘月三十,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門外已經(jīng)貼上了紅紅的對聯(lián)。這日每個人除非萬不得已,一定要回家吃團圓飯。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大桌豐富而美味的飯菜。這象征這新的一年里不愁吃不愁穿。
吃了飯,大家坐在一起邊看春晚,邊聊聊近年來的情況,屋里洋溢著大家的笑聲。“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咦?怎么沒有煙花呢?
“砰”絢麗的煙花飛入了漆黑的天上,霎時間天被照得通亮,“花瓣”似的`灑滿天空。難道除夕夜的天空不是最漂亮的嗎?
大年初一大家都在休息,到處都很安靜。直到初三那日,大人們又忙了起來,他們要去親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們更高興,因為可以得到很多壓歲錢。
一眨眼就到了二月底了,大人們該上班的上班,小孩該上學的上學,人們又向目標奮斗努力。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9
大家好,我是個漢族小女孩!我的家鄉(xiāng)在江西,對于家鄉(xiāng)的風俗,我非常了解。今天就讓我來跟你們說說吧!
在我的家鄉(xiāng),有許多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例如:中秋節(jié)、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等許多節(jié)日暗示著團圓,但有一個節(jié)日卻讓人思念自己的親人,這個節(jié)日便是清明節(jié)。在清明節(jié)這一天,我們要去掃墓,要給逝去的親人送花,表示對他們的`緬懷。想想這些,不免內(nèi)心有些許感傷。
我們漢族的大多數(shù)建筑,既簡單而又不缺失美觀。在我們這里的縣城,大家同住在一幢大樓里,我們把這個很多人居的地叫做小區(qū)。而在鄉(xiāng)下的話,就不是這樣的了。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幢屬于自己一戶人家的房子,雖然沒那么大,但卻顯得十分溫馨。
在我們漢族的家鄉(xiāng),美食也是不可缺少的。有龍蝦、螃蟹、貝殼、肉類、米飯……這些都是我最愛吃的食物,它們都十分的美味可口。唯獨遺憾的是沒有蒙古族那里那么新鮮美味的牛奶。哈哈,不過還是很喜歡我的家鄉(xiāng)。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0
每個人的家鄉(xiāng)都有各自的鄉(xiāng)俗。在我家過年時,舞龍、貼春聯(lián)、掛燈籠、放鞭炮必不可少的。在過年前的十幾天,家家戶戶開始大量置辦年貨,大人們還要買過冬的衣服呢。還要在過年的那天之前進行大掃除。到了真正過年的那天,大家都開始掛燈籠、貼春聯(lián),春聯(lián)是為我們迎接新的一年,而燈籠是讓我們這年過得紅紅火火。
不僅如此,還要在窗戶上貼福,而且要倒著貼,意味著福倒了,福到了。春節(jié)吃飯前要先放鞭炮是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吃飯時,小孩的嘴可甜了,他們走過去跟爸爸媽媽說新年快樂,就能得到紅包。吃完飯后,外面開始熱鬧起來,一條條長龍接二連三地從巷子里跑出來,彩色的龍頭歡勁地扭著,在大馬路上顯得格外引人入勝,路旁的煙花給舞龍的人們打氣,他們舞的`更歡了。
每當?shù)搅顺σ雇淼氖c真是極為熱鬧,一大筒煙花排山倒海得飛起向天空在天空中炸成了一朵花,一大群煙花飛快地沖向天空,炸開了一朵朵五顏六色的鮮花,七彩的煙花炫染了整片天空,顯得格外美麗,一條長長的鞭炮在地上“啪啪啪”地響著,在過年時放鞭炮是為了趕走一只叫“年”的怪獸,喜歡在過年時去村里偷吃,但它怕鞭炮,所以家家在過年時放鞭炮。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風佮,一個不一樣的習俗。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1
在我的家鄉(xiāng)有許許多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比如:春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每個節(jié)日都有傳統(tǒng)的風俗習慣。春節(jié)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jié)里,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里打牌,看電視。
直到很晚,我們才上床腄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了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后,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回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熏陶,春節(jié)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huán)節(jié)開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美麗的煙花,真是無彩繽紛啊!
看后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晚上我們?nèi)揖妥谝黄鸪詧F圓飯,又說又笑的,這一天真的另我難以忘懷!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你們的春節(jié)怎么過的呢?我們一起交流交流吧!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2
除夕,是辭舊迎新的一天,在這一天里,會發(fā)生許多有趣的事情。
下午,廚房就開啟了小灶,火候不斷。奶奶和大媽在忙著做年糕,是把糯米磨成沫,和上面粉揉勻,掐成一段一段的放入大蒸籠里蒸熟。高級點的里頭帶紅棗或是伴一點桂花。媽媽忙著配菜炒菜,鍋灶上的湯發(fā)出“噗噗”聲,鍋灶與鍋發(fā)出了一串交響樂,弟弟妹妹們不懂事,在廚房里竄來竄去,其實只不過是想聞幾口菜香。媽媽自顧自地嘀咕著:“湯、涼菜、海鮮……”
到了晚上,忙碌了一個下午的大伙終于可以坐下來好好大吃一頓了。媽媽們的腿上抱著弟弟妹妹,夾幾口菜喂進他們的小嘴巴里。爸爸和爺爺談論著今年的收獲。媽媽和嬸嬸聊著八卦。弟弟妹妹們吃了個半飽,就張羅著放鞭炮。
放鞭炮,這么好玩的事誰愿意錯過呢?爸爸和爺爺點燃了鞭炮,鞭炮“嗖嗖”的竄上天空,綻放。弟弟妹妹仰起那小小的臉,煙花把他們的小臉照的像一面小太陽。
不知誰提起的`,說是要打牌,大伙三三兩兩地進屋,團坐在一起開始發(fā)脾,媽媽和其他嬸嬸坐在一旁觀望、指點著。小孩們坐在地上畫起了跳房子。
天黑得出星星的時候,大家才戀戀不舍地告別,天空中的煙花照耀他們的背影。我想著,下一個春節(jié)會是什么樣的呢?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3
俗話說得好:“千里不一樣風,萬里不一樣俗”。每一個地區(qū)都是有不一樣的風俗習慣,我國很多傳統(tǒng)式節(jié)日:新春佳節(jié),中秋佳節(jié),端午,九九重陽節(jié)。每一個節(jié)日都是會在大家平淡的生活造就一個又一個高潮迭起,最繁華,最莊重的,必是新春佳節(ji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百里屠蘇。新春佳節(jié)來臨之時,隨處洋溢著濃濃年味兒。到臘月二十三,家家逐漸提前準備年貨禮盒,市集上已經(jīng)是人潮人海。
在春節(jié)早晨,家家每一戶都門口一片紅火,都掛起了紅燈籠,家家飛出酒食的.香。團圓飯莫過一天中最重要的,大伙兒圍坐桌旁,純手工制作的美味陸續(xù)擺上飯桌,大大家一會兒大聲說出笑,一會兒相互之間端酒以表明自身對別人的衷心祝愿。吃過團圓飯,小朋友們在院里相互之間玩耍,大大家在屋子里談笑風生,看春晚,歡笑聲源源不斷。家家高掛起小燈籠,街上鑼鼓喧天!爱!”秒針偏向了十二點,新的一年趕到,煙火相繼升上星空,每個人臉部洋溢著笑容,每一戶都提前準備祭天,爆竹聲,歡聲笑語在大地面上很長時間地縈繞著。
紅火的新春佳節(jié)一過,大家就以全新的外貌迎新年。春節(jié)是夕陽,年終最終一道風景,新春佳節(jié)也是夜露,新的一年又要開始了。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4
我的家鄉(xiāng)在洛南縣一個安靜、優(yōu)美的小村莊。因為遠離城市的喧鬧,這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非常好,空氣很清新,還保留著許多傳統(tǒng)的習俗,我非常喜歡這里。
每年快過年時,一到臘月村子里家家戶戶都開始蒸饅頭、包包子,都是自己磨的面,味道好極了。最好吃的是一種叫“油馃子”的面食,發(fā)好的面,做出特有的造型在油鍋里一炸,變得金燦燦、圓滾滾的,像一個個金色的元寶,吃了這個“元寶”來年一定大吉大利。
到了除夕夜吃過年夜飯,一家人就圍著火爐開始包餃子,奶奶就會在餃子里悄悄地放上幾枚硬幣,這里大年初一早上吃餃子,來慶祝新一年的'開始。吃餃子時大家都在試誰的運氣好,奶奶說,吃到硬幣的人來年一定有好運。
整個正月,小村莊都是年味十足,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多的數(shù)不清。我喜歡這里,這兒的習俗真有趣。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5
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個普通的地方——渦陽,渦陽也是“老子的故里”。在這里每到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很熱鬧。
在除夕時,我和媽媽去買衣服和用的、喝的,這也是我最喜歡的。孩子們歡喜,大人們忙亂,孩子們都準備過年,都買新玩具。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們都早早的起床貼春聯(lián)。貼福字時,講究倒著貼,意思是福到了。我們貼完后就開始給爺爺奶奶拜年了,奶奶坐在板凳上,面前放了一個盆,我們小孩都紛紛磕頭,每個小孩都拿了個大紅包。到了大人們磕頭了,奶奶說:“誰磕得響,誰有大紅包!苯Y(jié)果每個人都得了個大紅包,可是盆卻磕扁了,我心想:大人們?yōu)榱说么蠹t包可真賣力。
給爺爺奶奶磕完頭后,我們一家都在一起包餃子,我們在餡里面包一枚硬幣。奶奶下了一鍋餃子說:“誰要是吃到了硬幣,誰就最平安、幸福。”我們爭先恐后地吃餃子,我吃著吃著發(fā)現(xiàn)有一個很硬的`東西,拿出來一看是硬幣,我開心地一蹦三尺高。
過年是那么熱鬧,是那么開心與快樂。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小伙伴們,說說你們那里的風俗吧!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相關文章:
【精選】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9-05
(精選)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2-22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10-05
家鄉(xiāng)風俗作文10-05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9-25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9-26
家鄉(xiāng)的風俗的作文05-21
家鄉(xiāng)的風俗的作文01-31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05-23
家鄉(xiāng)風俗作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