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新蘇菲的世界讀后感悟優(yōu)質(zhì)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經(jīng)歷的人和事不同而產(chǎn)生新的感悟,這個時候,就可以把這些感悟都寫下來。為了幫助大家學會寫感悟,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新蘇菲的世界讀后感悟優(yōu)質(zhì),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蘇菲的世界讀后感悟優(yōu)質(zhì)1
一開始,我真的以為這是一本偵探小說,否則怎會如此引人入勝讀著讀著,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本關于哲學的書,我今年12歲,上五年級,在我的概念里只明白有哲學家的存在,并不明白哲學是怎樣回事。媽媽說,哲學這個詞,解釋起來有點復雜,能夠打個比方,醫(yī)學家研究怎樣治病救人,植物學家研究怎樣栽培植物,使花開得更好看,果實結(jié)得更豐滿,味道更鮮美,史學家研究國家政權怎樣興盛怎樣衰亡。哲學家呢,不研究具體的東西,他們會把剛才那些學者的成果進行一一比較,發(fā)現(xiàn)不管是人也好,植物也好,國家政權也好,它們都得貼合一個生長、興盛、衰弱、死亡的過程,沒有例外。哲學家就會把這個過程用到其它地方,分析其它事物,比如動物、人性、等等。所以哲學應當就是研究事物普遍規(guī)律的一門學問。
如此說來,哲學應當枯燥乏味、神秘而深奧的,可《蘇菲的世界》卻如此生動,它刻畫的蘇菲就是一個勇敢、聰明的女孩,她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有不斷探索這個世界的欲望,從蘇菲身上,我也開始學會了思考,人必須得堅持一顆“好奇”之心,我明白天是藍色的,草是綠色的,這種理所當然的存在讓我失去了思考的'價值,就像學習,對書中的知識、教師傳授方式,從不咀嚼就欣然吞下。一個人失去了好奇心,便也失去了對事物探索的精神,進而我們的思維開始被固定,最終因為惰性變得呆板,毫無創(chuàng)新可言。
多對這個世界問幾個為什么,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的一切好像也不是那么理所當然的存在著。《蘇菲的世界》是值得一讀的,它所展示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哲學,更多的還是關于生命等的有意義的問題,它讓我學會了用哲學的角度,重新看待世界,重新認識自我。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要用它來尋找光明!
最新蘇菲的世界讀后感悟優(yōu)質(zhì)2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覺得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明白為什么而活?
我認為,只要知道了自己想要干什么,就不會感到空虛迷茫。其他人也各執(zhí)己見,老師并沒有否認我們的想法,而是給我們分享了她認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身、心、靈得到成長,開始變得成熟和自由,明白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老師說,身體指的是健康,包括身體的完整性和種族延續(xù)。古語有云:身體發(fā)膚,受之于父母,不敢輕易損壞;天地之道,造端于夫婦。這都說明了身體的成長和成熟包括了身體的健康完整性和種族延續(xù)。
心呢,則是代表著精神成長。精神的'成長的標志是人格偉岸,情感健康,思維正常,認知無誤。
靈性如果一直得不到成長會痛苦。這里的痛苦指的是莫名的空虛無聊,沒有價值感,就像感覺自己像大海中的一葉扁舟,不知去向何方。
這樣的人就得了一種病,名叫“終極關懷缺失癥”,會不斷的有空虛,無聊,沒有價值感的體驗。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沒有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才會在該成熟的年齡中,有不成熟的表現(xiàn)。像是網(wǎng)絡上的那種熊孩子給人搗亂還不服管教,他們的父母還向著他們;也有那種大爺大媽在籃球場里跳舞,音樂的聲音放得特別大,吵到別人,他們不在乎其他人的想法,我行我素,給人搗亂。這些都是精神沒有得到成長的人。
經(jīng)過那些實例的引導,我總算是明白了,沒有身心靈得到成長是一種怎么樣的情況,這實在是太可怕了。我們雖不能像孔子那樣,把“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做到極致,但也要往這個方向去努力“靠”。
我感覺老師說的十分有道理,老師讓我們靜想一會兒,她在電腦屏幕上敲出來了五個問題。她問我們,你對羅老師的解讀的理解有沒有補充或者有沒有疑惑?我覺得老師今天教給我們的內(nèi)容非常深奧,雖然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向我們解釋,但是我們依舊需要去想明白,去“聽懂”她的話。
【最新蘇菲的世界讀后感悟優(yōu)質(zhì)】相關文章:
蘇菲的世界作文10-17
蘇菲的世界簡介10-06
蘇菲的世界心得12-31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10-06
《蘇菲的世界》的讀后感10-06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09-01
《蘇菲的世界》的讀后感02-16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09-27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10-05
蘇菲的世界讀后感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