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 推薦度:
-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 推薦度:
-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yīng)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后談一談作者自己吧。
這篇后記最打動我的地方,也是《明朝這些事兒》整部書自始至終的風(fēng)格:真誠。
記者問他寫完這部大部頭有什么感覺。他的感覺是沒有感覺。
我信。
當一個人日復(fù)一日、付出很多做完了一件別人看起來很了不起的事情時,大家往往會以為你會很興奮、很失落、很有成就感、很有空落感。但自己往往會很平靜。自己的興奮、失落、成就感、空落感都已化在了過往的日日夜夜。也許這時候,只會覺得是該結(jié)束了,終于結(jié)束了。因為,別人看到的是榮耀,只有自己知道有多苦。
《明朝這些事兒》語言是幽默的,閱讀時輕松的,但幽默地寫作本身并不幽默,寫輕松的文章本身并不輕松。“幾年來,我每天都寫,沒有一天敢于疏忽,不惹事,不鬧事,即使所謂盛名之下,我也從未懈怠”,“繼續(xù)寫之前,先歇歇,累得慌”。我看過他的一個視頻,準確說是差不多3年,每天3—4個小時,20xx字左右。我專門算了算,3年,每年365天,每天20xx字,總數(shù)是219萬字。白天上班,晚上寫作。沒有節(jié)假日,沒有休息日。最開始沒有鼓勵,沒有回饋,放棄很容易。后來“盛名之下”,放棄更容易。但他始終堅持。抱有書中說的“走上了這條路,就不能再回頭”的決心和決絕。
在另一段訪談視頻中,他說起他的大學(xué)生活,基本沒有社交,沒有聚餐,他把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來看書上。但他不覺得孤獨,因為他發(fā)現(xiàn)自己懂得越來越多。當一個人懂得足夠多,然后對這個世界有充分的了解后,就不再會畏懼。支撐一個人一直走下去的,除了熱愛,還得有堅持的毅力,和在堅持前進的過程中,越來越積累的勇敢和信心!岸鄽q寫,寫完還是二十多歲”。我由衷地羨慕和嘆服。二十多歲,有這樣的堅持,有這樣的見識,有這樣的成就成功沒有近路可抄,譬如他這樣優(yōu)秀的青年才俊,照樣得吃必吃的苦,得走必走的路。后記中,最觸動我的,是他對歷史的洞見:
“我發(fā)現(xiàn),其實歷史沒有變化,技術(shù)變了,衣服變了,飲食變了,這都是外殼,里面什么都沒變化,還是幾千年前那一套,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該犯的錯誤還是要犯,該殺的人還是要殺,岳飛會死,袁崇煥會死,再過一千年,還是會死。
所有發(fā)生的,是因為它有發(fā)生的理由,能超越歷史的人,才叫以史為鑒,然而,我們終究不能超越,因為我們自己的欲望和弱點。所有的錯誤,我們都知道,然而終究改不掉!边@樣的感悟,我是到了36歲的年紀,才略有所悟。他說他是一個比較有歷史感的人,也就是一個悲觀的人。但他說“歷史沒有變化”,我覺得這句話說得還是“樂觀”了。歷史不是沒有變化,應(yīng)該說歷史并不一定是一直向前,甚至不一定是曲折向前。王立群教授曾說過,歷史是過去的今天,今天是過去的延續(xù)。歷史不一定比今天差,今天并不一定比歷史好。作者悲觀,但他依舊充滿希望,依舊勇敢,依舊繼續(xù)向前。所以結(jié)尾,他用了食指的《相信未來》,這是一首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詩歌。
我沒那么悲觀,我也充滿希望,我也勇敢,我也在繼續(xù)向前。我喜歡顧城,我就節(jié)選引用一首顧城的《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吧:
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畫滿窗子
讓所有習(xí)慣黑暗的眼睛
都習(xí)慣光明
我想畫下風(fēng)
畫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嶺
畫下東方民族的渴望
畫下大!
無邊無際愉快的聲音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相關(guān)文章: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03-19
《明朝那些事兒》經(jīng)典語錄摘抄05-07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12-21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07-21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04-24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10-06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10-05
讀《明朝那些事兒》貳有感10-06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范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