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讀后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長征》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長征》讀后感1
讀《決戰(zhàn)朝鮮》時我一直問自己:志愿軍勇猛無畏、視死如歸的精神是從哪里來的?這些工農(nóng)出身的士兵何以能打敗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訓練有素的美國老兵?在閱讀《長征》時,問題有了答案。
在朝鮮戰(zhàn)場上志愿軍可以用飛一般的速度急行軍和蹬過溫度極低的冰河,類似的情況在長征中紅軍也經(jīng)歷過,為了躲避蔣介石的進攻和包圍,紅軍己鍛煉出了飛快的行軍速度,可以說我軍的速度是在慘烈的戰(zhàn)場上被蔣介石追出來的。同樣,紅軍穿著夏裝、草鞋在缺氧、低溫的情況下翻越了積雪半米厚的雪山,紅軍就是這樣百煉成鋼的。
再看看當時的百姓,缺吃少穿,饑寒交迫,掙扎在死亡線上,如果不參加紅軍奮起反抗,已經(jīng)無路可走。參軍之后,在與敵人戰(zhàn)斗時,他們能夠完全將生死置之度外,有一種與兇惡的.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
雖然經(jīng)過漫長而又艱險的長征,紅軍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可長征中鍛煉出的不怕犧牲、百折不撓的精神卻成為這支隊伍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朝鮮戰(zhàn)爭,中國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在世界矗立起一座精神豐碑,而長征練就的軍魂為這座豐碑打下了堅不可摧的牢固基礎(chǔ)。
《長征》讀后感2
《長征的故事》這本書,我一口氣讀了三遍。當我把書合上的一瞬間,那一幅幅驚天動地的畫面,依然深深地感動著我。
我們的紅軍戰(zhàn)士都有一顆舍己為人、除暴安良的決心和一種堅貞不屈、百折不撓的精神。正是有了這種為國為民的精神和信仰,支撐著他們完全走過25000里的長征,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建立了如今的新中國,從而有了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而快樂的學習生活!
在長征的路途中,發(fā)生了各種各樣的感人故事,比如《小波和他的山藥蛋》《草地讓糧》《總司令分餅》這些都體現(xiàn)出紅軍指戰(zhàn)員們有一顆閃閃發(fā)光的紅心。
團結(jié)也是紅軍長征不可缺少的力量,俗話說“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笨梢妶F結(jié)在那個時候是多么的`重要呀!我們的紅軍面對的是百萬虎狼,前有險阻,后有追兵,他們卻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堅持為理想而戰(zhàn)斗著。紅軍戰(zhàn)士爬雪山的時候,吃的是樹根、皮帶,穿的是草鞋,他們翻過一座座的雪山,在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面前,卻始終保持著昂揚的斗志,最終戰(zhàn)勝了敵人,戰(zhàn)勝了困難……當中國得到解放時,人們心中歡樂的花兒都開放了,但我們不能忘記這些為解放中國而犧牲的偉大英雄們。
回想起現(xiàn)在的我們,生在陽光下,衣食無憂,一旦在學習上碰到一點點困難,就知難而退。我深沉地反思著,暗暗下定決心,以后一定要不怕困難,認真學習,繼續(xù)努力,爭取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長征》讀后感3
長征途中有許多暖人的故事,其中《雪山小太陽》給我印象最深,它像一記無形拳,直直地擊中了我的心窩。
主人公是一位年僅15歲的小紅軍,是大伙心中的“小太陽”。最令人感動的是,冬天雪地里,她把寶貴的衣服默默地蓋在一位傷員身上,而自己卻悄無聲息地凍死了。
小紅軍在艱難的長征路上能先人后己、助人為樂,而我們呢?生活在幸福年代的我們,有多少人像“小太陽”一樣有這么強烈的`助人為樂精神呢?
記得有次坐公交車,上來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他微微顫顫地拉著扶手,站在那兒。
我該給老爺爺讓個座兒,我心里想著。但我看看旁邊的乘客,有的塞著耳機聽著歌兒,有的捧著手機在玩游戲,有的靠著椅背閉目養(yǎng)神。.。.。.。如果我讓座會不會非常另類?我扭扭捏捏地粘在座位上,坐立不安。
但是一個聲音在提醒我,“讓座不可恥,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立刻堅定地站了起來,“老爺爺,您請坐!”
是啊,能對他人和社會有益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我想讓助人成為一種習慣!
《長征》讀后感4
暑假里,我讀了《紅軍長征史》。書中寫了紅軍戰(zhàn)士為革命告別親人,離開根據(jù)地,踏上萬里長征。
二萬五千里的長征途中,過草地猶為艱難。川西北的松潘草地遠遠望去,像一片灰綠色的海洋,茫茫無際。這片草地看似郁郁蔥蔥、繁花似錦。但在這綠草和鮮花之下,卻處處隱藏著大自然的邪惡,里面的河道迂回曲折、枝杈橫生、水流遲緩,形成了大片沼澤。沼澤上,水草結(jié)成了片片草甸。草甸下泥濘不堪,淺處齊膝,深處沒頂。人一不小心,陷入沼澤,就會被污泥所吞沒。
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部隊斷了糧食。戰(zhàn)士們只能靠挖野菜充饑,有的戰(zhàn)士因誤食有毒的野菜而犧牲了;有的戰(zhàn)士因饑餓也倒下了。草地上的晝夜溫差極大,白天高至四十多度,晚上卻降到零度以下。有一個班的戰(zhàn)士在大雨中過了一夜,第二天,全班的戰(zhàn)士都犧牲了。
可是,紅軍戰(zhàn)士們并沒有被這些困難所嚇倒,他們憑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同困難做著頑強的'斗爭,義無反顧地向前行進,終于走出了這片大草地。
我被紅軍戰(zhàn)士的這種精神感動了,體會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啊,它是無數(shù)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今天,我們不僅要珍惜這幸福生活,還要更加努力學習,將來用所學的知識把祖國建設(shè)得更加美好。
《長征》讀后感5
長征時期,發(fā)生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都會感人肺腑,而這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都會深深的印在我們的腦海中。就比如說長征故事的一篇《一袋干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沖走了。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fā)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在護士長發(fā)現(xiàn)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nèi)含不小。一個13歲的小孩就懂得了關(guān)心戰(zhàn)友。其實他可以問戰(zhàn)友要一些干糧,可她卻沒有問,自己受苦。
我們應(yīng)該學習小紅軍小蘭這種體諒他人的精神!讀完長征故事后,我深有感觸。我們因為前輩而走進新時代的科學發(fā)展,我們深深的感謝他們,是他們讓我們快樂成長,快樂生活。歲月漣漪,木雕流金,紅軍長征的戰(zhàn)士們用歷史證明他們的不退縮的堅強精神!也體現(xiàn)了紅軍,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的品質(zhì)。我從中知道之要從起跑線堅持的跑到終點勝利就在眼前!加油,堅持就是勝利!這個勝利經(jīng)歷了多少個春夏秋冬,多少個雷電風雨交加的夜晚,吃過多少個苦難,他們用他們的經(jīng)歷換去了我們的現(xiàn)在快樂的生活,謝謝!我深深地感謝你們!
《長征》讀后感6
紅軍,這個天下無敵的隊伍在長征途中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好不容易拿到了一袋干糧,卻因在過橋時照顧傷員,不慎把自己的干糧掉進了河中。為了不連累大家,讓戰(zhàn)友有足夠的糧食吃,她就偷偷地吃野菜充饑,直到身體虛弱地不行了,被護士長發(fā)現(xiàn),大家才知道她吃野菜的真相。
讀了這個故事,我感到今天我們的生活與紅軍小蘭長征途中的困苦比起來,不知道要好上幾百倍、幾千倍,但是我們是不是能像她那樣為別人著想,為集體著想,寧可苦著自己也不愿意拖累集體呢?
在家里,每天放學到家,爺爺奶奶總是備下好吃的',我是不是想到請他們也一起吃?是不是想到給辛苦工作還沒有下班的爸爸媽媽留點?晚上爺爺奶奶睡覺了,我是不是想到腳步要很輕?
在學校,我們是不是認真聽講,以好成績回報老師的辛勤教育?看見同學早早地來打掃衛(wèi)生很辛苦,是不是不往地上扔紙屑?是不是時時刻刻注意以“潔”“齊”“美”的標準要求自己,為班級爭光,為美麗的校園出力?
我想了很多,明白如果心里裝著別人、集體,就知道應(yīng)該怎么做了。
《長征》讀后感7
你們知道嗎?在暑假里有兩個特殊的節(jié)日?7月1日建黨節(jié),8月1日建軍節(jié)。這兩個節(jié)日對我們21世紀的幸福少年來說太遙遠,太生疏了。
什么是黨?什么是紅軍戰(zhàn)士?什么是戰(zhàn)爭?在我心中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對于他們的`認識都是來自書本和電視中一個個感人的故事。
在暑假中,我讀了《長征的故事》,這本書主要講了在長征路途中紅軍遇到的重重困難和他們不怕犧牲,不怕困難,團結(jié)一致的頑強精神。書中的一幅幅驚天動地的畫面,深深地感動了我。
書中寫了好多長征途中的感人故事,有《戰(zhàn)友情深》,有《軍民魚水情》,有《一雙布鞋》,最讓我感動的是《總司令分餅》。在糧食非常緊缺的時候,炊事班的同志費盡心思弄來面,烙了兩張餅,讓總司令吃?偹玖顓s拒絕了,他把餅分成一小塊一小塊分給戰(zhàn)士們一起吃。
看完這個故事,我不禁對每一個人都肅然起敬。在艱難時期,無論總司令還是普通戰(zhàn)士,都懷著一顆為他人著想的心。再想想現(xiàn)在每天熱騰騰的飯菜都擺在我們面前,我們還挑三揀四,這個不吃,那個不吃。我感到很慚愧,糧食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
生活在紅旗下的我們是幸福的。怎能忘記了紅軍戰(zhàn)士的頑強拼搏精神呢?我們又怎能遇到一點點困難就知難而退呢?
《長征》讀后感8
“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紅軍長征的艱辛。在長征途中,先輩們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涌現(xiàn)出許多機智勇敢、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英雄。
《長征路上的紅小鬼》講述了許多這樣無名英雄的故事。他們從小參加紅軍,大多十二三歲左右。他們中有柔性大炮美譽的彭清云,他勇猛無比,奪下敵人兩門大炮,又機智過人,用溫和的語氣策反俘虜。有機智聰明,獨自俘虜47人的賀柄炎將軍,他在戰(zhàn)斗中不幸失去了一只手臂,被大家譽為“獨臂將軍”。還有能文善武的楊成武將軍,被人親切地稱為“紅秀才”,在革命隊伍里由握筆桿子的文弱書生逐步成長為緊握槍桿子的'堅強戰(zhàn)士。他在戰(zhàn)場上奮不顧身,勇猛沖鋒,在工作間隙把自己的思念、情感和回憶寫成一篇篇文章……
讀完此書,我被震撼了,更被感動了,被“紅小鬼”們的智慧和勇氣折服了。雖然他們年紀小,但英勇不屈,聰明機智,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神話,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我也心生慚愧,覺得自己特別渺小。平時遇到點困難和挫折,或是被爸爸媽媽批評了,就會覺得委屈,小脾氣立刻就來了;取得一點小成績,又開始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和這些紅軍小英雄比,我無地自容。
我們現(xiàn)在生活幸福,有安定的環(huán)境和優(yōu)良的學習條件,有疼愛我們的爸爸媽媽,應(yīng)該學習這些“紅小鬼”的精神,努力學習,實現(xiàn)從雛鳥到雄鷹的蛻變。讓我們繼承和發(fā)揚紅軍精神,乘風破浪,迎接挑戰(zhàn)吧!
《長征》讀后感9
今晚,我再次懷著激動的心情朗讀《長征》這首感人肺腑的詩,又一次被他們那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所折服。
本詩記敘了紅軍長征的過程,選取了五個主要地方來描寫:越五嶺,烏蒙山,金山江,大渡橋,過岷山。熱情歌頌了紅軍不怕艱難困苦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
閉上雙眼想一想,紅軍為了新中國的成立,不怕任何困難,而且時時刻刻都面臨著死亡的厄運。但是他們退縮了嗎?作為一代人,我們與紅軍相比就如沙粒般渺小。
當我讀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一句時,感到十分氣憤,金沙江本來就形式險要,再加上敵人密集如雨的子彈,會給我們的紅軍帶來多么大的損失啊!瀘定橋高懸在大渡河上,當時橋上的木板已被敵人抽掉,可紅軍們手扶鐵索,冒著敵人的子彈,不惜流血犧牲,終于奪下了瀘定橋。
過岷山的`時候,紅軍犧牲了幾萬人,后面還有敵人的尾追,條件異常艱苦,大雪封山,沒有決心,信心,是不可能活著走出來的,而我們的紅軍卻憑著堅強的毅力翻過了岷山,取得了長征的勝利。
讀《長征》,追昔撫今,我心潮澎湃。我們要樹雄心,立壯志;記住昨天,把握今天,建設(shè)好祖國的明天!
《長征》讀后感10
每當讀紅軍長征到“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這首詩時,我就會想起那二萬五千里長征,在這么漫長的征途中,我們的紅軍戰(zhàn)士又經(jīng)歷了何等的艱難困苦呢?紅軍戰(zhàn)士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一路上披荊斬棘,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完成了這一偉大壯舉。
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渡河,沼澤遍地的大草原,高聳入云的大雪山,戰(zhàn)士們團結(jié)一致,齊心協(xié)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為部隊探索出一條前進的道路。這不僅僅是一條前進的道路,更是一條生命之路。遇到開闊美麗的草原,誰也沒有想到這里蘊藏著重重殺機。很多戰(zhàn)士就在這片草原上倒下了,再也沒有站起來。但其他戰(zhàn)士前赴后涌,沒有退縮。戰(zhàn)士們面對重重困難,前進前進再前進。
我讀了以后,非常欽佩紅軍的頑強意志和不畏艱難的精神。想想紅軍,現(xiàn)在我能做的`只有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再困難面前絕不低頭。用科技強國,以人才壯國。我們不能陶醉在祖先創(chuàng)造的業(yè)績中了,要自強,自立,創(chuàng)造21世紀的偉業(yè),這是要做到的,也是能做到的!當然,這也很困難,因為這需要頑強的拼搏精神。
《長征》讀后感11
今天我聽老師講了長征的故事,還回家上網(wǎng)查了有關(guān)長征的資料,使我了解了什么是長征,中國紅軍為了革命不怕犧牲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紅軍是一個被稱為天下無敵的隊伍,紅軍是一個能刻服一切困難的.隊伍,紅軍是一個不怕犧牲的隊伍,紅軍是一個創(chuàng)造舉世無雙的壯舉: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隊伍。
在長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紅軍不騎將軍的馬,不吃將軍的糧食,最后英勇的犧牲了;雪山上,軍需部長為了把棉衣發(fā)給每一位士兵,自己卻凍僵了;沼澤地上,一個士兵快被沼澤吞沒時,旁邊的士兵為了救他自己卻永遠地埋在了沼澤地里……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寶貴啊。爬雪山,過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們都完成了,因為他們只有一個目標:新中國。
長征途中,紅軍歷經(jīng)艱難困苦,而我們現(xiàn)在,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吃東西挑三揀四,這個要吃,那個不愛吃,還怕苦怕累,怕臟怕受委屈,在家里就像個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和紅軍一對比,真是慚愧極了。
我們今天是祖國的希望,明天將是祖國的棟梁。紅軍的事跡將不斷地激勵著我,要刻苦學習,努力向上。長大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長征》讀后感12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它就是《長征的故事》,讀了這本書后我感觸很深。被一種叫做長征的精神深深的感動。
在艱苦卓絕的長征途中,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故事深深的打動著我:惡劣的環(huán)境,幾乎是沒有生命跡象的雪山,危險重重的草地上,一群奇跡般的生命在荒無人煙的路上行走,踉踉蹌蹌的腳步支撐著饑餓生病受傷的身體,心中卻有個堅定的目標:向北!會師!他們中有十來歲的`小紅軍把馬和糧食讓給將軍,最后英勇的犧牲了;有軍需部長為了把棉衣發(fā)給每一位士兵,自己卻凍僵了;有士兵為救掉進沼澤戰(zhàn)友自己卻永遠的埋在了沼澤地里 …… 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里,長征途中,紅軍歷盡千辛萬苦,而現(xiàn)在的我們心中總覺得父母長輩必須要聽我的,心中總想著索取,很少想到怎樣回報!吃東西挑三揀四,這個要吃,那個不愛吃,在家里像個小皇上,和馬背上的小紅軍比一比真是慚愧極了。
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是祖國的明天,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fā)揚紅軍精神,努力學習,建設(shè)我們可愛偉大的祖國!
《長征》讀后感13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課外書叫《讀故事 塑品格——長征精神青少年讀本》。書中第六章《軍民魚水情》講述的三個小故事中,無論是紅軍戰(zhàn)士和普通老百姓之間,還是紅軍領(lǐng)袖和群眾之間以及廣大人民 群眾之間,無不體現(xiàn)著軍民團結(jié)奮斗、親如一家的魚水之情和同心協(xié)力、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
合力共建文明城,眾心齊聚強國夢,就是要重塑長征精神,共同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的和諧生活。這些天,外婆家的窗臺上滴滴答答地響個不停,仔細一看原來是五樓人家的空調(diào)出水管破裂,空調(diào)出水都滴在外婆家窗臺和玻璃上,嘀嗒嘀嗒的聲音讓人覺得很煩躁。但外婆并沒有很生氣,而是和和氣氣地把情況告訴了五樓的`阿姨。五樓的阿姨馬上到外婆家查看,一再打招呼說不好意思,并說馬上讓師傅來修理。
鄰里間以和為貴,看著外婆與五樓阿姨客氣地說話,回想起平時外婆總是主動熱情地與鄰居打招呼,下樓主動幫鄰居把門口的垃圾帶下去丟掉……。我想,合力共建文明城,就該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努力營造和諧生活氛圍。
長征故事的熏陶,長輩的言傳身教深深地影響著我。我決心把創(chuàng)城精神牢記在心,把道德規(guī)范落實在行動上,在學校尊敬老師,團結(jié)同學,關(guān)心集體;上課遵守紀律,專心聽講,認真學習,努力取得好成績;在家里孝敬長輩,學做家務(wù),一言一行努力學做有高尚情操的人。
《長征》讀后感14
利用暑假的時間,我認真讀了《讀故事樹品格—長征精神青少年讀本》,里面一個個堅強的人物,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紅軍在長征途中,翻越一座座雪山、穿過一片片草地的情景,那是何等的悲壯,何等的頑強,何等的剛毅!紅軍戰(zhàn)士在缺衣、缺糧、缺藥等物資極度匱乏的情況下,硬是克服重重困難,抵達陜北,勝利完成了兩萬五千里長征!
提到紅軍長征,我們都并不陌生。紅軍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勝利?就是他們身上有一種堅定的信仰,有一種大無畏的犧牲精神! 紅軍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他們熠熠生輝的人格魅力、永不褪色的卓越品質(zhì),是豐厚的寶貴財富,值得每個人學習!
掩卷沉思,心潮澎湃。想想自己,難掩羞愧之心。平時在與家人、同學、朋友相處時,想到最多的`總是自己,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付出。遇到困難,總認為自己是“小公主”,吃不得半點苦,受不得半點累。學習上一有挫折,總想著躲避,還要尋找各種借口……和紅軍戰(zhàn)士對比,我真是慚愧極了!
沒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犧牲,就不會有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今后,我也要向革命前輩學習,樹立遠大理想,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永不言敗,用“長征精神”照亮前行的道路,讓“長征精神”伴隨我茁壯成長!
《長征》讀后感15
今天是紅軍長征80周年紀念日,舉國上下,所有人的心都很激動。這時我想起爺爺總唱的歌: “ 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 ” 這首歌中蘊含了我們黨對新中國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到網(wǎng)站選了一本叫《紅軍長征的故事》的書,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第一篇是寫紅軍戰(zhàn)士們兩萬五千里長征中的一個小故事。在長征途中有個小女孩叫做小蘭,她在很小的時候就加入了共產(chǎn)黨是一名黨員。一天她把僅有的一點干糧遞給了一個戰(zhàn)士,可是卻不小心被弄掉進了水里,小蘭偷偷用野菜把包裹填滿。這時的'紅軍正煎熬在水深火熱之中,大家沒飯吃,只好吃樹皮、吃皮帶和膠鞋。這個小故事顯現(xiàn)出紅軍戰(zhàn)士的堅強、智慧、勇敢和團結(jié)。毛爺爺也說過: “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 像這樣的長征小故事還有許多。
再回過頭來看看我自己吧!有時假期為了逃避補習班的考試說頭疼。唉!真是不應(yīng)該呀!!!
還有一件事:飛奪瀘定橋。1985年5月,北上抗日的紅軍向天險大渡河挺進。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崇山峻嶺,只有一座鐵索橋可以過。這座鐵索橋就是瀘定橋,一聲令下,紅軍戰(zhàn)士們一個接著一個向?qū)γ媾廊,敵人的子彈打在紅軍戰(zhàn)士的身上,可是倒了一個還有一個。最終紅軍還是過河了。
這本書讓我學會了堅強。
【《長征》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憶長征04-19
關(guān)于長征的作文04-23
長征的讀后感04-22
紅軍長征的作文02-12
模擬長征之感作文02-13
讀《長征》有感04-05
長征精神作文600字04-29
讀書伴我成長征文05-17
《七律·長征》教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