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哈佛凌晨四點半》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哈佛凌晨四點半》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哈佛凌晨四點半》讀后感 1
時間總是在我們眼前不經(jīng)意地溜走,而且永不回頭。
我們也許永遠都不會知道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有的人會期盼下一秒的逆轉,有的人渴望下一秒的太陽,有的人則百般無聊地盯著他隨風飄走。
人的一生有的像被秋風卷起的落葉,漫無目的地飄蕩,最后停在某處,干枯,腐爛。有的是被風霜歷練的傲梅,篩風弄月地挺立,每天都在接受磨練,最后站上巔峰。
我自認平庸,是在微風中都能搖曳不定的小草。我看著那些嬌艷的花兒們各自在舒展著撩人心弦的`姿態(tài),俊挺的樹們都十分英姿颯爽。他們各自交輝相應,譜寫著自然最美妙的樂譜,剎那間讓人迷了眼,失了神。
我多么希望下一秒會有奇跡發(fā)生,但我卻忘了奇跡的另外一個名字——努力。
貝多芬曾說:“涓滴之水之所以可以磨損礁石,不是因為它的力量強大,而是因為晝夜不停地滴墜!
我捫心自問,我沒有做到,所以羨慕那些神一般的存在是理所當然的。更何況那些最嬌嫩的花兒都是生長在最黑的土地上,那些昂首向天的大樹還是生長在最陡峭的巖石上的。
或許我曾經(jīng)輝煌過,但在下一秒,它卻不足以成為吹噓的資本。在這萬物循環(huán)復始,世事滄桑變幻,人生沉浮不定的世界上,落后意味著死亡。
我們這些豆蔻少年,凡事都苛求完美,可對于真正的完美我們每個人的定義都是迥乎不同的。
在這蜿蜒曲折的人生道路上,我將去學會欣賞著他人,沉浸在他人的光芒中為之衷心得喜悅。我希望我會在下一秒好不吝嗇自己的掌聲和贊美。不因為對手的光芒掩蓋過自己而悶悶不樂、嫉妒與憤怒。伊萊恩?凱馬克曾警戒那些游走在失控邊緣,在深淵中騎木馬的人:“做自己感情的努力比做暴君的奴仆更加不幸!碧幨雷屢徊綖楦,退步即是進步;待人寬一分便是福,利人實是利己。學會把開心存起來,在不開心的時候用。去擁抱這個世界的溫暖,去忘掉這個世界的不足。誰都有被原諒的權利,去拉起對方的手,觸碰指尖的溫暖,改變可以改變的,接受不可以改變的!昂蔑L憑借力,送你上青云。”
下一秒,我們將領略到最美麗的風景。因為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夠領略它的,必然是那些強烈渴望登頂,并為之不懈跋涉的追求者。
《哈佛凌晨四點半》讀后感 2
閱讀《哈佛凌晨四點半》一書,我仿佛被帶入了一個充滿激情與奮斗的世界。書中描繪的場景,盡管可能帶有理想化的色彩,卻無時不刻不在提醒著我,成功與卓越的背后,是不懈的努力與堅持。
書中通過一系列的故事和例子,強調了時間管理、自律、持續(xù)學習以及對目標的執(zhí)著追求的重要性。它讓我深刻意識到,真正的精英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習慣、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塑造。哈佛學子們對待學習的熱情、對待生活的嚴謹,以及那種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凌晨四點半的哈佛”這一形象,象征著一種超越常人的努力和對夢想的極度渴望。它啟示我們,要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脫穎而出,就必須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汗水,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不斷提升自我。這種精神不僅僅適用于學術領域,對于任何想要在自己領域內達到卓越成就的人來說,都是寶貴的啟示。
然而,我也認識到,過度理想化這種“不停歇”的`工作模式可能會忽略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真正的成功應當是全面的,包括事業(yè)成就、個人成長以及健康幸福。因此,從這本書中汲取正能量的同時,我們也應當學會平衡生活與工作,確保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不失對生活的熱愛和享受。
總之,《哈佛凌晨四點半》給予我的,是一種精神上的鼓舞和動力。它教會我設定高遠的目標,勇于挑戰(zhàn)自我,同時也要懂得如何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保持自我關懷。這本書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提醒我無論面對何種困難與挑戰(zhàn),都應懷揣熱情,堅持不懈,因為最終的成功屬于那些永不言棄的人。
【《哈佛凌晨四點半》讀后感】相關文章:
哈佛凌晨四點半讀書筆記10-06
《哈佛凌晨四點半》讀書筆記10-07
《哈佛凌晨四點半》讀后感10-07
讀《哈佛凌晨四點半》有感10-04
《哈佛凌晨四點半》讀后感500字10-07
哈佛晚間八點半讀后感09-29
凌晨閑語美文10-06
電話,在凌晨響起散文10-05
凌晨的思念作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