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小學一年級的教案范文匯總八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1
教學目的、要求
美麗的印紋
1.通過用手、樹葉等有紋理的物體進行沾印,讓學生初步了解自然世界中各種各樣的紋理。
2.體驗造型樂趣并獲得視覺感受!睹利惖挠〖y》
3.理解繪畫形式的多樣性!睹利惖挠〖y》
教學重點、難點
體驗用手、樹葉等物體沾印產(chǎn)生的肌理效果。利用肌理效果,組織畫面美麗的印紋。
準備工作
全開紙、水粉顏料(統(tǒng)一分配)、不同的樹葉及圖例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人
1.讓學生觀察自己的手心來發(fā)現(xiàn)手的紋理,教師用手沾上顏料,在紙上印出美麗的印紋手紋,板書:mei li de yin wen美麗的印紋。
2.在黑板上掛一張全開紙,讓學生沾上自己喜歡的.顏料上臺按印,體驗印的樂趣,并讓學生簡單表述自己手上紋理的特征及手沾色彩、按印的感受!睹利惖挠〖y》
3.讓學生討論并說說除了手之外,還可以用什么東西來印。
三、布置作業(yè)
1.團結(jié)協(xié)作;
2.注意衛(wèi)生;
3.比一比,哪一組印得最美麗。
四、學生練習
巡視指導,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展示小組作業(yè),引導學生觀摩,比一比,哪一組的圖案最有意思。
五、小結(jié)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物品,每一種物品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紋理(出示有肌理效果的花瓶),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紋理來美化我們的生活,在我們創(chuàng)作美術(shù)作品的時候,也可以充分利用它們。
1. 觀察手心印紋,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2.上臺沾顏料按印,簡述自己手上紋理的特征及手上沾色彩、按印的感受。
3.討論。
分組協(xié)作、完成作業(yè)
觀摩作業(yè),比一比,誰的作業(yè)最有趣,圖案最有意思。
尋找生活中可以用來制作美麗紋理的物品,并說說自己對它的感受。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2
教學設想
《識字1》是《國標本(蘇)語文》一年級下冊的教學內(nèi)容,它以詞串識字的形式出現(xiàn),圍繞春天這個主題勾畫出了一幅春光旖旎、鳥語花香的春景圖。全文共12個詞語,分為四組,每一橫行又從氣象、草木、動物、花朵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春天的特征。所以教學時我們不能為了識字而識字,要通過朗讀、想像去體會、感悟,要讓學生由詞語想到具體的事物,由詞串想到特寫的畫面,由整篇課文想到春天特有的場景,要讓學生在腦海中留下一組關(guān)于春天詞語的記憶板塊,為今后的閱讀和寫作做必要的儲備。所以,識字和記憶詞串應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詞串識字都有押韻合轍的特點,讀起來朗朗上口,由此,以讀為本,讀中感悟成為本課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幫助學生理解、感悟語言,從單個詞兒的認讀,到每行詞串的連讀,最后詞串成文的誦讀,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反復誦讀中,讀出詞語間的停頓和整個詞串的誦讀節(jié)奏,掌握誦讀的`技巧,為今后誦讀詩歌奠定了基礎。
另外,運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把生活帶進了課堂,使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與生活經(jīng)驗和抽象的詞兒融合在一起,一邊誦讀,一邊產(chǎn)生與詞語相對應的圖像,既有利于學生理解詞義,又訓練了語言。學生們雖然對獨立的詞兒理解增多了,但像沒組裝的機器零件,只有把它們組合起來,才能發(fā)揮真正作用,所以,在教學中,我充分挖掘詞與詞之間的間歇、空白,引導學生憑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通過想像進行補充和擴展。在學生們的相互討論中,原本貌似獨立,實際具有相似關(guān)系的詞語整合成一個春天的模塊,在進行反復誦讀、積極記憶后,一幅鮮活的春天畫面就以模塊形式建構(gòu)、存儲于學生腦海中,為學生日后激活、選擇、匹配、重組相似模塊提供了資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而本課集中學寫帶木的字串,意在讓小學生感悟一點漢字文化,培養(yǎng)學習漢字的濃厚興趣,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漢字文化的熱情,為今后學習漢字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入,激趣學文
送走了冬爺爺,我們迎未了美麗的春姑娘(課件出示春意融融、鳥語花香的春景圖)。你看,春姑娘真像一位神奇的魔術(shù)師,她把大自然打扮得多美呀!看,一群小朋友到田野找春天來啦!
二、聯(lián)系畫面,整體感知
1.結(jié)合課件畫面,播放歌曲《找春天》。
2.學生交流,從哪些地方找到了春天?
隨機出示:課文四組詞串。
3.借助拼音,學生自由練讀。
4.指名練讀,正音。(逐個詞兒讀,詞串連起來讀。)
[借助畫畫幫助學生建構(gòu)完整的詞串模塊,使抽象的詞兒和形象的事物整合在一起。]
三、逐行認讀,深入感悟
1.讓學生思考。
(1)春天的風吹在身上是怎樣的感覺?
(2)你知道春天的雨是怎樣的嗎?點擊春雨處,讓學生們體會春雨細細的,像牛毛一樣。
(3)出示春天春風春雨
誰來讀好這一行詞?
你是怎么想的?你好像看見了什么?(春天到了,我好像感覺到了春風暖暖地吹在身上,舒服極了,又好像看到細細的春雨正在綿綿地下著,萬物都在迅速地生長。)
[讓學生一邊讀,一邊去想與這個詞語相對應的事物圖像,可以把表面上孤立的圖像整合為一體,在他們的頭腦中建構(gòu)、存儲起日后解決問題時能迅速激活、選擇、匹配、重組的模塊。]
指名讀,師點撥,注意停頓和整個詞串的誦讀節(jié)奏。
2.師:春天的柳樹、小草、嫩芽是;怎樣的呢?小朋友昨天已經(jīng)跟他們交上了朋友,有的小朋友用手輕輕地摸了他們,有的小朋友在草地上打了個滾,有的小朋友還和他們說說話呢!
(1)誰愿意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朋友呢?在學生介紹時伺機逐個點擊柳樹、小蘋、嫩芽,多媒體展現(xiàn)春天柳葉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上而出的鏡頭。
(2)小朋友這么喜歡自己的朋友?那你能讀好它們的名字嗎?
(3)擊出柳樹小草嫩芽一行詞語。
指名讀,師評:聽了你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柳條垂在河面上,風兒一吹,河水漾起了層層波紋你們呢?
3.(1)點擊布谷鳥,展現(xiàn)布谷鳥在田間邊飛邊鳴的鏡頭,同時講述布谷鳥的傳說。再逐個點擊燕子飛行、蜜蜂采蜜的畫面。
師畫外音:燕子、布谷給我們帶來了春的喜訊,連小蜜蜂也嗡嗡地趕來,在花叢中忙著采蜜呢!一派熱鬧的景象。
(2)誰來招呼這些可愛的小家伙。
(3)春天還會有哪些動物呢?
[學生憑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對動物這一模塊進行補充和擴展。從而加深對春天的感性認識。]
4.(1)小蜜蜂為什么這么高興?(點擊蜜蜂在花叢中飛行采蜜的特寫近鏡頭)
(2)讓我們做個深呼吸,扇動翅膀,跟著蜜蜂,一起到花的海洋里去邀游吧!(錄像展示花的世界,其中有梨花、杏花、桃花。)
[伴隨著生動活潑的畫面,孩子們揮動著雙手學著蜜蜂在教室內(nèi)自由跑動,既帶來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同時又達到了做課間操的效果,起到很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3)在花的海洋中,你最喜歡什么花?為什么?
(學生小組交流后集體匯報,教師隨機點擊梨花、杏花、桃花的多媒體畫面。)
(4)點擊出梨花杏花桃花
指名讀,學生評價。
四、熟讀成誦,記憶積累
師:春天在哪里?春姑娘悄悄告訴小朋友:春天在校園里,在小河邊,在枝頭上,在田野中,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課文中的這些詞兒連起來讀就像一首小詩、趕快讀讀,把春天的美讀出來吧。
1.練習朗讀
(1)自己練讀。
(2)把春天的美讀給小組里其他同學聽。
(3)交流:怎樣讀得美?教給方法(邊讀邊在腦中放電影)。
2.學習背誦
春天不光留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它還應該深深地印在小朋友的腦海里,我們來比一比,誰最有本事把這些詞兒都記下來。
(1)小組交流,討論最佳記憶方法。
(2)大組匯報交流。(a、詞串記憶法,如春花;b、歸類記憶法;c、畫面記憶法等)
[記憶法是學生的智力因素之一,而死記硬背是培養(yǎng)不出記憶能力的,小學時期是學生記憶的黃金階段,只有讓他們領(lǐng)悟、掌握靈活多樣的記憶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
五、認識偏旁,學習生字
1.認識木字旁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個新偏旁,想不想和他交朋友?
板書木,知道他的名字嗎?
2.文中有哪些字是帶木的?(樹、杏、梨)
它們?yōu)槭裁炊加袀木?以前學過帶木的字嗎?
[把相同偏旁的字組成字串學習,以便學生理解和記憶,同時也讓學生從中領(lǐng)悟形聲字構(gòu)字的巧妙,感受漢字的結(jié)構(gòu)美,培養(yǎng)識字興趣,提高識字能力。]
學寫樹、杏、梨
(1)比較三個帶木的字有何異同?(位置不同,形體也發(fā)生變化。)
(2)同桌說說這三個字中你會寫了哪個?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
(3)全班交流。
(4)指導書寫。
(5)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糾正寫字姿勢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了解家庭的基本成員及關(guān)系。
展示家人共同的活動,體驗家庭的可愛。
初步形成對加的歸屬感。
教學重點:
體驗家庭的可愛,初步形成對家的歸屬感。
教學準備:
錄像、課件、“全家!闭掌⒏枨犊蓯鄣募摇、圖畫紙、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看看聽聽激發(fā)情感
1.(多媒體演示)配樂故事《七色光》
2.小鳥、馬義、小雞還有小羊,為什么要回家?
3.學生回答,教師:因為小鳥倦了,螞蟻累了,所以它們要回家休息;因為天黑了,所以小雞、小羊也要回家休息。家是我們每天都要回去的地方,當我們結(jié)束了一天的工作和學習,感覺到倦了和累了的時候,我們都會想到回家休息。
4.小朋友,你知道“家”字怎么寫嗎?(媒體演示書寫“家”,教師結(jié)合講解“家”的含義。)
二做做議議初感“家”
1.為了適應自己的.生活習慣,每一種動物的家都不相同。小鳥的家筑在樹上,螞蟻的家在樹下,小雞的加搭在雞窩,小羊的家建在羊圈。每種動物有自己不同的家,我們小朋友的家在那兒呢?
2.介紹自己的家庭地址。
。1)(媒體出示)我住在
(2)指名學生介紹。
。3)小組內(nèi)交流。
。4)自由組對,邀請伙伴來家做客
。5)游戲:打電話
3.聽了大家的介紹,也許有的小朋友想去你家參觀,請你告訴他去你家的路線,好嗎?
4、學生介紹回家路線
5、(多媒體出示)放學了,丁丁第一次獨自回家,請你幫他設計路線。
(小組討論)
5、生述,老師操作演示。
6、小朋友真聰明,選擇了不同的路線。那你想想,一般情況下,我們會選擇哪一條路線呢?為什么?
三、看看議議感知“可愛”
1、如果這一天,丁丁繞了一個圈子才回到家里,請你們想想,他的爸爸、媽媽會怎么樣?為什么?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2、老師:一家人在一起,會相互關(guān)心,相互照顧,每個人心里都有家人,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真幸福。老師曾經(jīng)見過這樣一個家庭。(播放錄像)
3、小組討論,這一家子是怎樣生活的?
4、像這樣的例子,小朋友一定都有經(jīng)歷,請你說說你自己的家。(結(jié)合展示“全家!保
5、:有快樂,家人齊分享;有煩惱,家人齊分擔;這樣的家體多么可愛。。ń沂就暾n題)
四、說說演演體驗“可愛”
1、請小朋友把自己心目中可愛的家畫出來。(音樂伴奏)
2、可愛的家造好了,現(xiàn)在,我們要在這個可愛的家里生活了,比一比,那一組小朋友能獲得最佳家庭稱號。(游戲:臨時家庭)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4
一、教材思路:
本課是屬于“造型
表現(xiàn)”領(lǐng)域的美術(shù)課。
本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大星球和小水珠,都是圓的,滾動的和轉(zhuǎn)動的,都是圓的。優(yōu)美、柔和、活潑,是圓的感覺,圓圓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大膽用彩筆表現(xiàn)這圓圓的可愛世界。
課時:1~2課時
二、1、教學目標:
*說說對圓形物體的`感覺,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想象力。
*啟發(fā)學生認識圓形,認識各種圓形物。
*用線條或顏色畫出生活中的圓形物并添畫有趣的細節(jié)。
三、重、難點:
認識圓形,找出生活中的圓形物并能用彩筆表現(xiàn)。
巧妙畫出圓形物,并運用恰當?shù)臉?gòu)圖和色彩。
四、教學準備:
教師:一些球、鐘、游泳圈、紐扣、葡萄實物及圓形物圖片、范圖,吹泡泡物品等。
學生:水彩筆、油畫棒、生活用品線描寫生稿及圓形物實物等。
五、教學過程:
——交流及討論:
。薄⒄務勆钪杏心男﹫A圓的物品,如鍋、碗、球、泡泡、游泳圈、西瓜、水果,地球,時鐘等。
。、欣賞實物及圖片、感受圓形的美。
大星球、小水珠都是圓的,圓形給人優(yōu)美、親和、活潑的感覺。
。、世界上的許多東西為什么要做成圓形呢?(方便,靈活)
。、說說自己對圓形物的感覺。
——游戲及體會
。、師生玩游戲”吹泡泡”,體會圓圓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
。、玩溜溜球或跳跳球亦很有趣。
——欣賞及評述
出示范圖,了解作品在造型、構(gòu)圖、色彩幾方面的特點。
要求造型生動,構(gòu)圖飽滿,色彩豐富。
——展示及介紹
六、板演示范
徒手畫圓,添畫,色彩平涂,整理完成。
畫圓的幾種方法,如上半圓,下半圓;左半圓,右半圓;一口氣畫一個滾溜園等。
——討論與練習
。薄嫵鰩追N你知道的圓形物,要求用線條色彩來表現(xiàn)。
對部分同學進行面對面的指導。
。ㄌ嵝炎⒁鈭A形的畫法,添畫的構(gòu)思、操作等。)
。、學生作業(yè),教師巡視指導
可用用勾線平涂方法畫生活中的圓形物;也可用運用身邊的線、繩等材料排一排,擺一擺,擺出美麗的圖形;亦可用彩紙撕剪等法表現(xiàn)圓形。圓形的相互重疊亦很有趣!
我們不僅要動腦筋想畫什么,還要想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表現(xiàn)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對造型飽滿、作業(yè)細心,添畫有趣的作品予以肯定。
人們常說:畫無定法,就是說,畫畫沒有一定的方法,關(guān)鍵是看完成后的藝術(shù)效果,鼓勵學生多去嘗試。
七、小結(jié)與評價
。、作業(yè)展評、小結(jié)。讓部分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如何想的,如何畫的。
。病⒄n后作業(yè):多去畫畫周圍的圓形物,讓圓圓世界變得更有趣。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分辨大海的不同,并能用劃線條的方式表現(xiàn) 出來。
1、 能發(fā)揮想象力,用打擊樂或身邊的物體與同學共同制造各種聲響表現(xiàn)心中的大海。
教學重點:發(fā)揮想象力,制造各種聲響表現(xiàn)音樂。
教學難點:發(fā)揮想象力,制造各種聲響表現(xiàn)音樂。
教學準備:錄音機、打擊樂器
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聽音樂進教室。
2、 發(fā)聲練習并復習歌曲。
二、基本部分:
1、 聆聽《大海搖籃》
。1) 完整地聆聽歌曲。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內(nèi)容?你的心情怎樣?
。2) 復聽歌曲,邊聽邊用筆劃線條,表示自己聽到的感受。
(3) 將歌曲、樂曲相比較,用簡練的.話說一說有什么不同?
2、 聆聽《海上風暴》
。1) 完整地聆聽管弦樂曲。提示:這段音樂告訴我們大海有了什么變化,你的心情怎樣?試著模仿其中的一個聲音,讓同學相互評價。
(2) 復聽。邊聽邊用筆劃線條表示自己對這段音樂的感受。
3、 編創(chuàng)與活動。
三、結(jié)束部分:
小結(jié)。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6
課時:2課時
學習領(lǐng)域:造型*表現(xiàn)
1.教材簡析:開學已經(jīng)8周,每一個學生都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本課引導學生觀察自己好朋友的面貌特征,并用繪畫、剪貼、立體制作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
2.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關(guān)心學校的新同學,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習慣。
2、引導學生用繪畫、拼貼、立體制作等方法為新同學畫一幅肖像。
3、通過繪畫,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通過觀察了解新同學的外貌特征,并能較真實地進行反映。
教學準備:教具:人像參考資料、一張對開大小的T板、范作、錄音機、帶。
學具:圖畫紙、彩筆、剪刀、膠水。
3.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找朋友:
錄音機播放音樂課剛學過的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學生隨音樂在班里找一個好朋友對唱。
說一說:
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好朋友的樣子,請大家猜猜他是誰。猜對的同學說說為什么能猜準?通過思考、討論得出要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的道理。
二、發(fā)展階段:
1、帶領(lǐng)學生從整體到局部的進行觀察:
、儆械耐瑢W的臉長長的,有的圓圓的,請認為自己是圓臉的同學站起來大家看對不對;再找出其他臉型的同學。
、谕瑯拥姆椒ㄒ龑W生找出彼此五官、發(fā)型的特點。
2、再次描述自己好朋友的樣子,要把特點抓住。
3、選一名長相較有特點的同學做模特,引導學生分析他的特點,教師迅速的在黑板上畫出。
4、引導學生觀摩不同風格的名家肖像畫,使學生懂得畫肖像畫既要抓住人物特征,注重色彩和線條的表現(xiàn)力,又要體現(xiàn)自己的風格。
作業(yè)要求:畫畫自己的好朋友的樣子,只畫臉,畫好后剪下來,貼到老師準備的T板上,組成一幅“全家福”。
學生繪畫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畫的要大,注意畫的五官協(xié)調(diào),表現(xiàn)出對象的特點。
三、欣賞“全家!薄
從“全家!敝姓乙徽易约旱耐瑢W,評出畫的'最像的,鼓勵學生多關(guān)心、觀察自己的好朋友。
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保持環(huán)境整潔和衛(wèi)生。
四、課后問題:回去看看書,并動腦思考一下還可以怎樣表現(xiàn)自己的好朋友。
第二課時:
一、引導階段:
提問:你喜歡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什么游戲?
鼓勵學生說一說,或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一下。
二、發(fā)展階段:
1、出示教師制作的立體的小紙人,請學生分析一下它們是怎樣站住的,又是怎樣連接起來的。
2、討論、研究一下還有那些方法可以使小紙人站住。試著做一下,看哪一組想的辦法最多最好。
展示一下各組做的站立小紙人。
總結(jié)一下使小紙人站住的方法:折、粘。
3、啟發(fā)學生想出更多的表現(xiàn)自己和好朋友一起往的形式,最好做出來的是立體的。
鼓勵同學們能大膽、自由的運用畫、拼貼和立體制作等方法表現(xiàn)新同學。
在學生制作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表現(xiàn)出新同學團結(jié)友愛、互相幫助的思想感情。如:表現(xiàn)幾位同學一起打掃衛(wèi)生、一起做游戲、一起學習等。同時強調(diào)一起制作時的團結(jié)協(xié)作。
三、展示、游戲:隨著“你的朋友是什么”的音樂互相參觀作品,并向自己的好朋友獻上一句祝福的話。
札記:在進行第一課時“畫朋友”時,我向音樂老師借了一盤錄音帶,上面有一首名為《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歌,請學生隨著這首旋律優(yōu)美、唱詞正好是新朋友互作介紹的歌曲找自己最好的新朋友拉起手來跳舞的歌,這樣就自然的幫助學生確定了今天要畫的對象。在解決怎樣整體觀察這個難點時,我采用了“對號入座”的游戲:在黑板上畫了幾種典型的臉型,當老師指著某一種臉型時,這種臉型的同學就站起來,其他同學可以評議是誰站錯了,他應該與哪一種臉型對應。在分析五官特點時,也用這種游戲方式幫助學生輕松愉快地將自己的特點歸類。鼓勵學生畫出自己的頭像后,剪下來貼到老師事先準備好的一張T板上,組成一幅“一年級X班全家!。這種形式學生非常喜歡,畫的認真,做的積極,有的學生在準備往T板上貼時,通過與別人的作品相比較發(fā)現(xiàn)了自己畫的有些小,又趕忙拿回去重畫,比老師為他指出缺點時才進行的修改要積極的多。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一)認識秋天收獲的一些果實、種子和蔬菜,了解植物的果實和種子與人的生活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感受大自然的養(yǎng)育之情。同時,在參與觀察、分類、制作和交流等活動中,體驗自制作品的成就感,感受欣賞他人與被他人欣賞的愉悅。
。ǘ┩ㄟ^觀察秋天收獲的果實和種子的特征,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和分類能力。
(三)知道幾種常見植物果實和種子的形態(tài),初步學會給果實和種子分類的方法,學會制作簡單的種子標本,進一步認識秋天的顯著特征。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感受到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
三、教學難點:
果實和種子不同的分類方法。
四、教學過程:
。ㄒ唬┱f一說都有哪些果實在秋天成熟?
(二)想一想:秋天,有哪些新上市的蔬菜和糧食?
。ㄈ┛磮D片:說說你都看到了哪些實物?你認為秋天是個什么樣的季節(jié)?
。ㄋ模┙處煂⒐麑嵃葱〗M分給學生,說一說都有哪些果實。
。ㄎ澹┓謩e說一說自己組內(nèi)的果實是什么樣的.。
。┬〗M合作:將小組內(nèi)的果實進行分類,并說一說是怎樣分類的。
。ㄆ撸┰诎床煌姆椒ㄟM行分類,比一比哪個小組分類方法多。
(八)同樣方法,認識植物的種子,并按不同方法進行分類。
。ň牛┙處熤v解如何保存種子,學著制作簡單的種子標本。
。ㄊ┕麑嵑头N子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舉例說說他們?yōu)槿祟惲四男┦称泛陀闷贰?/p>
。ㄊ唬┯脴淙~、果實、種子做做裝飾品,相互欣賞。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坐數(shù)出數(shù)量是10的物體個數(shù),會讀、寫數(shù)字10.
2.使學生知道1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會比較10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掌握10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
教學重點
1.會數(shù)數(shù)量是10的物體,會讀、寫10.
2.知道1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大小比較及10的組成.
教學難點
10的組成及寫10.
教具學具準備
主題圖、投影儀、計數(shù)器、直尺、點子圖、小棒、紅花、學具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從1數(shù)到9,從9數(shù)到1.
2.填空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進行有關(guān)的思考教育.
學生觀察圖,看懂了什么?使學生明確:有10個人,10個氣球.
2.出示有關(guān)印刷體10,啟發(fā)學生10是怎樣得到的?
學生用學具擺10個物體,多次感悟10是數(shù)出來的.
3.出示計數(shù)器,啟發(fā)學生10是怎樣得到的?
同桌或小組進行操作,使學生明確9再添1是10.
4.出示尺子,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同桌或小組進行操作.然后從1數(shù)到10,從10數(shù)到1,從2數(shù)到10,從10數(shù)到5
5.比較數(shù)的`大。
觀察點子圖,互相交流,并在○填寫,用手勢表示.說一說9小于10,10大于9.
6.10的組成.
。1)同桌同學用小棒擺一擺,把10根小棒分成兩堆.學生填書.學生說一說,看到每一組,還能想到什么?
。2)進行對口令練習.
7.10的書寫.
。1)教師指導10是一個數(shù),由1和1組成,寫成兩筆.
。2)電腦演示動畫10的寫法,學生在書上田字格里練習寫10.
三、鞏固發(fā)展.
1.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2.連線.
3.出示組成卡片.
四、全課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會了數(shù)數(shù)量是10的物體個數(shù),知道了9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9在10的前面,10比0~9這幾個數(shù)都大,寫10要占兩個日字格,左邊寫1,右邊寫0.通過擺小棒,我們還知道了10的組成情況,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布置作業(yè).
1.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6 □ 8 □ □
□ 9 □ 7 □
2.如果有10個草莓讓你和爸爸、媽媽三人分吃,你會怎樣分配呢?看有幾種分法?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一年級教案02-23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03-07
小學一年級美術(shù)教案11-12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12-05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02-13
小學一年級拼音教案01-13
小學一年級《比尾巴》教案03-23
小學一年級的音樂教案03-03
小學一年級教案模板03-16
小學一年級寫字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