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人生》有感(精選1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人生》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人生》有感1
《奠基幸福人生》這本書是我媽媽在一個教授的講座上買下的。這本書有著豐富的內容,博學的知識,神奇的發(fā)現(xiàn)等等,只要我們讀了,就一定可以從其中悟得道理,獲得人生的啟迪。
這本書是由若干個故事部分組成的,每一個部分都會使人領悟到深刻的道理,每一個部分都有一個小短語組成,如:《開啟智慧》、《感恩奮進》、《潤澤生命》等等。。其中一個故事叫做《比災難更可怕的》,這個故事給了我深刻的影響,故事大意是這樣:一對夫妻去麥田。將2個兒子放在家。結果哥哥點燃了被子,家里起了火。而父母卻沒能及時回來。弟弟被燒的渾身是火,面目全非。哥哥卻沒事。因為父母急用錢,未能給弟弟做整容手術。以后,弟弟因大火被燒過,做了很多手術。在學校,他成績優(yōu)異,經(jīng)常受到老師的夸獎,這使他有了希望,但世界上沒有人能接受他——包括他的'父母。弟弟18歲那年,哥哥找到女朋友,在一個餐桌上吃飯。父母說:“老二,你到二叔家去吃,你這模樣,讓其他人怎么吃得下?”弟弟默默回到房間,寫了一張字條:我可以在別人的歧視下生活,但受不了來自你們的冷漠。隨后離家出走了。
是呀,這就是冷漠。父母來自的冷漠。雖然我沒有這樣過,但是我卻知道冷漠的后果。冷漠會使一個孩子失去自尊,會使他受到傷害,使一個人的心靈扭曲,甚至數(shù)以萬計的傷害,威力堪稱生化武器。所以父母應該正確的對待孩子,要給他關愛,他才能健康成長。
如果你還想再了解書中的故事,就來讀《奠基幸福人生》吧!
讀《人生》有感2
翻開讀本的第二頁,映入眼幕的便是20個工整的印刷體“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彼,道出了做人的真諦。身為中華兒女,每個人都應該愛國守法。熱愛祖國,遵守法律,是我們心中堅定不變的信念。然而,卻發(fā)生過許多不愛國,不守法的事件?鬃诱f過一句話:“養(yǎng)不教,父之過!彪y道,做父母的就沒有一點責任了嗎?就如那句話,有其父必有其子。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而十全十美的人是沒有的。人人都有一些壞習慣,連圣人也不例外。但是,有缺點,也一定會有優(yōu)點。俗話說,天生我才必有用,那些人的優(yōu)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有許多愛國者,為祖國做出了貢獻,值得我們學習。
人生,從生下來的'第一秒,他的老師便是他的父母。做一個令別人尊敬的仁者,必須從小事做起,從愛國,守法做起;蛘撸郧坝羞^一些不法行為,但是,只要改正,仍可以變成好人。如果世界上全是好人,那么,這個世界是多么和平,美麗,人人安居樂業(yè),就不會有戰(zhàn)爭,不會有血腥的歷史。我認為,一個人的修養(yǎng)是他的道德如何。如果道德好,修養(yǎng)自然而然就好。一位樂于助人的人,一位鄰里團結的人,在別人眼里,他就是一個修養(yǎng)好的人,贏得人們的尊重。反之,如果他干盡傷天害理的壞事,贏得的卻是人們瞧不起的目光,是一個沒有修養(yǎng)的人。
人生,這樣起步,從道德修養(yǎng)學起,讓我們向前跨進!
讀《人生》有感3
之前看完了路遙的《人生》,一直想寫一篇讀后感,可是不知從什么角度入手!度松愤@本小說,就跟真的人生一樣沒什么主旨,跌宕起伏好像要告訴我們些什么,但內容太多說不清楚,到頭來也只為了——活著。
余華這樣說自己的這本小說:“《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活著》講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千鈞一發(fā),讓一根頭發(fā)去承受上萬斤的重量,它沒有斷;《活著》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這段話,讀之前看沒有任何感覺,但是讀完以后發(fā)現(xiàn),這段話就是《活著》最好的讀后感,并且它也告訴我們《活著》講述的并不是一個悲劇,它讓我們看到一條生命的堅強,以及活著的強大渴望。
我先前在想說喜歡《活著》這本書,是不是有點殘忍,可是現(xiàn)在我想說《活著》是我看過的書里面給我最大力量的一本,雖然最后只有福貴活了下來,就算他這一生活得多么不幸與不堪;就算他親眼看到身邊他所愛所恨的人一個個離去,但我們還是看到了,一個人活著的力量,活著的美好,活著的可貴。
初中的時候,我遇到挫折時總會這樣安慰自己:“世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死亡,沒有什么比死亡更痛苦,所以我現(xiàn)在遭遇的、即將遭遇的都不算什么。”這句話總是很有效的給了我一個退路,就跟福貴被抓去上戰(zhàn)場,面對敵人的槍炮時想的那樣,只要能夠活著回去,怎么樣都可以了——這也的確是福貴敗家后第一次產(chǎn)生的要好好活著的信念。
人真的就是這樣,做少爺時的福貴吃喝嫖賭,除了正事其他什么都做,那個時候他忙著滿足自己的欲望,怎么會想到要腳踏實地地活著呢,他的人生好像一團泡沫,隨時都有可能破滅的。從戰(zhàn)場上保住一條命回來的福貴,開始好好待他的妻子和兒女,但苦難的命運卻依然伴隨,時局的混亂,家境的貧困,家珍的害病,知道福貴親眼目睹贏了他所有家產(chǎn)的龍二替他上了制裁地主斷頭臺,他才覺得命運之神一瞬眷顧了他,奪走了他享受的權利,卻留給他一條命。
《活著》的情節(jié)進行得很快,有點像我們的人生,腳步匆匆,來不及后悔,來不及思考為什么。有慶的死,鳳霞的死,二喜的死,接踵而至,淚還來不及風干卻又再添一層傷心。二喜的出現(xiàn),其實是《活著》進行到后面,一個讓人欣慰的轉折,他的善良是完美的,從前一片灰色的世界,在二喜出現(xiàn)后出現(xiàn)了一片喜慶的紅,正當人們覺得生活有了希望有了新的開始時,他又早早地喪了命——留下苦根,從他的`名字中我們也能猜到,又會是一個悲傷的結果。到了苦根的死,福貴應該已經(jīng)有點麻木了吧,我不知道如何確切地形容他當時的感受,一個見過那么多死亡的人,一個注定要孤獨的人,他已經(jīng)習慣了一個人活著。
不論生命多么叫人絕望,卻依然要倔強地挺立,驕傲地活著。
命運的強權,有時使人感到無力。的確,在書中的背景下,人們其實沒有那么多力量去改變什么的,不像我們現(xiàn)在,不像《人生》中的高加林,可以追求一下夢想,拼搏一下未來!痘钪分械娜藗,也許是看不到所謂未來的,可是他們又對明天分外地清楚:明天我依然活著,我依然面對這片無邊的黃土,我依然為了我下一個明天揮下汗水。
是的,倔強地挺立,驕傲地活著。
讀《人生》有感4
或許你也曾經(jīng)有過迷茫,有過困惑的時候,譬如在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的時候,你會因是跟隨自己的心繼續(xù)向前走,還是屈服于現(xiàn)實的重壓,如果你在處于糾結之中,那么便可以像我一樣帶著疑惑去《人生》中尋找答案。
《人生》講述了一個因高考失利而在村里任教的民辦男教師高加林,他出生于農民家庭。他的生活一直都不太順利!按竽苋恕备呙鳂堑亩䞍鹤尤鞘且粋靠走后門才上了高中的遲笨人,因為高中畢業(yè)沒有工作,便把沒什么背景的高加林頂替了下來。高加林不服氣的待在鄉(xiāng)下,一心想著怎樣回到鎮(zhèn)上,但村里“二能人”的二女兒劉巧珍又給予他愛情的滋潤。過了一段時間,高加林的叔父從遠方調回來工作還當了地區(qū)的勞動局長,下面的人為討好他,走后門把高加林帶到了縣城里工作,高加林還和高中同學黃亞萍擦出了愛情的火花,甩了劉巧珍?擅\弄人,黃亞萍的前男友的母親對高加林懷恨在心,揭發(fā)了他走后門的事,導致他又被迫回到了農村。
高加林是個有血性的'青年,他不甘屈服在命運的壓迫之下,他有自己的理想,也曾幻想未來美好的生活,可他憤怒、困惑、絕望,這都是人生帶給他的教育,他可能在人生的岔道走對了的路,又有可能在他人的推波助瀾下走錯了路,可誰有說的準呢?是錯是對都是相對而言的,高加林總覺得生活不順,可他也找到了好些快樂幸福不是嗎,有好些人在高加林選擇了城里姑娘黃亞萍的時候大罵高加林沒良心,是個負心漢,但在當時那個時代大背景之下,也許選擇了黃亞萍就是多了一份在城里生活的保障,而選擇機靈漂亮又樸實可愛但是個文盲的劉巧珍,在日后的生活中兩人的分歧可能會越扯越大。高加林不是沒有過思想的斗爭,他痛苦著在當初第一次與巧珍生出情愫的地方和她說分開,也痛苦著在自己失去工作后主動跟為難的黃亞萍斷絕關系,他也還是有著愧疚的心。
在高加林失去工作回到農村時,故事也緩緩落下帷幕。高加林是莊稼人的孩子,他從未鄙視過任何一個農民,可他也從未有過成為農民的覺悟。他的人生如此跌宕起伏,三起兩落把他摧殘的險些失去生活的希望?傻马樌蠞h這個和時間做著抗爭的老光棍早已悟出了人生的真諦,心性善良的他總會在關鍵時刻點醒高加林,好讓他繼續(xù)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下去。
德順老漢找到了他,他的話都讓高加林和我的心為之一震。他一輩子都打著光棍,旁人看起來可真是寂寞,可他卻說“我愛過,也痛苦過;我用著兩只手勞動過,種過五谷,栽過數(shù),修過路……遮羞難道不是活得有意思馬?——那你們年輕人的詞說教幸福!卑!這就是德順老漢眼中的幸福。他還覺得“把書上的果子摘了分給村里的娃娃們”就是幸福。高加林聽了這番教導,眼里又閃起了希望的火星。這……這才是人生,也許經(jīng)歷過挫折,跌入谷底,墜入深淵,可只要人活著,生活在這土地上,就是人生,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精彩的人生。我們都在探索著人生,沒有人能斷言你未來的人生會以怎樣的姿態(tài)存在,那些有經(jīng)驗者也許能在關鍵時刻給你指明方向可真當實踐起來,又未免是隔靴搔癢。我們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尋找通往正確道路的岔口。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yè)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柳青的這段話被路遙先生作為《人生》一書的題記,也被我摘錄一段作為題記,是有著他的意義的。在這個錯綜復雜的世界,你沒辦法做到面面俱到,也可能沒辦法總是如愿以償,你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盡量慎重地做選擇。
面對人生的岔道,可能會迷茫吧,也可能會困惑,但這就是人生的魅力所在,總是充滿思考充滿選擇,有著無窮無盡,無法用一板一眼的語言來表達的變幻。前進吧,不要害怕,不要抱怨,勇敢的做出選擇,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讀《人生》有感5
大家看過在海上航行的點點白帆嗎?相信,許多人都見過,可是,大家又知不知道,在帆船上的搏浪者,他是經(jīng)過迎風擊浪,勇往直前,才能到達終點的。巨浪涌得那樣高,令人矚目驚心,然而,搏浪者卻無畏于咆哮翻騰的巨浪,依然在波峰濤谷中飛翔。要知道,他們是要克服多少困難、挫折呀!而我們的人生,正像這搏擊者,挫折與荊棘是巨浪,如果不能乘浪勇進,要么就是隨波逐流,要么就是被巨浪淹沒,永遠也到達不了目的。
《點燃人生》這篇文章,給了我們一些啟示。它列舉了幾個偉大人物人生中走向成功的坎坷及作者的親身體驗,展現(xiàn)給我們一個人生的'哲理:人生中的苦難是理所當然的,沒有困難與挫折,就沒有實現(xiàn)理想后的歡樂;沒有實現(xiàn)理想后的歡樂,也就沒有我們七彩的人生。所以我們應該感謝困難,感謝挫折,并應該積極地面對,因為困難給人寶貴的磨練機會,只有經(jīng)得起考驗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強者。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人生擁有著這樣一條荊棘而崎嶇的路,亦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但是,能不能把這條“山路”化作財富,那就要看各人的造化了。有些聰明且能干的人懂得從逆境中磨練自己的意志,理想之花在不斷催使他勇敢地面對困難,克服困難,改變自己的命運,從黑暗中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相反,有人則是愚蠢的,他面對困難,面對挫折,從來只懂得沮喪,從來只懂得讓逆境操控自己,那么他的理想種子永遠不能萌芽,因為,他確確實實是一個弱者。
命運就是這樣,荊棘到處叢生,你愿意做個強者還是弱者?
如果你有遠大理想,崇高的志向,那么,就請你從此揚起人生的風帆,迎風破浪,奮力前進,向著你的目標飛翔吧!
讀《人生》有感6
寒假里我最大的收獲是看了《人生,這樣起步》這本書,里面有許許多多感人的小故事,特別是其中一篇《我不能落后》,我讀了一遍又一遍,心情十分激動,文中的主人公成潔成了我崇敬的偶像。她的人生準則:“有志者,事竟成”成了我的座右銘。
“有志者,事竟成”說得多好哇!我們的同齡人成潔用她的行動證明了這句話。
成潔她在10歲時不幸被高壓線擊傷,截去雙臂,成了殘疾人。那是多大的打擊啊,但她并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她頑強地從痛苦中振作了起來,用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學會了用腳來寫字,用腳來吃飯、掃地、擦桌……
當我讀到成潔在炎熱的夏天學習,汗流浹背,蚊蟲叮咬,背上瘙癢難忍,她只能將背抵著墻摩擦,皮都擦破了時……,我感到震驚更感到慚愧。想到自己在去年夏天的.一個中午,坐在那涼快的空調下寫作業(yè),突然停電了,爸爸連忙拿來了可口又清涼的飲料,媽媽趕緊拿來毛巾和扇子給我降溫?晌疫是不耐煩,扔下筆不寫了……和成潔相比,我們是多么幸福啊!
成潔,你的付出是富有意義的,你不但取得了好成績,也為我們樹立了好榜樣。你,一個失去雙臂,又生活貧困的小女孩能做到的,那么我,在花園式的校園里學習,在溫暖富裕的家庭中長大,在種種優(yōu)越的條件下生活,又怎能不好好學習呢?我暗下決心:一定要認真上好每一堂課,仔細做好每一次作業(yè),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將來,用所學的知識發(fā)明一種手臂再生藥丸,讓成潔重新長出一雙健康的雙臂。
想著、想著,我仿佛看見成潔正用她那新長出的雙臂和我們一起打羽毛球呢……
讀《人生》有感7
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便讀完了路遙先生的《人生》一書。當翻到最后一頁,讀到高加林又重返農村的時候,那一刻,感觸很深,我想我是能夠體會得到高加林當時的心情的。特別是那段描寫高加林當時的矛盾心理的語言。路遙先生寫到:“是的,現(xiàn)實是不能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誰如果要離開自己的現(xiàn)實,就等于要離開地球。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他不能拋開現(xiàn)實生活,去盲目追求現(xiàn)實中還不能得到的東西。尤其是對于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輕人來說,這應該是一個最重要的認識!
看完全篇之后,難免會有人去糾結其因果是非。而這一切的悲劇性結局,不是高加林的錯又會是誰的錯呢?但是感情這種事情本身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由其是愛情這種事,如果全部歸結于一個人的身上,那未免太過于殘忍了。
首先,我們會想,高巧珍和黃亞萍這兩人都是愛著高加林的。而高加林的矛盾心理也是因為這兩個人而反反復復無法抉擇。然而,愛情注定是無法腳踏兩只船的,他必須要做出選擇。
再來看一下這一段描寫黃亞萍的文字,路遙先生是這樣描寫的:“生活啊,生活!有時候它把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有時候又把現(xiàn)實變成了夢想。”黃亞萍得到了苦苦追尋的高加林,短暫的甜蜜之后,頃刻間又要失去,黃亞萍無法接受。假如換成我們呢,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可以肯定,黃亞萍心里是愛著高加林的,一直都是。只是,她并不像巧珍那樣徹底,那樣干脆。而作為巧珍,也許她是整個故事中最為悲劇的一個人了。巧珍的愛情,從來都是放在高加林身上,她癡心絕對的去愛她的加林哥,毫無猶豫,不顧一切,甚至跟父親決裂。但是作為這樣的一個女人,如果男人不靠譜,那么對她造成的傷害絕對是致命的。對于巧珍,我既同情也惋惜。同情她愛了一個不該愛的人,惋惜她嫁了一個不該湊合的人。愛情這種東西,本身就不是可以隨便湊合的不是嗎?可是,現(xiàn)實中又有多少人的愛情不是湊合的呢?巧珍的愛情,因為一開始就是被動的,所以就注定結局是悲劇的,愛情中,一個人愛的越深,被動的越深,傷的就越深。而另一個男人,張克南,可以說是跟巧珍一樣的人物,在這里,也只是同情而已。
在整篇小說里,令我最感興趣的就是高加林了,因為他才是最有矛盾性的一個人物。也許正是這樣的矛盾,才會令讀者對高加林爭議不斷。
其實,路遙先生對《人生》也是傾注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傾注了深深的感情,看似是寫高加林,巧珍和黃亞萍三者之間的愛情,實則是寫高加林兩面的人生。巧珍和黃亞萍代表著他的當下與過去。當下他收獲了事業(yè)的成功和愛情的甜蜜,可以說,高加林的未來是光明的。前提是,他必須得跟黃亞萍永遠在一起。而現(xiàn)實是,他必須與過去決裂,與巧珍,與自己從小生活的家鄉(xiāng)和父母徹底告別。在走與不走,選擇是否之間,他猶豫了。細細想來,高加林身上的特點,點點眉目似乎和我們相差無幾,不說相差無幾,卻也有著藕斷絲連的關系,F(xiàn)實就是這樣,面對人生的十字叉路,一時誰也無法做出正確的抉擇。而憑著感性隨意做出的選擇,往往是個錯誤。
事實上,作者筆下的高加林又何嘗不是現(xiàn)實中的'我們每個人呢?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如主人公高加林一樣,追求著可望不可即的人生目標。從來不會低下頭來看看自己腳下的路,只是一味的看著誘人的事物無腦的向前沖。最后,自己才會發(fā)現(xiàn),人生沒有捷徑,原來我們不是鳥兒,我們無法離開地心引力去飛翔。
想必,大多數(shù)人都希望結局是高加林和巧珍終成眷屬吧?可是人生偏偏授權于命運,給我們開這樣一個跌宕起伏的玩笑,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總是像高加林式的烏托邦,誰也無法離開自己鞋子去跋涉千里外的終點。
小說最終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什么樣道理,我想小說的最后,德順老漢對高加林說的那句話說頗有一番一番道理,那是一個老人一生的生活經(jīng)歷,他說:“娃娃,你還年輕,不要灰心!一個男子漢,不怕跌倒,就怕跌倒了不往起爬,那就弄成個死狗了......”是啊,我們難免犯會像高加林這樣的錯誤,但是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只是一生生活中的一段插曲。就像高加林,他才24歲,重新爬起,一切來得及。而作家柳青為《人生》作序是這樣說的:“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最后,我且引用我的大學老師蔡東嶺常對我們說的這么一句話來結束《人生》。原話記不清了,大體的意思是:年輕人,就要有夢想,就要學著去折騰,不要放棄,更不要怕累,不要怕折騰!你的青春越是折騰,你的人生越是順藤!
讀《人生》有感8
帶著復雜的心情把這本書看完,突然想問人生是什么?有人說人生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都要嘗盡;又有人說人生就像在下棋,每個人走每一步都要謹慎,每一步的機會只有一個,誰都不能保證全盤運籌帷幄,步步為營。但我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我們應該要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的等待,錯失屬于自己的機會。
說真的,書中刻畫的男主高加林真的是一個比較復雜但又典型的人物。他身上既有現(xiàn)代青年的那種不斷挑戰(zhàn)自己,自信堅毅的品質,又有著勤勞、樸實認真的傳統(tǒng)美德。他具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心高氣傲,熱愛生活,并且愛好打籃球,關系國際政治問題和國家大事,融入時代的潮流。
他雖然生活在農村,身上或多或少會攜帶一些農村的傳統(tǒng),但是他不想他父親那樣忍氣吞聲、安守本分,委曲求全,他的精神世界有著更高的追求。但是在當時那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心中的理想和現(xiàn)實的差距總是相差很大的。當他高中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當一位民辦老師是,他很喜歡這個既能展現(xiàn)他的才華還能實現(xiàn)其心中理想的職業(yè),但是好景不長,在權力和現(xiàn)實面前,知識顯得如此的沒有地位,他很快就被大隊書記的兒子給頂替了,這樣的現(xiàn)實情況使他開始有點放棄自己了,而后碰到劉巧珍又重新使他振作起來了,所以當機會再次降臨到他身上的時候,他抓住了,開始走進了城市生活。
但是,他卻拋棄了劉巧珍這個美麗善良的女孩,只是因為自己擁有更好的前程,只是因為自己覺得有更好的在等待著自己。這樣的他是自私的,他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忘記了曾經(jīng)給他莫大幫助、并且深深愛著他的劉巧珍。雖然后來他醒悟了,為失去劉巧珍,并且沒有好好對她反而辜負她感到痛苦,但是人生不就是這樣嗎,好多的東西有的時候不懂得珍惜,失去了就只知道后悔。
初戀時美麗的,初戀也是激情澎湃的。農村姑娘劉巧珍美麗善良,沒有什么文化,但是卻真心真意的愛上了高加林這個“文化人”。她的愛純真質樸,她一直以她認為應該的方式去愛高加林,充滿激情但又實際。當高加林失意時,她每天陪著他,給了他精神上很大的慰藉,這樣的愛太單純了,但也是太無助了,因為你付出了很多但卻沒有更多的,甚至可以講適當?shù)谋U。雖然當時的.劉巧珍是幸福的,因為她被自己索所愛的人愛著;而當時的高加林也是幸福的,因為它被村里最漂亮最能干最善良的姑娘深深地愛著。但是,這種愛是公平的嗎?顯然不是。
原本多么美好的愛情,最終變成這樣并不能說誰錯了,人生誰能說誰對誰錯。對于繁華未知的大城市,高加林的憧憬和向往是可以理解的,其實高加林是缺少對自己行為負責的勇氣。放棄劉巧珍,告別了粗俗底下的農村生活,接受黃亞萍,有了更加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這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我們并不能指責什么,只是最后的結果無論好壞都是要自己承受的。而巧真正是因為沒有文化,而且從小在鄉(xiāng)野山間長大,所以她對世事無常,或得或失沒有過多的追求和指責,所以她樂觀堅強,即使面對情感上的失意也沒有像一般女孩那樣自暴自棄。所以說,人生無非就是矛盾與選擇的綜合體,無關對錯,僅僅在于我們是否有勇氣在矛盾中做出選擇并勇敢的承擔一切后果。
依然還記得書中有這么一段話:“至于他個人生活道路上這個短暫而又復雜的變化過程,他現(xiàn)在來不及更多地思考。他甚至覺得眼前這個結局很自然;反正今天不發(fā)生,明天就可能發(fā)生。他有預感,但思想上又一直有意回避考慮。前一個時期,他也明知道他眼前升起的是一道虹,但他寧愿讓自己所它看作是橋!
他希望的那種“橋”本來就不存在;虹是出現(xiàn)了,而且色彩斑斕,但也很快消失了。他現(xiàn)在仍然面對的是自己的現(xiàn)實。
是的,現(xiàn)實是不能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誰如果要離開自己的現(xiàn)實,就等于要離開地球。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他千萬不能拋開現(xiàn)實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尤其是對于剛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輕人來說,這應該是一個最重要的認識。
可是,社會也不能回避自己的責任。我們應該真正廓清生活中無數(shù)不合理的東西,讓陽光照亮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使那些正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年輕人走向正軌,讓他們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讓他們的理想得以實現(xiàn)。祖國的未來屬于年輕的一代,祖國的未來也得指靠他們!
當然,作為青年人自己來說,重要的是正確對待理想和現(xiàn)實生活。哪怕你的追求是正當?shù)模膊荒芡ㄟ^邪門歪道去實現(xiàn)!而且一旦摔了跤,反過來會給人造成一種多大的痛苦;甚至能毀掉人的一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戲劇的奇妙在于它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起落,人生的奇妙在于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下一刻會發(fā)生什么,所以,人生需要我們慢慢去走,去體驗,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當我們都老了,還能回憶往事。
我們要把握人生,把握人生的未知,把握人生的抉擇,把握人生的美好愛情,把握人生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懷揣一個積極的心,走好奇妙的人生。
讀《人生》有感9
所謂誠信,就是誠實并守信缺一不可。誠信是一塊干凈的白布,他會擦亮你人生的鏡臺;誠信是草叢中的花,他會為你的綠葉人生點綴色彩;誠信是黑夜里的北斗星,它會讓你的人生的道路找準方向。牽著思緒,我認真讀完了《找準人生的北斗星》一書。掩卷沉思,感慨誠信的威力竟是如此之大。古有“曾子殺豬”“一諾千金”等故事流傳至今,今有劉霆背母上學羅雪華傾家蕩產(chǎn)救養(yǎng)女,兒子替父還清百萬無據(jù)欠款等,一個個故事讓我們驚嘆之余,更多的是感動 細細想想自己也曾失信過,而就是由于我的失信,讓自己嘗到了苦果。平時,我對同學都是以誠相待,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我都能誠心誠意地幫助他們,和大家和睦相處。
可是有一次,當同學問我借書,我只是口頭答應,第二天卻忙于其他事忘了偶有同學提起,雖表歉意,可還是沒能付諸于行動,直到淡忘。當同學約好到我家來玩,但我卻抵擋不住到親戚家做客的誘惑,毅然放棄和同學的約定,只身去玩樂,而大老遠趕來的同學卻吃了“閉門羹”.一件件事就這樣過去了,然而有一次語文課,剛好需借助字典獨立完成一項作業(yè)時,恰巧字典又被我忘在家里了。此時,唯一的辦法就是借。當我向周圍的幾個要好的同學借事,卻碰了釘子,這個說:“我自己還沒用完呢!”那個說:“等一會再說!弊罱K,我還是沒有把字典借到手。我感到納悶,他們的態(tài)度是那樣冷漠。為什么?我不由得深深反。菏墙磺槌霈F(xiàn)了危機?還是態(tài)度不誠懇?噢,原來這一切都是我未兌現(xiàn)誠諾而導致的`。
此刻我才深深感到,誠信對一個人是多么重要。我從這件事的教訓中受到啟發(fā),并及時進行彌補,甜蜜的友誼又回到我身邊。 誠信早已在我心中扎根,不斷生長。我為它感慨,它令我敬仰。朋友們,讓我們都為自己播下誠信的種子,讓誠信的社會風氣彌漫人間……
讀《人生》有感10
我的太爺爺今年已經(jīng)八十四歲了,身體健康,語言幽默。二十年前是老科協(xié)的局級干部。他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他記錄了一本《人生記述》送給我們這些子孫后代,讓我們從他的經(jīng)歷多了解一些那個年代的面貌。在寒假期間我閱讀了這本書,書里面好多有趣的小故事引人入勝,有《照蝲蛄》、《放風箏》、《母親納的.鞋底》、《第一次坐飛機》、、、、、、但最令我感慨的一則故事,是《老照片凝固的記憶》。這則故事講述的是太爺在十四歲時的遭遇。那時他的家里非常貧窮,在饑寒交迫的情況下給當時駐扎在本溪煤鐵公司的日本鬼子當童工。每天上下班攜帶的勞工票上需要貼照片,于是由該公司勞務科給新入廠的工人拍照片。太爺爺?shù)臅险f:那時的照相機很原始,一只木箱上蒙著黒紅兩色的布,有長腳支架。他和其他人輪流站立在鐵絲網(wǎng)墻下拍照,每個被拍照的人,胸前掛著一個編號的小牌子,活像臨刑前的囚犯。在太爺爺給日本鬼子當童工的那段日子里,經(jīng)常要受日本鬼子的打罵,哪里有臟活.累活他就要到哪里去干,飯不給吃飽,衣不給穿暖,日本鬼子從來不把中國人當人看待,尤其是對待童工,非常兇狠,經(jīng)!八と岬馈保磸谋澈蟀讶藦念^頂上摔下去),摔得你爬不起來,他們卻在一邊哈哈大笑。有的時候嫌你活干的不好,還捆起來罰跪一天。后來,由于忍受不了日本鬼子的虐待。加上過度勞累,太爺爺累病了,被辭退了。七十多年過去了,太爺爺還留著那張破舊的老照片,他說,這張老照片要讓我們后人永遠也不要忘記那個年代在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壓迫下,人們過著怎樣艱辛的生活,有著怎樣的血淚史。太爺爺?shù)囊黄」适绿嵝阎覀冞@代人,讓我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來之不易,是靠多少前輩和先烈用生命好汗水換來的。我們只有刻苦學習.勤奮工作,才能使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加繁榮富強。
讀《人生》有感11
在我看來,人生像一杯茶,甜甜的滋潤著我們干涸的心。人生像一縷陽光,悄悄地紊亂了我們冰山似的心靈。人生像一座山、一盞燈、一把傘,默默地幫助我們。
主人公魯濱孫懷著云游四海的高遠志向,越過大西洋和太平洋,在驚心動魄的航海中歷經(jīng)無數(shù)險情。后來整條船在太平洋上不幸沉沒,唯有他一人奇跡般活了下來,只身來到一座荒無人煙的島上。
拿破侖將軍曾經(jīng)說過:“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魯濱孫并未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而是和我們一樣在快樂地生活著。這些瑣碎的細節(jié),是魯濱孫同困境對抗的過程,而這些困境——黑暗、饑餓、恐懼、孤獨,幾乎我們每一個人都曾體會到。
如果我是他,當船遇到暴風雨失事的時候,我不可能像他那樣去接受那重重困難,因為我沒有自信。如果我是他,當獨自一人在荒島時,我不可能像他那樣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因為我沒有那個能力。如果我是他,當看到野人用自己的同類開宴會時,我不可能像他那樣勇敢地站出來,因為我沒有膽量。
在生活中,如果我們事事都過多依賴朋友、父母,當我們要獨立生存時,就無法適應這一切。但反過來過來說,我們平時自己就生活的獨立,那么,我們在遇到一些突發(fā)事件時就可以獨立面對,冷靜解決。我們現(xiàn)在所生活的時代,并不一定會像魯濱孫一樣,漂流到某個島上,但是我們的生活并不會一帆風順,有時還可能遇到一些危險的事情,但只要我們懂得采取正確的措施,我們才會從危險中逃脫出來。
人生就像一幅畫,有的.人畫出了春天的生機、夏天的綠茵、秋天的收獲、冬天的希望;而有的人卻畫出了春天的寂寞、夏天的焦躁、秋天的凄涼、冬天的悲哀。這本書讓我領略到魯濱孫那種對生活不斷追求,對快樂與正義的向往都源于他對人生態(tài)度的認識。
讀《人生》有感12
人生有時是那么的具有戲劇性,上一刻可能還是平步青云,下一刻有可能落至人生低谷。人生的路,起起伏伏,充滿了迂回與曲折,還是該一步步地踏踏實實地走!
看完這本書,腦海中揮之不去巧珍哭著求高明樓再讓高加林去教書的模樣,高加林那沉痛的呻吟還震動著我的心。命運真是和高加林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沒能考上大學的他剛適應了教書的日子,村里的“大能人”高明樓讓自己的兒子頂替了高加林的位置。高加林無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只能用一種近乎自虐的方式發(fā)泄心中的.怒火。任雙手鮮血淋淋,任身體精疲力竭,這也是他對權勢壓迫的無聲無力的反抗。然后沒過多久,命運又再次垂青了高加林。他的叔父轉業(yè)回鄉(xiāng),他也終于再次回到了城市,成為了一名通訊干事。這個滿腔激情與活力,才華橫溢的俊朗小伙很快在城市中大顯身手,成為一個名人?擅\再次捉弄了他,他徹底被判回了黃土地,這一次他失去了前途,失去了愛情,失去了對于未來的希望。
高加林本來受過高等教育的熏陶,有遠大的理想與抱負,同時擁有堅毅聰慧的心性,他應該擁有一個大的舞臺來發(fā)揮他的才能。然而復雜的社會,錯綜的利益關系沒有給他任何機會。他剛踏入社會還不久,雖然已經(jīng)見識到了競爭的殘酷和社會的不公,但身處那個落后時代的農村,他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
在他被趕回農村,失意的時候,是巧珍這個純真熱誠的女孩兒再一次給了他希望,讓高加林盡快走出了陰影,重新燃起對未來生活的希望。既是村里人傳出他們之間種種緋聞,既是自己的父親極力反對,既是高加林回到城市工作,巧珍也從未對高加林有過一句怨言,反而一直為高加林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算是高加林向他提出分手之后也是強忍眼淚默默接受了,就算是嫁給了馬栓也依舊袒護著高加林。用德順爺爺?shù)脑捳f“巧珍,那就是一塊金子。 。直到最后高加林才后悔沒有好好珍惜那樣一個善良的好女孩兒!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面臨許多重要的選擇,我們不得不讓自己的道德與利益做出選擇,走過之后回想自己的人生,或許能為我們帶來很多美好的回憶,我想這就是《人生》要傳達給我們的真諦。
讀《人生》有感13
在沒有開讀之前,我先準備好了紙巾在旁!蹲叩饺松吷稀,人之將死,豈不戚戚哀哀,悲悲切切,無語凝咽?
但開頭楊絳說“我是從醫(yī)院前門出來的。如果由后門太平間出來,我就是回家了。”一個九十六歲高齡的老人竟可以如此風趣地談生死,我不僅啞然失笑。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老人呢?
曾經(jīng)也看過楊絳先生的名言警句,但卻從未看過她的書,只感覺她是個知性的女人罷。讀了楊絳先生的《走到人生邊上》,這個女人太不簡單了,太厲害了,我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九十六歲出書,中國僅有此人了吧?她人緣極好,不分年齡段,都沖進門去看望她。她是那么的不恥下問,為求一個結果,她“探問了幾位七十上下的朋友!彼现煳牡乩恚f起古今中外文學大家簡直如數(shù)家珍。在心理學、醫(yī)學、兒童心理方面頗有造詣,英文很厲害,《論語》的句子更是信手拈來。她治學嚴謹,所有引經(jīng)據(jù)典,她都仔細的在后面注明出處。一個百歲老人不是老態(tài)龍鐘,卻是才思敏捷,詼諧幽默,她是個仙人么?
她描述嬰兒的表情是那么生動形象,刻畫得是那么逼真“假如聽到大人責罵,也會哭,或忍住不哭,嘴巴癟呀癟地表示委屈或無奈!币粋可愛的老人形象也躍然紙上。
她是那么的寬宏大度。她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讓人心生敬佩!氨M管他們達不到十全十美,人畢竟是血肉之軀,帶些缺點,更富有人情味吧。只要能認識自己的缺點,不自欺欺人,就很了不起!薄斑^去的悲歡、希望、憂傷,恍如一夢,都成過去了!
她是那么的能屈能伸“我們這種自由思想的文人是沒用的,我們考慮再三,還是舍不得離開父母之邦,料想安安分分,坐坐冷板凳,粗茶淡飯過日子,做馴順的良民,終歸是可以的。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不是不得已!薄拔覀兒懿槐貫榱巳耸赖牟缓侠矶趩,不論人世怎么不合理,人類畢竟是世間萬物之靈!
她是那么的睿智!叭穗m然渺小,人生雖然短促,但是人能學,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貴在人自身。”“人也一樣,我們從憂患中學得智慧,苦痛中煉出美德來!
《走到人生邊上》中的《她的自述》秀秀說“我活一輩子是為啥呀?”
是啊,人這一輩子到底為的啥?這幾年我也糾結于此。
一位母親病重時候,特別操心四個未成年的子女,放不下脾氣不好的丈夫,擔心兒女將來對丈夫不孝。后來四個子女都端端正正地長大了,她的丈夫這么多年身體也不錯,下茶館打麻將,以他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著。這位母親當年如果沒有那么多擔心,會不會一切都會有些改變呢?她一生為子女為家庭,到頭來什么也沒落下。她的一生為的什么?
一位父親,他三歲喪母,中年喪妻,老年雖然有四個子女,卻孑然一身。年幼小兒常問:姥爺一個人孤獨么?這位父親一輩子又為的什么?
我有個二伯無兒無女,跟著我們,一生很節(jié)儉。我每每回家清理雜物的'時候,會把他不穿不用的物品扔到垃圾堆里。二伯總要去找回來。垃圾場很大,但他一定會找回來,哪怕是一個杯子一件少了袖子的衣服。二伯臨終時,拿出身邊的衣服,掏出里面所有的錢,數(shù)過來數(shù)過去,也就是一把零鈔而已。他去世后,從他房間整理出幾筐破舊的衣服。我們姐妹總會給他添置衣服,但再舊的衣服他卻從來不舍得扔。二伯的一生又圖的什么?
人一輩子到底圖什么呢?為子女,子女會離開,為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為名,人死后,名聲又能留多久?為權,權利也不會伴你一生。
想著想著,我就覺得人生真的沒有意義,很無趣。我迷茫、困惑、傷感,我像個溺水的人卻找不到一棵救命的稻草。我整夜整夜睡不著覺。我抑郁了嗎?醫(yī)生確定地說:沒有。那我是怎么了?
我太計較生命的結果了。所有的人結果都一樣,那就是死亡。但我們卻不能直奔它而去。生命真的是個過程。人要放開了活。
楊絳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是的,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我要放開了活。雖然頓悟了點兒,卻不曾徹悟。但就這么悟了一點點兒,我就改變了不少。
我把金錢看淡了。遇上喜歡的衣服,我會想:買吧,現(xiàn)在不買,難道等老得穿不成了再買?遇上喜歡吃的東西,我會想:吃吧,現(xiàn)在不吃,難道等到?jīng)]牙再吃?我會經(jīng);丶铱锤赣H,看到他缺啥少啥總會添置些,再也不會想著等我有錢了好好孝敬他老人家。以前不論干什么,都會說等我有錢了再!暗取庇绣X了,自己能等得起么?父親能等得起么?有人說只不過為自己吃穿找借口罷了,也罷。
我把孩子看淡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在需要我的時候我甘做引路人,不需要的時候我就默默退后吧。我有多大能力操多大心。不能出了自己的限。
我把愛人看淡了。愛人不是我的臉,我的臉不需要愛人來長。我也不用給愛人長臉。在這個圍城里,我專一,我付出,我享受,我承擔。
我把一切看淡了,不會像以前不會拐彎地生氣,直氣得昏天暗地,不吃不喝,直氣得心口生生的疼。我也不失眠了,無論發(fā)生什么,舒舒服服睡上一覺才是頭等大事。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一心追逐名利權位,就沒有余暇顧及其他。修身,鍛煉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
有些人把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有些人把夢想帶進了墳墓。生活不是守株待兔的遐想,不是消極的坐等成功,只有行動才能決定人生的價值。事實證明:那些成大事者都是善于行動的大師。楊絳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她很需要校長這個職位帶來的工資,但她義務反顧選擇了辭職,因為她要創(chuàng)作。
很多人希望能在平坦的人生之路上高唱心中最美的牧歌,像海子去尋找美麗的灰姑娘,像三毛去天堂尋找心愛的荷西。而人生哪里有坦途?“只有人類能懂得修煉自己,要求自身完善。這也該是人生的目的吧!”把一切經(jīng)歷,不論好壞,都當作自身完善的一場修行吧。
讀《人生》有感14
讀完路遙的《人生》,篇幅短,故事情節(jié)連貫易懂,斷斷續(xù)續(xù)不到兩天就讀完了。小說寫出了那個時代人物命運的無奈,因為身份,因為戶口,因為固定分配。一個人的命運和歸宿不由它的能力決定,而是由你出生在什么樣的家庭決定,這是那個時代的悲哀。
在社會大背景的洪流下,個人價值和努力顯得微不足道,但即便如此,我還是推崇個人努力及對知識的學習,既然我們不能逃離或者改變這個社會,那就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在自己的這個小圈子里發(fā)揮作用,形成小氣候。其實歸根結底,你學習,你讀書會使你無論在哪個圈子里都不會太貧瘠,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小說的結尾給我們留下了很大的空白想象空間,高加林回到村子里后來怎么樣了?這些沒有在小說中說,我覺得一個有知識有追求的青年,即便在村子里,也不會過地太差,一旦有機會,他一定有最敏感的嗅覺和卓越的能力比其他相對沒有讀過書的人做的要好。
相比小說中的那個年代,和現(xiàn)在對比,目前在一定程度上我們是可以資源共享,自由遷徙的,不過只是一定程度上。
再回顧一下高加林和巧珍及亞萍的愛情線。按照小說中的描寫,我?guī)锥缺磺烧浣鹱影愕男乃袆,為那種純純的付出,不求回報;獨自默默地承受一切,不聲不響,不哭不鬧,人不自覺都是同情弱者的么?但是我心里也矛盾著,加林若是一輩子和巧珍在一起過,激情和感動過后,茶余飯后的聊天的話題會是什么?張家長李家短嗎?今天王家下了幾個豬仔,后天鄰村的'某某娶了小媳婦?我想這一定不是加林的歸宿。但一定沒有辦法了嗎?小說中說巧珍其實也是聰明并且敏感的,什么事兒一點就通,加林可以做小學生的民辦教師,為什么就不能做巧珍的老師呢,愛她就帶她一起成長才最好的愛的模樣。
再說加林和亞萍,當他得知自己被打回原籍丟掉工作后,第一時間是去亞萍那里和她分手,亞萍完全屬于被分手,沒有一點商量和選擇,加林不愿也不相信亞萍會和他回農村,這個模式是不是很熟悉?在親密關系中我們常常代替對方替他(她)選擇,我們一廂情愿信誓旦旦地告訴自己這是對她(他)最好的“歸宿”,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放手讓他自己選擇吧,每個人自己有權利選擇來過什么樣的人生。
最后,兩個女人其實都愛著高加林,而他卻把他們都弄丟了。
高加林這樣的人,拿到現(xiàn)在這個時代來看,可能會被一些人批判、看不起。但是我卻覺得這正是小說人物的代表意義,他身上代表了一部分男人,特別是很多年輕男人在沒有閱歷、剛踏入社會時的選擇。所以小說開篇點題,“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這幾步就決定了以后的人生軌跡!边@幾句話,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讀《人生》有感15
放寒假了,我讀了一本書,名叫《黑白人生》。這本書主要講了:李斯出生貧窮,但他有遠大的理想。他從一個平民開始,發(fā)奮努力讀書,經(jīng)過他不懈的努力,成為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這是一個多么榮耀的事情啊,但是這巨大的成功背后,該付出多大的努力。
通過讀這本書,我受到了深深的感觸。一個人,無論有多貧窮,只要志存高遠,積極向上,一步一個腳印的往上爬,終究會獲得成功,所謂的“天道酬勤”就是最好的映證吧。既然向往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目標是地平線,那留給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冰心奶奶說得好:“知識的.根是苦的,知識的果卻是甜的!敝灰覀儸F(xiàn)在認真學習,就一定能收獲美好的未來。
【讀《人生》有感】相關文章:
讀人生有感02-04
讀《人生》有感11-18
讀《人生》有感(優(yōu)秀)09-13
讀《人生海海》有感06-16
讀《人生的智慧》有感06-26
讀人生的智慧有感10-07
讀《人生》有感14篇02-04
讀《煩惱人生》有感02-04
讀《人生》有感(15篇)02-03
讀《人生不設限》有感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