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的讀后感
翻開維克多.雨果的《悲慘世界》,我的心就被一種灰暗籠罩著。只因為偷一塊面包,饑餓的貧民被捕入獄;為了養(yǎng)活可憐的孩子,年輕的母親不惜賣掉自己的一切;為了建立自由平等的社會,一批批熱血青年倒在政府軍的槍林彈雨中……
苦難的世界中,光明來自何方?從苦役犯到慈善家,書中的主人公冉·阿讓用坎坷的一生,完成了靈魂的救贖,也給我們點亮了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在監(jiān)獄中度過十九年苦難生活的冉·阿讓,終于獲得了自由,卻因苦役犯身份飽受他人的歧視與排斥。米里埃主教收留了走投無路的冉·阿讓,不僅不計較他半夜偷銀餐具的行為,反而慷慨地將珍貴的銀燭臺贈送給他。從地獄到天堂,冉·阿讓一時不知自己身在何處,只有主教的話音在耳邊回響:“您答應(yīng)過我,您要用這錢使自己變成一個誠實的人……”“我的兄弟,從今后,您不再屬于惡,而是屬于善了……”
銀餐具,銀燭臺,是贓物還是圣器?一念之差也許會改變?nèi)说囊簧。是寬容仁慈的米里埃主教用博愛之心喚醒了冉·阿讓的良知,讓他扭曲的心靈受到震撼——這黑暗冷酷的世界里也有光明和溫暖。≈鹘陶攘巳健ぐ⒆,也把博愛和善良根植于他的靈魂深處,使他徹底悔悟,開始了新的生活。
八年后冉·阿讓脫胎換骨,變成了樂善好施的馬德蘭市長,為了對臨終前的芳汀許下的諾言,他費盡周折救出了芳汀的女兒珂賽特,用畢生精力細心地照顧她。為了珂賽特的幸福,他不惜冒著生命危險拯救受傷的革命青年馬呂斯,哪怕受到誤解也毫不在意。是什么力量促使冉·阿讓將無私的愛給予那些毫無血緣關(guān)系的人呢?那便是米里埃主教傳遞給他的至高無上的博愛思想!但冉·阿讓并非生來就是天使,面對命運的不公,現(xiàn)實的冷酷,他也曾彷徨,也曾猶豫。但他從未放棄對生活的希望,因為米里埃主教的感召和他想成為一個好人的愿望,促使他在逆境中抗爭著,努力著。明明有機會除掉一直追蹤自己的警探沙威,可冉·阿讓卻選擇了幫助他逃跑,冉·阿讓是在以博愛、寬容的靈魂,重新喚回悲慘世界里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良知!即便米里埃主教已經(jīng)去世,但愛的傳遞依然沒有停止,靈魂的救贖仍在繼續(xù)。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就跟著媽媽背“人之初,性本善”,是的,我們每個人心中,都存有善念,都留有美好。面對曾經(jīng)犯錯的人,拒絕和冷漠只會鎖住他們的良知,甚至把他們推向災(zāi)難的深淵。而只有寬容與博愛,才會帶給苦難中的人們光明和希望,哪怕只是一絲微弱的救贖的光芒,也能照耀到更多黑暗的不為人知的角落。也許我們很難改變別人,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的心中擁有一片光明,用善和愛來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用心靈去給予他們更多的溫暖,這個世界就會充滿陽光!
維克多.雨果一直期盼著用“博愛”、“仁慈”、“善良”和“饒恕”來改變這個“悲慘世界”。苦難的世界,黑暗的角落,靈魂的救贖,因愛而起,從未停步……
【《悲慘世界》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悲慘世界》的好句07-30
悲慘世界作文05-02
悲慘世界讀后感08-03
悲慘世界的讀后感10-05
悲慘世界讀后感08-05
《悲慘世界》讀后感09-01
《悲慘世界》 讀后感01-16
悲慘世界的讀后感04-13
《悲慘世界》讀后感09-03
(精選)悲慘世界讀后感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