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聽李鎮(zhèn)西講座心得體會優(yōu)秀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么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聽李鎮(zhèn)西講座心得體會優(yōu)秀,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李鎮(zhèn)西,當代著名教育家,久聞大名。近期,讀他的《如何轉化后進生》,斷斷續(xù)續(xù),感受頗豐。
一言以蔽之,李老師教育的法寶是愛,赤誠、執(zhí)著的愛。他對后進生的教育也沒有什么仙招,他也相信教育并不是萬能的,但他執(zhí)著于盡力而為、竭盡全力。于是他成功了,成功的喚醒了許多迷失的心靈,為許多孩子許多家庭為社會喚醒了希望和力量。如果每位老師都能這樣去愛,象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學生,那么孩子們會獲得更多快樂,會成長的更茁壯?捎卸嗌龠@樣的老師呢?
從李老師身上還學到了理智和誠實。他說教育的確不是萬能的。他說我就沒有打算要“教育”她、“引導”她、“感化”她的企圖,不只是因為對這樣的學生這樣的企圖和做法注定是徒勞的,而是因為這違背我的一個信念:任何一個人的靈魂都是自由而獨立的,只要在行為上不妨礙他人的生活,都應該得到尊重,而不是人為去“塑造”別人的“靈魂”。重要的是溝通,“溝通”本身就是目的。彼此做一個傾訴者,同時又是傾聽者。師生雙方都不要想著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對方,同時又不知不覺地走進對方的心靈,并且不知不覺地受著對方的影響。教育的成功,也許正在這“不知不覺”之中。
從教十幾年,自認愛心長存。但反思至今在教育領域無所建樹,庸碌半生,有幾多傷感。究其原因,有自身缺少持之以恒精神的弊病,也有愛而不得其法的傷害,更有缺乏嚴謹?shù)难芯烤竦谋厝弧V粦{半腔熱情,任意為之,成功高興,失敗傷心,高興傷心之余也就罷了。淺嘗輒止,以盡心盡力了來安慰尚存的良知。殊不知,這是懶惰和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從李老師身上看到的堅持和思考的力量才是成功的力量,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李老師一身香氣,香飄萬里,嗅一下,心曠神怡。這香氣照出了我的愧疚、照出了我的反思。也許曾用過類似的方法,也許曾找到過合適的方法,但缺少積累反思,經驗教訓都隨風而去,自己仍是一副空皮囊。
今天李老師的信念點醒了我,不再去強力改變什么,我要試著和他們溝通,讓他們明白我在想什么,為什么,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判斷該何去何從;我還要鍛煉自己等待的耐性,等合適的機會,等孩子自己參悟,我不會再聲嘶力竭,也不會再氣急敗壞,更不會強力改變誰了。我需要做的事,是盡自己的努力讓孩子們懂得老師是愛他們的,讓孩子們明白老師的全部努力都是給他提供幫助。
教育者要傳遞給孩子的是正確的信息和積極的情感,讓孩子明白老師一直在幫他只要能幫的上,這就夠了。他們需要挫折和經歷的呼喚,否則沒人能幫上什么忙。即使當時他們不買賬,摔跤后痛悔不已時的“何必當初”的自責也是老師們種下的理智,而此時這理智就是他們認識錯誤并改正的契機,而老師那份無私的愛則給他們改錯的情感支撐。
種下愛,是老師的職責,更是老師的收獲。它不定期開放,裝點你的情感花園!
曾經寫過一篇《真知、真心、真情》的文章,提到老師的真心真情,和李老師的觀點異曲同工,只不過那是真的放不開自己。為了學生得不理解,不改變真生氣,氣得自己不知如何是好,肝火旺盛,棍棒交加,甚至氣急敗壞。雖然事后也得到理解和尊重,但總覺得哪兒不對,現(xiàn)在明白了,是心態(tài)。心態(tài)不平和,就人急失智,適得其反。恰恰是李老師的點醒了我,以柔克剛,無往而不勝。
【聽李鎮(zhèn)西講座心得體會優(yōu)秀】相關文章:
觀看李鎮(zhèn)西講座心得體會10-07
聽心理講座的心得體會10-01
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09-20
聽專家講座心得體會11-18
聽專家講座心得體會10-07
聽名師講座的心得體會08-15
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