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讀《父親的家教》有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可能你現(xiàn)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父親的家教》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父親的家教》有感1
今天讀了《宋慶齡父親的家教》這篇精彩的文章,我受益匪淺。
心中有個美好心愿的宋耀如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爸爸,宋耀如為了使自己的子女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不斷磨煉子女。他花費很多心血制定了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案。當孩子學會走路時他就買了一大箱皮球給孩子玩。孩子摔了,他鼓勵孩子站起來。孩子大了一些,他選擇了風狂雨驟的日子來訓練他的孩子,告誡他們:“要你們到美國去,不是讓你們?nèi)タ础餮缶啊且獙⒛銈兣囵B(yǎng)成不平凡的.人,回來報效祖國,那是一條艱苦的荊棘叢生的路,你們要隨時準備付出代價,不管多么艱苦,都不要終止你們的追求!
合上書,我從心底里感覺到宋耀如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他教子有方,為孩子的發(fā)展付出了太多太多。我的父親雖然沒有它那樣有名氣,但是在教育我們這個問題上,也付出了無數(shù)的心血。
在我的成長道路上,父親始終關(guān)懷備至。他教我學會了游泳,讓我去學鋼琴,學拉丁舞,就是為了鍛煉我堅強的意志,培養(yǎng)我高尚的生活情操。父親在平時學習與生活中關(guān)心我,但并不是無節(jié)制地滿足我的欲望。當我學習有進步時,父親會告誡我不要驕傲自滿,當我成績不好時,父親鼓勵我趕上來,在學校里碰到困難時,教會我如何去克服。我的父親也像宋慶齡父親一樣,有一個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努力培養(yǎng)我,讓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我感謝父親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我一定不會辜負父親的期望,我要努力學習,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父親的家教》有感2
20世紀30年代,英國一個不出名的小鎮(zhèn)里,有一個叫瑪格麗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父親經(jīng)常向她灌輸這樣的觀點: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力爭一流,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車,你也要永遠坐在前排"。父親從來不允許她說"我不能"或者"太難了"之類的話。對年幼的孩子來說,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證明是非常寶貴的。正是因為從小就受到父親的"殘酷"教育,才培養(yǎng)了瑪格麗特積極向上的決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學習、生活或工作中,她時時牢記父親的教導,總是抱著一種永往無前的精神和必勝的信念,盡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難,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爭一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著"永遠坐在前排"。
瑪格麗特上大學時,學校要上5年的拉丁文課程。她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內(nèi)全部學完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試竟然名列前茅。
其實,瑪格麗特不光在學業(yè)上出類拔萃,她在體育、音樂、演講及學校的其他活動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學生中的佼佼者。當年她所在學校的校長評價她說:"她無疑是我們建校以來最優(yōu)秀的學生。她總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為如此,40多年以后,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政壇上才出現(xiàn)了一顆耀眼的明星,她就是連續(xù)4年當選保守黨領(lǐng)袖,并于1979年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壇被譽為"鐵娘子"的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
"永遠都要坐前排"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激發(fā)孩子一往無前的勇氣和爭創(chuàng)一流的精神。在這個世界上,想坐在"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夠坐在"前排"的卻總是不多。
許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為他們把"坐在前排"僅僅當成一種人生理想,而沒有采取具體行動。那些最終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們把理想變成了行動。一位哲人說過:無論做什么事情,你的態(tài)度決定你的高度。撒切爾夫人的父親對孩子的教育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成就大業(yè)的人,都是具有很強的執(zhí)著精神的人。由此可見,從小養(yǎng)成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將為孩子一生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讀《父親的家教》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最好的家教是書房”有感10-07
讀《父親》有感04-23
讀父親老了有感10-06
讀《父親的病》有感10-07
讀《墻角的父親》有感03-15
讀父親的難題有感04-19
讀拾饅頭的父親有感08-07
讀《父親的病》有感優(yōu)秀11-22
讀父親的菜園有感作文10-06
讀《不敢老的父親》有感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