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家竹樓導游詞
傣家竹樓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下層高約七八尺,四無遮欄,牛馬拴束于柱上。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傣家竹樓導游詞,希望大家喜歡。
傣家竹樓導游詞1
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導游王培源。今天,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一起來到傣族人的居住地——傣家竹樓。
當我們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就走進了綠色的世界。遠遠望去,到處是一叢叢綠綠的鳳尾竹和遮天蓋地的油棕林。走出油棕林,時不時會傳來雞犬之聲。
在這里,我要為大家先介紹這漂亮的傣家竹樓——因為傣族人民居住的地方處于亞熱帶,氣溫高,據說竹樓有利于防酷熱和濕氣。因此,傣家竹樓一般都“傍水而居”。
傣族村寨邊有防護林帶。每家竹樓四周,都用竹籬圍著;h內種著各種花木果樹,可謂“樹滿寨,花滿園!敝駱窍掠休^大的空地作院子。每一幢竹樓都呈正方形,分為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關牲口、堆柴禾。竹樓是由20根柱子支撐,F在,請大家隨我一起到2樓。
進門,是一間寬大的堂屋,中間鋪著一塊大的竹席,這兒是全家人活動的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兩側是用木板或竹篾隔成的臥室,外人是不能入內的。
在傣族,建造竹樓有個風俗:“一家蓋房,全村幫忙。”新樓蓋成后,還要舉行“駕竹樓”儀式。全寨子的人蜂擁而至,喜氣洋洋。同時,還要請“贊哈”唱“賀新房”的曲子。據說這樣才能吉祥、平安、家道興旺。
好了,現在大家自己參觀傣家竹樓。30分鐘后,我們在這里集合。
傣家竹樓導游詞2
縱橫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孕育五十六個古老民族,織就一幅幅綺麗多彩的華夏民居風貌:有人夜憩竹樓,有人水上為家,有人把家馱在馬背上,有人享受著窯洞中最古樸的大自然的恩賜……中華民居采風將展示我國民居的源遠流長和它的獨特魅力。
黎明時分的傣族村寨,看上去很像一幅迷朦淡雅的水墨畫:一抹淡淡的晨霧縈繞在村寨四周,田野、樹木和房舍隱約可見,偶有三兩個穿著長長的筒裙、擔著籮筐的傣族婦女從霧中走來,那紅、黃、綠、藍的長裙便似一個個精靈,跳躍出點綴畫面的色彩。當霧靄慢慢散去時,傣族村寨也漸漸顯露出它的輪廓。一棵棵高大的.椰子樹、芒果樹、棕櫚樹,一片片香蕉林、灌木叢,特別是寨子周圍的那些挺拔的竹林,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簇擁著一座座造型古樸別致的傣家竹樓。遠遠看去,仿佛一座綠色的小島。
傣家人的竹樓,被一根根木樁高高地撐起,倒也算得上是空中樓閣。竹樓下面的木樁一般有50根,木樁之間的空地是堆放雜物的倉庫,有的人家還用來圈牲口。你也可以投稿
從竹樓前面的樓梯爬上樓。上面的地板是一條條竹板拼成的,縫隙里透出光亮,隱約可以看到樓下的東西。走在上面顫顫悠悠的。樓上有一條不算窄的通道,前面是一個一半露天一半有頂的平臺,上面放著不少壇壇罐罐,每個傣族人家都有這樣的壇壇罐罐,用來存水。
傣家竹樓的房間很大。一般正中為客廳和灶房,兩側隔開若干小房間為臥室。客廳顯得很空。
每個寨子里都有一座寺院,當地人稱之為緬寺。緬寺一般座落在寨子的中央,顯得很高大。大殿香煙繚繞,經幡高懸,透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
在西雙版納,有很多花一樣的傣族姑娘。特別是星期天,他們更是要穿起鮮艷的筒裙,成群結伙地進城趕集。傣族姑娘的筒裙其實不過是一塊大布,往身上一圍,簡單得很。可是,這裙子長及腳裸,又緊緊裹在身上,再配一件短短的上衣,使姑娘們婀娜的身姿顯得更加纖細修長。傣族姑娘喜歡穿筒裙,無論是在家做飯洗衣,還是在外面鋤草收割,她們都穿筒裙。夕陽映照的河水泛起點點紅光,灑在她們的臉上,灑在她們的歡聲笑語里,也灑在她們身后的那片綠蔭里……
傣家竹樓導游詞3
親愛的游客們:
你們好!今天就由我來做你們的導游。讓我們共同去參觀一下我國少數民族的`民居。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我們就走進了綠色的世界。你們看,這里到處都是一叢叢綠綠的鳳尾竹和鋪天蓋地的油棕林。再聽一聽,竹林深處不時傳來雞犬之聲。你們現在一定十分疑惑,這傣家竹樓到底在哪里呀?哈哈!你們被這假象所迷惑了,其實這傣家竹樓就藏在這濃綠的竹林中了。好了,我們閑言少敘,大家隨我一起去看一看吧!
你們看,這就是傣家竹樓。傣家人居住在亞熱帶地區(qū),氣溫高,據說竹樓有利于放熱和濕氣,因此,傣家人至今依然保持著“多起竹樓,傍水而居”的習慣。
再往里走我們則一二十家,便來到了傣家村寨。這村寨多則二三百戶,少都由一幢幢別致的竹樓組成。每家都用籬圍著,籬內種著各種花草樹木,真是“樹滿寨,花滿園”。
來到竹樓內部,我們便看見用籬隔成了兩個房間,內間我們外人是不可以進入的。建造竹樓對傣家人來說可是一件大事。他們有一個習俗,就是“一家蓋房,全村幫忙”。
好了,我不多說了,下面請大家各自參觀。望大家玩得開心,過得愉快!
傣家竹樓導游詞4
相信大家都去過云南吧,可是大家參觀過傣家竹樓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參觀美麗的傣家竹樓!大家來,那一叢叢綠綠的鳳尾竹和遮天蓋地的油棕林后面,就是傣家人世代居住地方——傣家竹樓!
大家是不是感覺很熱!是因為傣家人居住區(qū)地處亞熱帶。我們再來看看這竹樓的結構。這竹樓可以方酷熱和濕氣。所以,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著“多起竹樓,傍水而居”的習慣。
傣族村寨多則二三百戶,少則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別致的竹樓組成。村邊有防護林帶。每家竹樓四周,都用竹籬圍著;h內種植著各種花木果樹,可謂“樹滿寨,花滿園”。
大家看,這竹樓下有較大的空地作院子。每幢竹樓呈正方形,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關牲口、堆柴禾。竹樓則用由20至24根柱子支撐。屋內橫梁穿柱,有的橫梁上雕刻著花紋。離地七八尺處鋪樓板或竹篾,將樓房隔為兩層。以前屋頂是用茅草編織的草排或木片覆蓋,近年來大都改用瓦頂。
我們再往里面走,你會看見一間寬大的`堂屋,中間鋪著一大塊竹席,這是不僅是全家人活動的中心,還是招待客人的地方。但是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這傣家竹屋的兩側是用木板或竹篾隔成的臥室,我們是不能入內的。來,大家都坐在沙發(fā)上吧!你們是不是覺得清風徐來,花果飄香呀!是因為傣家竹樓建筑結構一般比較簡單,但十分寬敞,別致美觀。室內通風也很好。
大家知道,這傣家竹樓的材料是什么嗎?讓我來告訴大家吧!建造竹樓,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傳統(tǒng)習俗,先要選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一幢竹樓最主要的是中柱。中柱一般是8根。選擇中柱是件嚴肅而隆重的事情。中柱從山上運進村寨時,大家都前去迎接,并潑水祝福。傣族還有個風俗:一家蓋房,全村幫忙。新樓落成時,還要舉行“架竹樓”儀式。這時候,全寨子的人蜂擁而至,喜氣洋洋,像過節(jié)一般熱鬧。同時還要請“贊哈”唱“賀新房”的曲子,據說這樣才能吉祥、平安,家道興旺。
聽了我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傣家竹樓有了更深的了解呢?
【傣家竹樓導游詞】相關文章:
傣家竹樓的導游詞12-02
傣家竹樓導游詞01-05
風中的竹樓寫景散文(通用10篇)11-10
曹家大院導游詞08-22
天津石家大院的導游詞04-05
家是港口10-10
家的溫馨10-09
美麗的家10-10
《家》教案02-27
未來的家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