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教案《身體器官》含反思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身體器官》含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探索發(fā)現人體的秘密,了解身體器官,懂得要關心、保護自己的身體。
2、能較持久地參與活動,樂意介紹自己的探索過程與發(fā)現。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有趣的人體:人體模型,制作"關節(jié)"
2、好玩的不倒娃:一次性杯子,剪刀,雙面膠,蠟筆等。
3、身體器官真有用:身體器官拼圖,記錄紙,水彩筆。
4、看不見的細菌:葉瓣,泥土,發(fā)霉的蛋糕等,記錄紙。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人的身體象一臺機器,身體上的器官就象機器上的零件,身體器官有什么用,怎樣保護身體器官呢?今天,我們就去找找答案。
2、 參觀介紹材料:
你想去發(fā)現什么秘密呢?
3、操作發(fā)現:
幼兒選擇材料安靜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遇到困難時會與同伴協(xié)商解決,堅持完成操作,并記錄。
4、展示交流:
你有什么新發(fā)現?你碰到困難了嗎?是怎么解決的?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小朋友能按自己興趣選擇材料進行操作,從小朋友操作情況看,教師投放的材料不能很好地滿足不同層次的孩子,如:在制作"關節(jié)小人"時,能力強的小朋友能自己借助圖釘打洞,而動手能力弱一點的孩子在打洞是碰到了困難,因此,教師可以準備一些打好洞的材料,或投放打洞機,這樣,孩子可以按自己能力水平,采用不同的方式操作。在拼圖時,可以提供塊數不同的拼圖材料,分開擺放,便于孩子取放。在展示交流環(huán)節(jié),可以組織孩子討論怎樣保護身體器官,在交流中獲得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小百科:器官是幾種不同類型的組織經發(fā)育分化并相互結合構成具有一定形態(tài)和功能的結構。幾種組織相互結合,組成具有一定形態(tài)和功能的結構,稱為器官。如骨、腦、心、肺、腎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身體器官》含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健康教案《我們的身體》含反思08-01
大班含反思教案01-11
大班教案含反思01-06
幼兒園大班教案《烏龜》含反思07-26
幼兒園大班教案《恐龍》含反思09-30
大班美術教案含反思11-22
幼兒園大班教案《認識水》含反思09-30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手歌》含反思02-05
大班安全教案《火》含反思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