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中班美術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美術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美術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想象并表達自己的想法,嘗試用不同的色彩,以拖畫的形式拉出線條。
2、能愉快地參與活動,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PPT放煙花。
2、黑色卡紙、毛線,顏料盒、各色顏料、夜空背景。
三、活動過程:
。ㄒ唬⒂^看煙花PPT,感受煙花的多姿多彩
1、播放煙花照片,幼兒觀看。
2、觀看視頻后,提問:
。1)煙花有哪些顏色?
(2)看上去像什么?誰能用好聽的詞來說一說?
3、老師小結:五顏六色的煙花有的像花朵,有的像噴泉,有的像彩帶。
(二)、學習用顏料表現(xiàn)煙花
1、引導幼兒觀察繪畫材料。
(1)提問:煙花一般是在什么時候放的?那我們可以用什么顏色的紙來表現(xiàn)夜晚呢?
。2)認識新的繪畫工具:毛線和顏料。
2、教師示范
(1)學習“放煙花”的'方法:捏住毛線的一頭然后和老師一起念繪畫的魔法口訣“躺下來,拉一拉”。
。2)學習換色:我愿意嘗試用不同的顏色,看,我又選擇了什么顏色?
3、個別幼兒練習
。1)誰愿意幫老師一起來放煙花?
。2)你們和我一起在夜空里合作了一幅畫,這讓你又想到了什么?
4、老師小結:畫煙花的時候一定要輕輕地拉毛線,不能甩,畫好后再輕輕放回顏料盒。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換色。
2、鼓勵幼兒構圖要豐滿。
。ㄋ模、展示評價作品,
1、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夜空背景墻上。
2、你最喜歡哪一幅煙花?為什么?
中班美術教案2
一、說設計意圖
一天,一個小朋友帶來了舅舅結婚專門定制的大紅色的一次性紙杯,這讓我想起了紙杯花。中班孩子年齡較小,動手能力不強。而紙杯花不但美觀漂亮而且簡單易學,非常適合中班孩子學習。并且《綱要》藝術領域中指出:"應指導孩子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來美化和創(chuàng)造自己的環(huán)境。"因此我們想通過活動鍛煉幼兒動手、動腦能力。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我確定了認知、技能、情感三方面的目標:
1、知道用簡單的圖案裝飾紙杯,使紙杯變得更漂亮。(認知)
2、能使用剪刀給紙杯剪出"花瓣"。(技能)
3、體驗手工制作的快樂,產生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情感)
三、說重難點
活動的重點:增強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幼兒產生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的難點:能使用剪刀給紙杯剪出"花瓣"。
四、說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的服務于本次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知識準備:會使用剪刀剪直線,已經聽過故事《三只蝴蝶》。
2、物質準備:范例、紙杯、剪刀、、勾線筆人手一份。
五、說教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本次活動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提問法直觀、探索法講解、示范法觀察、討論法情境法
六、說學法
本次活動以幼兒為主體,以幼兒發(fā)展為本,幼兒采用的學法主要有討論法操作法觀察法
七、說活動過程
。ㄒ唬┮蕴釂栃问揭耄ぐl(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引入部分通過提問《三只蝴蝶》的故事,激發(fā)幼兒幫助三只蝴蝶做小花避雨的欲望。
師:小朋友,我們都知道《三只蝴蝶》的故事,故事里當下雨的時候,三只蝴蝶找什么避雨呢?可是花兒們有沒有讓它們避雨?那今天我們一起來做些小花給三只蝴蝶避避雨吧!
(二)出示紙杯及范例,探索紙杯花制作的方法。
這環(huán)節(jié)我選擇先出示紙杯而不是范例主要是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說說日常生活見到的紙杯是怎么變成花的,有什么方法。孩子說完后再出示紙杯花,進行小結,調動幼兒制作紙杯花的興趣。
師:用什么來制作小花呢?看,這是什么呢?(出示紙杯)這紙杯能變出小花嗎?怎么變呢?想想看,試著和你旁邊的好朋友說說。
小結:原來紙杯除了喝水,在剪刀的幫助下還能變成一朵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紙杯到底是怎么變成一朵花的。
(三)講解、示范剪、畫紙杯花制作的.方法。
講解、示范是為了讓幼兒掌握本次活動的重點從杯口剪直線,一直剪到杯底,寬度要一樣,制作出紙杯花。
1、講解示范紙杯花制作的方法。
師:首先從杯口開始剪直線,要剪到杯底,相隔一段距離再從杯口剪到杯底。每段距離都要差不多一樣寬。直到杯身全部剪開,用手將剪開的長條狀花瓣向外打開后,再用我們的小手放在杯底花心壓一壓,一朵漂亮的紅色紙杯花就做好。
2、欣賞范例,共同探討除了紅色紙杯,是不是其他顏色的紙杯也可以做漂亮的紙杯花呢?
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出問題:如果再畫些圖案,會不會更漂亮呢?通過"提問法"明確的把觀察這任務交待給幼兒。
中班美術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運動的快慢。
2、嘗試用不同速度的聲音、肢體動作表現(xiàn)快與慢。
3、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4、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點:
感知音樂節(jié)奏快慢的區(qū)別。
活動難點:
運用不同聲音、肢體動作表現(xiàn)音樂節(jié)奏的快慢。
活動準備:
指偶(小老鼠、小藍象、小白兔)、自制音樂樓梯和小河及小橋、PPT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聽樂曲,學做小火車教師:請大家做小火車。小耳朵要聽清楚,我的音樂是會變的。當音樂變快的時候,請把小火車開到自己的位置。
二、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
1、情境表演。
教師:老師今天請來了一位小動物,大家看看是誰?(出示小老鼠)這只小老鼠住在一個黑乎乎的老鼠洞里。一天,小老鼠爬出了老鼠洞,來到一片大森林。走著走著,在它面前出現(xiàn)了一棟漂亮的小木屋。小老鼠輕輕地推開門,哇!在小木屋里有一座五顏六色的.樓梯。小老鼠輕輕地踩上去,音樂樓梯發(fā)出神奇的聲音"1",小老鼠繼續(xù)往上走,音樂樓梯又發(fā)出美妙的聲音"2、3、4、5、6、7",小老鼠覺得有趣極了,它轉身爬下樓梯,音樂樓梯又發(fā)出好聽的聲音"7、6、5、4、3、2、1"。這些聲音把小老鼠逗樂了,他又一步一步地爬上去"1、2、3、4、5、6、7",再快快地跑下來"7、6、5、4、3、2、1(刮奏)"
2、感受小老鼠音樂的快慢。
教師:請一位小朋友為我們表演小老鼠一步一步地上樓梯,再快快地跑下來。
教師:小老鼠爬著爬著還高興地唱起歌來(教師范唱)。
教師:小朋友想和小老鼠一起玩音樂樓梯嗎?那我們一起來玩一玩音樂樓梯。
3、感受小藍象的節(jié)奏。
教師:小老鼠一個人玩覺得沒意思,它想請森林里的小動物也來小木屋玩。它會請誰來呢?請你聽一聽音樂樓梯發(fā)出的聲音再來猜一猜。會請誰來了呢?為什么?
。ń處煶鍪拘∷{象,教師與幼兒一起創(chuàng)編小藍象的歌曲)教師:小藍象走著音樂樓梯也高興的唱起歌來了。小藍象還要請自己的弟弟妹妹們來玩音樂樓梯,小朋友們來做它的弟弟妹妹們吧!
4、感受小白兔的節(jié)奏。
教師:小老鼠還請來了其他小動物,你們聽這次音樂樓梯告訴我們是誰來了?為什么?
教師:小白兔走音樂樓梯發(fā)出的聲音和小藍象有什么不一樣?小白兔是怎么走路的?小白兔也要唱歌了,小朋友們和它一起唱吧!
三、創(chuàng)設情境,再次體驗音樂節(jié)奏快慢的變化教師:天漸漸的黑了,3只小動物離開了小木屋,高興地回家去。在回家的路上,有一條小河(鋪上自制小河),河上只有一座小橋(擺上小橋),3只小動物怎樣過去呢?我請3位小朋友來試一試。
教師:其他小朋友想不想也試試?這么多小朋友都想試?怎么辦?
教師:現(xiàn)在老師放一段音樂,音樂開始響起,大家開始走,音樂變快了,就要停下來學做"木頭人",看看誰的小耳朵最機靈。
中班美術教案4
活動目標:
1、喜歡動畫片,愿意了解自己和爸爸媽媽喜歡的動畫片。
2、在游戲中增加辨別、觀察的興趣。
活動準備:
記錄表、草莓貼紙、家長的錄音等
活動過程:
一、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畫人物
1、你最喜歡的動畫人物是誰?為什么?
2、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幫助小結。
二、爸爸媽媽喜歡的動畫片
1、在家里你喜歡看動畫片還有誰也喜歡看?(爸爸媽媽)
2、爸爸媽媽喜歡看什么動畫片?
3、教師出示一張記錄表。統(tǒng)計有爸爸媽媽喜歡看的動畫片的名稱、數(shù)量(用草莓貼紙表示)
4、教師播放家長的話:“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畫片及喜歡的理由?”
5、教師問:“媽媽為什么喜歡看花仙子……”?
6、教師與幼兒一起把爸爸媽媽喜歡的動畫片作記錄并介紹記錄方法(由教師操作)
7、回去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找出一部喜歡的動畫片帶到幼兒園來。
三、了解動畫的配音
1、動畫片有聲音、有音樂。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部動畫片,我們看看和平時看的動畫片有什么不一樣?(沒聲音、沒音樂)
2、老師請來了爸爸媽媽為動畫片配音,我們聽聽是誰的.爸爸媽媽?
3、播放配音動畫,猜猜是誰配的音?請配音的家長各說一句話:“小朋友你們好,我是xxx的媽媽(爸爸),是我配的音嗎?”
4、為什么爸爸媽媽配音和平時說話的聲音不一樣?
結論:配音的聲音是變化的。
5、今天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試試配音。
中班美術教案5
設計思路:
秋天里最美麗的就是菊花了,欣賞形態(tài)各異、色彩繽紛的菊花能培養(yǎng)幼兒對秋天的喜愛。此次活動,幼兒通過自己動手畫菊花,切身感受菊花的姿態(tài)美,體會到秋天的多姿多彩。幼兒在小班就嘗試過用棉簽進行簡單的繪畫活動,此次用棉簽進行完整的菊花的造型,用不同方位的卷曲線條表現(xiàn)菊花的花瓣。
活動目標:
1、感受菊花的多姿多彩,學會用不同方位的卷曲線條來表現(xiàn)菊花的花瓣。
2、通過繪畫培養(yǎng)對菊花的`喜愛之情,感受菊花的優(yōu)雅姿態(tài)。
活動準備:
1、菊花的圖片、棉簽、顏料、卡紙,濕毛巾。
一、引入
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浚ㄇ锾欤┣锾斓搅,老師的小花園里光禿禿的,現(xiàn)在老師要在里面種上美麗的花朵,看看要種的是什么花。
——觀賞菊花圖片,感知菊花花瓣的特征
師:菊花長得什么樣。
小結:花瓣一條一條,卷卷的,有的像蘿卜絲,有的像媽媽的卷發(fā),花有黃、白、紫等各種顏色。
二、畫畫美麗的菊花
——教師示范畫菊花
師:看,今天我們請誰來幫忙了?(棉簽)小棉簽,點點頭(沾顏料),站站直,起步走。種子埋在土里,慢慢的種子發(fā)芽了,往上長,長,長出花苞,花苞開放了,卷一卷,卷一卷,再卷一卷。(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
——幼兒用棉簽進行菊花的造型
師:現(xiàn)在老師的花園里只有一朵菊花,請小朋友來幫老師種菊花。
三、展覽作品
幼兒欣賞自己和同伴畫的菊花作品,引導幼兒學習從形態(tài)、顏色上進行簡單評價。
教研提示:
1、為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師在活動中運用了哪些有效途徑和方法來解決活動中的難點?
中班美術教案6
活動目標
1、基本掌握吹畫方法
2、進一步掌握色彩知識
3、培養(yǎng)鍛煉孩子的想象力
重點難點:
怎么引導孩子吹畫;吹畫過程中的安全,衛(wèi)生
活動準備:
紙,畫筆,吸管,顏料,水,一份完成的吹畫
活動進程:
一、提出問題
1、小朋友們,家看這是什么?(展示吹畫)
2、那你們知道這幅畫是用怎么做的么?呵呵,都不是。它啊,是用我們的小嘴巴吹出來的`。很有趣吧,那家要不要跟著我一起來學學呢?
二、教學過程(全程示范)
1、首先我們選好我們自己喜歡的顏色,然后加水混在一起。
2、接著我們用畫筆在紙上滴上自己配好的顏色,可以稍微多一點,接下來就是很神奇的一步咯,家可要豎起小耳朵認真聽了。
3、然后啊我們用吸管對著顏料吹,家可以從各個角度吹(,不管你們怎么吹都可以,你們可以接著滴顏料繼續(xù)吹,也可以在你們吹出來的東西上畫畫。但是要注意哦,這個過程中要用力吹。
4、小朋友們注意啦,在吹的時候我們可不能把顏料吸進去哦,我們的身體,衣服盡量不要占到顏料哦
三、同學示范
1、家都聽明白了么,那你們誰上來試試呢?家先別急著動,讓我們看看其他小朋友怎么做的好不好。
2、對于上來的23個小朋友出現(xiàn)地問題,進行修正。
3、然后孩子們開始創(chuàng)作,在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膮⑴c進去。
四、展示
1、小朋友們,你們都完成了么?誰要來向我們介紹下她的花啊。我們掌聲友情。
五、結束
1、將成品署名保存
2、整理畫具
中班美術教案7
活動目標:
1、能用三角形組合的方法畫出熱帶魚的基本形狀,并用線條和簡單圖形裝飾。
2、能用鮮艷的色彩裝飾熱帶魚,并注意色彩的搭配。
3、初步感受魚類的美,激發(fā)幼兒對熱帶魚的興趣。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1、熱帶魚課件
2、白紙人手一張,每人一盒水彩筆
3、黑板
活動過程:
1、出示熱帶魚圖片開門見山,引出主題
師:今天我?guī)砹艘恍┟利惖目腿,想知道它們是誰嗎?
幼:熱帶魚
2、欣賞圖片,分析熱帶魚的結構,了解熱帶魚的特點師:請小朋友仔細看,這些熱帶魚是由什么形狀組成的?
幼:橢圓形,三角形······
師:它們身上的花紋是怎樣的?
幼:有直線,曲線······
小結:熱帶魚的形狀很多,有橢圓形的,三角形的,并且身上有美麗的條紋,有的是直線,有的是曲線。熱帶魚身上有漂亮的顏色,有的是間隔色,像彩虹;有的像裝飾畫,有圓圈、三角形、正方形等圖形。
3、以變魔術的形式引起幼兒繪畫的興趣
師:接下來,我要給你們變個魔術,看,這是什么?(出示兩個大小不一的三角形)
師:它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師:請跟我念咒語,巴拉巴拉變變變,看會發(fā)生什么事?
師:變成什么了?
4、教師示范講解,正確繪畫熱帶魚師:剛才老師用什么形狀變出了熱帶魚?
師:熱帶魚除了三角形狀的,還有其他形狀的,今天我們只學一學用三角形來變熱帶魚,以后我們再學變其它形狀的熱帶魚。
出示范畫,這里有一些小朋友們變出來的熱帶魚,給你們看一看,你們想來變一變嗎?
講解畫法:
①先畫出一個大三角形做魚的`身體;②再畫一個小三角形做魚的尾巴,小尖角要對著大三角形的底邊;③畫好身體和尾巴后,再添畫出眼睛和花紋;④最后用美麗的顏色來打扮熱帶魚。
5、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作畫較快的幼兒添畫出背景,如水草,熱帶魚一家等。
活動延伸幼兒繪畫完成后,在班級中進行熱帶魚繪畫展示,幼兒互相欣賞,并與教師共同布置海底世界主題墻。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中班美術教案8
教案前言:夏季到了,幼兒園的樹木都變綠了,美麗的花朵也競相開放,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展現(xiàn)著青春與活力。通過此活動可以發(fā)揮孩子們的想象力,讓小孩子們感受更多的夏天氣息!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繪畫寫生的興趣,協(xié)助幼兒學習畫面布局。
2、發(fā)展幼兒初步的對比比較、自我評析和空間知覺能力。
3、在自主的嘗試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重點:畫面布局。難點:一棵樹與小樹林畫面布局的不同。
活動環(huán)節(jié):
一、觀采、激發(fā)嘗試的興趣抬頭觀察樹葉的茂密和綠的色感,了解夏天是植物生命力最旺盛的季節(jié)。
二、觀條一棵樹,了解嘗試方法自己選一棵樹,先從遠處看,它整個的形狀怎樣?然后再走近看看,它的樹干怎樣?樹枝和樹葉怎樣?
三、嘗試畫一棵樹1、教師重點指導能力弱的幼兒,鼓勵幼兒不懂、不會就問。2、畫完后,找自己所畫的樹比一比,不夠好可以回來修補。
四、嘗試畫小樹林1、教師示范放置小樹,使幼兒理解小樹林和一棵樹的不同,并學習布局。2、幼兒作畫。畫完后自己將作品釘在展示板上。
五、嘗試評價提供多種評價標準,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紅星。哪張畫像小樹林?哪張畫中的'樹最像夏天的樹?哪張畫中的樹畫的和別人不一樣?添畫的說出想法。
中班美術教案9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魚游)
多媒體教學軟件(封面、魚在水里游、黑色、小圖片魚等)
幼兒已在畫紙上用各色油畫棒涂好一層底色,用黑色作幕布。
活動目標
鼓勵幼兒獨立地畫出各種各樣的魚,大膽添畫背景。
學習用鋼釘刮蠟作畫,感受鋼釘畫的樂趣。
活動過程
1、隨音樂作魚游動作入場。(教師扮演魚媽媽,幼兒扮演魚寶寶)
師:寶寶們,跟著媽媽到大海里去游泳吧。犞魳啡雸觯
累了,休息一會兒吧!
看,海里有些什么呀?(幼兒自由發(fā)言)
除了這些,海里還有些什么呀?
魚兒們在海里玩得正開心(鯊魚音樂)不好,誰來了?
在這危險的`時候,烏賊不慌不忙地噴墨,把周圍的海水都染黑了,大鯊魚什么也看不見,只能游走了。
2、魚兒們躲到哪里去了呢,請小朋友來找一找。
。ㄓ變赫f,教師按鼠標)
3、示范。
小朋友看(幼兒用紙)黑黑的水里還躲著許多的魚,它們躲在哪兒呢,請小朋友動手找一找,怎么找呢?
。ǔ鍪句撫敚┻@是鋼釘,我先想好在這兒畫一條熱帶魚,用鋼釘在這兒刮蠟作畫。比一比誰找得魚和別人的魚不一樣,魚找到后,可以添畫上背景。
4、幼兒作畫。
5、講評。根據幼兒作畫的內容及時給予肯定。
6、魚媽媽帶領魚寶寶們游到別處去玩。
中班美術教案10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范畫,掌握瓶蓋印、滾的技能。
2、利用瓶蓋展開豐富的想像,并能較大膽、自信得向同伴介紹。
3、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各種瓶蓋鋪成的一條"小路",各種形狀的瓶蓋實物投影儀水粉顏料、紙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小路",初步感知瓶蓋的特征。
師:小朋友們看,這兒有一條奇怪的小路,它是用什么鋪成的?(瓶蓋)這些瓶蓋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從形狀、大小、顏色上進行觀察)
2、以故事的形式展示范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
師:有一位小姑娘,她到樹林里去散步,不小心迷路了,這時一位小仙女從小路上撿起了瓶蓋一揮,眼前就出現(xiàn)了綠綠的草地,天空中飄著朵朵白云,草地上開滿了鮮花,花兒飛到了小姑娘的身上,小姑娘可高興了。(師邊說邊操作,用橢圓形瓶蓋滾成草地,不規(guī)則的`瓶蓋印成朵朵白云,圓形瓶蓋印成了鮮花,重點讓幼兒看清滾、印的方法)
3、體驗瓶蓋作畫的樂趣。
。1)師:小朋友,請你們想一想,這些形狀不一樣的瓶蓋還能變出什么呢?引導幼兒討論,大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想法(橢圓形瓶蓋的正面可以印樹葉、房子,各種瓶蓋印花;圓形瓶蓋的側面滾成大海,星形瓶蓋正面印星星、海星等)
。2)師:小朋友可以選自己需要的瓶蓋和顏料,用印、滾的方法變出好看的圖畫。(幼兒自由作畫,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畫)
4、延伸活動在美工區(qū)投放其他材料如積木等讓幼兒邊想象并創(chuàng)作。
反思:
活動中,教師沒有過多的干預、控制,而是給予適當?shù)狞c撥與啟發(fā),必要的幫助和指導。對作畫的要求、形式、方法都沒有過多的局限。幼兒可以在“小路”上反復嘗試,可以自由結伴合作完成,可以不受時間的限制自由探索瓶蓋作畫的多種方法,體現(xiàn)出活動空間的自主性。
小百科:瓶蓋是密封瓶子用的,根據不同的功用,有不同形狀、不同操作方法的瓶蓋。
中班美術教案11
活動目標:
1.能夠運用大小橢圓畫出長頸鹿的典型特征并嘗試變化小橢圓的位置豐富長頸鹿的動態(tài)。
2.愿意幫助長頸鹿設計姿勢,激發(fā)幼兒喜愛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長頸鹿圖片、筆和紙若干、三張大小橢圓的不同位置的圖片;
活動重點:
會運用大小橢圓畫出長頸鹿的典型特征,嘗試以頭部頸部方位變化豐富長頸鹿的動態(tài)
活動難點:
知道身子的大橢圓是不動的,通過小橢圓不斷變化,使長頸鹿的動態(tài)在發(fā)生改變。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黑板的.中央出示一個大的橢圓,一個角畫一個小的橢圓〕
1.教師引導:在草地中央住著一個橢圓形的蛋,天空中飛來了一個橢圓形的小蛋,大蛋非常想念小蛋,就從門前接一根電話線打電話給小蛋說:“小蛋,你好”,小蛋也非常想念大蛋,就從后門接了一根電話給打電話給大蛋說:“大蛋,你好”,原來大蛋和小蛋都不是蛋,猜一猜它是什么動物?
(運用情景的教學方法,吸引孩子的眼球,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使他們想聽、想看、想畫,讓幼兒展開想象猜,說說為什么這樣猜想)
二、討論演示,了解長頸鹿的基本特征
1.出示長頸鹿圖片,鞏固認知長頸鹿的基本特征。
“長頸鹿脖子是什么形狀的?”
“長頸鹿的頭上還有什么?什么形狀的?”
“長頸鹿有幾條腿?什么形狀的?是粗的還是細的?”
2.討論長頸鹿動態(tài)畫法
。1)教師:“小長頸鹿今天和媽媽去公園玩了,媽媽帶著相機要多給小長頸鹿照相,小長頸鹿擺了好多造型,我們一起看一看
。2)依次出示三張大小橢圓不同位置的圖片,讓幼兒猜猜長頸鹿是什么姿勢?
提問:“小橢圓在大橢圓的什么位置?大橢圓動了嗎?
總結:身子的大橢圓是不動的,通過小橢圓不斷變化,使長頸鹿的動態(tài)在發(fā)生改變。
3.出示背景圖,引導幼兒感知不同的場景,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小長頸鹿很開心,他在小河旁照了相,在假山旁照了相……還有多很多地方呢”
三、幼兒創(chuàng)作
1.創(chuàng)作要求:小朋友剛才看了長頸鹿這么多好看的姿勢,你想給長頸鹿照張相片,讓他擺個好看的造型好嗎?
2.教師指導
重點:根據繪畫內容合理布局
難點:大橢圓和小橢圓的繪畫位置,大橢圓要畫在紙張的中間,小橢圓隨著動態(tài)改變變換位置;幼兒根據不同姿勢,選擇如何用紙,長頸鹿豎著脖子時,適合豎著用紙,吃草時適合橫著用。
中班美術教案12
活動目標
1.學會畫面的布局和均勻地涂色。
2.區(qū)別同種色中顏色的深與淺,嘗試對比配色。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瓢蟲
2.蠟筆,淺綠水粉色,畫紙。
活動過程
一、欣賞照片:七星瓢蟲
1.這是什么蟲?(七星瓢蟲)
數(shù)一數(shù)這個瓢蟲身上有幾個小圓點?長在哪里?
。ㄓ衅邆圓點,左右翅膀上各有三個圓點,中間一個大圓點,左右翅膀個一半。)
2.七星瓢蟲身上有幾種顏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什么地方是紅色?
(頭部、觸角、圓點和六條腿是黑色,翅膀是紅色。)
3.知識講解
瓢蟲一家有許多的種類,要從那些圓點上去分辨,有一個圓點的是一星瓢蟲,有七個圓點的是七星瓢蟲,沒有圓點的`是大紅瓢蟲,他們都是益蟲。
二、講解與繪畫
今天,我們來畫瓢蟲,要把圓點畫準確。
1.分辨深淺色
。1)瓢蟲生活在葉子上,瓢蟲是小小的、紅色的,葉子是大大的、綠色的,很美麗,在圖畫上只有大紅和翠綠,顏色太少,怎樣使這兩種顏色多起來呢?
(2)出示:大紅、朱紅、橘紅、粉紅,這些都是紅色,都能給瓢蟲涂色。
。3)綠色也有深綠、翠綠、草綠、粉綠。
2.繪畫要求
請這些不同的紅色和綠色來幫助我們,把七星瓢蟲畫得更美麗。
3.幼兒作畫
(1)注意瓢蟲造型,認真判別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后,身體兩邊各三條腿,頭部和尾部沒有腿,提醒幼兒注意黑點的數(shù)量和對稱。
。2)引導幼兒按畫面已有的瓢蟲的大小、位置確定畫面安排,考慮是否要增加,如要增加,畫在哪個部分使畫面平衡?
。3)用黑色蠟筆畫好輪廓、涂好黑色后再去涂水粉色。
。4)先用紅色水粉色涂瓢蟲的翅膀,鼓勵幼兒選用各種紅色,并注意畫面上的深淺配合。
。5)最后用綠色水粉涂畫葉子。
三、引導幼兒評價
畫面上是不是都是益蟲?哪些地方深淺配合得特別好看?用的是什么顏色?
中班美術教案13
活動背景:
現(xiàn)實生活是人們認識世界的主要對象,沒有生活就沒有幼兒的生存和發(fā)展。良好的幼兒教育應是充分利用幼兒生活的價值,和幼兒周圍的現(xiàn)實生活有機結合,讓幼兒在生活中擴展、遷移和鞏固經驗。從這個意義上說,幼兒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現(xiàn)實生活又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主要源泉,美術是藝術的種類之一,它和人類社會有著密切的關系,美術創(chuàng)造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而鮮明的標志之一。在現(xiàn)代社會,美術更是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滿足著人們日益提高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幼兒園美術教育也是滲透于幼兒生活世界之中的。新《綱要》把“能初步感受并喜愛環(huán)境、生活和藝術的美”定為藝術教育的第一目標,把“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定為藝術教育的第一內容與要求。為了激發(fā)幼兒對生活中美術活動的興趣就要讓幼兒細細體會生活,去欣賞、觀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帶給他們的美。
根據我班幼兒發(fā)展的實際需要,要善于把生活中常見的,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內容充實到美術教學中來。我們充分挖掘幼兒生活中多元的美術教育資源和工具材料,開展形式多樣的生活化美術活動,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讓幼兒的學習過程生活化。
喝完飲料的飲料瓶蓋、吃完的藥瓶蓋等不用的瓶蓋隨處可見,如果扔掉,只能是生活垃圾。要是能將它重新利用起來,貼出一副漂亮的畫來,會使幼兒懂得再利用的好處,同時,也激發(fā)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可謂一舉兩得。本著從生活中發(fā)掘教育素材的原則,教師設計了這樣一次廢舊材料再利用的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學會用廢舊材料瓶蓋貼出自己喜歡的蝴蝶。
2、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同時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3、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學會回收使用廢舊材料。
活動重點:讓幼兒通過想象,創(chuàng)造出自己喜歡的蝴蝶,學會回收使用廢舊材料。
活動難點:通過本次活動,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大小不同的瓶蓋(每人一組);雙面膠、透明膠(每人一卷);皮筋(若干條)、剪刀。
2、彩色卡紙(若干張)、彩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瓶蓋范畫,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范畫,“小朋友,你們看看畫上有什么?是用什么做的?”(鼓勵幼兒說說自己所看到的。)
師:“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這幅畫上有個漂亮的蝴蝶,是用我們用過的瓶蓋貼出來的,老師和小朋友帶來了一些用過的瓶蓋,今天我們就學習用瓶蓋來貼一副漂亮的畫。
二、教師示范貼蝴蝶的方法及步驟。(示范圖如下)
“瓶蓋怎么能夠貼到卡紙上呢?下面老師來向小朋友們教貼瓶蓋的方法,小朋友們仔細的看:選自己喜歡的瓶蓋和卡紙,在背面粘上雙面膠,揭掉雙面膠的表皮紙,然后貼在卡紙自己喜歡的位置上!
“這只蝴蝶是怎么貼的呢?誰能告訴老師,你認為這幅畫是先怎么貼、再怎么貼,貼出來的呢?”(小朋友各自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教師小結:這幅蝴蝶是這樣貼的:第一步:貼蝴蝶的身子。
要求:把皮筋拉成橢圓形,用透明膠固定在卡紙上。第二步:貼蝴蝶的翅膀。
翅膀兩邊各用大小不同的兩個瓶蓋,貼成對稱形。第三步:貼蝴蝶的觸角。
把兩條皮筋分別剪斷,一頭打出一個接,然后固定在蝴蝶的頭部。再用彩筆畫上蝴蝶的眼睛,這樣一只漂亮的蝴蝶就貼成了。
第四步:還可以用彩筆在蝴蝶的周圍畫上小花、小草等來豐富自己的作品。
三、鼓勵幼兒大膽作畫,教師指導。
“好,老師已經貼好了一個漂亮的蝴蝶,小朋友也來想想,你想用瓶蓋貼一副什么?先怎么做、再怎么做?想好了自己也貼一副畫,可以是貼老師貼好的蝴蝶,也可以是你自創(chuàng)的圖案!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貼出自己喜歡的蝴蝶形狀,也可以多貼幾只,還可以貼出自己喜歡的圖案。
四、展示作品。
1、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設計意圖。
“小朋友們都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有的小朋友還貼出了兩、三副畫呢,我請小朋友帶著你的作品到前面來給大家說說你貼了什么?你貼這幅畫有什么要說的?”
2、帶領幼兒參觀、評價作品。
“小朋友們,現(xiàn)在請你們把作品放在桌上、窗臺上,讓大家都來看看你的畫!
活動效果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各種廢舊物品:飲料瓶、一次性使用品,各種盒子、瓶子……隨手可得,孩子們喜歡擺弄它們,有時也會把這些瓶瓶罐罐當作玩具。于是我們根據孩子的興趣,在幼兒已有經驗基礎上,選擇相關的廢舊材料,組織幼兒開展美術活動,變廢為寶,讓幼兒在生活中“動”起來,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
、偈占钪械膹U舊材料
孩子認識周圍事物大多依靠直接感知,只有讓幼兒直接參與收集,才能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作的靈感。于是,我們通過不同途徑讓孩子來收集廢舊材料,讓孩子成為廢舊材料收集的主角。孩子們通過收集材料,既增強了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了節(jié)約的良好習慣,更進一步豐富了幼兒動手操作的材料,激發(fā)活動的興趣。
、谑帜X并用,變廢為寶
對于孩子們自己收集來的材料,他們會格外珍惜,并更加樂于探索,充分展開豐富的想象,擺弄廢舊材料,大膽進行造型或裝飾活動,使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欲望得到滿足。幼兒所需要的是一個貼近生活的有趣的活動內容和輕松的活動形式,讓幼兒在廢舊材料上做做、玩玩、剪剪、畫畫、貼貼,使他們容易接受啟示,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才能。
③讓孩子自主學習,大膽地創(chuàng)造
我們的幼兒生活美術活動就是把“孩子跟著老師走,教師抱著孩子走”變?yōu)椤敖處燀樦⒆右,孩子試著自己走!弊層變涸诮處煹囊龑轮鲃訉W習和思考。我們要一改以往教師示范,幼兒跟學的方法,讓幼兒生活中仔細觀察,在操作中自我建構,掌握技能,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制作,完成作品,充分展現(xiàn)出孩子們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才能。在幼兒使用工具材料時,我們充分讓他們自己積累經驗,開啟思路。在活動中讓孩子們既有探索體驗的機會,又能讓他們進行了交流和鍛煉,提高語言交往能力。
陶行知先生說過,要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變廢為寶”就是將“美術”與“生活”二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孩子們玩中學、學中玩,從中感受美、體驗美、創(chuàng)造美。
本次活動中教師出示蝴蝶范畫,吸引幼兒注意的是紙上的畫不是用畫筆畫上去的,而是用廢舊的瓶蓋粘上去的。這樣就讓幼兒很好奇怎么才能做出一副漂亮的畫,教師并沒有按部就班的給孩子展示每一步應該怎么做,而是告訴幼兒瓶蓋貼到卡紙上的方法,并提出小朋友們也可以自己拼貼出一副喜歡的畫,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幼兒動手又動腦,用自己收集的廢舊材料,變廢為寶,激發(fā)了幼兒對美術的興趣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顒又械牟蛔阌欣蠋熢诒敬位顒又兴峁┑牟牧蠑(shù)量雖多但種類有限,幼兒不能完全的利用廢舊的材料作為粘貼材料;老師對幼兒的創(chuàng)造欲望激發(fā)力度不夠,幼兒的想象、創(chuàng)造還需要老師進一步的啟發(fā)和引導。
中班美術教案14
【活動目標】
1.嘗試在報紙上撕出洞洞,并添加想象變動物。
2.積極參與撕紙活動,大膽想象并表達自己的想法。
3.樂于幫助別人,體驗洞洞變動物的樂趣。
【活動重點】沿洞洞的邊緣勾邊,并借形想象變成動物。
【活動難點】能夠想辦法將洞洞變大,如兩個洞洞找朋友。
【活動準備】
1.大張報紙長卷;黑、白水粉顏料、水粉筆、垃圾筐、刮畫。
2.PPT、繪本故事《報紙上的洞》。
3.輕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有洞的報紙,談話導入。
提問:老師帶來了一張報紙,和你們平時見過的報紙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這個有洞洞的報紙有什么用處呢?
2.依次播放故事圖片,引導幼兒討論。
提問:丑小兔在哪里?它用有洞洞的報紙來做什么?
我們也來做一張有洞洞的報紙送給丑小兔吧?
3.教師引導幼兒嘗試撕紙設計不一樣的洞洞。
。1)出示小工具,討論怎樣能撕出洞洞。
提問:你可以怎樣變出洞洞?除了小工具,還可以用我們身邊的什么東西來使洞洞變得更大?
。2)教師示范兩個或幾個洞洞手拉手,可以變得更大。
4. 幼兒嘗試撕紙變洞洞。
5.播放PPT,感知不同動物的特征。
6.洞洞變動物。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撕出的洞洞,找出各種動物。
。2)教師示范勾邊,添畫變動物。
。3)幼兒嘗試變動物 。
7.欣賞評價幼兒作品。
你找到洞洞里藏著哪個動物?從哪里看出是這個動物?
中班美術教案15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幾何圖形進行拼小樹活動。
2、用標記記錄所用圖形的數(shù)量。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顏色和形狀的幾何圖形,圖形拼畫一幅。
2、記錄單、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形拼畫。
1、出示圖形拼畫,請幼兒觀察這幅畫里有什么。
2、提問:這幅畫是由哪些圖形拼出來的?
二、選圖拼畫。
1、桌上有些什么?它們是什么圖形?
2、請幼兒選用各種不同的圖形拼小樹。
3、教師巡視,幫助、鼓勵動作慢的幼兒盡快確定主題,肯定幼兒拼出的各種圖案。
三、分享交流。
1、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拼的畫中用了哪些圖形。
2、其他幼兒仔細地觀察后加以補充。
四、記錄表達。
1、數(shù)一數(shù)自己的圖形拼畫里每種圖形各有幾個,然后選擇相應的`標記用短線或圓點
在記錄單上記錄各種圖形的數(shù)量。
2、與同伴交流各自的記錄結果,并說說哪種圖形用得最多。
(1)運用各種圖形進行拼圖活動,通過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
(2)在拼圖的基礎上,請幼兒說說自己選用的幾何圖形的名稱,辨明不同形狀的幾何圖形。
(3)在畫有各種圖形標記的記錄單上記錄各種圖形的數(shù)量。
(4)記錄圖形的種類和數(shù)量。
五、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中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06-12
中班美術花教案03-21
中班美術教案:煙花11-28
中班美術教案:扇子11-29
中班美術《蝴蝶》教案12-05
中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12-19
中班美術教案《秋天》09-22
中班美術荷花教案11-14
幼兒中班美術教案01-09
美術中班活動教案01-10