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黔之驢有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黔之驢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黔之驢有感1
近讀柳宗元《黔之驢》,我忽然悟到;千百年來,人們在“驢”身上加的那些罵名實在是誣蔑不實之辭,F(xiàn)在,大有為“驢”正名的必要。
為什么要這樣說呢?
請讀《黔之驢》;“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斌H的本能是拉磨的,但是無車可拉,無磨可推,當然不可用。既不可用,當然也就無顯其能。
“驢”到黔是其自覺自愿的嗎?非也!柳前輩說得明白;“有好事者船載以入!憋@然,驢的悲劇是好事者造成的,但是人們卻把所有的罪名加到了驢的身上。這實在是千古奇冤。黔驢枝窮的責任不在于驢,而在于好事者。山此,我又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人才的遭遇,何謂人才?在自己的崗位上能盡顯其能,并可以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便是人才。那么人才怎樣才可以盡顯其能呢?那就需要有人才的用武之地。大家都知道;人人有其長,人人也有其短,F(xiàn)在生活中也不缺乏這樣的實例。正如我國著名數(shù)學家陳景潤,如果他不去中閏數(shù)學研究所,而是在北京某數(shù)學講壇上度過這一生,恐怕他也難逃黔驢技窮的.厄運!只有盡其用,方可顯其能。也正因為如此,百年前的龔白珍才會向人們疾呼;“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鼻H的悲劇,現(xiàn)實生話中的實例,難道也不能給我們一點點啟發(fā)嗎?
現(xiàn)代化建設,需要人才。人才在哪里呢?人才就在我們身旁。只要我們能人盡其用,就可以人顯其能,人成其才。但愿我們能人盡其用,不至于使類似“黔之驢”的悲劇在今天發(fā)生。
讀黔之驢有感2
這則寓言故事,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這則寓言主要講了:古時候,貴州一帶本來沒有驢,那里的人們對驢都不熟悉。有個人從外地運來一頭驢,沒有人需要驢,這人只好把驢放在山腳下。一只老虎尋食,發(fā)現(xiàn)了這頭驢,老虎從來沒有見過驢,不知道驢有沒有危險。經過好幾天的細心觀察,老虎終于發(fā)現(xiàn)驢子的本領不過如些罷了!就沖上去把驢吃掉了。
讀了這則寓言我知道了從驢的'外形龐大看,像有大力氣;從聲音洪亮看,像很有威力,很嚇唬人。假使驢子一味裝大,不暴露自己究竟有多大的本領,讓老虎摸不到底細,老虎雖然很兇猛,但仍然會對它感到疑懼,終究不敢輕易下手。但用裝腔作勢嚇唬人,又怎能靠得住呢!驢子最終落得了被老虎吃掉的下場。這一篇文章告訴我們:那一些看起來可怕的東西或事物,其實不可怕,我們只要認真觀察就可以發(fā)現(xiàn)他的虛假。這篇文章也告訴我們做人要實事求是,不要弄虛做假,如果弄虛做假很容易被人揭穿的
【讀黔之驢有感】相關文章:
黔之驢教案01-21
《黔之驢》教案03-05
黔之驢教案02-07
黔之驢教學設計08-18
黔之驢教案15篇08-28
黔之驢教案(精選20篇)04-16
黔之驢教案八篇12-23
《黔之驢》教案設計范文08-31
實用的黔之驢教案三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