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子衿》、《采葛》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jié)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yīng)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子衿》、《采葛》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今日讀了兩首情詩,心中偶有一絲疑惑?
《子衿》 《采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我在想,“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應(yīng)是從哪首詩發(fā)展而來呢?《子衿》是出自于詩經(jīng)鄭風,《采葛》出自于詩經(jīng)王風,都是出自詩經(jīng),原來那時也流行盜版嗎,還是有比這更早的原型呢,今日讀了讀詩經(jīng),對于風雅頌這三部分的內(nèi)容,還是只有耐心看了看十五國風的內(nèi)容,“風”乃風土之曲,即民間歌謠,讀來還是頗有感覺的,但對朝廷之樂、廟堂之音實在沒什么興趣,生僻字太多太難理解了,不過這兩首詩也挺有意思的,《子衿》是說女子寫給男子的情詩,而《采葛》則相反,由于年代久遠,作者也無從考證,“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這句也不知道誰盜版的誰,呵呵,上網(wǎng)查了查也沒查個答案,心中很是疑惑,其實疑點還有很多,可是,人心隔肚皮,有些事兒,哪能想到呢?
后來又讀到了另一種境界的情詩,元稹的《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傳說此詩是元稹為悼念亡妻韋叢所作。說實話,在今天之前,前兩句相當熟悉,但一直不知道是首情詩,不知道你們是否知曉呢?這首與詩經(jīng)里的那兩首顯然不在一個“位”和“味”,不過,在現(xiàn)實尤其是物欲橫流的今天,理想是豐滿的,現(xiàn)實是骨感的,我想,簡單愛應(yīng)該很難再單純了,尤其元稹這類型的人很稀有了吧,只是,突然有種很失落的感覺,也不知道為什么,也許現(xiàn)在的人不流行用詩傳情了,就像不喝酒就不會吐真言一樣,變得居心叵測了,在我看來,居心叵測并不是貶義詞,應(yīng)該和人心隔肚皮是一樣的,只是大家習慣了它是貶義吧。
【《子衿》、《采葛》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子衿的教案02-28
《靜女》、《子衿》教學設(shè)計09-2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作文06-04
詩經(jīng)子衿讀后感01-21
葛沽廟會——風調(diào)雨順04-24
采草莓作文03-15
采楊梅作文03-07
采草莓的作文01-25
采草莓作文[經(jīng)典]01-25
《采山》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