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在线免费视频,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日韩亚洲欧美大陆,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style id="t465f"></style>
<legend id="t465f"><u id="t465f"><thead id="t465f"></thead></u></legend>

<acronym id="t465f"></acronym>

<sub id="t465f"><ol id="t465f"><nobr id="t465f"></nobr></ol></sub>
<sub id="t465f"></sub>

美術教案

時間:2022-10-28 08:08:28 教案 投訴 投稿

【熱門】美術教案模板6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美術教案模板6篇

美術教案 篇1

  小班美術撕貼畫《小雞》

  活動目標:

  1.學習將紙撕成圓形,將兩個圓連接,并添畫小雞的眼睛、嘴巴、爪子。

  2.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范畫一幅。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彩紙2張。

  2.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背景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小雞》引題。

  圓腦袋、尖嘴巴、會捉蟲、會吃米、唱起歌來嘰嘰嘰。

  二、討論演示小雞的簡單動態(tài)。

  1.出示謎底:我們來看看,這到底是什么?(出示范畫)

  2.提問:請小朋友來想想看小雞會干什么呢?

  3.教師出示范畫,并講述:雞媽媽孵了許多雞寶寶,今天天氣不錯,雞媽媽帶著雞寶寶到草地上玩耍,有的雞寶寶低著頭在找蟲子;有的雞寶寶看見同伴找到了食物,飛快地跑了過來;有的雞寶寶抬頭再看天上的白云呢。

  4.教師示范制作小雞的步驟。

  三、幼兒進行撕貼制作。

  1.盡量撕得圓一點,身體和頭部要緊緊連在一起。

  2.添畫小雞的.眼睛、嘴巴和爪子。(尖尖的嘴巴,圓圓的眼睛,添畫小雞的嘴巴和眼睛,畫兩條腿是請直線來幫忙,畫出兩只腳和分開的爪子。)

  3.幼兒撕貼制作,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將兩個圓連接在一起,貼出小雞的各種不同的動態(tài)。

  四、欣賞作品,幼兒說畫。

  將幼兒作品張貼出來,讓幼兒說說自己制作的小雞在干什么。

美術教案 篇2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

  課業(yè)類型:繪畫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新學期的第一堂課,學生在假期中可能會畫畫,可能就沒有拿過畫筆。因此,這節(jié)課的導入非常重要,首先要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學習的方式可以生動活潑,不必拘泥于一定的形式。在表現(xiàn)方法上可適當作一些有關發(fā)型和五官的指導,最后讓學生以觀察和回憶為主,自由地表現(xiàn)自己。

  這節(jié)課,我是從激趣、觀察、探究、評說、描繪、欣賞入手進行教學的,旨在鼓勵學生通過游戲找出同學的相貌特點;通過鏡子觀察自己的相貌特征;通過交流和表演進一步感受人物表情變化規(guī)律;通過教師的示范發(fā)現(xiàn)自畫像的表現(xiàn)手法;通過自我表現(xiàn)體會成功的樂趣。

  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通過欣賞、觀察與交流,使學生了解自畫像的基本特點及其表現(xiàn)方法,并能在觀察和回憶的基礎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點,用比較自由的方法進行表現(xiàn)活動。

  隱性目標:通過觀察、討論交流與表現(xiàn)活動,提高學生的審美表現(xiàn)力,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和自我的信心,讓學生通過作品的表現(xiàn)進一步加深對自己的認識,并提高審美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在于啟發(fā)學生觀察和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并進行

  表現(xiàn),教學時要注意觀察方法的引導,加強學習的交互性。

  教學評價:

  1,是否對自畫像感興趣?能否表現(xiàn)出自己的形象特點和表情?

  2,能否通過鏡子觀察并說出自己的臉部特征,能比較別人臉部的不同之處。

  3,作品的構圖是否基本合理?表現(xiàn)是否肯定、自信和流暢,較少或沒有反復涂改的現(xiàn)象?

  4,能否參與同學間的相互觀察和交流,傾聽別人對自己相貌特征的描述?是否能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畫,并發(fā)表對別人作品的看法。

  教學具準備:教師:大畫紙、課件。

  學生:小鏡子、彩色水筆、油畫棒。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游戲?qū)?/strong>

  游戲“猜猜我是誰?”

  課前請幾位學生用硬紙遮住臉部,由老師帶領依次進入教室。請學生猜猜他們是誰?你憑什么判斷得這么準?(身材、個頭、衣服……)

  兒童參與游戲活動,心情輕松愉快,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

  二、發(fā)表質(zhì)疑

  1,請表演的學生下移紙板,露出頭發(fā),請學生仔細比較他們的頭發(fā)有何不同之處?(長短、發(fā)型、顏色……)

  2,繼續(xù)露出眉、眼、耳,請學生再仔細觀察比較其各自的特點。(大小、形態(tài)、位置……)

  3,再露出鼻、嘴至整張臉,請學生比較每個人鼻、嘴的`特點。(長短、大小、肥瘦、形態(tài)……)

  4,比較臉型。(胖、瘦、長、短、方、圓……)

  5,請學生談談:剛才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誰的特征最明顯?為什么?

  運用發(fā)現(xiàn)法,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眼、腦去發(fā)現(xiàn)物象的特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

  讓學生分段、分步尋找臉部特征,符合兒童注意力的廣度與深度發(fā)展的規(guī)律。

  三、深入探究

  1,看一看: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臉部特征。(發(fā)型、五官、臉型……)

  2,說一說:請同桌同學互相說說自己的臉部特征。(喜、怒、哀、樂時的五官變化)

  3,演一演:請幾位特征明顯的學生上臺表演喜怒哀樂的表情。

  通過看、說、演進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及人物表情的無窮變化。

  四、感受實踐

  1,講解演示作畫方法:

  請學生說說老師的臉部特征,根據(jù)學生發(fā)言,教師在大畫紙上分步畫自己。邊畫邊講作畫方法:a。根據(jù)臉型勾畫輪廓;b。添畫頭發(fā)和五官(抓特點、添表情);c。上色(可線描);d。可用夸張手法畫自己(教師示范幾個被夸張的自畫像)

  2,誰想做老師的好朋友?那么就請你把畫好的自己剪下來貼在老師畫像的旁邊,我們共同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好嗎?

  3,作畫要求:再仔細觀察自己面部的特征,大膽地畫出自己的相貌。(對有能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畫出自己的喜、怒、哀、樂的表情)

  由學生先找出老師的面部特征,老師再根據(jù)學生的提示,畫出自畫像。通過這樣的示范,無疑給學生的描繪提供了“拐杖”,進一步幫助學生將腦中已有的感性認識具象化。

  五、巡視指導

  1,鼓勵學生大膽作畫,只要能描繪出自己的某一個特征,就是好的。

  2,讓學生避免面面俱到,也就是眉毛、胡子樣樣都描繪得太細巧,反而增加了難度。

  3,可用些夸張的手法,如:胖臉更胖;瘦臉更瘦;愛笑的嘴更大、更彎;愛哭的沒了眼;……—

  學生放假后的第一幅畫,難免縮手縮腳,教師的鼓勵在此時最管用。

  進行個別針對性輔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六、欣賞評價

  1,作業(yè)展示:請大家一起欣賞“大合影”。

  2,自評互評:從“大合影”中你能找到誰?誰的臉部特征最明顯?

  3 欣賞大師們的“自畫像”:藝術大師們在表現(xiàn)自己時,特別重視面部神情的刻畫(課件欣賞徐悲鴻、凡·高等畫家的自畫像)。透過他們的神情,我們仿佛可以看到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

  互相評價可以促進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通過欣賞名家名作,增加美術文化含量,提高修養(yǎng)。

  七、課后延伸

  1,老師打算將這張“大合影”掃描進電腦,作為你們教室電腦的桌面背景,你們同意嗎?

  2,這張“大合影”是由許多長相不一,個性不同,但都聰明、可愛、充滿自信的你們組成,老師希望你們是一個團結(jié)的集體、一個向上的集體、一個互助的集體。

  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yǎng)集體主意識。

美術教案 篇3

  嶺南版美術第三冊嶺南版美術教案 (第三冊)

  第1課 民間玩具世界 嶺南版美術教案 (第三冊完整版)

  教學重點: 感受民間玩具造型、色彩特點與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 能用語言描述民間玩具的藝術特色。

  教學過程:

  1、 活動一:教師問:“你發(fā)現(xiàn)什么?它們叫什么?”

  欣賞課本提供的玩具圖例,找出它們的'名字。

  2、 活動二: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A、教師提供“泥、紙、竹、皮、面、木、布”等多種材料,讓學生進行猜想與假設。

  B、感受民間藝人心靈手巧及民間藝術特色。 嶺南版美術教案 (第三冊完整版)

  3、活動三:它們“想說”些什么?

  A、讓學生討論民間玩具的產(chǎn)地、寓意及有關的故事。

  4、活動四:民間玩具美在哪里?為什么?

  A、提供描述的感覺詞語(如:材料美、裝飾美、對稱美、質(zhì)樸、飽滿、逼真),

  玩具中哪些地方使你產(chǎn)生這種感覺?

  B、民間玩具造型、色彩特點與審美情趣。

美術教案 篇4

人美版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一、教學目標

 。ㄒ唬┏浞职l(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精神,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情趣和追求正義與公正的價值觀。

  (二)讓學生在積極參與討論.探究.體驗的過程中,了解美術鑒賞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蘊。

  二、教學重點:了解作品中藝術語言與主題表達的關系。

  三、教學難點:理解象征性和立體派的藝術手法。

  四、教學準備:學生課前準備:查閱相關資料;準備鉛筆、課本。

  五、教學方法:欣賞法.理解法.

  六、教學過程:

 。ㄒ唬畬耄

  1、聯(lián)系學生在生活中繪畫時對情緒的體現(xiàn)和認識,體味情緒與作品風格的關系。

  2、提出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也來欣賞一幅繪畫作品,你來設想一下,他們是在什么情緒下創(chuàng)作繪畫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

 。ǘ、學習新內(nèi)容:

  1、直觀感受作品,并描述其帶來的心理感受。

  2、探究:理解作應從幾個方面入手。

  3、學生介紹搜集到的作者、作品、背景資料。

  4、欣賞作者其他作品和同一時期畫家作品,認識立體主義的作畫方法,及其形成的

  原因。

 。ㄈ┵p析作品:

  1、結(jié)合課件展示,引導學生觀察牛、馬、母親、燈、舉燈的人、跳樓的人、逃生人的表情、姿態(tài),用形容詞或短句描述其帶來的心理感

  受,并討論、分析畫面形象的象征意義。

  2、理解象征性藝術手法的應用。

  3、分析作品色彩、構圖對作品主題表達所起的作用,對作品進行歸納性評價。

 。ㄋ模⒖偨Y(jié)賞析辦法:

  1、在深入理解作品內(nèi)涵的基礎上,說出現(xiàn)在對作品的感受及學習收獲。

  2、總結(jié)賞析這類表現(xiàn)性美術作品的基本方法:看一看,找一找,想一想。

 。ㄎ澹┚毩暬顒樱

  聯(lián)系1937我國人民生活的悲慘狀況,激起學生的情緒,嘗試用象征性的藝術手法、半抽象的繪畫方法表現(xiàn)自己對戰(zhàn)爭的感受

 。⒄故咀髌罚

  1、學生展示作品,并進行自我評價與解釋。

  2、拓展知識,表達戰(zhàn)爭感受的形式是多樣的,如戲劇文學、音樂等。

  七、板書設計格爾尼卡牛頭:德國法西斯馬;西班牙無辜百姓課后反思:

  第一課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課型:欣賞課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藝術作品的欣賞和分析,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2、通過藝術作品的欣賞和分析,使學生初步學會欣賞藝術作品。在思考和討論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互動地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評述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二、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藝術創(chuàng)作的題材、內(nèi)容與技法都源于生活,藝術家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作品及其藝術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三、教學難點:以美術作品作為切入點,使學生理解"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四、教學準備:

  教師:教材,教學課件,實物投影儀等。

  學生:教材,查找和搜集相關資料,如各類藝術作品(實物、圖片資料、音像資料等),部分學生亦可準備語言表演或肢體表演的節(jié)目。

  五、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具,安定課堂。

 。ǘ⿲搿

  1、影視欣賞:動畫片《奔尼兔》片段

  2、思考比較:動畫片中的兔子形象與生活中的兔子的異同3、點出本課重點,并板書"藝術生活"

 。ㄈ┟佬g作品賞析。

  1、國畫作品《蝦》(齊白石)①映示國畫作品《蝦》(教材P4)齊白石是我國著名的藝術家,他在詩、書、畫、印幾個方面都達到很高成就。齊白石作畫反對拘泥于形似,主張作畫要形神兼?zhèn)洹KJ為"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都不可取。就拿他畫的蝦來說吧:人們都覺得畫的像極了,蝦體透明,會游、會跳動。不過當我們拿畫中的蝦與生活中的真蝦相比,它們又有很多不同。

  ②《蝦》的藝術處理:齊白石依據(jù)真蝦總結(jié)出極為簡練的'畫法,使其所畫之蝦又不同于真蝦。真蝦的眼睛看上去是一個小點,他卻以濃墨橫筆將蝦眼畫的非常突出,顯得極為精神;真蝦的腿有很多,他刪繁就簡,僅畫五條,就顯得多而生動。所以他畫的蝦,既讓人感到是充滿生命力的在覓食游動的活蝦,又讓人體會到蒼勁有力的筆法和濃淡干濕變化的墨色的藝術美感。

  ③《蝦》的藝術特色及其藝術魅力。

  齊白石所畫之蝦的頭與尾是俯視效果,腰身是側(cè)視效果,是由兩處最具蝦的形象特點構成的。正是由于畫家集中和強化了蝦的典型特征,所以他畫的蝦比真蝦更具典型性,也更高于生活。畫家根據(jù)長期的觀察,按照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蝦變成了藝術的形象。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中國杜鵑之鄉(xiāng)”是古鎮(zhèn)柴橋擁有的一項美譽。一進柴橋鎮(zhèn),山上田里,花木場一片連著一片,村村落落仿佛點綴于大花園中。幼兒在這個大環(huán)境下對花花草草也非常的感興趣,為了使幼兒更加了解我們鎮(zhèn)的特色,我們決定以此為切入口,開展活動。

  活動一:美麗的杜鵑花

  【活動目標】

  1、感受杜鵑盛開的美麗景象,初步觀察認識杜鵑花的特點。

  2、大膽與農(nóng)民交流,運用語言表達所見所聞。

  【活動準備】

  1、選擇杜鵑盛開的時候開展活動,與花木場聯(lián)系確定參觀地點。

  2、告知家長本次活動的目的以及配合的事項。

  3、讓幼兒知道參觀的要求,想好自己要了解的問題。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

  引導幼兒在花木場里觀察杜鵑,初步認識杜鵑并感受杜鵑花的美。

  二、問一問。

  鼓勵幼兒有禮貌地向花木場的員工提問,了解自己想知道的問題。

  三、說一說。

  幼兒相互交流,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看到的`杜鵑花,教師做紀錄。

  四、畫一畫。

  回來后請幼兒將自己看到的杜鵑化畫下來。

  活動二:品種繁多的杜鵑花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觀察、紀錄的方法區(qū)分西鵑和毛鵑的不同之處。

  2、觀看感知品種繁多的杜鵑花。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西鵑、毛鵑實物。

  3、幼兒人手一張紀錄紙。

  【活動過程】

  一、觀看ppt,使幼兒感知品種繁多的杜鵑花。

  教師邊觀看邊介紹杜鵑花的品種,并滲透柴橋是“中國杜鵑之鄉(xiāng)”。

  二、區(qū)分西鵑和毛鵑的不同。

  1、教師介紹西鵑和毛鵑。

  2、出示紀錄紙,明確觀察目的,了解紀錄方法。

  3、幼兒操作,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花瓣和葉子。

  4、利用紀錄表,大家一起討論、總結(jié)西鵑和毛鵑的不同。

  三、教師總結(jié),區(qū)分不同杜鵑花的主要方法。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三原色。

  2.觀察兩個原色調(diào)和之后產(chǎn)生的色彩變化,說出由兩原色調(diào)出的第三個顏色(間色)

  3.能夠調(diào)出預想的色彩,并用它們涂抹成一幅繪畫作品。

  課時:1課時

  教學實施: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具:水彩畫工具,色彩卡片,圖片,范作。

  2.學生準備學具:水彩畫工具。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因為三年紀的學生對水彩畫接觸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導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顏色,然后,讓學生挑選兩個最喜歡的顏色,調(diào)一調(diào)。再說一說變成了什么顏色。接下來可以讓學生自由調(diào)配顏色,但要有兩個要求,只將兩種顏色相調(diào),并且要記住它們調(diào)出的第三個顏色。(可以做一些筆記)。然后交流。

  2.發(fā)展階段

  讓學生認識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義

  將紙弄濕,將調(diào)出的色彩涂抹在作業(yè)紙上:讓學生用兩個指定的原色調(diào)出教師出示的那個間色。學生調(diào)出顏色胡色相一定會有差異,讓學生比一比。說說原因。教師分別出示兩個間色。讓學生自己尋找兩種顏色調(diào)出它。學生繼續(xù)嘗試調(diào)出喜歡的顏色并填在畫面的空白處。

  3.收拾與整理

  可以留出十分鐘左右的時間,主學生將水彩畫工具清洗整理好,然后再進行作業(yè)展評。

  三、課后拓展

  在課堂練習的基礎上,可讓學生做以下練習:繪出七色彩虹,繪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覺,表達心情,天氣,味道……

  第2課萬花筒

  教學目標

  1.了解萬花筒的圖案是對稱的,并能描述它的對稱方式。

  2.用繪畫,剪紙,拼貼等方式表現(xiàn)類似于萬花筒的圖案。

  3.試著按自己的設計來表現(xiàn)色彩。

  課時2課時

  教學實施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具:一些有萬花筒圖案的圖片,中心對稱的圖案。示范用的紙。筆,剪刀,膠水等工具。

  2.學生準備學具:有萬花筒的學生將其帶到課堂。帶好彩色紙,剪刀,繪畫筆等。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讓學生看看萬花筒然后討論:萬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點?主要引導學生觀察萬花筒的花樣是如何對稱的。引導學生觀察萬花筒中歸亮的那個六角形圖案,它是由六個三角形組成的。其中有一個三角形的花樣是真實的。其余五個都是鏡子反射出來的,它們都是相同的并且圍繞一個中心點對稱。

  2.發(fā)展階段

  首先可以讓學生討論一下思路:我們要創(chuàng)作一個:“真實的`”三角形花樣,可以剪,可以畫;再制作其余五個“鏡子里的”花樣,組成要做的圖案。

  然后讓深長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圖案對稱。(將紙疊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來畫……)學生很難將對稱表現(xiàn)得精確,這并不重要,對于三年級的學生只要能表現(xiàn)出萬花筒的圖案就可以了。

  色彩也是考慮的一個方面,可以讓學生再一次觀察萬花筒,將其中認為最漂亮的一個色彩組合記住。并且將它表現(xiàn)出來。

  3.收拾與整理

  學生應該已經(jīng)習慣將剪下的紙屑放在紙簍中。那么結(jié)束時只要再檢查一下周圍是否有紙屑就可以了。

  第3課大人國與小人國

  教學目標

  1.能夠舉例說明大小是通過相互比較才可以體現(xiàn)出來的。

  2.能夠用比較的方法,繪畫(制作)“大人國”或“小人國”

  課時2課時

  教學實施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具:一些玩具汽車,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與這些物品大小較匹配的景物圖片,有條件的可以準備一些有關的動畫片,電影等影像資料。

  2.學生準備學具:學生將自己過家家用過的各種玩具“娃娃,動物,積木,汽車,廚具……)帶來。帶齊繪畫工具。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讓學生回憶看過的有關大人國或小人國的故事,簡要說明一下故事內(nèi)容。然后討論故事是如何表現(xiàn)主人公來到了大人國(小人國)的?

  請學生將帶來的各種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說說感覺并討論: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樣物體看起來有時候顯得非常大,有時候又顯提非常小,讓學生舉例說明。

  教師也可以用一些圖片,影像資料告訴學生:大小是通過相互比較才可以顯示出來的。

  2.發(fā)展階段

  學生思考:你想表現(xiàn)大人國還是小人國?你想有那幾樣物體的大小反差來表現(xiàn)主人公來到了大人國或小人國?繼續(xù)啟發(fā)學生思考:畫面的主體是什么?用什么背景來襯托它的大或者小?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創(chuàng)意開始作業(yè)。

  3.收拾與整理

  4.學生的創(chuàng)作往往要兩課時才能完成,在第一課時結(jié)束的時候,教師可將作業(yè)收起來。

  三、課后拓展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圖表現(xiàn)立體的大人國或小人國。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21

美術的教案11-08

走進美術教案02-21

美術教案模板08-01

小學美術教案12-29

《南瓜》美術教案02-06

美術優(yōu)秀教案02-07

美術教學教案01-29

美術元宵教案02-01

船的美術教案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