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王陽明—龍場悟道》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王陽明—龍場悟道》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不知從何起,知行合一成為了熱點詞匯。當今社會,人們總是思考如何發(fā)展從而突破瓶頸到達新的天地!靶恼笊硇,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可以說是許多中國人的追求。通過閱讀許葆云著的《王陽明—龍場悟道》,借助先賢的人生感悟與智慧,是一種幫助我們修身的重要方法。
1508年,王陽明來到貴州龍場,在這里經(jīng)歷語言不通、穴居山洞、毒蟲瘴癘肆虐的種種磨煉之后,他不僅留下了《瘞旅文》、《教條示龍場諸生》等收錄于《古文觀止》之中的傳世名篇,而且在一個仲夏之夜放生長嘯,照破山河萬朵,大徹大悟,創(chuàng)立了“知行合一”的心學。在以后的人生中,他集心學之大成“六經(jīng)為我之注解”,息四省賊寇、平寧王叛亂,最終立德、立言、立功。
王陽明之所以能夠龍場悟道,首先在于立志。他認為“科舉并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圣賢的人。我們從小到大,經(jīng)歷了各種立志教育。但是到今天,很多人已經(jīng)被磨圓了棱角,成為了“標準件”,而沒有活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團隊很難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價值。
其次,正視困難,玉汝于成。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有些困難其實就是人生進步的關卡,當我們能夠攻克這個難關,生命也就發(fā)生了質變,才能夠獲得人生進步的喜悅。
最后,對于知與行的關系,我國一直以來就有很多睿智深邃的觀點,如《尚書·說命中》:“知之非艱,行之惟艱;“吾欲托之空言欲托之空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王陽明將知與行結合起來,不能做到就不是真知道,真知道就是能做到。比如說,我們都知道晚上睡覺前玩手機對身體不好,早上要早起,可是很多人明明知道這個卻很難做到。運用知行合一的觀點,沒做到就說明了我們現(xiàn)有的做法還不到位,如果我們從實際操作這個方面去思考,把手機晚上10點鐘時設置一道鈴聲提醒我們管理手機,并且把手機置于較高的地方,這樣早上我們關手機鬧鐘時必須要起身從而就做到了早起早睡。這與現(xiàn)代的管理學的一些觀點不謀而合,首先是要有端正的態(tài)度,然后要有實際的具體措施。而當我們在做到了長時間的早起早睡真正形成習慣后,這時候即使手機放在旁邊我們也能早起早睡,這就是通過知行合一重塑了自我。
“此心光明,夫復何言”,不忘初心,與其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不如知行合一將初心堅持到底,不要在爬到80層樓梯時發(fā)現(xiàn)鑰匙(夢想)遺留在了20層。
【《王陽明—龍場悟道》讀后感】相關文章:
王陽明名言02-10
玩游戲悟道理作文10-29
王陽明名言12篇02-21
《王陽明》讀后感04-25
《王陽明》讀后感(精選17篇)11-24
讀王陽明傳有感03-07
讀明朝一哥王陽明有感08-25
霸王龍和小甲龍教案08-26
關于龍的諺語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