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范文650字
近日,再度捧起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重溫經典,又一次和大師對話,接受來自靈魂的滌蕩,幾多感慨,頗有體會,先書寫下來,不為成文,只為記錄。
84年教育科學版的《給教師的建議》第一條,《請記。簺]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語言質樸。讀后,掩卷反思。樸素的語言如黃鐘大呂,撼人心魄。
為什么有落伍的學生?是因為“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
作為教師,“不要向兒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于,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讓孩子們“在學習中取得成就”,因為成就感是點燃“想成為一個好人”火花的蹊徑。
教師要“始終只能指望他們在一節(jié)課上有所進步,哪怕進步一點點也好”。
話語平實,卻句句珠璣。大師在說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由此,聯系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一個問題,一個大問題,迸發(fā)出來。
教育是什么?教師應該怎樣對待學生?
曾幾何時,一說到上述問題,顯得都特別抽象、特別呆板,抽象到如同高深的理論,呆板到如同教科書上的印刷體。曾幾何時,我們的教師一直踐行,教育就是“教書”,學生就是生產“分數”的機器。曾幾何時,也有不少教師“杞人憂天”,不斷反思今天的教育,但淺嘗輒止,并不能給出真正的答案。
大師就是大師,非常有遠見!皩W生是具體的,教育并不抽象!边@才是真正的教育。
大師的教誨值得我們時刻銘記,作為教育人心中有學生,眼中更應有學生,因為孩子們是鮮活的、具體的。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650字】相關文章:
《給教師的建議》教師讀后感10-05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01-14
《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5-01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9-02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2-13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02-22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09-01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9-02
給老師的建議10-08
讀《給教師的建議》心得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